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引咎责躬-《西游难行》

  七衣仙女法力浅薄,又无狠心,而行者身具金刚不坏、不世玄功。

  斩妖台上一遭,尚且伤不到“齐天大圣”,如今仅靠几位仙娥,算得什么刑罚。

  笞杖起初落下,不过雾抚苔石,有一丝丝若有似无的凉意悬在肌肤表面,偶尔激起一阵比静电更轻的刺麻。

  但在七衣仙女轮替之下,击打的数量逐步累积,在行者胸前留下淡红烙印,一时肋下如火焰灼烧,致使痒中夹痛,绵延不绝。

  行者只觉胸口气闷,心情起伏之际,脑海忽然浮现一法,可将自己部分身躯变作熟铁一般,从而降低触感痛觉。

  此法却也不新,行者略知一二,心里不由嘀咕:我怎么会想这桩子事?

  他是个万分谨慎的个性,当下是要拿出态度,这点痒痛总归能忍,何必在两位女圣面前作假。

  况且行刑的仙女固然没大本事,人都已经打了自己许久,自然察觉得出手感上明显的变化。

  一旦暴露,不是叫王母有借口再加刑罚?

  行者越加琢磨,突感思绪打转,脑海漩涡不停,身形也随之摇晃起来。

  这般异状着实吓到七衣仙女,齐齐停下动作,看向王母请示。

  王母抚掌,只觉场面滑稽,心中更是感叹孙大圣学歪了。

  那年,斩妖台上雷部、火部手段齐出,他依然显尽威风。

  今天,不过让自己底下的娇娇女打几下,他竟然装弱不禁风。

  唉~人心不古啊。

  其他人基本也这样想,谁看不出来王母这次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没想到,这份体恤在孙大圣眼中,是给他娇揉造作的资本。

  木叉则不意外。

  多稀奇,一贯的耍机灵嘛。这猴子实诚受训,才叫有问题呢。

  但见观音菩萨若有所悟。

  早前她就见了一次行者突然头疼,这么快又来一次?

  菩萨不露声色,暗暗记下。

  无论如何,行者装的也好、真的也罢,算是把行刑过程应有的情境齐活了。

  待行者恢复过来,王母只吩咐打完。观音默默瞧着,此后也无异状。

  于是,王母挽着观音,领着一班仙娥、美姬,喜气洋洋去往蟠桃园。

  摘得大桃两颗、小桃五篮。

  娘娘还欲再选,观音先行告谢喊停。

  “喔?”王母丹唇微张,“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不比我这蟠桃仙株成林,就那么一根独苗,等万年一结。

  大士今天是去赔礼道歉,单这么些,恐抵不了镇元大仙心中孙大圣偷的四颗人参果。”

  观音颔首微笑:“娘娘善解人意,但若真是如此,岂不是莫名让那猴头挣了天大的脸面,合该让他多受些镇元大仙的气才好。”

  “呵呵,我都将大圣打了,再不给足他脸面,只怕是要记恨我咯。”

  “他敢!”观音猛然严肃,“他若这般狼心狗肺,那时镇元大仙饶他,我也不饶他。”

  “大士好气魄。”娘娘轻笑,也恍悟以孙大圣性格,补偿少一点,才好观察到他的反应,从而判断出真实心性。

  知恩的人,不会因为恩人给的东西少而心生埋怨。

  娘娘又玩味道:“看意思,大士也感觉那猴子不成器,又何苦辛苦雕琢?”

  闻此言,观音恍惚从救猴子出五行山至今的短短岁月里,竟添了许多“深刻的往事”。

  菩萨也只能悠悠一叹,避重就轻:“唉,时运不济,让他赖上了。”

  随行人都挺好奇,却也再问不出详细。

  整理完毕,王母索性趁着闲暇,要跟着观音同去五庄观。

  虽是提的突然,行者求之不得,菩萨有些犹豫,最后倒没有拒绝。

  瑶池内有条不紊安排的娘娘出行事宜,设云辇,牵斑龙。

  外界却是传出今日之事,引起轩然大波。

  众神无不震惊齐天大圣在瑶池受刑,个个感叹世道果然变了哈,现在瑶池的几位仙娥都能按得住那凶猴啦。

  事关瑶池金母、女仙之首,连处理公务的玉帝都听了一耳朵。

  “噢~~那孙悟空居然有了几分温顺。”玉帝也要道声难得,闭目思道,“可见,观音尊者出力不浅。”

  玉帝暂放事务,按扶桌面放缓精神,了悟佛门对取经之事多么看重。

  连那目无法纪的猴头,都能训正…

  这位至尊如今方才肯定,西天取经值得相助。

  ……

  五庄观,众仙不曾欺唐僧三人,各有各的自在。

  把门的道童见高空,一阵花雨飘浮,真香撒落,有仙子、仙娥、美姬、毛女团簇,九色斑龙拉紫色云辇而来,都不用看当中人是谁。

  派一人慌里慌张入内,报道:“师父,天上来了大人物,弟子们不敢迎接,还请你去瞻顾瞻顾。”

  镇元大仙闻声出殿,望高空祥云停驻,再聚睛细观,哪里认不得两位女圣。

  大仙骇道:“那猴子不知怎么跳上跳下、胡编乱造,竟把瑶池王母、南海菩萨哄赚来了。”

  再怎么惊愕,不能失礼。

  镇元大仙按平内心悸动,上前迎接作礼陪话。

  旁人需扭捏,王母不必,她开门见山,直言是替行者赔罪,以蟠桃弥补所失人参果。

  大仙闻言含羞不已,又见后方仙娥果然捧着蟠桃果篮,顿时面红耳热。

  他在观内如何如何跟取经四人攀扯,那也是自家的理,想怎么争就怎么争。

  但这么点事儿,闹得王母、观音这等人物丢下正务,跑到他这荒山野观…

  怎不显得他镇元子心胸狭隘、小家子气。

  大仙当即满满躬身,摇头致歉:“小可的勾当,怎敢劳二位下降!”

  菩萨言:“唐僧乃我之弟子,孙悟空冲撞了先生,理当赔偿。”

  饶是如此,镇元大仙仍是为难,自惭形秽。

  行者窜来,嘴角勾笑:“道长,你要我做的事,我已办到,可还我师父师弟?”

  模样有些得瑟,王母见之,伸指一点,一道劲力打在行者胸口。

  笞杖击打效力还未彻底褪去,当时激起阵阵酥麻。

  疼还好忍,痒却不容易。

  行者禁不住,哎哟起口,摁着胸肋搐动。

  大仙适时生疑,王母道:“先生莫睬他。这厮胡作非为,我与菩萨俱不能忍,已罚他笞杖三千。

  怪他皮糙肉厚,没打出痛,现下只有痒意难耐,因而坐卧不宁,在这里故意寻人开心。”

  观音顿了下,亦配合起来,骂行者道:“泼猢狲,旁人待你致歉,你便不道歉啦?还不快向先生赔罪。不对,还该让先生再罚你一遍,才算妥贴。”

  行者懊恼,自己就不该说话,倒也有样学样,仿着大仙,满满鞠躬道歉。

  镇元大仙听得分明,虽然奇怪为什么猴子不领自己的三百鞭,又怎去领三千笞杖。

  但王母娘娘亲言罚了行者,让大仙再不生半分郁结,哪怕其中掺了水分,至少自己之前的面子保住了。

  不至于让人说,被偷了果子,犯人连顿教训都没有。

  那么…再来就得保住这后来的面子。

  镇元大仙摆手,笑道:“免了、免了。盛名之下无虚士,齐天大圣果有能耐。贫道因一时之气拿不下他,方才留人强索补偿。既然娘娘、菩萨罚了他,贫道又何必接着露怯。

  诚可谓不打不成相识,又幸二圣下降。

  贫道欲做个人参果会,一来,谢两位辛劳劝和,再来,也为尽释前嫌庆贺一番。”

  王母开颜道:“正好、正好。我摘得这蟠桃,倒也称得锦上添花。”

  大仙急令取金击子来,把果子敲下九个,请娘娘菩萨进入宝殿。

  众小仙遂调开桌椅,铺设丹盘,请娘娘坐了上面正席,菩萨左席。

  握手言欢的结局,众人皆喜不自胜。

  猛地窜出一个胖和尚,嚷嚷道:“咋、咋!咋!!又开饭啊!?”

  喜欢西游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