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兀自狂笑不止。沈错震怒不已,欺上一步,单手死死掐住他的脖颈,举过头顶,将他摁在墙上!
这一抓出乎意料,谁也没想到平素里向来镇定的沈错会突然失控。
“沈道长!”“道长!”
在旁人的惊呼声中,沈错骤然回神。他捕捉到间谍眼中闪过的解脱之色,立刻明白对方正以言语相激求死。
饶是及时收了力,那人也已昏死过去,如一滩烂泥般瘫软在了地上。
一旁的民众无不骇然,远远避了开去。
沈错神情稍缓,呼出一口气,俯身去查探那人脉搏,心中并无后悔:有白郁的幻术在,不需相互印证也能套出实话来。
“都别看了!你们两个守着这里,不相干的别放进来。”门外传来陌生人的呼喝声,接着便是几人的脚步声,想是店铺的枪声惊动了当地的驻军。
又过一会儿,八个士兵走入后院,为首一人个子不高,皮肤黝黑,嘴里叼着根刚点燃的烟。保元堂的掌柜已然易手,交由他所带的兵士扣押。
进院子后,他用脚在地上的两具尸首上探了探,嘴里“啧啧”个不停,又绕着沈错转了一圈,把烟踩灭后,双手抱拳,学着江湖人的口吻道:“在下姓吴,家中排行老三,早就听闻道长的大名了,今日一见果真是…”他神情尴尬,似是忘词,得身旁士兵提醒后才憋出“不同凡响”四个字。
来人满面热忱,沈错不知该如何接话,只是疑惑地看着他,心道:我何时变得这般有名了?
“三斤”靠了过来,低声道:“道长在苏州挫败了日寇的诡计,在武昌杀了日本间谍,又在益阳抓了山匪。士兵里都传开了,说是碰见到白头道士就能捡到军功。”
“喏…这位吴老三可不就占到便宜了吗?”“三斤”玩笑道,“我看他该改口说见到道长真是三生有幸才对。”
沈错面上生窘,他万万想不到自己成了“财神爷”,心中更生忧虑:“树大招风,日寇细作也会由此掌握我的行踪。还需快些将曾先生几人送到云南,如此于他们也更安全些。”口中回道:“吴大哥客套了。这些个人会怎么处置?”
这声大哥让吴老三挺直了腰杆,回答道:“我们先带回去审问,要真是日本人,那就要押往重庆了。”
沈错颔首,心道:“本地的父母官自是能甄别得更加仔细。但人要是他们给带走了,我再去审问却也不妥。”便指着那掌柜与吴老三商量道:“吴大哥,在你们临走之前,这个掌柜可否由我提审一下?”
吴老三将沈错拉到一旁,神色颇为踌躇道:“人是道长抓的,当然是可以。但是拷问要弄出人命,可不好交代。”
沈错明白他心中顾虑,保证道:“吴大哥放心,定然不会叫你为难。”
吴老三双眉一展,向负责羁押的两位士兵使了个眼色,对剩余的人说道:“弟兄们,咱们还需要搜搜这个地方,带些物证回去。”
沈错心领神会,拎着掌柜进入了东首的厢房之内,白郁与“三斤”紧随身后,合上了房门。
那掌柜的面上镇静,人却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想来是看到了墙根生死未知的同伴。
沈错与“三斤”互望一眼,心下均想:外强中干。
沈错并无审讯经验,便由“三斤”率先问讯:“门外墙角那位只是昏过去了,还没死,你们两个要是回答的不一致,可就没现在这么舒服了。而且,我们也有办法知道你是不是在扯谎。”
掌柜的目光畏惧地掠过沈错,点了点头。
“你叫什么名字?”“三斤”的第一问很简单却也高明,他活了这么些年岁,自是知晓徐徐图之的道理。
沈错暗自认可:要我就做不到这般循序渐进。
“山口次郎,中国名字是张济民。”山口如实回答。他心里清楚:被带到重庆尚有一线生机,但要是惹恼了面前的道士会生不如死。
“你在这里待了多久?”“三斤”继续问道。
“春天的时候来到了这里。”山口思考了片刻。
沈错皱眉沉吟,与“三斤”对视一眼,接口问道:“你们是从哪个方向进到这里的?”
山口立时正襟危坐:“从江西到岳阳再到常德,最后到了这里。”
“真是煞费苦心!”沈错并未言语,神情却已变冷,问道:“你们共有几人?”
“我们这一队一共十四个人。岳阳留了三人,常德留了两人,路上死了一个,最后的三人则是从这里继续往西去了。”言及此处,山口忆起临行前十几人斗志昂扬,立誓建功立业,而眼下却将成阶下之囚,不禁眼神灰败,垂头丧气。
“向西去了哪里?”得知另有人往更深处潜伏了下来,沈错忍不住追问。
山口摇头:“这个我不知道,他们并没回来向我汇报。”
“你们之间没有用电报联系么?”“三斤”并不相信。电报对于中国军队极为宝贵,但在日寇军队中却很常见,不少部队甚至组建了电讯联队。
“我们的每一支队伍只有一个电台。”山口没有说谎,但其中详情却也并未尽数吐露。而且在这回答之中,他还精心设置了个陷阱,将沈错的提问引向别处。
岳阳位于洞庭湖与长江交汇处,是为水路上的江湘咽喉;常德则地处湘黔滇陆路交通枢纽,素称云贵门户。按照常理,电台应设置在这两镇之内。
然而实际并非如此。
山口一行人按军部指令,本该是在军事重镇常德置下联络总部,其后再分散行事。然而常德城中军民一心,不易扎根。反是沅陵县城盘查松懈,令他们有了可乘之机。这才能在此搭设电台,开设药铺,再借助贩卖药材为名,传递情报。
其实这电台此时正隐藏在药柜深处,其中更包含了重要的密码本。
山口求死不能,心下已然对死亡产生了恐惧。他明白,被俘虏不一定会丢了命,但要是电台被发现,密码被破译,导致部队信息被截获,不止自己必死无疑,更会连累家族名誉扫地。故而打算用所有的真情报,隐藏住这核心机密。
“似你们这样的队伍有几支?”沈错与“三斤”不知电台实为日寇通讯之关键所在,也就没有深究此问,转而一头钻入山口设置的圈套之中。
“咳咳…”山口猛烈咳嗽片刻用以掩饰窃喜,随后回答道:“至少有两支,但是队伍之间是保密的,我们彼此不知道对方在哪里。”这句也是实话,却是毫无用处。
“为何还要开当铺?”沈错两人并未做过刑讯,问题越来越偏。
山口又咳嗽了几声,略略松了口气,回答道:“织田大人有指令,要多收集些古玩,尤其是佛教与道教的法器。至于何种目的,我并不清楚,可能是这些古物更加值钱吧。”
其实这个问题沈错心中已有猜想,那便是一真大师临终所言“收集法器延长日本天皇的寿命”。
“柳生可来找过你?”在武昌之时,金忍者曾说柳生在找自己,沈错想确认他的行踪。
“没有。柳生大人与他所率的忍者并不和我们同路。”山田目光敬畏,“他也看不上我们。”
之后,沈错又让白郁用幻术检验了一次所有答案的真假,并未发现说谎痕迹。
这次审讯,终归是让山田蒙混了过去。
这一抓出乎意料,谁也没想到平素里向来镇定的沈错会突然失控。
“沈道长!”“道长!”
在旁人的惊呼声中,沈错骤然回神。他捕捉到间谍眼中闪过的解脱之色,立刻明白对方正以言语相激求死。
饶是及时收了力,那人也已昏死过去,如一滩烂泥般瘫软在了地上。
一旁的民众无不骇然,远远避了开去。
沈错神情稍缓,呼出一口气,俯身去查探那人脉搏,心中并无后悔:有白郁的幻术在,不需相互印证也能套出实话来。
“都别看了!你们两个守着这里,不相干的别放进来。”门外传来陌生人的呼喝声,接着便是几人的脚步声,想是店铺的枪声惊动了当地的驻军。
又过一会儿,八个士兵走入后院,为首一人个子不高,皮肤黝黑,嘴里叼着根刚点燃的烟。保元堂的掌柜已然易手,交由他所带的兵士扣押。
进院子后,他用脚在地上的两具尸首上探了探,嘴里“啧啧”个不停,又绕着沈错转了一圈,把烟踩灭后,双手抱拳,学着江湖人的口吻道:“在下姓吴,家中排行老三,早就听闻道长的大名了,今日一见果真是…”他神情尴尬,似是忘词,得身旁士兵提醒后才憋出“不同凡响”四个字。
来人满面热忱,沈错不知该如何接话,只是疑惑地看着他,心道:我何时变得这般有名了?
“三斤”靠了过来,低声道:“道长在苏州挫败了日寇的诡计,在武昌杀了日本间谍,又在益阳抓了山匪。士兵里都传开了,说是碰见到白头道士就能捡到军功。”
“喏…这位吴老三可不就占到便宜了吗?”“三斤”玩笑道,“我看他该改口说见到道长真是三生有幸才对。”
沈错面上生窘,他万万想不到自己成了“财神爷”,心中更生忧虑:“树大招风,日寇细作也会由此掌握我的行踪。还需快些将曾先生几人送到云南,如此于他们也更安全些。”口中回道:“吴大哥客套了。这些个人会怎么处置?”
这声大哥让吴老三挺直了腰杆,回答道:“我们先带回去审问,要真是日本人,那就要押往重庆了。”
沈错颔首,心道:“本地的父母官自是能甄别得更加仔细。但人要是他们给带走了,我再去审问却也不妥。”便指着那掌柜与吴老三商量道:“吴大哥,在你们临走之前,这个掌柜可否由我提审一下?”
吴老三将沈错拉到一旁,神色颇为踌躇道:“人是道长抓的,当然是可以。但是拷问要弄出人命,可不好交代。”
沈错明白他心中顾虑,保证道:“吴大哥放心,定然不会叫你为难。”
吴老三双眉一展,向负责羁押的两位士兵使了个眼色,对剩余的人说道:“弟兄们,咱们还需要搜搜这个地方,带些物证回去。”
沈错心领神会,拎着掌柜进入了东首的厢房之内,白郁与“三斤”紧随身后,合上了房门。
那掌柜的面上镇静,人却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想来是看到了墙根生死未知的同伴。
沈错与“三斤”互望一眼,心下均想:外强中干。
沈错并无审讯经验,便由“三斤”率先问讯:“门外墙角那位只是昏过去了,还没死,你们两个要是回答的不一致,可就没现在这么舒服了。而且,我们也有办法知道你是不是在扯谎。”
掌柜的目光畏惧地掠过沈错,点了点头。
“你叫什么名字?”“三斤”的第一问很简单却也高明,他活了这么些年岁,自是知晓徐徐图之的道理。
沈错暗自认可:要我就做不到这般循序渐进。
“山口次郎,中国名字是张济民。”山口如实回答。他心里清楚:被带到重庆尚有一线生机,但要是惹恼了面前的道士会生不如死。
“你在这里待了多久?”“三斤”继续问道。
“春天的时候来到了这里。”山口思考了片刻。
沈错皱眉沉吟,与“三斤”对视一眼,接口问道:“你们是从哪个方向进到这里的?”
山口立时正襟危坐:“从江西到岳阳再到常德,最后到了这里。”
“真是煞费苦心!”沈错并未言语,神情却已变冷,问道:“你们共有几人?”
“我们这一队一共十四个人。岳阳留了三人,常德留了两人,路上死了一个,最后的三人则是从这里继续往西去了。”言及此处,山口忆起临行前十几人斗志昂扬,立誓建功立业,而眼下却将成阶下之囚,不禁眼神灰败,垂头丧气。
“向西去了哪里?”得知另有人往更深处潜伏了下来,沈错忍不住追问。
山口摇头:“这个我不知道,他们并没回来向我汇报。”
“你们之间没有用电报联系么?”“三斤”并不相信。电报对于中国军队极为宝贵,但在日寇军队中却很常见,不少部队甚至组建了电讯联队。
“我们的每一支队伍只有一个电台。”山口没有说谎,但其中详情却也并未尽数吐露。而且在这回答之中,他还精心设置了个陷阱,将沈错的提问引向别处。
岳阳位于洞庭湖与长江交汇处,是为水路上的江湘咽喉;常德则地处湘黔滇陆路交通枢纽,素称云贵门户。按照常理,电台应设置在这两镇之内。
然而实际并非如此。
山口一行人按军部指令,本该是在军事重镇常德置下联络总部,其后再分散行事。然而常德城中军民一心,不易扎根。反是沅陵县城盘查松懈,令他们有了可乘之机。这才能在此搭设电台,开设药铺,再借助贩卖药材为名,传递情报。
其实这电台此时正隐藏在药柜深处,其中更包含了重要的密码本。
山口求死不能,心下已然对死亡产生了恐惧。他明白,被俘虏不一定会丢了命,但要是电台被发现,密码被破译,导致部队信息被截获,不止自己必死无疑,更会连累家族名誉扫地。故而打算用所有的真情报,隐藏住这核心机密。
“似你们这样的队伍有几支?”沈错与“三斤”不知电台实为日寇通讯之关键所在,也就没有深究此问,转而一头钻入山口设置的圈套之中。
“咳咳…”山口猛烈咳嗽片刻用以掩饰窃喜,随后回答道:“至少有两支,但是队伍之间是保密的,我们彼此不知道对方在哪里。”这句也是实话,却是毫无用处。
“为何还要开当铺?”沈错两人并未做过刑讯,问题越来越偏。
山口又咳嗽了几声,略略松了口气,回答道:“织田大人有指令,要多收集些古玩,尤其是佛教与道教的法器。至于何种目的,我并不清楚,可能是这些古物更加值钱吧。”
其实这个问题沈错心中已有猜想,那便是一真大师临终所言“收集法器延长日本天皇的寿命”。
“柳生可来找过你?”在武昌之时,金忍者曾说柳生在找自己,沈错想确认他的行踪。
“没有。柳生大人与他所率的忍者并不和我们同路。”山田目光敬畏,“他也看不上我们。”
之后,沈错又让白郁用幻术检验了一次所有答案的真假,并未发现说谎痕迹。
这次审讯,终归是让山田蒙混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