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元年七月初八,大定府外的官道上烟尘滚滚。
二十万近卫军的甲胄在烈日下泛着冷光,如一条钢铁长龙蜿蜒数十里,却不闻半分喧哗——马蹄裹着厚布,甲叶缀着棉垫,连兵刃都用软鞘裹了,只偶尔有传令兵的马蹄声划破寂静。
“陛下,前面就是大定府了。”
亲卫军长李平骑着一匹白马,凑近赵翊的龙辇低声禀报。
他手里攥着根马鞭,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眼角的余光总往辇中瞟,生怕这位年轻的帝王又起了什么突发奇想。
果然,龙辇的车帘被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掀开,赵翊探出头来。
玄色龙袍的袖口绣着暗金云纹,被风掀起一角,露出里面素色的衬袍。
他望着远处那道青灰色的城墙,眉头微蹙:“停下吧,传令全军在城外扎营,朕要进城看看。”
李进心里“咯噔”一下,刚想说大军驻跸需提前布置,却见赵翊已翻身下车。
龙靴踏在刚被马蹄碾过的土路上,溅起几点尘土,他却浑不在意,大步朝着城门走去:“上次破城时,这里的火光照亮了半边天,不知道如今成了什么模样。”
近卫军将士迅速列阵,甲胄相撞的脆响如碎玉落地。
赵翊摆摆手,只带了二十名亲卫,沿着新铺的水泥官道往城门走。
路面平整得能照见人影,青灰色的水泥里掺着细碎的砂石,被车轮碾出淡淡的辙痕,却不见半分松动。
“这路……”赵翊俯身用指尖划过路面,触感冰凉坚硬,与记忆里坑洼的土路判若云泥,“军器监果然没让朕失望,终于研发水泥出来了。”
刚到城门口,就见两个身影快步迎了上来。
走在前面的是秦桧,一身绯色官袍衬得他面色有些苍白,手里紧紧攥着一卷文书,见了赵翊,忙不迭地跪伏在地,袍角扫过地面的声响都带着几分慌张:“卑职秦桧,恭迎陛下圣驾!不知陛下驾到,有失远迎,罪该万死!”
他身后的耶律常则穿着一身宋式锦袍,腰间悬着枚虎头金牌,跪地时动作利落,声音洪亮如钟:“卑职耶律常,参见陛下!
大定府百姓听闻陛下驾临,都在街口候着,想给陛下磕头谢恩呢!”
赵翊扶起两人,目光落在秦桧微微颤抖的手上,笑道:“秦知府不必多礼,朕只是路过,顺便看看城里的光景。”
秦桧这才敢抬头,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他慌忙用袖角去擦,却在触及皮肤时又顿住,只敢用指尖轻轻沾去:“陛下请看,这城门楼是上个月刚修的,用了三层水泥灌浆,就算再受炮轰也塌不了。”
他指着城门上的匾额,“那‘大定府’三个字,是卑职请了燕京的大儒题写的,百姓都说比从前金国的匾额气派多了。”
耶律常接过话头,抬手往城里一指,声音里带着几分自豪:“陛下随卑职来,去年被炮火轰塌的北街,如今已是商铺林立。
前儿个刚开了家玻璃铺,卖的都是皇家银行监制的琉璃镜,女真、契丹的妇人挤破了门要去买呢。”
赵翊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见青灰色的瓦房连绵成片,屋檐下挂着五颜六色的幌子,有卖胡饼的,有裁衣裳的,还有几个穿粗布短打的汉子扛着新制的家具往巷子里走。
几个梳着垂髻的女真孩童追着一只黄狗跑过,笑声清脆得像檐角的铜铃。
“去年破城的时候,这里可是尸横遍野啊。”赵翊望着街角那棵新栽的槐树,树干上还系着红绸,“我记得这附近有座金国的粮仓,被炮火炸塌了,粮米淌了半条街。”
秦桧忙道:“陛下说的是!那粮仓旧址上,卑职让人盖了十二间瓦房,住着七户无家可归的辽人。
他们昨儿个还说,要给陛下立长生牌位呢。”
他从袖中掏出一本账册,双手捧着递上前,“陛下请看,大定府如今有工匠三百二十六人,每日能产水泥五十石,除了修城铺路,还盖了两百多间民房,每户都有两室一厅,带灶台和茅厕。”
赵翊翻开账册,见上面密密麻麻记着领房人的姓名、籍贯,甚至还有指印。
他指着其中一页问道:“这户完颜氏,是金国宗室?”
耶律常应声答道:“回陛下,是原金国户部侍郎的家眷。
破城时他家男人战死了,剩下孤儿寡母无依无靠。
卑职按陛下的旨意,给他们分了两间瓦房,那妇人如今在绣坊做活,日子过得安稳,前几日还送了匹绣品给卑职,说要谢陛下不杀之恩。”
正说着,巷子里传来一阵喧哗。
十几个百姓捧着瓜果走了过来,领头的是个白发苍苍的老汉,拄着根枣木拐杖,见了赵翊,“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身后的人也跟着齐刷刷跪下,黑压压一片。
“草民王二柱,给陛下磕头!”老汉的声音带着哭腔,额头在水泥地上磕得咚咚响,“去年城破时,草民以为必死无疑,没想到宋兵不但没杀我们,还给我们盖房子、发粮食。
草民这辈子,从没见过这样的好朝廷啊!”
赵翊忙扶起老汉,见他额头磕出了红印,眉头微蹙:“老人家快起来,朕说了,不必多礼。”
他接过老汉手里的甜瓜,掂量着分量笑道,“这瓜看着就甜,是自己种的?”
老汉抹着眼泪笑道:“是呢!用军器监发的新法子种的,一亩产得比从前多三成。草民特意挑了个最大的给陛下尝尝。”
看着百姓们脸上真切的笑容,赵翊心里一阵暖意。
自从攻破大定府后,他以为至少需要半年才能恢复日常生活的,如今看来,秦桧的精细与耶律常的威望,倒成了治理这方土地的良药。
“秦知府,耶律同知,”赵翊转身时,语气里带着几分赞许,“你们做得很好。”
秦桧的脸瞬间涨红,忙低下头去,声音细若蚊蚋:“都是陛下指导有方,卑职不敢居功。”
耶律常则挺直了腰板,朗声道:“为陛下分忧,是卑职的本分!”
赵翊正想再说些什么,亲卫统领忽然快步上前,手里捧着个火漆封口的密函,神色凝重:“陛下,锦衣卫急件。”
赵翊心头一紧,近来金国残部在漠北蠢蠢欲动,莫非又生了变数?
他接过密函,见火漆上印着锦衣卫的飞鱼纹,用指甲轻轻挑开,展开信纸的手微微发颤。
起初他的眉头还锁着,越往下看,眼角的细纹就越舒展,到最后竟忍不住低笑出声,手里的信纸都被攥出了褶皱。
“好!好个李彦仙!”赵翊将信纸往怀里一揣,转身对李进道,“快,去帐中备笔墨,朕要拟旨!”
二十万近卫军的甲胄在烈日下泛着冷光,如一条钢铁长龙蜿蜒数十里,却不闻半分喧哗——马蹄裹着厚布,甲叶缀着棉垫,连兵刃都用软鞘裹了,只偶尔有传令兵的马蹄声划破寂静。
“陛下,前面就是大定府了。”
亲卫军长李平骑着一匹白马,凑近赵翊的龙辇低声禀报。
他手里攥着根马鞭,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眼角的余光总往辇中瞟,生怕这位年轻的帝王又起了什么突发奇想。
果然,龙辇的车帘被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掀开,赵翊探出头来。
玄色龙袍的袖口绣着暗金云纹,被风掀起一角,露出里面素色的衬袍。
他望着远处那道青灰色的城墙,眉头微蹙:“停下吧,传令全军在城外扎营,朕要进城看看。”
李进心里“咯噔”一下,刚想说大军驻跸需提前布置,却见赵翊已翻身下车。
龙靴踏在刚被马蹄碾过的土路上,溅起几点尘土,他却浑不在意,大步朝着城门走去:“上次破城时,这里的火光照亮了半边天,不知道如今成了什么模样。”
近卫军将士迅速列阵,甲胄相撞的脆响如碎玉落地。
赵翊摆摆手,只带了二十名亲卫,沿着新铺的水泥官道往城门走。
路面平整得能照见人影,青灰色的水泥里掺着细碎的砂石,被车轮碾出淡淡的辙痕,却不见半分松动。
“这路……”赵翊俯身用指尖划过路面,触感冰凉坚硬,与记忆里坑洼的土路判若云泥,“军器监果然没让朕失望,终于研发水泥出来了。”
刚到城门口,就见两个身影快步迎了上来。
走在前面的是秦桧,一身绯色官袍衬得他面色有些苍白,手里紧紧攥着一卷文书,见了赵翊,忙不迭地跪伏在地,袍角扫过地面的声响都带着几分慌张:“卑职秦桧,恭迎陛下圣驾!不知陛下驾到,有失远迎,罪该万死!”
他身后的耶律常则穿着一身宋式锦袍,腰间悬着枚虎头金牌,跪地时动作利落,声音洪亮如钟:“卑职耶律常,参见陛下!
大定府百姓听闻陛下驾临,都在街口候着,想给陛下磕头谢恩呢!”
赵翊扶起两人,目光落在秦桧微微颤抖的手上,笑道:“秦知府不必多礼,朕只是路过,顺便看看城里的光景。”
秦桧这才敢抬头,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他慌忙用袖角去擦,却在触及皮肤时又顿住,只敢用指尖轻轻沾去:“陛下请看,这城门楼是上个月刚修的,用了三层水泥灌浆,就算再受炮轰也塌不了。”
他指着城门上的匾额,“那‘大定府’三个字,是卑职请了燕京的大儒题写的,百姓都说比从前金国的匾额气派多了。”
耶律常接过话头,抬手往城里一指,声音里带着几分自豪:“陛下随卑职来,去年被炮火轰塌的北街,如今已是商铺林立。
前儿个刚开了家玻璃铺,卖的都是皇家银行监制的琉璃镜,女真、契丹的妇人挤破了门要去买呢。”
赵翊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见青灰色的瓦房连绵成片,屋檐下挂着五颜六色的幌子,有卖胡饼的,有裁衣裳的,还有几个穿粗布短打的汉子扛着新制的家具往巷子里走。
几个梳着垂髻的女真孩童追着一只黄狗跑过,笑声清脆得像檐角的铜铃。
“去年破城的时候,这里可是尸横遍野啊。”赵翊望着街角那棵新栽的槐树,树干上还系着红绸,“我记得这附近有座金国的粮仓,被炮火炸塌了,粮米淌了半条街。”
秦桧忙道:“陛下说的是!那粮仓旧址上,卑职让人盖了十二间瓦房,住着七户无家可归的辽人。
他们昨儿个还说,要给陛下立长生牌位呢。”
他从袖中掏出一本账册,双手捧着递上前,“陛下请看,大定府如今有工匠三百二十六人,每日能产水泥五十石,除了修城铺路,还盖了两百多间民房,每户都有两室一厅,带灶台和茅厕。”
赵翊翻开账册,见上面密密麻麻记着领房人的姓名、籍贯,甚至还有指印。
他指着其中一页问道:“这户完颜氏,是金国宗室?”
耶律常应声答道:“回陛下,是原金国户部侍郎的家眷。
破城时他家男人战死了,剩下孤儿寡母无依无靠。
卑职按陛下的旨意,给他们分了两间瓦房,那妇人如今在绣坊做活,日子过得安稳,前几日还送了匹绣品给卑职,说要谢陛下不杀之恩。”
正说着,巷子里传来一阵喧哗。
十几个百姓捧着瓜果走了过来,领头的是个白发苍苍的老汉,拄着根枣木拐杖,见了赵翊,“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身后的人也跟着齐刷刷跪下,黑压压一片。
“草民王二柱,给陛下磕头!”老汉的声音带着哭腔,额头在水泥地上磕得咚咚响,“去年城破时,草民以为必死无疑,没想到宋兵不但没杀我们,还给我们盖房子、发粮食。
草民这辈子,从没见过这样的好朝廷啊!”
赵翊忙扶起老汉,见他额头磕出了红印,眉头微蹙:“老人家快起来,朕说了,不必多礼。”
他接过老汉手里的甜瓜,掂量着分量笑道,“这瓜看着就甜,是自己种的?”
老汉抹着眼泪笑道:“是呢!用军器监发的新法子种的,一亩产得比从前多三成。草民特意挑了个最大的给陛下尝尝。”
看着百姓们脸上真切的笑容,赵翊心里一阵暖意。
自从攻破大定府后,他以为至少需要半年才能恢复日常生活的,如今看来,秦桧的精细与耶律常的威望,倒成了治理这方土地的良药。
“秦知府,耶律同知,”赵翊转身时,语气里带着几分赞许,“你们做得很好。”
秦桧的脸瞬间涨红,忙低下头去,声音细若蚊蚋:“都是陛下指导有方,卑职不敢居功。”
耶律常则挺直了腰板,朗声道:“为陛下分忧,是卑职的本分!”
赵翊正想再说些什么,亲卫统领忽然快步上前,手里捧着个火漆封口的密函,神色凝重:“陛下,锦衣卫急件。”
赵翊心头一紧,近来金国残部在漠北蠢蠢欲动,莫非又生了变数?
他接过密函,见火漆上印着锦衣卫的飞鱼纹,用指甲轻轻挑开,展开信纸的手微微发颤。
起初他的眉头还锁着,越往下看,眼角的细纹就越舒展,到最后竟忍不住低笑出声,手里的信纸都被攥出了褶皱。
“好!好个李彦仙!”赵翊将信纸往怀里一揣,转身对李进道,“快,去帐中备笔墨,朕要拟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