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言有招祸-《西游难行》

  招认?

  这都认定了,招不招认又有什么意义。

  真灵有所复原的行者,人格底色也随之回来部分,不吃上点苦头,他极少积极认错,但如今的状况…

  打?

  那是打不了的,行者未战先怯,哪里能是镇元大仙的对手。

  行者有些进退维谷,只得是撑起腰强词夺理:“你这道士好生无礼!

  就当你有证据坐实我偷那人参果,也先让我问问你。

  大家都是客,我兄弟三个不是人?你恁地就只给我师父果子,而不给我们?他一个秃头和尚担得起两个,我们连一个都值不当?

  自己这般的小瞧人,丢了果子,还有颜面来寻我们的不是!不要脸!!!”

  “什么!”被反咬一口的镇元大仙听得发怒,但长年的修养又令他本能按下火气,然后他就气笑了,“哈~好个客大欺主,好个刁嘴的猴儿。”

  不过,浑理也是理,效果显着啊。

  一下子“师出有名”,八戒、沙僧勉强生出点底气,心态稳重不少,不再着急动手。

  唐僧虽觉诡辩可耻,但听完了,也觉得这事儿不能太责怪行者。

  他就这脾气,没打人就算好的了。

  算是行者以前故意吓唬唐僧的“福报”,唐僧如今对行者可以忍受的底线还挺高。

  这三人姑且是和行者一边,出于包庇亲友的心态,观念有所转变。

  料不及的是,镇元大仙缓过劲来,竟也认为“没毛病”!

  当然,他不是认了行者的托词。

  实因大仙也曾会蟠桃,知晓那年齐天大圣之所以生事,就是他孙悟空感觉王母没有宴请自己,故而气不平得作乱。

  “我怎么就忘了防这一点?

  清风明月说自己这个师父引狼入室,还不抱警惕,真是说对了。”

  大仙喃喃自我反省。

  将自己犯的错加以改正,是进步之源。即使如镇元大仙这等人物,亦不能松懈纠错。

  但…镇元大仙眼神一变,别人犯的错,尤其是这个猴头,值得狠狠矫正一番。

  “呵,泼猴!任你把黑的说成白的,我不与你口上争。”大仙一甩玉麈,拈在手掌,“快快还我果来!”

  “还什么还?是那果子上有你的名,还是果树上有你的名!?”行者是打定主意耍赖,居然说这样的话来。

  “哈哈哈~”大仙越怒,越没有怒颜,反而笑意加重,指着四人道,“贫道不管什么名不名,我只知道树上少了四个果子。

  今天你们不还回来,一二三四,四个人都别想西去,到我观里去做我人参果树的树肥!!”

  此话出口,吓得取经一众屁股紧。

  犹以唐僧腿软站不稳:原来那果树是用人喂养?难怪结的果子像小孩。

  行者也特别的头皮发麻:没道理啊,我没打倒果树,他怎么这么生气!是我记忆有问题,还是纯粹他瑕眦必报。

  行者咽了下口水,不甘地继续嚼舌:“你才好个没规矩的野道士。少了果子,又有什么可得意的!

  论将起来,那人参果树是天造地设的仙根,出去打听打听,我也是天生地养起的家,还就我该尝人参果,别人不该碰呢!”

  不谈有没有理吧,真叫镇元大仙噎了一下,脑瓜子嗡嗡的发堵。

  “泼猴!!咱们手上过!!!”不等回应,大仙举起玉麈就打。

  说来,他涵养极高,几乎不曾主动打人,今天是实在绷不住了。

  镇元大仙非同一般,一柄拂尘看似平平淡淡,实则举重若轻,柔里藏刚。

  霎那,甩在行者面前。

  行者嘴巴勤快,眼力更疾,早提防着大仙动手。

  单足一顿,全力施展身法,闪到大仙后方。

  镇元大仙听声辨位,拂尘腾转,紧紧追着行者。

  行者将腰一矮,身形不停,连番转移位置。

  大仙行家不忙,步罡踏斗,拂尘虎虎生风。

  眼看是一场好斗,却是只有连续的风声,而无实际相触。

  “嗯,这猴头好快的腾挪。”原来行者一直闪躲,大仙虽然手中有兵器,却是摸不到对方。

  过他十来招,还是碰不到一丝衣角。

  镇元大仙明悟: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今朝知为何十万天兵捉他不住了。

  八戒、沙僧见行者不使用如意棒,空手就能拖住大仙,纷纷内心一喜:大哥一人尚且如此,我兄弟齐上,焉有拿不下之理?

  各掏兵器,逞凶恶,从背后偷袭大仙。

  那唐僧战战兢兢,他不喜争斗,既想劝和,又有点胆小。

  因着行者一直在躲,大仙也没把行者怎么样,故唐僧就没说话,更没念紧箍咒干扰。

  甚至想着大仙打几下,出出气,待会儿也就没事了。

  突见两个徒弟掺合进去,唐僧怕镇元大仙出个好歹,连忙出声提醒:“仙长小心!”

  哪里需他一凡人开口。

  大仙冷冷一笑,侧身躲过,踏祥光径到空中。

  使一个袖里乾坤的手段,在云端里把袍袖迎风轻轻的一展,刷地前来,把四人连马一袖子笼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接着轻松写意的转祥云,回五庄观去了。

  扑隆隆,取经四众只觉掉进一个黑漆漆的坑里。

  八戒眼拙,当时没怎么看清,猛地叫道:“遭了,羞人羞人,我们都被他装在裤裆里了。”

  沙僧稳起身,听见了迟疑道:“不能吧…二哥,我看着像是衣袖。”

  “徒弟呀,我们这是到哪儿了?”唐僧不懂仙家法术,不解情况。

  沙僧回应:“师父,那观主法力不小,我们被他用衣袖关住了。”

  八戒甩甩头,憨劲上来:“衣袖不打紧,等我一顿钉钯,筑他个窟窿,脱将下去,只说他不小心,笼不牢,吊的了罢。”

  呆子使钯乱筑,九齿钉耙纵有寒锐,却是伤不到这软软的袖口。

  费了几分力气不见成果,八戒只得放弃。

  “诶~?”唐僧忽觉不对,直喊,“悟空、悟空!你在吗?”

  “大哥没中招?”沙僧这才发现,欢欣道:“太好了,我们还有机会。”

  “不一定。”八戒兴致缺缺,唱衰前景,“大难临头各自飞。猴子若能对付那观主,自然会来搭救我们,若不行,谁知他会不会丢下我们跑,反正没人追得到他,只苦我们顶缸受罪。”

  沙僧一时无言,不作反驳。

  唐僧面色肃起,他是个无辜的和尚,更不肯失了清名,断不能替人顶罪。

  这长老恨恨道:“他若干出这个勾当,不解救你我,我就念起旧话经儿,看他受不受的!”

  “什么旧话经?”沙僧不知情况,搞不懂这糯和尚为何突然自信起来。

  八戒想了起来,呵呵道:“兄弟不知,菩萨曾赐与师父一段紧箍咒文。师兄头顶不带着一个铁箍儿?只要师父一念,师兄就头疼,但不知灵多少…观主打算把我们做树肥,想来疼不死那猴子。”

  说来说去,无甚活路,陡然安静下来。

  镇元大仙须臾落下云头,回到五庄观坐下,吩咐徒弟拿绳来。

  就看他从袖子里掏,像捉傀儡一般,把唐僧拿出,缚在正殿檐柱上。

  又拿出八戒、沙僧,也是一柱绑了一个。

  再掏,就掏出白龙马。

  大仙也不欺它,叫卸下行李,拴在庭下,给些草料。

  “呵,倒是最后才捉出你这个罪魁祸首。”

  大仙又往袖中伸,却是落了个空。

  “嗯?”

  囫囵摸了遍,大仙攥紧手拿出,摊开一看,却是一根毫毛躺在手心。

  “什么!”

  大仙眼眶震颤,惊得站起,恍惚以为是那伪装成人参果的毫毛一直粘在自己上手。

  但,不可能。

  自己明明捉住了孙悟空。

  大仙原先只知行者变果子不露破绽,当下才知,行者变假身才叫神乎其技。

  喜欢西游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