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的道人年纪在六十岁左右,却毫无老态龙钟之相,身板直挺,口齿清晰。
沈错三人稽首行礼过后,由天机子上前讲明探访情由。
期间,沈错偷偷打量起来人。老者头戴三山冠,身着绛蓝色便袍,脚踏一双黑色圆口云头鞋,单就这身服饰而论,并不异常。唯一的特别之处,在于腰带之上系挂了一块矩状的漆黑木牌,其上阳刻的文字看得并不分明。待要凝目细看,老者的眼神如锐芒般射来。
两人目光一触即分,沈错顿时一凛:这老者神光内敛,修为绝不简单!
过得片刻,似已谈妥。老者侧身一让,邀请其余人一同进入道观。
沈错心下犯疑:“不用请示观主吗?”
今日这一路行程颇长,全无灵气加身的个个疲惫不堪,便自行在其他道人的指引之下去往后院厢房歇息。而沈错三人出于礼节,则是逐一朝拜观中的神像。
紫皇观依山而建,是为三进院落的山地宫观。跨过山门便是前院,沈错三人先随老者进灵官殿进行参拜。王灵官为道教的 护法神之首,负责镇守道观、驱邪避灾。立在前院合情合理。
沈错心下计较:茅山青云观中灵官殿亦是用来镇守玄门的。照此看来,这紫皇观也并非全然离经叛道。
中院设主殿紫皇阁,面阔五间,琉璃瓦盖,重檐歇山顶,庄严气派,在湘西实属罕见。
中央神坛主尊立有一丈高泥塑贴金像!
神像额戴九色莲花冠,垂十二旒白玉珠,身披紫霞瑞霭天衣,足显其地位尊崇。
他左手托混元珠,右手结紫皇印。背光有九重圆光轮,外圈嵌二十八宿星图,是为周天星斗之主。胯下坐骑为九头青狮,用以震慑九幽邪魔。
若说紫微大帝给人以秩序感,真武大帝给人以肃杀感,那眼前的紫皇则是不同寻常的漠然感。
这紫皇神像,沈错三人谁也不识。经老者讲解后才知晓,紫皇道君为先天道炁本源,为元始天尊分身。
沈错暗自心惊:难怪有一种“以万物为刍狗”的超世之感。
主神左侧是雷祖,三人全都识得,待行礼至右侧却又犯了难。这座神像模样是位年轻英武的猎户,然而姿势却十分奇特。双手撑地,双脚朝天,头部朝下抬起。左手捉鸡,右手持剑,左脚心顶一碗水,右脚心顶一香炉,神像下立有一只猎犬仰头上望。
“此乃本地狩猎神张五郎。”老者见三人疑惑神色,解释道。
沈错心道:“想来是本地先民以捕猎为生的缘故吧。”
侧殿供奉慈航真人。莲花座下堆叠了两本厚厚的难民名册,香案内余烟袅袅。乱世之下,周遭百姓由此寻找慰藉。
步出侧殿,沈错环顾左右,见紫皇阁不远处另有一座两层木质阁楼,门额上书“道藏楼”三字。楼中烛火照出两个静坐身影,想来便是这阁楼的守卫了。
中院更远处,东西两侧各立钟鼓楼一座。革鼓雄浑,重逾百斤,铁钟硕大,百夫莫举。平日里晨钟暮鼓,定是声传十里。沈错见两口铁钟上似铸有字印,心下好奇,凝眉定睛,轻声念道:“翻坛倒峒,颠倒乾坤。”
“小道友,眼力不弱。”老者身形不停,称赞了一句。
沈错心头一悸:“糟糕!可别显露了龙虎山内功。”赶忙低下头去,收敛气息,再不敢言语。
转眼,老者已领到了后院。后院格局更大。主殿为三清殿,供奉三清祖师。偏院分东西两侧,丹房、寮房、厢房一应俱全。三人在祖师像前施礼,却见供桌上另有两物。
桌案正中一口古朴短剑横在檀木剑架之上,色泽暗沉,犹如生铜。剑柄为五节连环,剑身刻日月星辰,笔笔分明。剑未出鞘,一股浩然正气却扑面而来。
古剑旁置有一印,通体青白玉质,温润莹洁。印钮蹲踞一触角螭龙,翻唇露齿,眉须后拂,雕琢精细之下栩栩如生。只是印面朝下,难以窥得其上所刻印文,令人遗憾。
“这两物是何来历,为何要供在祖师身前?”沈错暗自不解,“尤其是这玉印。”他偷眼再瞧,哪知一瞥之下丹田发烫,体内灵气加速运转,竟然不自觉地面红心跳起来!
“古怪!”沈错赶紧收摄心神,转眼向别处,这才让自身得以平静。
回到厢房,沈错兀自难以安宁。而天机子似也是满腹心事,与玉蟾子一起叩响了沈错房门。但进屋之后却是不言不语,自顾自闭目沉思。
“前辈这是?”沈错轻声问玉蟾子。
“我也不知,只说有事找你相商。”玉蟾子神色颇见担忧。
片刻过后,天机子缓缓睁眼,手上比划让沈错查探是否隔墙有耳。
沈错陡然警觉,内息急转,闭目静听后摇了摇头。
天机子这才开口道:“方才,老道在回忆当年上龙虎山时的情形。那时在天师府,老道平生首次得睹斩邪剑真容,便与今夜呈在祖师像前的那把毫无二致!”
“啊?”沈错与玉蟾子皆是惊讶出声。两人初见那短剑便知不是凡品,却不知竟会是大名鼎鼎的斩邪剑,一时不知该如何言语。
天机子颔首:“老道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想那斩邪剑是龙虎山的镇山之宝,何等重要,却又如何会落在这湘西道观之中?”
却听天机子继续推测道:“据传三五斩邪剑有雌雄两把,天师府上所供的是雄剑,而雌剑早已在战乱中丢失。莫不是今夜所见的便是那雌剑?还是那雄剑已然易手?”
三人默然相对,难有结论。
沈错便又将玉印对自己的影响说予两人听。
天机子捋须道:“传说天师印金螭纽,白如冰雪。那块玉印俨然如此!想是你身习龙虎山内功,与它产生了感应。”
沈错霍然站起:“师父费尽心思找寻的不就是天师印!难道这紫皇观与他老人家的失踪有关?”
“不可莽撞。眼下全是我们的推测,作不得数。”天机子安抚道。
可千里迢迢好不容易有了线索,沈错又怎能平定,嘴上不说,心里却极想找那老道问清楚。
天机子言明利害道:“那知客道人深藏不露,不易对付。再看此处的寮房数量,少说也有几十道人。关系一旦说僵我们脱身容易,可连累了曾先生几人,大大不妙。”
玉蟾子站起身来,柳眉一竖,说道:“我随你去把它们盗来,看个清楚!若真是龙虎山之物…”
“若真是龙虎山之物,我们也只能佯装不知,按兵不动,去龙虎山搬救兵。”天机子接口道。
沈错无奈点头。假使紫皇观真有本事自天师府手中夺下物件,自己三人断然不是对手。
“为师身法大不如前,反是拖累。子时过后,你们同去,速去速回。”天机子看了眼窗外天色说道。
子时前后,山上下起雨来。半炷香过后,雨水止歇。深山道观,冷月清风,除了虫鸣半点声息也无。
玉蟾子与沈错一前一后落在了三清殿外。两人分顾左右,见四野并无人影,心下稍安。
沈错屏息聆听,只觉殿中并无声息,便示意玉蟾子轻启木门,自己则闪入了殿中。
殿内青灯如豆,沈错感到恬静。今次虽事出有因,但毕竟不光彩,便朝祖师稽首行了一礼,这才去取那柄古剑。
宝剑及手,沈错万分惊异,这剑竟轻轻巧巧,全无份量。他细看上面图刻,居然是青漆图就用以仿古,而这把剑是完完全全的木剑!
沈错心思飞转,暗道不好。此时,原本笔直的灯火忽而飘摇起来,空旷的殿内墙角突兀出现了一人!正是那年老知客道人!
沈错三人稽首行礼过后,由天机子上前讲明探访情由。
期间,沈错偷偷打量起来人。老者头戴三山冠,身着绛蓝色便袍,脚踏一双黑色圆口云头鞋,单就这身服饰而论,并不异常。唯一的特别之处,在于腰带之上系挂了一块矩状的漆黑木牌,其上阳刻的文字看得并不分明。待要凝目细看,老者的眼神如锐芒般射来。
两人目光一触即分,沈错顿时一凛:这老者神光内敛,修为绝不简单!
过得片刻,似已谈妥。老者侧身一让,邀请其余人一同进入道观。
沈错心下犯疑:“不用请示观主吗?”
今日这一路行程颇长,全无灵气加身的个个疲惫不堪,便自行在其他道人的指引之下去往后院厢房歇息。而沈错三人出于礼节,则是逐一朝拜观中的神像。
紫皇观依山而建,是为三进院落的山地宫观。跨过山门便是前院,沈错三人先随老者进灵官殿进行参拜。王灵官为道教的 护法神之首,负责镇守道观、驱邪避灾。立在前院合情合理。
沈错心下计较:茅山青云观中灵官殿亦是用来镇守玄门的。照此看来,这紫皇观也并非全然离经叛道。
中院设主殿紫皇阁,面阔五间,琉璃瓦盖,重檐歇山顶,庄严气派,在湘西实属罕见。
中央神坛主尊立有一丈高泥塑贴金像!
神像额戴九色莲花冠,垂十二旒白玉珠,身披紫霞瑞霭天衣,足显其地位尊崇。
他左手托混元珠,右手结紫皇印。背光有九重圆光轮,外圈嵌二十八宿星图,是为周天星斗之主。胯下坐骑为九头青狮,用以震慑九幽邪魔。
若说紫微大帝给人以秩序感,真武大帝给人以肃杀感,那眼前的紫皇则是不同寻常的漠然感。
这紫皇神像,沈错三人谁也不识。经老者讲解后才知晓,紫皇道君为先天道炁本源,为元始天尊分身。
沈错暗自心惊:难怪有一种“以万物为刍狗”的超世之感。
主神左侧是雷祖,三人全都识得,待行礼至右侧却又犯了难。这座神像模样是位年轻英武的猎户,然而姿势却十分奇特。双手撑地,双脚朝天,头部朝下抬起。左手捉鸡,右手持剑,左脚心顶一碗水,右脚心顶一香炉,神像下立有一只猎犬仰头上望。
“此乃本地狩猎神张五郎。”老者见三人疑惑神色,解释道。
沈错心道:“想来是本地先民以捕猎为生的缘故吧。”
侧殿供奉慈航真人。莲花座下堆叠了两本厚厚的难民名册,香案内余烟袅袅。乱世之下,周遭百姓由此寻找慰藉。
步出侧殿,沈错环顾左右,见紫皇阁不远处另有一座两层木质阁楼,门额上书“道藏楼”三字。楼中烛火照出两个静坐身影,想来便是这阁楼的守卫了。
中院更远处,东西两侧各立钟鼓楼一座。革鼓雄浑,重逾百斤,铁钟硕大,百夫莫举。平日里晨钟暮鼓,定是声传十里。沈错见两口铁钟上似铸有字印,心下好奇,凝眉定睛,轻声念道:“翻坛倒峒,颠倒乾坤。”
“小道友,眼力不弱。”老者身形不停,称赞了一句。
沈错心头一悸:“糟糕!可别显露了龙虎山内功。”赶忙低下头去,收敛气息,再不敢言语。
转眼,老者已领到了后院。后院格局更大。主殿为三清殿,供奉三清祖师。偏院分东西两侧,丹房、寮房、厢房一应俱全。三人在祖师像前施礼,却见供桌上另有两物。
桌案正中一口古朴短剑横在檀木剑架之上,色泽暗沉,犹如生铜。剑柄为五节连环,剑身刻日月星辰,笔笔分明。剑未出鞘,一股浩然正气却扑面而来。
古剑旁置有一印,通体青白玉质,温润莹洁。印钮蹲踞一触角螭龙,翻唇露齿,眉须后拂,雕琢精细之下栩栩如生。只是印面朝下,难以窥得其上所刻印文,令人遗憾。
“这两物是何来历,为何要供在祖师身前?”沈错暗自不解,“尤其是这玉印。”他偷眼再瞧,哪知一瞥之下丹田发烫,体内灵气加速运转,竟然不自觉地面红心跳起来!
“古怪!”沈错赶紧收摄心神,转眼向别处,这才让自身得以平静。
回到厢房,沈错兀自难以安宁。而天机子似也是满腹心事,与玉蟾子一起叩响了沈错房门。但进屋之后却是不言不语,自顾自闭目沉思。
“前辈这是?”沈错轻声问玉蟾子。
“我也不知,只说有事找你相商。”玉蟾子神色颇见担忧。
片刻过后,天机子缓缓睁眼,手上比划让沈错查探是否隔墙有耳。
沈错陡然警觉,内息急转,闭目静听后摇了摇头。
天机子这才开口道:“方才,老道在回忆当年上龙虎山时的情形。那时在天师府,老道平生首次得睹斩邪剑真容,便与今夜呈在祖师像前的那把毫无二致!”
“啊?”沈错与玉蟾子皆是惊讶出声。两人初见那短剑便知不是凡品,却不知竟会是大名鼎鼎的斩邪剑,一时不知该如何言语。
天机子颔首:“老道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想那斩邪剑是龙虎山的镇山之宝,何等重要,却又如何会落在这湘西道观之中?”
却听天机子继续推测道:“据传三五斩邪剑有雌雄两把,天师府上所供的是雄剑,而雌剑早已在战乱中丢失。莫不是今夜所见的便是那雌剑?还是那雄剑已然易手?”
三人默然相对,难有结论。
沈错便又将玉印对自己的影响说予两人听。
天机子捋须道:“传说天师印金螭纽,白如冰雪。那块玉印俨然如此!想是你身习龙虎山内功,与它产生了感应。”
沈错霍然站起:“师父费尽心思找寻的不就是天师印!难道这紫皇观与他老人家的失踪有关?”
“不可莽撞。眼下全是我们的推测,作不得数。”天机子安抚道。
可千里迢迢好不容易有了线索,沈错又怎能平定,嘴上不说,心里却极想找那老道问清楚。
天机子言明利害道:“那知客道人深藏不露,不易对付。再看此处的寮房数量,少说也有几十道人。关系一旦说僵我们脱身容易,可连累了曾先生几人,大大不妙。”
玉蟾子站起身来,柳眉一竖,说道:“我随你去把它们盗来,看个清楚!若真是龙虎山之物…”
“若真是龙虎山之物,我们也只能佯装不知,按兵不动,去龙虎山搬救兵。”天机子接口道。
沈错无奈点头。假使紫皇观真有本事自天师府手中夺下物件,自己三人断然不是对手。
“为师身法大不如前,反是拖累。子时过后,你们同去,速去速回。”天机子看了眼窗外天色说道。
子时前后,山上下起雨来。半炷香过后,雨水止歇。深山道观,冷月清风,除了虫鸣半点声息也无。
玉蟾子与沈错一前一后落在了三清殿外。两人分顾左右,见四野并无人影,心下稍安。
沈错屏息聆听,只觉殿中并无声息,便示意玉蟾子轻启木门,自己则闪入了殿中。
殿内青灯如豆,沈错感到恬静。今次虽事出有因,但毕竟不光彩,便朝祖师稽首行了一礼,这才去取那柄古剑。
宝剑及手,沈错万分惊异,这剑竟轻轻巧巧,全无份量。他细看上面图刻,居然是青漆图就用以仿古,而这把剑是完完全全的木剑!
沈错心思飞转,暗道不好。此时,原本笔直的灯火忽而飘摇起来,空旷的殿内墙角突兀出现了一人!正是那年老知客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