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老实在躲到坑洼的同时,手里就已经多了一杆八一杠。
奈何这附近多的是苇甸子,左一片右一片的苇丛,密密实实。明知道枪响的方向,但用眼睛看时,却发现不了敌踪。
刚想要盲射一梭子,发泄一下闷气,结果就看到二百多米外的一片苇丛当中,呼啦啦就冲出来三十多匹战马。
马上的骑士都穿着没有军衔的沙俄灰色军服,手中高举军刀。
这些人的控马技术显然极高,在短时间内就已经把马速提到了极致,而且还是兵分两路,战术目标十分明晰,主打的就是一个突脸。
正常情况下,韩老实不要说手里有一杆栓动步枪,即便是有一挺机枪也没辙,因为人家是分两路而来,顾前不顾后、顾左不顾右。
而只要冲到近前,就只能引颈就戮,比用枪射击干脆多的多。
然而,这玩意得分什么人呐。
韩老实想十天十夜也想不明白,到底是谁给他们的勇气。
上一次在船厂,那些当街发起白刃突袭的哥萨克骑兵,现在坟头的草都有两米高了吧?
现在韩老实只要从容淡定的站起身来,表演真正的技术,那么一秒六棍是棍子的极限,不是小将的极限。
待八一杠打完两个弹匣之后,这三十多人但凡还能有一个喘气的,都算老地主光顾着上炕下炕而导致射术退步。
但是,韩老实这次要挑战一下自己的软肋。人都说气力是压大的,胆子是吓大的,出来闯荡江湖,最紧要的就图稀个霸道。
不装逼,人生还有什么乐趣?
于是收起八一杠,飞身跨上乌骓马,冲下沙岗子,同时手里也变戏法一样多出了一根镀锌钢管,一头斜着切掉一截,露出锋利的茬口。
这钢管能有两米长短,鸭蛋粗细,内壁浑厚,差不多得有三十多斤重。
拈在手里, 刚刚好。
秋高气爽,荒野苇黄,正适合厮杀。
那么现在,乌骓马有了,霸王枪也有了,唯一差的就是虞姬那个小娘皮了。
此时沙岗子后面的苇丛当中却突然转出一队人马,能有一百多号人,并且大部分都是棕色头发,蓝色眼珠。
穿的是没有军衔的沙俄陆军制服,头戴暗红色筒帽,与马斯哈多夫那边的亚洲旅成员相对比,在装扮上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没有区别。
而为首的一员大将却穿的是三色迷彩,晃荡着柳罐大的脑袋,正是张宗昌。
这狗肉将军用的却不是军刀,而是一柄阔刃开山刀。
人还未到,先把话喊出去了:
“大帅莫急,俺老张来也!哇呀呀呀,敌将休要猖狂,且先与俺大战三百回合!”应该是戏文看多了,乃至于中毒颇深,自觉这番话说得十分商务,绝对够正经。
实际却是让老地主差点笑得掉下马去。
而在张宗昌的旁边,还跟着一个褚玉璞,可谓焦不离孟,孟不离焦。
这小子倒提一杆上着刺刀的莫辛步枪,目露凶光,端得是凶悍异常,可惜风头却被骑着棕色高头大马的白俄女人给抢去了。
这白俄女人除了太高以外,属实没别的毛病。论起貌美程度,简直就是西方神话中的维纳斯与雅典娜的结合体,高举一柄恰希克龙骑兵军刀,靴子上的马刺棘轮都要在坐骑身上磨出火星子了。
那棕色大洋马四蹄扬开,越过了张宗昌。
一马当先,直扑敌阵。马蹄踏在白碱土上,荒原苇草金黄,暗红色筒帽下面露出的棕色秀发,随着秋风在舞动。此时画面若是定格,那么直接就能够得到一幅精美的维多利亚风格油画。
可惜龙湾老地主没有什么艺术细胞,欣赏不来。
最主要的是,现在一瞅安德娜,韩老实的脑瓜仁子就生疼——卧尼玛,虞姬是有了,就是画风好像有些不对劲……
此时的韩老实,挺枪四顾心茫然。
要是下属没有赶到也就罢了,正好让手中的这柄神兵利器发市。
但是张宗昌与褚玉璞都赶到了,那么他作为堂堂大帅,也不好抢功,否则未免会打击到大家伙的积极主动性。此外,也会显得没有身沉。
于是,只好叹了口气,左手勒住乌骓马,把削尖了的钢管重重插在地上。
只见张宗昌这波人,直接迎着亚洲旅就杀了过去。
而这边的马斯哈多夫其实是懵逼的,他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这些斯拉夫人为什么会帮着韩老实干仗。
不过,想不明白就不能想了——再想,刀锋都要怼鼻尖儿上了。
干,就完了!
而且他带领的这三十二人,都是精锐,虽然对方人多势众,却也怡然不惧。
于是,在勒马驻停,短暂迟疑了片刻之后,马斯哈多夫把马缰绳狠狠一带,坐骑两个前蹄高高扬起,手挥恰西克军刀,大喝一声:
“真珠在上,击溃他们,砍下他们的头颅!”
虽然都是沙皇俄国的人,但是作为车臣部族,在信仰加持之下,对于这些斯拉夫人可不需要有任何的心慈手软!
说时迟,那时快。
在快速行进当中,亚洲旅原本分成两队的人马, 距离骤然拉近,就像是螃蟹的两只钳子,张牙舞爪的直奔靖安军而来。
在接敌之前,纷纷把座骑的缰绳咬在口中,手中的恰西克军刀高举过头,并挥舞成圆弧形,十分剽悍。
这恰西克军刀的刀身微曲、刀尖内缩,具有良好的轻便性与灵活性,十分适合骑砍。
而有意思的是,这边张宗昌带领的人马,也大部分都使用的是同款恰西克军刀,甚至制服都一样,唯一的差别就是亚洲旅的筒子帽是棕褐色,否则真担心他们会砍串八了……
而别看狗肉将军咋呼的欢,此时面对勇悍无比的亚洲旅,也有些头皮发麻,一瞅就知道这些人不好惹,己方虽然仗着具有人数优势,再加上褚玉璞那个夯货也有两下子,所以这一仗打赢应该没问题。
但是搞不好的话,己方损失也不会小。
而且看安德娜那个架势,肯定是想要借此在大帅前面表现一番。然而刀枪无眼,这要是一不留神,有个三长两短,比如缺个鼻子少个耳朵啥的,岂不是让大帅失落?
别看大帅之前把脑袋摇得和拨浪鼓似的。
但是,俺老张绝对不信大帅一点都不动心。这玩意咋说呢,就是《诗经》有《诗经》的风雅遐思,《春秋》有《春秋》的微言大义。
各有各的读法……
奈何这附近多的是苇甸子,左一片右一片的苇丛,密密实实。明知道枪响的方向,但用眼睛看时,却发现不了敌踪。
刚想要盲射一梭子,发泄一下闷气,结果就看到二百多米外的一片苇丛当中,呼啦啦就冲出来三十多匹战马。
马上的骑士都穿着没有军衔的沙俄灰色军服,手中高举军刀。
这些人的控马技术显然极高,在短时间内就已经把马速提到了极致,而且还是兵分两路,战术目标十分明晰,主打的就是一个突脸。
正常情况下,韩老实不要说手里有一杆栓动步枪,即便是有一挺机枪也没辙,因为人家是分两路而来,顾前不顾后、顾左不顾右。
而只要冲到近前,就只能引颈就戮,比用枪射击干脆多的多。
然而,这玩意得分什么人呐。
韩老实想十天十夜也想不明白,到底是谁给他们的勇气。
上一次在船厂,那些当街发起白刃突袭的哥萨克骑兵,现在坟头的草都有两米高了吧?
现在韩老实只要从容淡定的站起身来,表演真正的技术,那么一秒六棍是棍子的极限,不是小将的极限。
待八一杠打完两个弹匣之后,这三十多人但凡还能有一个喘气的,都算老地主光顾着上炕下炕而导致射术退步。
但是,韩老实这次要挑战一下自己的软肋。人都说气力是压大的,胆子是吓大的,出来闯荡江湖,最紧要的就图稀个霸道。
不装逼,人生还有什么乐趣?
于是收起八一杠,飞身跨上乌骓马,冲下沙岗子,同时手里也变戏法一样多出了一根镀锌钢管,一头斜着切掉一截,露出锋利的茬口。
这钢管能有两米长短,鸭蛋粗细,内壁浑厚,差不多得有三十多斤重。
拈在手里, 刚刚好。
秋高气爽,荒野苇黄,正适合厮杀。
那么现在,乌骓马有了,霸王枪也有了,唯一差的就是虞姬那个小娘皮了。
此时沙岗子后面的苇丛当中却突然转出一队人马,能有一百多号人,并且大部分都是棕色头发,蓝色眼珠。
穿的是没有军衔的沙俄陆军制服,头戴暗红色筒帽,与马斯哈多夫那边的亚洲旅成员相对比,在装扮上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没有区别。
而为首的一员大将却穿的是三色迷彩,晃荡着柳罐大的脑袋,正是张宗昌。
这狗肉将军用的却不是军刀,而是一柄阔刃开山刀。
人还未到,先把话喊出去了:
“大帅莫急,俺老张来也!哇呀呀呀,敌将休要猖狂,且先与俺大战三百回合!”应该是戏文看多了,乃至于中毒颇深,自觉这番话说得十分商务,绝对够正经。
实际却是让老地主差点笑得掉下马去。
而在张宗昌的旁边,还跟着一个褚玉璞,可谓焦不离孟,孟不离焦。
这小子倒提一杆上着刺刀的莫辛步枪,目露凶光,端得是凶悍异常,可惜风头却被骑着棕色高头大马的白俄女人给抢去了。
这白俄女人除了太高以外,属实没别的毛病。论起貌美程度,简直就是西方神话中的维纳斯与雅典娜的结合体,高举一柄恰希克龙骑兵军刀,靴子上的马刺棘轮都要在坐骑身上磨出火星子了。
那棕色大洋马四蹄扬开,越过了张宗昌。
一马当先,直扑敌阵。马蹄踏在白碱土上,荒原苇草金黄,暗红色筒帽下面露出的棕色秀发,随着秋风在舞动。此时画面若是定格,那么直接就能够得到一幅精美的维多利亚风格油画。
可惜龙湾老地主没有什么艺术细胞,欣赏不来。
最主要的是,现在一瞅安德娜,韩老实的脑瓜仁子就生疼——卧尼玛,虞姬是有了,就是画风好像有些不对劲……
此时的韩老实,挺枪四顾心茫然。
要是下属没有赶到也就罢了,正好让手中的这柄神兵利器发市。
但是张宗昌与褚玉璞都赶到了,那么他作为堂堂大帅,也不好抢功,否则未免会打击到大家伙的积极主动性。此外,也会显得没有身沉。
于是,只好叹了口气,左手勒住乌骓马,把削尖了的钢管重重插在地上。
只见张宗昌这波人,直接迎着亚洲旅就杀了过去。
而这边的马斯哈多夫其实是懵逼的,他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这些斯拉夫人为什么会帮着韩老实干仗。
不过,想不明白就不能想了——再想,刀锋都要怼鼻尖儿上了。
干,就完了!
而且他带领的这三十二人,都是精锐,虽然对方人多势众,却也怡然不惧。
于是,在勒马驻停,短暂迟疑了片刻之后,马斯哈多夫把马缰绳狠狠一带,坐骑两个前蹄高高扬起,手挥恰西克军刀,大喝一声:
“真珠在上,击溃他们,砍下他们的头颅!”
虽然都是沙皇俄国的人,但是作为车臣部族,在信仰加持之下,对于这些斯拉夫人可不需要有任何的心慈手软!
说时迟,那时快。
在快速行进当中,亚洲旅原本分成两队的人马, 距离骤然拉近,就像是螃蟹的两只钳子,张牙舞爪的直奔靖安军而来。
在接敌之前,纷纷把座骑的缰绳咬在口中,手中的恰西克军刀高举过头,并挥舞成圆弧形,十分剽悍。
这恰西克军刀的刀身微曲、刀尖内缩,具有良好的轻便性与灵活性,十分适合骑砍。
而有意思的是,这边张宗昌带领的人马,也大部分都使用的是同款恰西克军刀,甚至制服都一样,唯一的差别就是亚洲旅的筒子帽是棕褐色,否则真担心他们会砍串八了……
而别看狗肉将军咋呼的欢,此时面对勇悍无比的亚洲旅,也有些头皮发麻,一瞅就知道这些人不好惹,己方虽然仗着具有人数优势,再加上褚玉璞那个夯货也有两下子,所以这一仗打赢应该没问题。
但是搞不好的话,己方损失也不会小。
而且看安德娜那个架势,肯定是想要借此在大帅前面表现一番。然而刀枪无眼,这要是一不留神,有个三长两短,比如缺个鼻子少个耳朵啥的,岂不是让大帅失落?
别看大帅之前把脑袋摇得和拨浪鼓似的。
但是,俺老张绝对不信大帅一点都不动心。这玩意咋说呢,就是《诗经》有《诗经》的风雅遐思,《春秋》有《春秋》的微言大义。
各有各的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