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9月3日,天津港。
海风裹挟着咸腥的气息,吹拂着巨大的海轮“普鲁士号”庞大的钢铁身躯。
它的船舷吃水极深,甲板上方,被油布严密包裹的庞然大物轮廓分明,沉默地宣告着自身的不凡。
这正是从德国汉堡出发,历经漫长海运的克虏伯与西门子设备——礼和洋行为晋城枯树林钢铁基地提供的核心。
苏承业站在码头上,深秋的风已带寒意,却吹不散他心头的灼热。
他身旁站着礼和洋行驻山西的总负责人汉斯·克虏伯,一个身材高大、面容严肃的德国工程师。
港口工人在洋行监工和德国技术员的指挥下,正小心翼翼地将第一件大型构件——高炉的炉体基座,用港口重型起重机缓缓吊离船舱。
巨大的钢构件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每一次钢索的紧绷都发出令人心悸的吱呀声。
汉斯扶了扶眼镜,指着正被吊起的部件,用略带口音但清晰的中文对苏承业道:
“苏先生,请看,这就是280立方米高炉的核心炉缸。
它在汉堡的克虏伯埃森工厂完成最终组装测试,拆解后编号运输。
每一颗螺栓的位置都经过严格记录。
天津港的吊装能力没有问题,真正的挑战在后面的陆路运输。
山西的山路,让人忧虑。”
苏承业目光紧紧追随着那缓缓移动的钢铁巨物,闻言点了点头,沉稳的回答:
“汉斯先生,忧虑是必然的,但是我们已做了充分的准备。
您担心的山路,如今已大有不同。”
他转过身,指向码头上另一片区域。
那里整齐停放着三十辆体型敦实、轮胎巨大的卡车,以及四台结构紧凑却显得力量感十足的移动式起重机。
它们同样带着远渡重洋的痕迹,但保养得宜,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是7月份就从英国抵达天津的运输车辆,”苏承业介绍道,“30台载重12吨的重型矿用卡车,4台移动式起重机。它们随我一起来港口待命,等的就是今天。”
汉斯看着那些钢铁机械,脸上露出一丝惊讶和赞许:“苏先生,你们考虑得很周全。这些车辆的性能足以应付大部分重型设备的转运。但路途遥远,路况是关键。”
“这正是我要向您说明的。”苏承业从随从手中接过一卷地图,在码头一个相对平整的木箱上展开。汉斯也凑近细看。
地图上用不同颜色的笔清晰地标注了路线。
“汉斯先生,请看,”苏承业的手指首先点在天津,“设备在天津港卸货后,我们将利用京汉铁路北段,将它们运抵石家庄。这是最快捷安全的一段。”
他的手指向西移动,落在太原:
“从石家庄到太原,同样依靠铁路。
太原,是我们的第一个重要节点。”
他的手指重重敲在太原的位置,“长治至太原正在修建水泥公路工程。”
苏承业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豪:
“就在上月,太原至长治段水泥公路的所有桥梁工程,已全部宣告完工。
每一座桥都经过严格测试,设计承重能力达到15吨以上,确保我们的12吨卡车满载通行无虞。
目前,全线路基工程也已结束,石仔垫层铺设完毕。
虽然尚未完全铺设水泥路面,但这石仔垫层路面,在干燥季节的通行条件,已远胜过去的土路。”
汉斯仔细看着地图上太原至长治的线段,又抬眼看了看那些重型卡车,眉头稍微舒展:
“承重15吨的桥梁,石仔垫层路基,这确实解决了太原至长治段的最大障碍。那么,长治之后呢?”
“长治之后,便是坦途!”
苏承业的手指沿着地图上的线坚定地向南移动,“长治至晋城的水泥公路,已于今年八月全线完工并正式通车!
这是山西省内第一条高标准的长距离水泥公路。
路面平整坚实,完全按照通行重型车辆的标准建造。”
他的手指没有停留,继续指向晋城以南:
“而晋城通往我们最终目的地,枯树岭钢铁基地的专用水泥公路,也已在八月同步竣工。
这条专用线虽然里程稍短,但标准更高,直接通到基地的核心建设区。”
苏承业的手指最终重重落在代表枯树岭钢铁基地的标记上,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汉斯:
“汉斯先生,从太原开始,直到枯树岭,这条钢铁之路已经铺就。
我们规划的运输路线是:
设备通过铁路抵达太原后,卸车。
在太原,利用我们已有的移动式起重机和重型卡车,将设备分解装载。
然后,卡车队沿新修的太原-长治公路南下至长治。
在长治稍作休整和检查后,继续沿长治-晋城水泥公路抵达晋城。
最后,从晋城出发,经晋城-枯树岭专用公路,直达基地建设现场!”
汉斯的目光在地图上的三条公路线——太原-长治(桥梁完工、石仔路基)、长治-晋城(已通车)、晋城-枯树岭(已通车)——之间来回移动,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木箱边缘,陷入了沉思。
他在脑中快速计算着里程、可能的坡度、弯道半径以及那些重型卡车的爬坡能力和转弯半径。
片刻后,他抬起头,紧皱的眉头终于完全松开,蓝色的眼睛里闪烁着务实的光芒:
“苏先生,我必须承认,你们的准备工作超出了我的预期。
太原至长治段虽然尚未完成最终路面铺设,但桥梁和路基解决了最关键的结构承重问题,石仔垫层在干燥季节足以支撑卡车通行。
而长治至晋城、晋城至枯树岭的已通车水泥公路,更是完美的保障。
这条路线设计是可行的,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为认真:
“我建议,我们将所有设备按运输难度和重量进行分级。
最庞大、最沉重、最难运输的核心部件,如高炉炉体、平炉主体、大型蒸汽轮机缸体,优先装车,使用载重最大的卡车,安排最有经验的司机,组成第一梯队。
其他相对容易运输的配套设备和散件,组成后续梯队。
所有车辆编队行进,前后保持通讯联络,每辆卡车配备一名我们的德国技术员或您指定的中方技术骨干,全程监控设备固定状态和车辆运行情况。
在太原、长治、晋城设立三个主要补给和检修点,配备备用零件和维修人员。另外,我们还需要一支精干的工程保障队随行,携带简易的修路工具和材料,随时准备应对石仔路基可能出现的局部沉陷或小型塌方。”
苏承业听得频频点头,汉斯的严谨和细致让他深感放心:
“汉斯先生,您的安排非常妥当!
就按您说的办。
设备分级、编队、技术员随车、补给点设置、工程保障队,这些我立刻着手安排。
领航者公司在长治的工程队和机械厂将全力配合,提供所有需要的本地支持和人手。
我们在晋城也能得到苏家和县府的有力协助。”
他望向港口上正在吊装的巨大炉缸,又看看旁边整装待发的钢铁车队,胸中涌动着难以抑制的豪情:
“这将是一场艰苦的行军,但也是一场通向未来的行军!
钢铁基地的心脏,将由我们亲手,沿着这条新生的道路,安全送达枯树岭!”
两人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决心和一丝挑战前的兴奋。
港口巨大的起重机再次发出轰鸣,将另一件裹着油布的设备缓缓吊离船舷。
阳光下,那些停泊的重型卡车仿佛也苏醒过来,等待着承载起属于这个时代的工业重量,驶向黄土高原的深处,驶向那个即将崛起的钢铁之梦。
太原至长治那坚实的新路基,长治至晋城、晋城至枯树岭那平坦的水泥路面,便是它们征服山西山川的坦途。
漫长的旅程,从天津港的吊装开始,即将进入最关键的陆路阶段。
海风裹挟着咸腥的气息,吹拂着巨大的海轮“普鲁士号”庞大的钢铁身躯。
它的船舷吃水极深,甲板上方,被油布严密包裹的庞然大物轮廓分明,沉默地宣告着自身的不凡。
这正是从德国汉堡出发,历经漫长海运的克虏伯与西门子设备——礼和洋行为晋城枯树林钢铁基地提供的核心。
苏承业站在码头上,深秋的风已带寒意,却吹不散他心头的灼热。
他身旁站着礼和洋行驻山西的总负责人汉斯·克虏伯,一个身材高大、面容严肃的德国工程师。
港口工人在洋行监工和德国技术员的指挥下,正小心翼翼地将第一件大型构件——高炉的炉体基座,用港口重型起重机缓缓吊离船舱。
巨大的钢构件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每一次钢索的紧绷都发出令人心悸的吱呀声。
汉斯扶了扶眼镜,指着正被吊起的部件,用略带口音但清晰的中文对苏承业道:
“苏先生,请看,这就是280立方米高炉的核心炉缸。
它在汉堡的克虏伯埃森工厂完成最终组装测试,拆解后编号运输。
每一颗螺栓的位置都经过严格记录。
天津港的吊装能力没有问题,真正的挑战在后面的陆路运输。
山西的山路,让人忧虑。”
苏承业目光紧紧追随着那缓缓移动的钢铁巨物,闻言点了点头,沉稳的回答:
“汉斯先生,忧虑是必然的,但是我们已做了充分的准备。
您担心的山路,如今已大有不同。”
他转过身,指向码头上另一片区域。
那里整齐停放着三十辆体型敦实、轮胎巨大的卡车,以及四台结构紧凑却显得力量感十足的移动式起重机。
它们同样带着远渡重洋的痕迹,但保养得宜,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是7月份就从英国抵达天津的运输车辆,”苏承业介绍道,“30台载重12吨的重型矿用卡车,4台移动式起重机。它们随我一起来港口待命,等的就是今天。”
汉斯看着那些钢铁机械,脸上露出一丝惊讶和赞许:“苏先生,你们考虑得很周全。这些车辆的性能足以应付大部分重型设备的转运。但路途遥远,路况是关键。”
“这正是我要向您说明的。”苏承业从随从手中接过一卷地图,在码头一个相对平整的木箱上展开。汉斯也凑近细看。
地图上用不同颜色的笔清晰地标注了路线。
“汉斯先生,请看,”苏承业的手指首先点在天津,“设备在天津港卸货后,我们将利用京汉铁路北段,将它们运抵石家庄。这是最快捷安全的一段。”
他的手指向西移动,落在太原:
“从石家庄到太原,同样依靠铁路。
太原,是我们的第一个重要节点。”
他的手指重重敲在太原的位置,“长治至太原正在修建水泥公路工程。”
苏承业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豪:
“就在上月,太原至长治段水泥公路的所有桥梁工程,已全部宣告完工。
每一座桥都经过严格测试,设计承重能力达到15吨以上,确保我们的12吨卡车满载通行无虞。
目前,全线路基工程也已结束,石仔垫层铺设完毕。
虽然尚未完全铺设水泥路面,但这石仔垫层路面,在干燥季节的通行条件,已远胜过去的土路。”
汉斯仔细看着地图上太原至长治的线段,又抬眼看了看那些重型卡车,眉头稍微舒展:
“承重15吨的桥梁,石仔垫层路基,这确实解决了太原至长治段的最大障碍。那么,长治之后呢?”
“长治之后,便是坦途!”
苏承业的手指沿着地图上的线坚定地向南移动,“长治至晋城的水泥公路,已于今年八月全线完工并正式通车!
这是山西省内第一条高标准的长距离水泥公路。
路面平整坚实,完全按照通行重型车辆的标准建造。”
他的手指没有停留,继续指向晋城以南:
“而晋城通往我们最终目的地,枯树岭钢铁基地的专用水泥公路,也已在八月同步竣工。
这条专用线虽然里程稍短,但标准更高,直接通到基地的核心建设区。”
苏承业的手指最终重重落在代表枯树岭钢铁基地的标记上,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汉斯:
“汉斯先生,从太原开始,直到枯树岭,这条钢铁之路已经铺就。
我们规划的运输路线是:
设备通过铁路抵达太原后,卸车。
在太原,利用我们已有的移动式起重机和重型卡车,将设备分解装载。
然后,卡车队沿新修的太原-长治公路南下至长治。
在长治稍作休整和检查后,继续沿长治-晋城水泥公路抵达晋城。
最后,从晋城出发,经晋城-枯树岭专用公路,直达基地建设现场!”
汉斯的目光在地图上的三条公路线——太原-长治(桥梁完工、石仔路基)、长治-晋城(已通车)、晋城-枯树岭(已通车)——之间来回移动,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木箱边缘,陷入了沉思。
他在脑中快速计算着里程、可能的坡度、弯道半径以及那些重型卡车的爬坡能力和转弯半径。
片刻后,他抬起头,紧皱的眉头终于完全松开,蓝色的眼睛里闪烁着务实的光芒:
“苏先生,我必须承认,你们的准备工作超出了我的预期。
太原至长治段虽然尚未完成最终路面铺设,但桥梁和路基解决了最关键的结构承重问题,石仔垫层在干燥季节足以支撑卡车通行。
而长治至晋城、晋城至枯树岭的已通车水泥公路,更是完美的保障。
这条路线设计是可行的,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为认真:
“我建议,我们将所有设备按运输难度和重量进行分级。
最庞大、最沉重、最难运输的核心部件,如高炉炉体、平炉主体、大型蒸汽轮机缸体,优先装车,使用载重最大的卡车,安排最有经验的司机,组成第一梯队。
其他相对容易运输的配套设备和散件,组成后续梯队。
所有车辆编队行进,前后保持通讯联络,每辆卡车配备一名我们的德国技术员或您指定的中方技术骨干,全程监控设备固定状态和车辆运行情况。
在太原、长治、晋城设立三个主要补给和检修点,配备备用零件和维修人员。另外,我们还需要一支精干的工程保障队随行,携带简易的修路工具和材料,随时准备应对石仔路基可能出现的局部沉陷或小型塌方。”
苏承业听得频频点头,汉斯的严谨和细致让他深感放心:
“汉斯先生,您的安排非常妥当!
就按您说的办。
设备分级、编队、技术员随车、补给点设置、工程保障队,这些我立刻着手安排。
领航者公司在长治的工程队和机械厂将全力配合,提供所有需要的本地支持和人手。
我们在晋城也能得到苏家和县府的有力协助。”
他望向港口上正在吊装的巨大炉缸,又看看旁边整装待发的钢铁车队,胸中涌动着难以抑制的豪情:
“这将是一场艰苦的行军,但也是一场通向未来的行军!
钢铁基地的心脏,将由我们亲手,沿着这条新生的道路,安全送达枯树岭!”
两人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决心和一丝挑战前的兴奋。
港口巨大的起重机再次发出轰鸣,将另一件裹着油布的设备缓缓吊离船舷。
阳光下,那些停泊的重型卡车仿佛也苏醒过来,等待着承载起属于这个时代的工业重量,驶向黄土高原的深处,驶向那个即将崛起的钢铁之梦。
太原至长治那坚实的新路基,长治至晋城、晋城至枯树岭那平坦的水泥路面,便是它们征服山西山川的坦途。
漫长的旅程,从天津港的吊装开始,即将进入最关键的陆路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