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花花架子-《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郑孝德面色扭曲:“一群废物!”

  见秦军杀来,他急忙勒马转头,第一个逃出辕门。

  然而,四面八方各有猛将杀来,众残兵惊慌之下,顾不得尊卑,一窝蜂地撞向主将。

  郑孝德一时不防,竟摔落马下,刚要怒喝,却被马蹄踏中胸腹,痛得他蜷缩成一团。

  “救……我!”

  呼救声尚未发出,一波又一波战马踏过,将他踩成肉泥。

  营中,王景略赞道:“大王料敌先机,郑军纵然偷袭,亦折戟沉沙。”

  徐晏清附和:“大王在此,即便屡次陷入险境,也可转危为安。”

  高楷笑了笑:“大半夜闹得不得安宁,且休憩一番,待明日,围困开封。”

  “是!”

  吕洪神色惊异:“师兄,大王为何屡次料敌先机,好似未卜先知?”

  孙伯端微微摇头:“不可说。”

  这时,一员小校奉上一卷叶片,请高楷一观。

  “这是……贝叶经?”

  崔皓满脸惊讶:“这等稀世珍宝,怎会遗落在此?”

  高楷淡笑:“这支兵马主将,非富即贵。”

  唐检辨认一番,诧异道:“郑孝德?”

  “郑博竟派遣长子领兵偷袭。”

  “这卷佛宝,必是出自慧云无疑。”

  “偷鸡不成,蚀把米!”赵喆大笑,“不外如是。”

  孙伯端目视贝叶经,赞道:“此宝可隐藏行踪,使人如同幽灵鬼魅,悄无声息潜入大营。”

  众人皆是后怕,若非大王警觉,让五千骑兵杀入营中,后果不堪设想。

  “佛曰:不可说。”高楷淡声道,“世事怎能尽如人意?”

  “把这贝叶经收起来。”

  “是!”

  许晋建言道:“大王,若要围困开封,须得切断粮草,阻隔援兵。”

  “不如分派兵马,拿下滑、许二州。”

  高楷赞同:“郭恪、苏行烈,你二人各领一万兵马,拿下这两州。”

  “遵令!”

  ……

  开封,陈留王府。

  “什么?”

  “孝德死了?”

  郑博又惊又怒。

  探马战战兢兢:“正……正是。”

  “大公子持佛宝,本已杀入秦军大营。”

  “然而,高楷不知为何,竟早有防备,命人佯装沉睡,藏在帐中。”

  “大公子一时不察,这才遭了毒手……”

  “孝德!”郑博捶胸顿足,老泪纵横。

  “大王节哀!”众人纷纷劝道。

  郑孝图面露喜色,忽又哭道:“大兄,二弟必为你报仇雪恨!”

  “对,报仇雪恨!”郑博面色狰狞,“孤必杀高楷,祭奠孝德在天之灵。”

  这时,管事大步来报:“郎君,祸事了!”

  “高楷率领大军,正围困开封。”

  “什么?”郑博骇然,“竟如此之快?”

  葛守义急切道:“秦军最擅攻城,一旦合围,我等插翅难飞。”

  郑孝图一咬牙:“父王,孩儿愿领一支兵马,杀出重围。”

  “好!”郑博一迭声道,“我儿英勇,为父心中甚慰。”

  “你且率领五千精兵,杀出一条血路。”

  “是!”

  慧云提醒道:“大王,高楷围困开封,必定分派兵马袭击滑、许二州,使我等孤立无援。”

  “不可不防!”

  郑博忙道:“孝瑜、孝庆,你们兄弟二人各领一支兵马,去滑州,许州镇守,不容有失。”

  “谨遵父王之令!”

  待两人走后,郑博故态复萌:“万氏、何氏独守空房,难免思夫心切。”

  “便让她们入王府,陪伴王妃。”

  “是……”

  慧云摇头暗叹,大王贪恋美色,恐有不测之祸。

  郑孝昭垂下头,掩去满脸厌恶。

  荥阳郑氏千年世家,内里竟如此不堪,简直可笑!

  只可惜手中无兵,不然,他定要拨乱反正。

  ……

  城外,秦军搦战良久,忽见西门大开,吊桥放落,一员骁将杀了出来。

  “此人是谁?”

  “郑博次子,郑孝图。”唐检笑道,“此人颇有几分武力。”

  赵喆不屑:“大王,我愿和他一战,献上首级。”

  “好!”高楷大笑。

  “你且去,我为你擂鼓助威。”

  “谢大王!”赵喆挺枪策马,直奔护城河。

  两个小卒抬来一架鼙鼓,高楷持木锤,倏然敲打鼓面。

  咚!声传四方。

  赵喆听闻,单枪匹马径直杀向郑孝图,悍勇之气勃发,令三军凛然。

  郑孝图仰头大笑:“区区孺子,毛都没长齐,竟敢上战场厮杀。”

  “高楷麾下,当真无人可用了!”

  赵喆大怒:“手底下见真章,休要逞口舌之利!”

  “小儿找死,我便成全你!”郑孝图狞笑,“先把你杀了,再取你主子首级。”

  话音未落,两人短兵相接,各自挺枪一击。

  咚!第二道鼓声震响。

  赵喆一夹马腹,将银枪一旋,直刺郑孝图心窝。

  “这黄口小儿,竟有这等勇力?”郑孝图暗暗叫苦。

  本以为高楷派一名小将对付他,是心存轻视,没想到,区区一个少年郎,便如此凶悍。

  他虽练得几分武艺,只不过花花架子,怎是赵喆这等厮杀汉对手?

  仅仅数个回合,便左支右绌败下阵来。

  咚!高楷敲打第三通鼓。

  忽闻一阵欢呼:“赵将军神勇!”

  他循声看去,见赵喆提着一颗头颅奔来,不由大笑。

  “赵虎子,不负众望!”

  崔皓赞叹:“赵将军一身武艺,越发精进了。”

  徐晏清笑道:“假以时日,绝不弱于夏侯将军、李将军。”

  另一头,五千骑兵如丧考妣:“二公子死了!”

  “这可如何是好?”

  想起军中诸多酷刑,众人一咬牙,索性向高楷投降。

  “久闻秦王仁德,从不杀降卒,必会收留我等。”

  果然,高楷大喜,好言安抚一番,一律收为亲卫在帐下听用。

  此番临阵倒戈,立即传入内城,陈留王府。

  郑博勃然大怒:“二郎死了,他们不思报仇,竟敢投降高楷,罪不容诛!”

  “来人,将他们阖家老小,斩尽杀绝!”

  “大王且慢!”葛守义劝阻,“胜负乃兵家常事,若因一时败退,便杀尽将士家人,军中必然人人自危,再无一个效忠。”

  “倘若恶从胆边生,开了城门向高楷投诚……”

  郑博悚然一惊,咬牙道:“先把这笔账记着,待击退高楷,再让他们血债血偿。”

  “大王英明!”

  郑孝昭拧眉:“大哥、二哥皆不幸战死,兵马折损甚众,开封沦为孤城,突围不得,这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