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议打漳州城-《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议打漳州城

  郑锦问道:“陈参军,你可有具体计划?这四座城市中,各储粮有多少?”

  众人大惊,世子这是动心了吗?这事非同小可啊?

  邓会忍不住道:“世子,三思啊。”

  郑锦问道:“邓知州可有其他渠道能够快速的获得大量的粮食?”

  邓会直言道:“世子,即便是陈参军的谋划,也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粮食。攻城战永远都是耗时最长的战斗。

  永历五年,藩主聚兵五万,围漳州城长达七个月之久,尚未攻克漳州城。现在时间仅仅过去九年,何以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攻克漳州城呢?

  根据目前的开仓放粮的速度来看,储粮最多只能支撑十五天。十五天,能够在十五天内做好战斗的准备都够呛了,谈何出兵呢?世子三思。”

  郑锦摇摇头,问道:“诸位可有解决粮食的策略?我不需要你们说困难,只需要说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即可。策略是否可行,我会估量的。有吗?”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说什么,谁也不没有把握在十五天内搞到十几万石粮食啊。

  大堂之中一阵沉默。

  郑锦等了一会儿,还没有人提出最新的策略,有些不耐烦的说道:“既然没有,那就静下心来,听一听陈参军的策略。

  陈参军,你说一下,这四座城池,各有多少储粮?各有多少兵力?”

  陈永华慎重的道:“世子,诸位将军、大人,根据最新的情况,潮漳泉福四城之中,潮州城存粮二十万石,城中兵力三千五百人,漳州城存粮二十五万石,兵力四千人,泉州城存粮三十万石,兵力四千人,福州城存粮最多高达七十万石,兵力一万四千余人。

  从距离上看,漳州城兵力不多,距离我军最近,若从九龙江上,以偷袭的方式,未可不一举而下漳州城。”

  郑锦问道:“若是偷袭,需要出动多少兵力?沿途的城池怎么处理?海澄、长泰等县城会不会发现?若偷袭失败怎么办?”

  陈永华直言道:“世子既然是偷袭,那兵力不可能太多,最多出兵三千。若不想被沿途的县城发现,只能趁夜出发。若是偷袭失败,必须果断的撤回,不能滞留在漳州城下,否则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郑锦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道:“陈参军,你这是在赌啊。在那三千将士的性命去赌那一线机会啊。”

  陈永华昂首挺胸,道:“没错。这个策略就是在赌,赌我们能够顺利攻克漳州城。只要能够攻克漳州城,打破伪清的封锁,我们就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粮食、物料、铁矿石、煤炭、还有更多的货物。

  目前若是赌这一次,还有一线生机;若是不赌,那只能慢慢坐以待毙。

  藩主虽然定策收复台湾,以作为我军修养升息之所。但粮食问题,始终是大问题,若不解决,迁移到台湾的百姓必定会大量饿死。而漳州城,是目前能够缓解危机的最好办法。”

  冯锡范忍不住反驳道:“陈参军此言差矣,目前,我军在藩主和世子的带领下,蒸蒸日上,炼精铁、铸钢炮,整个思明州其势如火。不要危言耸听。”

  邓会蠕动一下嘴唇,犹豫一下,还是站起来反对道:“世子,此事事关重大,还是慎重为好。眼下,铜山叛乱尚未解决,藩主与郑泰的交锋还在进行,陈辉等四人心思未定;金门岛又刚刚攻下,郑泰的余孽尚未清理,处处危难,事事皆险。此时危急时刻,应当稳住心神,把控大局,实不应当贸然犯险。”

  郑锦长叹一口气,道:“事事艰难,我又何尝不知。然岛上缺粮的危机更是悬于刃上,若不解决,对于厦门的危害将会更大。本想从金门获取一些粮食,没有想到金门还需要厦门来补。呵呵,这事出乎意料之外啊。”

  邓会坚定的道:“世子,事有轻重缓急。对于缺粮一事,当做好应急之策即可。接受灾民之事,可以暂缓。非常时期,当有非常手段。况且百姓与之前相比,已经有充足的鱼肉,艰难度过这几个月应当不是问题。”

  陈永华激烈的反驳道:“不然。缺粮将会是常态。现在能够艰难度过这几个月,那之后呢?还能这样煎熬吗?我军若是弃灾民于不顾,且不说会有多少灾民因此而死,单单传扬出去,对我军声誉上的影响将会不可估量。如今,朝廷西迁,不知音讯,大明声望日益衰退。我军目前是东南一带唯一一支有声望的大明部队,若是我们在失去大义,失去民望,那大明还有什么机会呢?我们的奋斗还有什么机会呢?”

  众人皆默然。是啊,这是个大问题啊。若真的放弃灾民,其结果真的如陈永华说言,消亡是转瞬之间的事情。

  这真的是难以估量的情况,若是失去大义,郑家军扛不起大明的旗帜,那郑家军真的要沦为海盗流寇之流了。这是邓会等文官为了大明天下奋斗所不能够容忍的。

  但邓会所提出的危机又是迫在眉睫的,一个不慎,解决不了,也会让郑家军转瞬之间覆灭。南明在两广、江西、湖南的战争,无不说明了这一点。

  该怎么做呢?该如何抉择呢?

  这个时候就是考验首领能力的时候了,考验他的魄力和决策能力的时候。

  首领之所以能够称之为首领,就是能够在危机时刻,选择正确的道路,带领大家走出危机。

  郑锦沉吟良久,这真的是让人难受的事情,想必历史上郑锦选择了忍耐,虽然缺粮的危机一直都在,但明郑政权也延续了二十二年之久。若是现在突袭漳州城,明郑政权还能够延续这么久吗?

  万一突袭失败怎么办?想要发起战争很容易,想要结束战争,那可就真的难了。郑成功也决计不想在这个时候招惹清军吧。

  现在手头的兵力不足四万,就想四线作战,其中的风险真的堪比走钢丝了。

  到底该怎么办?

  郑锦有些举棋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