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果子失窃,镇元大仙大发雷霆,现在真确定了犯人,他面上却是云淡风轻,毫不着急,弟子们为之纳罕。
“师父,你认得他?”
大仙微微点头:“说来,你们应该也听过他。五百年前闹天宫的齐天大圣便是他了。”
这般凶名事迹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弟子们一回忆,立刻就想了起来。
“师父啊,他可是连老君仙丹都敢偷的贼头。”清风明月委屈得很,抱怨道,“你也太缺心眼了,为何不早点告知?弟子们若有警惕…至少…不让他轻易蒙混了去。”
大仙哑然,找补道:“唉,非是为师不提醒。以前听闻他受观音菩萨点化,弃恶从善,保护唐三藏西行取经。前段时间佛门更是作保,他已经服管,不会再惹事。
是以,量其遵守规矩,最多脾气爆点,只要你们不招惹对方,出不了大事,谁知还做这小人行径。”
清风明月犹难受,嘴里唧哝:“还是师父欠妥,引狼入室却不提醒我们防备。”
师兄们懂事些,指着二童笑道:“你们两个浑小子,师父不曾怪你们贪吃与看管不利,反倒挑起师父的不是了。”
大仙不甚在意:“算啦,他们好不容易尽心尽力一次,结果被人偷天换日,心里肯定不舒服,哈哈哈~”
二童没想到师父笑话起他们来,不由眉间黑线地还个白眼。
笑够了,大仙正色道;“那孙悟空神通广大,此事实在怪不到自家人。不过,亏的是他没有作恶的心,否则,莫说两个清风明月,就是一千个清风明月也得遭殃。”
弟子们听了这一番话,惧齐天大圣凶名,生出些后怕。
“师父,那咱们就这么认栽?”
毕竟那人自身实力高强,身后估摸着还有观音菩萨,以及整个佛门势力。
“怎么可能~!”大仙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一脸不认可,“就是地里的农夫被外人坏了粮食,都有七分火气。
徒弟们,我虽教你们修身养性,却不是让你们遇事只管一忍再忍。如今外人都欺到观里了,且把仁德放下,都收拾刑具,等我将唐三藏一行擒回来。
若他们敢作敢当,我们也犯不着特别刁难。若他们继续玩心眼,便给我狠狠的打,不可丧了我道观威风。
清风明月你两见过他们,随我一起去,帮着认人。”
镇元大仙不计较少了果子,但重视被盗的名声,需是找一找犯人的晦气,免得世人以为他五庄观任小贼来往。
有师父发话,究竟自家占理,众弟子不怕与什么齐天大圣斗上一斗,齐齐领命。
大仙与明月、清风纵起祥光,来赶取经四众,顷刻间就有千里之遥。
在云端里向西观看,不见有和尚行走。
转头向东看,原来多赶了八百余里。
“好自在啊,犯了盗窃,还这般慢悠悠行路。”
云头又往回赶。
青天白日,走不脱那行为不轨的小人。
二童探头认真观察:“师父,那路旁树下坐的是唐僧,身边瘦小的就是孙悟空。”
大仙点点头:“我已见了。你两个回去帮师兄们准备,等我自家拿他。”
确定清风明月离远了,不会受到波及,镇元大仙按落云头,摇身一变,变作个行脚全真。
他穿一领百衲袍,系一条吕公绦,踏三耳草鞋,顶九阳巾子。
手摇尘尾,轻敲渔鼓。
取经四人抬头看去,就见一位满袖飘风、口唱歌谣的道士行来。
大仙来到近前,对唐僧高叫道:“长老,贫道起手了。”
唐僧忙站起答礼:“失瞻!失瞻!”
大仙问:“长老是哪方来的,为何在途中打坐?”
唐僧自说起常话:“贫僧乃东土大唐差往西天的取经人。路过此间,权为一歇。”
大仙佯装讶异:“长老东来,可曾在荒山经过?”
“不知仙宫是何宝山?”唐僧适当疑惑好奇。
“万寿山五庄观,便是贫道栖止处。”
三个徒弟闻言,心中吃惊,浑身一震,为什么这么快就被发现了。
行者更是脊梁发紧,又强行压了下去。
唐僧不知内里,只是欣然施礼:“仙长原来就是五庄观观主!贫僧一行昨日曾去仙宫,受令徒好生照顾,还不及感激。”
“喔…”大仙瞧唐僧态度正经,心中放个疑惑,“长老既去,我那观里有一样宝物,唤人参果,不知长老尝过吗?”
“人参果?”唐僧很快想起那怪模样的果子,难为情道,“令徒曾大方奉献,只是贫僧性怯,惧它模样蹊跷,与仙长瑰宝有缘无分。”
大仙把唐僧神情看得真真切切,不觉对方像是撒谎。
这就把目光放到几个徒弟上。
诶!
大仙也会算数,一二三。
咦~那怎么就偷四个呢!?
左看右看,看见白龙马。
唔,不会让它挣到一个吧!?
若真这样,大仙倒觉有趣,笑意浅浅。
他看向行者,径直就问:“长老未曾尝,你手下几位可尝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唐僧一愣,仙童白送他两个,有没有给几位徒弟,还真不清楚,于是也回头看向徒弟们。
怕得就是这个。
八戒狂摇耳朵,长鼻乱甩:“人参还有果呢?老猪没见过、没吃过。”
沙僧矮着头,偏着下巴:“弟子没听过。”
行者沉默,神色不明。
“这位小长老,怎么不说话?”
唐僧亦觉奇怪,但还是帮着说话:“呵呵,仙长见谅,我这徒弟性格乖僻,不爱说话时谁也不理。他多半也未见过人参果,即使见了,我这徒弟亦不会碰。”
这和尚想当然,觉得悟空被那么多神仙吹捧、惧怕,观音菩萨对其都用心不少。
那悟空肯定见过世面,不至于见个果子走不动道。
“嚯!”镇元大仙似笑非笑,盯着行者,语气不乏严肃,“此言当真?”
这话唐僧听不出来,三位徒弟可就品出味儿了。
行者到此,也不再烦恼,毕竟镇元子已经在眼前了。
再装也无意义,行者梗起脖子:“真的如何,假的又如何?你那果子我吃了如何,没吃又如何?”
哟~~大仙双眼瞪圆,错愕不已。
他挑衅咧!
八戒、沙僧吓一跳,说好的烂在肚里呢,咋还主动往上撞。
唐僧上来拉行者:“悟空,莫要这般说话,注意礼貌。没吃就说没吃,吃了,你就赔仙长一个礼。”
和尚还不知实情,仍想得简单。人都肯白送两个人参果,悟空就是吃上一两个,也不打紧。
行者岂会天真,断不肯招认:“那我没吃。”
大仙怒笑,指定道:“好你个泼猴!你瞒谁呢?你在我观里偷了四个果子,用毫毛做手段瞒过我徒弟。现在都被我找到,还遮饰甚么?不要走!趁早还我果来!”
唐僧惊呆了,回过神,却是直接信了大仙。
因“悟空”过去形象实在不好,五庄观却是门风正派,想来观主不会随便冤枉人。
“悟空,你怎能做这样的事!”唐僧满脸不堪,仿佛十分心痛。
行者偷了果子不假,但还是看不惯唐僧拖后腿,呲牙喝道:“你这和尚帮衬什么,你道他为什么说我偷了四个果子!?”
唐僧一愣,数一数,喔,我师徒四人。
和尚这才反应过来,顿时大惊失色,拉清界限道:“仙长,这事与贫僧可没关系。我这徒弟自家顽劣,贫僧管不住他,他惹下的事只管他自己去受,莫连坐了旁人。”
他自幼便被教导清白做人,曾肯与盗窃罪行扯上关系。
但在场的听者却没一个谅解唐僧。
行者多么别扭,不必多提。
大仙则认为,唐僧的话虽有合理之处,却忘了自己占着行者师父的身份。徒弟犯错,师父只想着推卸自身责任,这不是出卖徒弟嘛。
八戒、沙僧亦感不幸,他们原本还因行者偷了四个,先打偏手单独吃两个,有些不平。
但见唐僧直撇清自己,身为从犯的两人,便与行者产生了同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团结感。
一时间,以行者马首是瞻。
镇元大仙倒也不想管他们师徒感情,还了本相,跳在空中,厉声喝道:“孙悟空,你招不招认!!”
此番看着不像能善了,两个师弟望向师兄,只听对方招呼,也是准备拿出凶狠。
行者目光炯炯,仰视大仙。
喜欢西游难行
“师父,你认得他?”
大仙微微点头:“说来,你们应该也听过他。五百年前闹天宫的齐天大圣便是他了。”
这般凶名事迹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弟子们一回忆,立刻就想了起来。
“师父啊,他可是连老君仙丹都敢偷的贼头。”清风明月委屈得很,抱怨道,“你也太缺心眼了,为何不早点告知?弟子们若有警惕…至少…不让他轻易蒙混了去。”
大仙哑然,找补道:“唉,非是为师不提醒。以前听闻他受观音菩萨点化,弃恶从善,保护唐三藏西行取经。前段时间佛门更是作保,他已经服管,不会再惹事。
是以,量其遵守规矩,最多脾气爆点,只要你们不招惹对方,出不了大事,谁知还做这小人行径。”
清风明月犹难受,嘴里唧哝:“还是师父欠妥,引狼入室却不提醒我们防备。”
师兄们懂事些,指着二童笑道:“你们两个浑小子,师父不曾怪你们贪吃与看管不利,反倒挑起师父的不是了。”
大仙不甚在意:“算啦,他们好不容易尽心尽力一次,结果被人偷天换日,心里肯定不舒服,哈哈哈~”
二童没想到师父笑话起他们来,不由眉间黑线地还个白眼。
笑够了,大仙正色道;“那孙悟空神通广大,此事实在怪不到自家人。不过,亏的是他没有作恶的心,否则,莫说两个清风明月,就是一千个清风明月也得遭殃。”
弟子们听了这一番话,惧齐天大圣凶名,生出些后怕。
“师父,那咱们就这么认栽?”
毕竟那人自身实力高强,身后估摸着还有观音菩萨,以及整个佛门势力。
“怎么可能~!”大仙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一脸不认可,“就是地里的农夫被外人坏了粮食,都有七分火气。
徒弟们,我虽教你们修身养性,却不是让你们遇事只管一忍再忍。如今外人都欺到观里了,且把仁德放下,都收拾刑具,等我将唐三藏一行擒回来。
若他们敢作敢当,我们也犯不着特别刁难。若他们继续玩心眼,便给我狠狠的打,不可丧了我道观威风。
清风明月你两见过他们,随我一起去,帮着认人。”
镇元大仙不计较少了果子,但重视被盗的名声,需是找一找犯人的晦气,免得世人以为他五庄观任小贼来往。
有师父发话,究竟自家占理,众弟子不怕与什么齐天大圣斗上一斗,齐齐领命。
大仙与明月、清风纵起祥光,来赶取经四众,顷刻间就有千里之遥。
在云端里向西观看,不见有和尚行走。
转头向东看,原来多赶了八百余里。
“好自在啊,犯了盗窃,还这般慢悠悠行路。”
云头又往回赶。
青天白日,走不脱那行为不轨的小人。
二童探头认真观察:“师父,那路旁树下坐的是唐僧,身边瘦小的就是孙悟空。”
大仙点点头:“我已见了。你两个回去帮师兄们准备,等我自家拿他。”
确定清风明月离远了,不会受到波及,镇元大仙按落云头,摇身一变,变作个行脚全真。
他穿一领百衲袍,系一条吕公绦,踏三耳草鞋,顶九阳巾子。
手摇尘尾,轻敲渔鼓。
取经四人抬头看去,就见一位满袖飘风、口唱歌谣的道士行来。
大仙来到近前,对唐僧高叫道:“长老,贫道起手了。”
唐僧忙站起答礼:“失瞻!失瞻!”
大仙问:“长老是哪方来的,为何在途中打坐?”
唐僧自说起常话:“贫僧乃东土大唐差往西天的取经人。路过此间,权为一歇。”
大仙佯装讶异:“长老东来,可曾在荒山经过?”
“不知仙宫是何宝山?”唐僧适当疑惑好奇。
“万寿山五庄观,便是贫道栖止处。”
三个徒弟闻言,心中吃惊,浑身一震,为什么这么快就被发现了。
行者更是脊梁发紧,又强行压了下去。
唐僧不知内里,只是欣然施礼:“仙长原来就是五庄观观主!贫僧一行昨日曾去仙宫,受令徒好生照顾,还不及感激。”
“喔…”大仙瞧唐僧态度正经,心中放个疑惑,“长老既去,我那观里有一样宝物,唤人参果,不知长老尝过吗?”
“人参果?”唐僧很快想起那怪模样的果子,难为情道,“令徒曾大方奉献,只是贫僧性怯,惧它模样蹊跷,与仙长瑰宝有缘无分。”
大仙把唐僧神情看得真真切切,不觉对方像是撒谎。
这就把目光放到几个徒弟上。
诶!
大仙也会算数,一二三。
咦~那怎么就偷四个呢!?
左看右看,看见白龙马。
唔,不会让它挣到一个吧!?
若真这样,大仙倒觉有趣,笑意浅浅。
他看向行者,径直就问:“长老未曾尝,你手下几位可尝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唐僧一愣,仙童白送他两个,有没有给几位徒弟,还真不清楚,于是也回头看向徒弟们。
怕得就是这个。
八戒狂摇耳朵,长鼻乱甩:“人参还有果呢?老猪没见过、没吃过。”
沙僧矮着头,偏着下巴:“弟子没听过。”
行者沉默,神色不明。
“这位小长老,怎么不说话?”
唐僧亦觉奇怪,但还是帮着说话:“呵呵,仙长见谅,我这徒弟性格乖僻,不爱说话时谁也不理。他多半也未见过人参果,即使见了,我这徒弟亦不会碰。”
这和尚想当然,觉得悟空被那么多神仙吹捧、惧怕,观音菩萨对其都用心不少。
那悟空肯定见过世面,不至于见个果子走不动道。
“嚯!”镇元大仙似笑非笑,盯着行者,语气不乏严肃,“此言当真?”
这话唐僧听不出来,三位徒弟可就品出味儿了。
行者到此,也不再烦恼,毕竟镇元子已经在眼前了。
再装也无意义,行者梗起脖子:“真的如何,假的又如何?你那果子我吃了如何,没吃又如何?”
哟~~大仙双眼瞪圆,错愕不已。
他挑衅咧!
八戒、沙僧吓一跳,说好的烂在肚里呢,咋还主动往上撞。
唐僧上来拉行者:“悟空,莫要这般说话,注意礼貌。没吃就说没吃,吃了,你就赔仙长一个礼。”
和尚还不知实情,仍想得简单。人都肯白送两个人参果,悟空就是吃上一两个,也不打紧。
行者岂会天真,断不肯招认:“那我没吃。”
大仙怒笑,指定道:“好你个泼猴!你瞒谁呢?你在我观里偷了四个果子,用毫毛做手段瞒过我徒弟。现在都被我找到,还遮饰甚么?不要走!趁早还我果来!”
唐僧惊呆了,回过神,却是直接信了大仙。
因“悟空”过去形象实在不好,五庄观却是门风正派,想来观主不会随便冤枉人。
“悟空,你怎能做这样的事!”唐僧满脸不堪,仿佛十分心痛。
行者偷了果子不假,但还是看不惯唐僧拖后腿,呲牙喝道:“你这和尚帮衬什么,你道他为什么说我偷了四个果子!?”
唐僧一愣,数一数,喔,我师徒四人。
和尚这才反应过来,顿时大惊失色,拉清界限道:“仙长,这事与贫僧可没关系。我这徒弟自家顽劣,贫僧管不住他,他惹下的事只管他自己去受,莫连坐了旁人。”
他自幼便被教导清白做人,曾肯与盗窃罪行扯上关系。
但在场的听者却没一个谅解唐僧。
行者多么别扭,不必多提。
大仙则认为,唐僧的话虽有合理之处,却忘了自己占着行者师父的身份。徒弟犯错,师父只想着推卸自身责任,这不是出卖徒弟嘛。
八戒、沙僧亦感不幸,他们原本还因行者偷了四个,先打偏手单独吃两个,有些不平。
但见唐僧直撇清自己,身为从犯的两人,便与行者产生了同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团结感。
一时间,以行者马首是瞻。
镇元大仙倒也不想管他们师徒感情,还了本相,跳在空中,厉声喝道:“孙悟空,你招不招认!!”
此番看着不像能善了,两个师弟望向师兄,只听对方招呼,也是准备拿出凶狠。
行者目光炯炯,仰视大仙。
喜欢西游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