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南,高澄临时征用的淮南王府前,已是车马辚辚,冠盖云集。
孙腾一身绯色官袍,策马疾驰赶来,正碰上从长安来宣读王令的使者跨鞍离去。
但府门前已是人头攒动,显然像孙腾这般的“聪明”人,洛阳城一向不缺。但如他这般身份高贵的,眼见得是第一个。
他不由松了口气,看来自己没来迟。
他翻身下马,整了整腰间的金带和头上的高冠,正待上前,身后骤然响起一阵压抑的骚动。
“看!咸阳郡公竟也到了?”
“咄咄怪事!这孙龙雀向来……”
“噤声!莫要妄议……”
细碎的议论声随风钻入孙腾耳中。他面上纹丝不动,牙关却暗自咬紧,心中冷笑:
这些见风使舵的墙头草!
他深吸一口初春夜间的寒气,挺直腰背,甩开大步,目不斜视地穿过人群,径直走向那洞开的朱漆大门。
守卫的甲士自是认得这位高王旧部、位高权重的咸阳郡公,不敢阻拦,躬身放行。
府内正堂,烛火煌煌,亮如白昼。
高澄高踞主位,一袭象征极高权位的深紫蟒袍,腰束玉带,面容在烛光下如刀削般棱角分明。心腹重臣崔季舒、陈元康等肃立其左右,神情恭谨。
堂下黑压压跪倒了一片前来道贺的官员,锦袍玉带铺陈满地。
孙腾高大的身影在门槛处骤然一顿,满堂的目光,如同实质般瞬间汇聚在他身上。
他清晰地感受到高澄那道审视的视线,也瞥见了崔季舒等人眼中一闪而过的惊诧。
没有丝毫犹豫,孙腾猛地撩起官袍前摆,在满堂惊愕的注视下,推金山倒玉柱般,一个标准的五体投地大礼轰然拜下,额头重重磕在地上,发出沉闷一响:
“臣!咸阳郡公孙腾,恭贺世子荣膺重任,权摄军国机要!”
这一拜,满堂哗然!
堂内死寂一瞬,下首的官员们纷纷侧目,彼此交换着难以置信的眼神。
高澄端坐于上,眼中讶异之色一闪即逝,他缓缓抬手,声音平稳:
“咸阳郡公请起。公乃我父王元从勋旧,国之柱石,见此何须行此重礼呢?”
孙腾依旧伏地不起,额头紧紧贴着地面:
“世子明鉴!臣孙腾治家不严,未能及时体察世子深意,更兼先前族中不肖子弟多有狂妄悖逆,冲撞世子虎威!臣管教无方,罪责难逃!今日特来府上,非仅为道贺,实乃惶恐请罪,愿听凭世子发落!”
孙腾那记响头磕在地上的闷响甫落,堂内气氛登时微妙起来。
原本堂内的官员们虽不敢明目张胆盯着,眼角余光却都死死锁在伏地的咸阳郡公和上首的世子身上。
几位素与孙氏不睦的重臣,如廷尉卿卢潜等人,彼此迅速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嘴角难以抑制地向上牵动,无声的讥诮之意在面皮上流淌。
他们甚至微微调整了姿势,好整以暇地准备欣赏这难得的“盛况”。
高澄的目光在孙腾那躬伏的脊背上停留了数息,那脊背曾承载过父王的倚重,此刻却在众目睽睽之下向他——高澄——弯曲出最谦卑的弧度。
一丝极淡、极短促的轻笑,终于从他唇边逸出,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死寂:
“咸阳郡公此言,实在是过虑啦。”
他的语调淡淡,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权威:
“些许龃龉罢了,不过少年人血气方刚之失,何足挂齿呢?郡公请起。”
“世子宽宏大量!”
孙腾这才依言起身,动作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僵硬。他始终垂着头,视线死死定在脚下三尺之地,不敢与上首那道年轻却极具穿透力的目光相接。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再次抱拳躬身:
“世子恩典,臣铭感五内!臣已严令族中上下,自今日起,唯世子之命是从,绝无二心!凡我孙氏一门,无论亲疏远近,胆敢有丝毫违逆世子意志者,无需世子劳神,臣自当亲手缚其于坊市,当众杖毙以儆效尤!请世子明察!”
一番话出口,人群中响起一片无法抑制的低低抽气声。
卢潜等人脸上的讥笑瞬间凝固,转为惊愕与难以置信。更多官员则是瞠目结舌,面面相觑。
咸阳郡公孙腾,高王元勋宿将,位极人臣,竟在世子面前自贬至此!
竟然能做到这一步吗?!不少心思活络的官员,眼神飞快地闪烁起来,暗自揣度着世子究竟给了孙氏何等压力,竟能让这头桀骜的“孙龙雀”如此驯服?这高澄世子的手段……当真深不可测!
“哼,这孙龙雀……当真是豁出老脸了!”
“啧,好歹也是高王起兵时的老人,如今竟卑若仆隶……”
“识时务者为俊杰啊……世子之势已成……”
高澄面上却无半分波澜,仿佛孙腾那番话只是寻常问候。
他既未赞许,也未驳斥,只是随意地抬了抬手,对侍立一旁的亲随道:“赐座。”
“谢世子赐座!”
孙腾如蒙大赦,声音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再次深深一揖,这才屏息敛气,脚步略显虚浮地退至堂侧为他临时设下的那张木杌子旁。
直到此刻,他才敢微微抬起眼皮,用余光飞快地扫视着这灯火辉煌、却暗流汹涌的淮南王正堂。
只见高澄案头赫然摆着那封王令,紧挨着的,是象征吏部天官权柄、可掌天下文官铨选的尚书铜印,以及代表着骠骑大将军开府之权、能调遣数万雄兵的虎符。三样重器在摇曳的烛火下,寒光幽冷,无声地宣示着即将倾覆朝野的权力更迭,直看的孙腾双目微涩,心头狂跳。
“咸阳郡公来得正好。”
高澄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让满堂肃静下来:
“父王既有钧令,澄自当勉力担此重任。只是我初涉铨衡,遴选百官又非泛泛之事,唯恐识见浅薄,举措失当,届时还需仰仗公等元老宿臣,不吝赐教才是。”
堂下立时响起一片惶恐的谦辞与恭维之声。孙腾表面随众附和,心中却是雪亮……世子这寥寥数语,哪里是求教啊?分明是昭告!他要借这吏部之权与骠骑之威,是要彻底打破洛阳旧局,重新洗牌这大魏朝堂!
一股寒意猛地窜上孙腾脊背,紧接着,一股灼热的、难以抑制的兴奋便席卷了他全身。高王当真要行鼎革之事,若真能成此大业,那从龙劝进之功……
孙腾心念电转,眼中精光一闪——这等泼天富贵,万世功名,他可得当仁不让,可不能白白让他人夺了去!
孙腾一身绯色官袍,策马疾驰赶来,正碰上从长安来宣读王令的使者跨鞍离去。
但府门前已是人头攒动,显然像孙腾这般的“聪明”人,洛阳城一向不缺。但如他这般身份高贵的,眼见得是第一个。
他不由松了口气,看来自己没来迟。
他翻身下马,整了整腰间的金带和头上的高冠,正待上前,身后骤然响起一阵压抑的骚动。
“看!咸阳郡公竟也到了?”
“咄咄怪事!这孙龙雀向来……”
“噤声!莫要妄议……”
细碎的议论声随风钻入孙腾耳中。他面上纹丝不动,牙关却暗自咬紧,心中冷笑:
这些见风使舵的墙头草!
他深吸一口初春夜间的寒气,挺直腰背,甩开大步,目不斜视地穿过人群,径直走向那洞开的朱漆大门。
守卫的甲士自是认得这位高王旧部、位高权重的咸阳郡公,不敢阻拦,躬身放行。
府内正堂,烛火煌煌,亮如白昼。
高澄高踞主位,一袭象征极高权位的深紫蟒袍,腰束玉带,面容在烛光下如刀削般棱角分明。心腹重臣崔季舒、陈元康等肃立其左右,神情恭谨。
堂下黑压压跪倒了一片前来道贺的官员,锦袍玉带铺陈满地。
孙腾高大的身影在门槛处骤然一顿,满堂的目光,如同实质般瞬间汇聚在他身上。
他清晰地感受到高澄那道审视的视线,也瞥见了崔季舒等人眼中一闪而过的惊诧。
没有丝毫犹豫,孙腾猛地撩起官袍前摆,在满堂惊愕的注视下,推金山倒玉柱般,一个标准的五体投地大礼轰然拜下,额头重重磕在地上,发出沉闷一响:
“臣!咸阳郡公孙腾,恭贺世子荣膺重任,权摄军国机要!”
这一拜,满堂哗然!
堂内死寂一瞬,下首的官员们纷纷侧目,彼此交换着难以置信的眼神。
高澄端坐于上,眼中讶异之色一闪即逝,他缓缓抬手,声音平稳:
“咸阳郡公请起。公乃我父王元从勋旧,国之柱石,见此何须行此重礼呢?”
孙腾依旧伏地不起,额头紧紧贴着地面:
“世子明鉴!臣孙腾治家不严,未能及时体察世子深意,更兼先前族中不肖子弟多有狂妄悖逆,冲撞世子虎威!臣管教无方,罪责难逃!今日特来府上,非仅为道贺,实乃惶恐请罪,愿听凭世子发落!”
孙腾那记响头磕在地上的闷响甫落,堂内气氛登时微妙起来。
原本堂内的官员们虽不敢明目张胆盯着,眼角余光却都死死锁在伏地的咸阳郡公和上首的世子身上。
几位素与孙氏不睦的重臣,如廷尉卿卢潜等人,彼此迅速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嘴角难以抑制地向上牵动,无声的讥诮之意在面皮上流淌。
他们甚至微微调整了姿势,好整以暇地准备欣赏这难得的“盛况”。
高澄的目光在孙腾那躬伏的脊背上停留了数息,那脊背曾承载过父王的倚重,此刻却在众目睽睽之下向他——高澄——弯曲出最谦卑的弧度。
一丝极淡、极短促的轻笑,终于从他唇边逸出,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死寂:
“咸阳郡公此言,实在是过虑啦。”
他的语调淡淡,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权威:
“些许龃龉罢了,不过少年人血气方刚之失,何足挂齿呢?郡公请起。”
“世子宽宏大量!”
孙腾这才依言起身,动作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僵硬。他始终垂着头,视线死死定在脚下三尺之地,不敢与上首那道年轻却极具穿透力的目光相接。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再次抱拳躬身:
“世子恩典,臣铭感五内!臣已严令族中上下,自今日起,唯世子之命是从,绝无二心!凡我孙氏一门,无论亲疏远近,胆敢有丝毫违逆世子意志者,无需世子劳神,臣自当亲手缚其于坊市,当众杖毙以儆效尤!请世子明察!”
一番话出口,人群中响起一片无法抑制的低低抽气声。
卢潜等人脸上的讥笑瞬间凝固,转为惊愕与难以置信。更多官员则是瞠目结舌,面面相觑。
咸阳郡公孙腾,高王元勋宿将,位极人臣,竟在世子面前自贬至此!
竟然能做到这一步吗?!不少心思活络的官员,眼神飞快地闪烁起来,暗自揣度着世子究竟给了孙氏何等压力,竟能让这头桀骜的“孙龙雀”如此驯服?这高澄世子的手段……当真深不可测!
“哼,这孙龙雀……当真是豁出老脸了!”
“啧,好歹也是高王起兵时的老人,如今竟卑若仆隶……”
“识时务者为俊杰啊……世子之势已成……”
高澄面上却无半分波澜,仿佛孙腾那番话只是寻常问候。
他既未赞许,也未驳斥,只是随意地抬了抬手,对侍立一旁的亲随道:“赐座。”
“谢世子赐座!”
孙腾如蒙大赦,声音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再次深深一揖,这才屏息敛气,脚步略显虚浮地退至堂侧为他临时设下的那张木杌子旁。
直到此刻,他才敢微微抬起眼皮,用余光飞快地扫视着这灯火辉煌、却暗流汹涌的淮南王正堂。
只见高澄案头赫然摆着那封王令,紧挨着的,是象征吏部天官权柄、可掌天下文官铨选的尚书铜印,以及代表着骠骑大将军开府之权、能调遣数万雄兵的虎符。三样重器在摇曳的烛火下,寒光幽冷,无声地宣示着即将倾覆朝野的权力更迭,直看的孙腾双目微涩,心头狂跳。
“咸阳郡公来得正好。”
高澄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让满堂肃静下来:
“父王既有钧令,澄自当勉力担此重任。只是我初涉铨衡,遴选百官又非泛泛之事,唯恐识见浅薄,举措失当,届时还需仰仗公等元老宿臣,不吝赐教才是。”
堂下立时响起一片惶恐的谦辞与恭维之声。孙腾表面随众附和,心中却是雪亮……世子这寥寥数语,哪里是求教啊?分明是昭告!他要借这吏部之权与骠骑之威,是要彻底打破洛阳旧局,重新洗牌这大魏朝堂!
一股寒意猛地窜上孙腾脊背,紧接着,一股灼热的、难以抑制的兴奋便席卷了他全身。高王当真要行鼎革之事,若真能成此大业,那从龙劝进之功……
孙腾心念电转,眼中精光一闪——这等泼天富贵,万世功名,他可得当仁不让,可不能白白让他人夺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