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难道被老九带坏了-《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朱元璋于豪华马车中,用望远镜审视战场。

  数十万大军在这广阔地带正面冲锋,规模宏大,肉眼难辨敌我。

  幸有朱松赠的望远镜,朱元璋清晰洞察战场布局。

  “嘿嘿……这帮家伙果然中计了!”

  正如你所料,马哈木应是瓦剌之人,确实前去牵制老四他们了!

  “有十几万骑兵正朝我们冲来,全是鞑靼的兵马!”朱元璋通过望远镜看得分明,对朱松笑道。

  尽管那些骑兵距他们至少还有三四里远。

  “瓦剌与我有过多次交锋,他们若明智,定会借鞑靼之手对抗汉中军,自己坐收渔利。”朱松嘴角微扬,瓦剌与鞑靼虽结盟,实则各怀鬼胎,相互算计。

  鞑靼狂妄自大,定会直接对朱元璋动手,而瓦剌深知汉中军的厉害,定乐见鞑靼先与汉中军硬碰硬,以减少自身伤亡。

  双方各有盘算,可惜都被朱松提前洞悉。

  “我们现有多少迫击炮?”朱元璋转头问道。

  “近几个月又送来大批,约有千门迫击炮,炮弹万余发,还有一万条燧发枪和二十万发。”朱松笑道。

  “好!”朱元璋大笑道,“等他们再靠近些,迫击炮准备,这十几万鞑靼骑兵,定要让他们有来无回,至少歼灭八成!”

  “遵命!”朱松应声,向身后的周通做了个手势。

  早已准备好的上千门迫击炮一字排开,两万手持燧发枪的汉中军也蓄势待发,只等朱松命令。

  让左右两路大军出击,不过是诱敌深入之计。

  大明军队人数仅对方一半,若十二万人集中,或许还能让对方头疼一番,如今分散兵力,实非上策。

  一旦那十二万人分散,定会令这帮敌人察觉到机会来临!

  捕获朱元璋与汉王朱松的力极大,朱松深信鞑靼定会上当!

  此为一般心理分析,但敌人不知汉中军还藏有燧发枪与迫击炮这样的利器!

  此刻,两万支燧发枪与一千门迫击炮皆已蓄势待发,必将给敌人一个大大的震撼!

  另一边,阿鲁台与鬼力赤各率大军直扑朱元璋与朱松而来!

  “何故?”

  “明军为何毫无动静?”

  “这是不把我们鞑靼放在眼里?”

  但很快,阿鲁台与鬼力赤发现明军对他们的冲锋毫无反应,全员原地不动,毫无冲锋之意!

  两人心头皆涌起一丝不祥之感!

  “莫非有埋伏?”

  鬼力赤皱眉问道。

  “不太可能,即便有埋伏,人数也不会凭空多出十万吧?”

  阿鲁台摇头反驳。

  随着两军逐渐接近,阿鲁台与鬼力赤见到前方列队整齐、全员披甲的汉中军!

  “难道他们倚仗的是这身甲胄?”

  鬼力赤皱眉猜测。

  草原骑兵擅长骑射,远用弓箭,近用弯刀!

  然而,弓箭与弯刀皆惧纯铁乃至纯钢打造的甲胄!

  除非击中要害,否则难以斩杀汉中军一人!

  甲胄赋予了汉中军极高的容错率,而他们一旦犯错便可能丧命,单从装备上看,他们已处下风!

  鬼力赤认为,汉中军在此情境下仍能镇定自若,很可能是因自信于这一身铠甲!

  “他们手持何物?火铳吗?”

  阿鲁台察觉汉中军所持之物,形状奇异,宛若烧火棍,与明军之火铳颇为相似。

  “我明白了,这群汉中军仗恃铠甲与火铳齐射之力,欲在原地以逸待劳,待我们靠近再施放火铳!”鬼力赤恍然大悟。

  他坚信自己的分析无误。

  “前锋,持盾上前!”

  与明军交战多次,他们对火铳自有防范之法,盾牌乃最佳之选。

  毕竟火铳威力有限,射程不过数十米,不足为虑。

  在鬼力赤看来,汉中军若仅凭火铳防守,简直是痴心妄想。

  “殿下,敌军已进入最佳射击范围!”

  “后方敌军亦在迫击炮射程内!”

  此时,周通放下望远镜,向朱松报告。

  朱松轻笑,即刻下令。

  汉中军中,装备燧发枪者已被编入神机营,装备迫击炮者则为另一营。

  “遵命!”

  周通兴奋回应,随即传达朱松之命,令神机营与另一营开火!

  枪声、炮声骤起,震撼战场,地面仿佛为之震动。

  无数与迫击炮弹向鞑靼大军横扫而去。

  一千门迫击炮齐射,场面蔚为壮观。

  火焰与碎石在敌军阵营中爆裂,迫击炮所落之处,二十米半径内一片混乱,中心之人马更是被炸得粉碎!

  仅仅一轮齐射,鞑靼便折损了近万人马,现场陷入一片混乱!

  “这是什么可怕之物?”

  “明军怎会有如此威猛的武器?”

  鬼力赤目睹此景,双目圆睁,脸上写满了惊恐!

  不远处,随着汉中军燧发枪的一轮齐射,骑兵们纷纷从马上跌落!

  就连他们手中的盾牌,也无法阻挡汉中军“火铳”射出的威力!

  “不对,我们与汉中军相距至少几百步,他们的火铳怎能伤及我们,甚至穿透盾牌?”

  阿鲁台一脸愕然,随即调转马头逃跑!

  “等等我!”

  “撤退,全部撤退,明军有埋伏!”

  鬼力赤见阿鲁台逃窜,心急如焚,一边指挥大军撤退,一边追向阿鲁台!

  “现在想逃,为时已晚!”

  望着混乱撤退的鞑靼大军,朱松脸上洋溢着必胜的笑容。

  紧接着,第二轮迫击炮齐射开始,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接连不断!

  各部族首领惊慌失措,他们曾与明军交战,知晓明军有大炮和火铳,但无论大炮还是火铳,装填都需要漫长的时间!

  哪有如此紧密衔接的炮火?

  这强大的炮弹威力惊人,近乎无差别攻击!

  汉中军无需精确瞄准,紫涵姐采取火力覆盖,将射程内的战场彻底犁遍!

  数十轮炮弹的轰击下,鞑靼的十几万骑兵溃不成军,满地残肢断臂,血流漂杵!

  几里之外的瓦剌大军,正与朱棣大军激战,被这突如其来的炮火所惊,众人皆不明所以!

  上千门火箭炮同时发射,炮弹所落之处,伤亡惨重。

  这联军何时见过如此景象?

  二十五万草原联军,除去已倒下的战士,其余人已乱作一团。

  瓦剌情况略好于鞑靼,但汉中军神机营的加入迅速改变了战局。

  尤其是汉中军所持的奇特“火铳”,射程远且威力巨大,盾牌难以抵挡,连身披铠甲的战士也可能被穿透丧命。

  面对凶猛的明军,各部落军队惊慌失措,纷纷逃窜,斗志尽失。

  装备火力的巨大差距,对他们而言如同降维打击。

  他们十难敌明军一,再战只是徒增伤亡。

  “撤退!快!”

  “明器厉害,我们不是对手!”

  阿鲁台与鬼力赤狼狈返回浩海达裕身边,急呼撤退。

  “撤!”

  浩海达裕见状,立即下令撤退。

  鞑靼损失巨大,他看在眼里,不愿无谓牺牲。

  然而马哈木已被朱棣率军包围。

  他立功心切,欲擒燕王,却低估了朱棣的实力。

  马哈木带人冲入朱棣阵营后,发现已难以脱身。

  “你们先走,我去救我儿!”

  浩海达裕见儿子深陷困境,不顾一切,领兵冲向马哈木。

  战场上,嘶吼与惨叫交织。

  夜幕降临,混战方歇,部落纷纷被明军击溃,四处逃散。

  战场上,血腥与硝烟弥漫,连朱元璋亦紧锁眉头,感叹:“火器之威,果然震撼!老九所言非虚,火器足以改写战争格局。”

  明军中军帐,朱元璋与朱松审阅战报。

  此役,大明军歼敌约十万至十五万,迫击炮之下,尸骨无存,断肢残骸遍地,精确计数难上加难。

  战场上可清点之敌首,约八万有余。

  明军损失,则分两部分:汉中军伤者近千,亡者不足五百,重伤致残者亦需退役;藩王联军伤亡约八千。

  大明以八千余众之代价,歼敌十余万,朱元璋甚感满意。

  深知草原勇士机动性强,地形熟悉,敌众我寡之下,全歼实难。

  能以半数兵力,歼敌一半,已属佳绩。

  此战大胜,逃遁之敌,皆成残兵,再见明军,必心生畏惧,阴影难消。

  如此敌军,何足为惧?待大明漠北城池建成,军队常驻,翻盘无望。

  此外,战场俘虏敌军亦达八千余众。

  战场上常能遇见些未死透或装死之人。

  “父皇,这些俘虏该如何处置?”朱松问朱元璋。

  “救治能活者,赦其罪;救不活者,速给解脱。”朱元璋略作思索后下令。

  “报,陛下、汉王,战损已统计,唯燕王及其部众未归!”周通急报。

  “燕王何在?”朱元璋脸色微变。

  “据说追击马哈木与浩海达裕父子去了。”周通禀报。

  “胡闹!穷寇莫追,漠北地形他们更熟,深入追击,若有不测,如何是好?”朱元璋怒道。

  “晋王与宁王已归,正整顿兵马。”周通答道,朱元璋稍安。

  还好不是每个儿子都像朱棣这般急功近利。

  老四怎会变成这样?难道被老九带坏了?

  “陛下,燕王归来了!”又有将士来报。

  “可有损伤?”朱元璋急问。

  “燕王无恙,且生擒马哈木与浩海达裕父子!”将士答。

  朱元璋闻言,心中大石落地。

  毕竟是亲子,尽管朱棣近年行事越发不顺眼,真要有个好歹,他亦会心痛。

  不久,朱棣携张玉、朱能二将,押着被绑的马哈木与浩海达裕父子入帐。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