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没有想到的粮食危机-《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世子府中户房书吏文祯起身回应道:“世子,经过昨夜初步核实,金门岛上粮食储存仅有十八万石,与预想的八十万石粮食相差甚远。金银之物因时间仓促,尚未来的及清点。”

  “十八万石粮食?”邓会忍不住惊呼起来,“怎么会如此之少?”

  “粮食去那里了?”

  “这不是开玩笑的?厦门的粮食已然不足,就想先用金门的粮食应急的,怎么会如此?”

  “即便是亏空,也不敢亏空如此之多啊?”

  郑锦也十分怀疑的问道:“确定吗?户部之中的帐簿记载金门岛上仅仅军粮就储存五十万石,民粮二十五万石,现在怎么连零头没有了?粮食去那里了?有没有隐藏?”

  文祯平静的说道:“世子,户房调动了五百名将士,连夜核查,粮食确实仅有二十二万石,且都是两年以上的陈粮。经询问粮库大使,二十万五石粮食被鲁王带走,十五万石粮食被盗卖到福建、日本,十万石粮食被运出海上,不知运到那里去了。”

  邓会愤怒的道:“怎么会这样?他们竟然如此大胆,竟然胆敢勾结伪清?他们想要干什么?”

  郑锦忍住心中的怒火,道:“现在追究他们的责任已经于事无补,五十万石军粮消失无踪,二十五万石民粮也仅剩十八万石,金门十八万百姓的口粮已然不足。复台的粮食供应也会受到很大影响。邓知州,思明州还有多说存粮?”

  邓会强忍心中的不快,道:“近日开仓放粮,府库的民粮存储已不足五万石,军粮还算充足,但也只有六十三万石了。经过两日对黑恶势力的清扫,缴获了五万四千余石粮食。粮食已经不足以支撑几天了。”

  这情况真的是太危险了啊。

  郑锦原本计划从鲁王这里挖一些粮食出来,没有想到他竟然携粮潜逃了,这麻烦真的有点大了,若不妥善处理,真的要出大事了。

  金门的情况,也是不容乐观。估计郑缵绪对思明州府的开仓放粮的命令阳奉阴违,金门百姓家中的存粮估计也要见底了。金门的粮食不但不能动用,反而还需要厦门的支援。

  真的是令人有点头大啊。这个时候,真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怎么也变不出粮食来啊。要去那里找粮食呢?

  郑锦揉了揉眉心,颇有些无奈的道:“事发突然,现在粮食不足,诸位可有什么办法能够获得大批的粮食?”

  邓会面带愁容道:“伪清的封锁十分严密,小批量的还可以通过走私进行,但是大批量的粮食肯定无法通过走私来完成。况且,这个时候,闽粤两地的民间的粮食基本已经被伪清收刮完毕,即便想买,也无人可买啊。”

  文祯面无表情的继续加压道:“根据世子命令,第一批迁往台湾的流民八千三百人已经于昨日出发,随行的还有一万石粮食,一批农具和种子。计划迁往台湾的流民共十万人,前期三到四个月至少需要准备五万石粮食。

  闽粤两地还有源源不断的灾民涌入沿海诸岛,藩主和世子均要求接纳和供养这些灾民,我们的粮食消耗的速度大大增加。户房希望沿海诸岛暂缓接纳灾民。”

  郑锦摆摆手,有些不耐烦的道:“接纳灾民绝不能停,不但不能停,还要持续加大力度。我们要与伪清争夺闽粤两省的民心,绝不能因小失大。”

  文祯恭敬的道:“若世子能够解决粮食问题,户房必将竭尽全力保障灾民生活。”

  不能为上司解决问题的下属,不是好下属。即便下属没有能力解决问题,也要向上司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说不定下属不能解决的问题,上司就能解决了呢。从这点看,文祯不算是一个好下属啊。

  郑锦有些头疼,这个时候粮食都还没有长出来呢,去哪里找粮食呢?

  陈永华踌躇了半天,考虑良久,才出声道:“世子,目前沿海各地的粮食均已经不足,若想在短时间内找到更多的粮食。只能另寻他法了。”

  郑锦精神一震,急忙道:“陈参军不必有顾虑。若有法子赶紧说出来大家集思广益一番,说不定就能解决了。”

  在众人期待的眼神中,陈永华直接说道:“目前沿海各地的粮食都已经被收刮完毕,粮食比较集中的地方,只有伪清的城池之中了。就目前而言,漳州城、泉州城、福州城、潮州城都储存了大量的粮食。若是能够攻克一座,想必三四十万石粮食还是有的,可以暂缓粮食危机。”

  “什么?攻打闽地城池?疯了吧?”

  “是啊,这个时候,已经是三处用兵了,若是在攻打漳州城,那岂不是四线作战?太危险了。”

  “我军现在兵力原本就不足,厦金两岛目前又既不稳定,再贸然出兵,万一厦金两岛有变怎么办?我们岂不是成了丧家之犬?”

  “太冒险了,真的是太冒险了,为了一些粮食,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有些不值得。还是听户房的建议,停止接纳灾民,在减少一些粮食的发放,咬咬牙熬过这三四个月还是可以的。”

  “有世子的新式捕鱼法,现在码头上的渔获越来越多,趁这个时候,让百姓多吃鱼肉,少吃粮食,熬过这几个月不成问题。”

  “漳州城、泉州城、福州城,有哪个城市比较好攻打,需要围城多久才能够攻打下来?我们的粮食原本就不多,怎么能够支撑长期的围城带来的粮食的损耗呢?这岂不是得不偿失吗?”

  “世子,此事还需要慎重啊,万不可贸然行事。”

  在场众人一下子炸开了锅一样,纷纷出言表示反对,这可真的是要命的事情。

  郑锦皱着眉头思量这个建议,若是别人所言倒还罢了,但这是陈永华提出的建议,那真的需要好好思量一下。

  郑锦敲了敲桌子,众人的争吵渐渐停息下来,看着世子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