惊蛰刚过,一场倒春寒席卷京城,淅淅沥沥的冷雨下了三日,浇得人心头发闷。沈辞暮坐在窗前绣着嫁衣的云肩,金线绣的桃花在素白的缎面上渐渐成形——自陛下许诺赐婚后,母亲便开始为她准备嫁妆,说要赶在秋收前把婚事办了。
“小姐,您看这针脚多匀净,将军见了定要喜欢。”挽月捧着刚绣好的荷包,上面一对戏水的鸳鸯活灵活现。
沈辞暮笑着点头,指尖却有些发凉。这几日父亲总是早出晚归,眉宇间的忧虑一天重过一天,连萧墨珩派人送来的信,都只是匆匆看一眼便搁在一旁。她隐约觉得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
直到第四日清晨,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府里的宁静。门房连滚带爬地冲进内院,声音抖得不成样子:“老爷!宫里……宫里传来消息,太子……太子被废了!”
“什么?”沈太傅手里的茶杯“哐当”落地,茶水溅湿了衣襟,他却浑然不觉,脸色瞬间惨白如纸。
沈辞暮端着刚沏好的茶走进来,闻言脚步一顿,手里的茶盏险些脱手。太子被废?怎么会这样?前几日父亲还说,太子虽偶有过失,却罪不至废黜……
“完了……”沈太傅瘫坐在椅子上,喃喃自语,“二皇子这是要斩草除根啊……”
话音未落,院外传来整齐划一的脚步声,甲胄相撞的脆响在雨巷里格外刺耳。沈辞暮跑到门边,撩开帘子一角往外看,只见黑压压的禁军围了太傅府,领头的校尉手持圣旨,面色冷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傅沈仲儒依附废太子,结党营私,暗通敌国,着即革去官职,打入天牢,听候发落!钦此!”
“通敌?”沈辞暮失声惊呼,“我父亲绝不会通敌!”
母亲扶着门框,浑身发抖,指着校尉厉声质问:“你们有什么证据?我夫君忠心耿耿,怎么可能通敌!”
“证据?”校尉冷笑一声,挥手示意禁军,“搜!”
禁军鱼贯而入,翻箱倒柜,很快从书房搜出一封“罪证”——是一封伪造的与北境蛮夷往来的书信,字迹模仿得与沈太傅有七八分相似。
“人证物证俱在,沈夫人还有何话可说?”校尉举起书信,语气冰冷。
沈太傅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校尉怒斥:“这是诬陷!是二皇子构陷我!”
“带走!”校尉懒得与他多言,示意士兵上前。
沈辞暮眼睁睁看着父亲被士兵用铁链锁住,粗糙的铁链磨破了他的手腕,留下道道血痕。“爹!”她冲上前去,却被士兵一把推开,踉跄着摔倒在地。
“辞暮……”沈太傅回头望着女儿,眼神里满是绝望与不舍,“照顾好你娘……”
话音未落,便被士兵强行拖拽着往外走。父亲的背影在禁军的簇拥下越来越远,铁链拖地的“哗啦”声,像重锤敲在沈辞暮的心上。
“老爷!”母亲凄厉地哭喊着,一口气没上来,直挺挺地向后倒去。
“娘!”沈辞暮扑过去扶住母亲,却见她双目紧闭,嘴角溢出一丝血迹,早已泣血晕厥。
混乱中,沈辞暮抱着昏迷的母亲,看着禁军在府里肆意搜查,看着下人被驱赶打骂,看着这座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宅院瞬间变得狼藉不堪,只觉得天旋地转。
她不能慌。父亲被诬陷,母亲晕厥,她是沈家唯一的支撑了。
“挽月,快请大夫!”她强忍着泪水,将母亲交给挽月,“照顾好夫人,我去宫里求见将军!”
只有萧墨珩能救父亲了。他刚得了陛下赐婚的承诺,又是战功赫赫的将军,只要他肯开口,父亲一定能洗清冤屈。
沈辞暮顾不上换衣服,穿着单薄的襦裙便冲出了太傅府。外面还下着雨,冰冷的雨水打在脸上,混着泪水滑落。街上的行人远远看着被禁军包围的太傅府,指指点点,却没人敢上前。
她一路跌跌撞撞地跑到宫门前,雨水浸透了她的衣裙,冻得她牙齿打颤。宫门前的侍卫见她衣衫褴褛,狼狈不堪,厉声呵斥:“哪来的疯婆子?滚开!”
“我要见萧墨珩!我是太傅之女沈辞暮,求你们通报一声!”她跪在冰冷的青石板上,对着侍卫连连磕头,额头很快磕出了血。
“萧将军岂是你想见就能见的?”侍卫不耐烦地推了她一把,“沈太傅通敌叛国,已是罪臣,你还敢来宫门闹事?再不走,休怪我们不客气!”
“他是被诬陷的!求你们让我见萧墨珩一面,只要一面就好!”沈辞暮死死抓住侍卫的衣角,指甲几乎嵌进对方的衣料里。
可无论她怎么哀求,怎么磕头,侍卫都无动于衷,甚至开始对她动粗,用刀柄推搡她。她一次次被推倒,又一次次爬起来,跪在宫门前,对着那扇紧闭的朱红大门,一遍遍喊着“萧墨珩”的名字。
雨越下越大,雷声滚滚。沈辞暮的衣裙早已湿透,贴在身上冰冷刺骨,嘴唇冻得发紫,浑身都在发抖。她望着宫门深处,那里是萧墨珩所在的地方,他一定不知道这里发生的事,一定不知道她在等他。
不知过了多久,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宫门前的灯笼亮了起来,映着她苍白如纸的脸和满身的泥泞。她的声音已经嘶哑,喊不出“萧墨珩”的名字,只能徒劳地望着那扇门,像一尊快要被雨水冲垮的雕像。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太傅府的方向跑来,是挽月。她浑身湿透,头发散乱,脸上满是泪水:“小姐……不好了……夫人她……夫人她自尽了!”
“什么?”沈辞暮猛地抬起头,像是没听清。
“夫人醒来看见老爷被抓走,府里一片狼藉,就……就悬梁自尽了!”挽月泣不成声,“我发现的时候,已经……已经没气了……”
母亲……自尽了?
沈辞暮只觉得脑子里“嗡”的一声,仿佛有什么东西彻底碎了。她想起母亲温柔的笑容,想起母亲为她准备嫁妆时的细心,想起母亲刚才晕厥前担忧的眼神……那个最爱她的人,也走了。
一股腥甜猛地涌上喉头,她再也忍不住,“哇”地一声吐出一口血来。鲜红的血溅在朱红的宫墙上,像一朵骤然绽放的红梅,在冰冷的雨夜里,显得格外凄厉。
她软软地倒了下去,视线渐渐模糊。在彻底失去意识前,她仿佛看见宫门开了一条缝,一个玄色的身影一闪而过,却又很快消失在黑暗里。
是他吗?
她想伸出手,却连抬起手指的力气都没有了。雨水冲刷着她的脸颊,也冲刷着宫墙上那抹刺目的红,像是要洗去所有的痕迹。
风雨终于来了。来得这样急,这样猛,将她的家,她的亲人,她的希望,全都卷进了无边的黑暗里。
宫墙内的灯火依旧明亮,映着深宫里的权谋与算计。宫墙外的雨依旧在下,淹没了少女最后的哭声,和那抹溅在红墙上的血,像一个无声的诅咒,笼罩着这座即将倾覆的城。
“小姐,您看这针脚多匀净,将军见了定要喜欢。”挽月捧着刚绣好的荷包,上面一对戏水的鸳鸯活灵活现。
沈辞暮笑着点头,指尖却有些发凉。这几日父亲总是早出晚归,眉宇间的忧虑一天重过一天,连萧墨珩派人送来的信,都只是匆匆看一眼便搁在一旁。她隐约觉得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
直到第四日清晨,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府里的宁静。门房连滚带爬地冲进内院,声音抖得不成样子:“老爷!宫里……宫里传来消息,太子……太子被废了!”
“什么?”沈太傅手里的茶杯“哐当”落地,茶水溅湿了衣襟,他却浑然不觉,脸色瞬间惨白如纸。
沈辞暮端着刚沏好的茶走进来,闻言脚步一顿,手里的茶盏险些脱手。太子被废?怎么会这样?前几日父亲还说,太子虽偶有过失,却罪不至废黜……
“完了……”沈太傅瘫坐在椅子上,喃喃自语,“二皇子这是要斩草除根啊……”
话音未落,院外传来整齐划一的脚步声,甲胄相撞的脆响在雨巷里格外刺耳。沈辞暮跑到门边,撩开帘子一角往外看,只见黑压压的禁军围了太傅府,领头的校尉手持圣旨,面色冷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傅沈仲儒依附废太子,结党营私,暗通敌国,着即革去官职,打入天牢,听候发落!钦此!”
“通敌?”沈辞暮失声惊呼,“我父亲绝不会通敌!”
母亲扶着门框,浑身发抖,指着校尉厉声质问:“你们有什么证据?我夫君忠心耿耿,怎么可能通敌!”
“证据?”校尉冷笑一声,挥手示意禁军,“搜!”
禁军鱼贯而入,翻箱倒柜,很快从书房搜出一封“罪证”——是一封伪造的与北境蛮夷往来的书信,字迹模仿得与沈太傅有七八分相似。
“人证物证俱在,沈夫人还有何话可说?”校尉举起书信,语气冰冷。
沈太傅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校尉怒斥:“这是诬陷!是二皇子构陷我!”
“带走!”校尉懒得与他多言,示意士兵上前。
沈辞暮眼睁睁看着父亲被士兵用铁链锁住,粗糙的铁链磨破了他的手腕,留下道道血痕。“爹!”她冲上前去,却被士兵一把推开,踉跄着摔倒在地。
“辞暮……”沈太傅回头望着女儿,眼神里满是绝望与不舍,“照顾好你娘……”
话音未落,便被士兵强行拖拽着往外走。父亲的背影在禁军的簇拥下越来越远,铁链拖地的“哗啦”声,像重锤敲在沈辞暮的心上。
“老爷!”母亲凄厉地哭喊着,一口气没上来,直挺挺地向后倒去。
“娘!”沈辞暮扑过去扶住母亲,却见她双目紧闭,嘴角溢出一丝血迹,早已泣血晕厥。
混乱中,沈辞暮抱着昏迷的母亲,看着禁军在府里肆意搜查,看着下人被驱赶打骂,看着这座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宅院瞬间变得狼藉不堪,只觉得天旋地转。
她不能慌。父亲被诬陷,母亲晕厥,她是沈家唯一的支撑了。
“挽月,快请大夫!”她强忍着泪水,将母亲交给挽月,“照顾好夫人,我去宫里求见将军!”
只有萧墨珩能救父亲了。他刚得了陛下赐婚的承诺,又是战功赫赫的将军,只要他肯开口,父亲一定能洗清冤屈。
沈辞暮顾不上换衣服,穿着单薄的襦裙便冲出了太傅府。外面还下着雨,冰冷的雨水打在脸上,混着泪水滑落。街上的行人远远看着被禁军包围的太傅府,指指点点,却没人敢上前。
她一路跌跌撞撞地跑到宫门前,雨水浸透了她的衣裙,冻得她牙齿打颤。宫门前的侍卫见她衣衫褴褛,狼狈不堪,厉声呵斥:“哪来的疯婆子?滚开!”
“我要见萧墨珩!我是太傅之女沈辞暮,求你们通报一声!”她跪在冰冷的青石板上,对着侍卫连连磕头,额头很快磕出了血。
“萧将军岂是你想见就能见的?”侍卫不耐烦地推了她一把,“沈太傅通敌叛国,已是罪臣,你还敢来宫门闹事?再不走,休怪我们不客气!”
“他是被诬陷的!求你们让我见萧墨珩一面,只要一面就好!”沈辞暮死死抓住侍卫的衣角,指甲几乎嵌进对方的衣料里。
可无论她怎么哀求,怎么磕头,侍卫都无动于衷,甚至开始对她动粗,用刀柄推搡她。她一次次被推倒,又一次次爬起来,跪在宫门前,对着那扇紧闭的朱红大门,一遍遍喊着“萧墨珩”的名字。
雨越下越大,雷声滚滚。沈辞暮的衣裙早已湿透,贴在身上冰冷刺骨,嘴唇冻得发紫,浑身都在发抖。她望着宫门深处,那里是萧墨珩所在的地方,他一定不知道这里发生的事,一定不知道她在等他。
不知过了多久,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宫门前的灯笼亮了起来,映着她苍白如纸的脸和满身的泥泞。她的声音已经嘶哑,喊不出“萧墨珩”的名字,只能徒劳地望着那扇门,像一尊快要被雨水冲垮的雕像。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太傅府的方向跑来,是挽月。她浑身湿透,头发散乱,脸上满是泪水:“小姐……不好了……夫人她……夫人她自尽了!”
“什么?”沈辞暮猛地抬起头,像是没听清。
“夫人醒来看见老爷被抓走,府里一片狼藉,就……就悬梁自尽了!”挽月泣不成声,“我发现的时候,已经……已经没气了……”
母亲……自尽了?
沈辞暮只觉得脑子里“嗡”的一声,仿佛有什么东西彻底碎了。她想起母亲温柔的笑容,想起母亲为她准备嫁妆时的细心,想起母亲刚才晕厥前担忧的眼神……那个最爱她的人,也走了。
一股腥甜猛地涌上喉头,她再也忍不住,“哇”地一声吐出一口血来。鲜红的血溅在朱红的宫墙上,像一朵骤然绽放的红梅,在冰冷的雨夜里,显得格外凄厉。
她软软地倒了下去,视线渐渐模糊。在彻底失去意识前,她仿佛看见宫门开了一条缝,一个玄色的身影一闪而过,却又很快消失在黑暗里。
是他吗?
她想伸出手,却连抬起手指的力气都没有了。雨水冲刷着她的脸颊,也冲刷着宫墙上那抹刺目的红,像是要洗去所有的痕迹。
风雨终于来了。来得这样急,这样猛,将她的家,她的亲人,她的希望,全都卷进了无边的黑暗里。
宫墙内的灯火依旧明亮,映着深宫里的权谋与算计。宫墙外的雨依旧在下,淹没了少女最后的哭声,和那抹溅在红墙上的血,像一个无声的诅咒,笼罩着这座即将倾覆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