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思忖间,忽听堂外一阵骚动,接着便见一名甲士匆匆入内,目不斜视,径直趋至主位阶下,单膝触地。
随即,他迅速起身,俯首凑近高澄耳边,以极低的声音急促禀报了几句。
高澄眉头一挑,挥手示意众人安静:
“诸位,刚得消息,魏帝听闻父王钧令,已遣中使携厚礼来贺,此刻正在路上。”
堂中顿时一片哗然,上表嘛,理论上按朝廷旧制,高澄这种关乎国本的重职任命,是需要天子朱笔御批,是需要皇帝首肯的。
然而眼前这情形……魏帝何止是“首肯”?他连一丝一毫的犹豫、一点象征性的矜持都未曾表露,竟在接到高王上表的第一时间,便忙不迭地派出天子亲信的中使,携带重礼,主动前来“道贺”!
这就不是走流程的问题了?这分明是毫无遮掩的公开示弱!是以天子之尊,向晋阳霸府、向此刻端坐于此的高氏世子,低下了那顶象征皇权的十二旒冕冠!此举,无异于向天下宣告,元魏朝廷的权柄,已尽操于高氏之手!
孙腾偷眼望去,只见高澄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郡公。”
高澄的声音将他思绪拉回:
“公久在朝堂,熟悉旧制。依公之见,这吏部铨选,当从何处着手啊?”
孙腾心头一跳,他略一沉吟,拱手道:
“回世子,臣以为当先清吏治。魏室……呃,朝廷积弊已久,多有庸碌之辈尸位素餐。世子新官上任,正可雷霆手段,选贤任能。”
他故意在“魏室”二字上含糊其辞,说完偷觑高澄神色。果然,高澄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虽然转瞬即逝,却被他敏锐地捕捉到了。
“郡公高见。”
高澄微微颔首:
“既如此,明日便请公与元康、季舒共议一份名单,将那些不堪用的……请出去。”
轻描淡写一句话,却暗藏杀机。孙腾心中一凛,知道这是要他纳投名状了。但事已至此……
“臣领命!”他毫不犹豫地应下,声音铿锵有力。
堂中几位与孙氏不睦的官员面色大变,其中一人忍不住出列:
“世子明鉴!吏部铨选,乃是国之根本,干系社稷选材大计,岂可……岂可因一时意气而……”
“嗯?”高澄眉峰未动,目光陡转看向那人,那人浑身一僵,竟是一个字也再吐不出来,唯有额角冷汗涔涔而下。
孙腾见此情景,心头猛地一撞,随即一股豁出去的狠劲涌了上来。
他深吸一口气,踏前半步,声音带着刻意压低的急促,指向那噤若寒蝉的官员:
“启禀世子,此人乃元氏近人,历年来,对高王革新吏治、擢清选途之策,一向……呃,多有非议抵触,政见更是与我等南辕北辙。”
“原来如此啊,”高澄淡淡道:
“好,甚好。既然如此,那吏部明日待铨名单,便在此人名字之后,添上一笔吧。”
那官员如遭雷亟,面上血色尽褪,死灰一片,双腿再也支撑不住,踉跄着向后倒去。
左右早有如狼似虎的带甲锐士抢步上前,稳稳架住其瘫软身躯,毫不费力地将其拖离大堂。
堂中气氛顿时凝重起来,所有人都低下了头,不敢和高澄对视。
孙腾却感到一阵莫名的快意,高王专程往他这儿送消息,不就是这个意思么。
现在看来,他和高王之间的默契还在啊!
……
离开淮南王府时,已是三更时分。春雨不知何时停了,夜空如洗,繁星点点。
孙腾屏退了随行车驾,示意扈从远远跟随。独自一人,步履略显沉重地踏在湿漉漉的街道上。夜风挟着泥土湿润的微腥与草木初生的清新扑面而来,却丝毫未能驱散他胸中那团纷乱缠绕、沉沉浮浮的思绪。
“咸阳郡公留步!”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孙腾回头,只见中书侍郎、世子心腹谋臣陈元康,正自后面快步追来,深紫色的袍服下摆在夜风中微微拂动,脸上带着一种难以捉摸的、深意十足的笑意。
“陈长史。”孙腾拱手还礼,心头警铃微作,面上却不动声色,目光沉静地注视着这位世子近臣。
陈元康几步便已近前,他环顾四周,确认街巷空寂无人,这才将声音压得极低,几乎是附在孙腾耳边:
“郡公今日在堂上所为,干净利落,世子殿下……甚是欣慰啊。”
孙腾心中一松,却不敢表露:
“我不过是谨守臣节,尽人臣之本分。当不得世子殿下如此谬赞。”
陈元康轻笑:
“郡公过谦了。世子殿下深知郡公忠勤体国,特命下官转告郡公一句话……”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一字一句,清晰而缓慢地吐出:
“泰山之坚,终不为厉啊。”
“泰山之坚,终不为厉?!”
孙腾浑身猛地一震,他猝然抬头,直视陈元康的眼睛,试图从中捕捉更多信息。
但一时之间,他还真有点茫然不解其深意。
陈元康却仿佛没看见孙腾的疑惑,脸上那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丝毫未变,自顾自地继续说了下去:
“另有一事,下官需当面告知郡公。世子殿下有意整饬京畿宿卫,重振禁军武备。久闻郡公族中英才辈出,有几位孙氏子弟,年纪虽轻,却弓马娴熟,胆识过人,实乃可造之材……”
孙腾双目精光暴射!
听到这里,孙腾几乎不假思索,猛地抱拳:
“世子殿下但有差遣,臣万死不辞!岂敢有丝毫怠慢!臣明日……不,臣今夜回去,便立刻严令家中那几个不成器的小子,即刻沐浴更衣,整肃衣冠,明日一早就到世子府邸门外跪候,静待世子殿下训示!”
“郡公且慢。”陈元康抬手虚按,止住孙腾急切的话语,脸上笑意更深:
“世子说了,倒也不必如此仓促。三日后午时正刻,请郡公领着贵府几位少年郎,至邙山猎场候驾。世子想亲眼看看孙氏儿郎们驰骋山林、张弓引箭的……”他微微一顿,加重了语气:
“真本事……”
陈元康的话还没说完,但猛然间,方才的那八个字——“泰山之坚,终不为厉”——却如同惊雷在孙腾混沌的思绪中炸开!
心念电光火石般急转,无数线索瞬间贯通,此刻陈元康提到的北邙猎场校阅子弟,还有方才转达的那句看似承诺却暗含深意的话语……
“不必等三日了……”
他霍然转身,袍袖带风,目光灼灼地看向淮南王府那依旧灯火通明的方向,语气急促:
“我这便折返,即刻求见世子殿下!有些话……有些关乎社稷、关乎臣子本分的话,必须当面向殿下陈情!一刻也等不得了!”
随即,他迅速起身,俯首凑近高澄耳边,以极低的声音急促禀报了几句。
高澄眉头一挑,挥手示意众人安静:
“诸位,刚得消息,魏帝听闻父王钧令,已遣中使携厚礼来贺,此刻正在路上。”
堂中顿时一片哗然,上表嘛,理论上按朝廷旧制,高澄这种关乎国本的重职任命,是需要天子朱笔御批,是需要皇帝首肯的。
然而眼前这情形……魏帝何止是“首肯”?他连一丝一毫的犹豫、一点象征性的矜持都未曾表露,竟在接到高王上表的第一时间,便忙不迭地派出天子亲信的中使,携带重礼,主动前来“道贺”!
这就不是走流程的问题了?这分明是毫无遮掩的公开示弱!是以天子之尊,向晋阳霸府、向此刻端坐于此的高氏世子,低下了那顶象征皇权的十二旒冕冠!此举,无异于向天下宣告,元魏朝廷的权柄,已尽操于高氏之手!
孙腾偷眼望去,只见高澄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郡公。”
高澄的声音将他思绪拉回:
“公久在朝堂,熟悉旧制。依公之见,这吏部铨选,当从何处着手啊?”
孙腾心头一跳,他略一沉吟,拱手道:
“回世子,臣以为当先清吏治。魏室……呃,朝廷积弊已久,多有庸碌之辈尸位素餐。世子新官上任,正可雷霆手段,选贤任能。”
他故意在“魏室”二字上含糊其辞,说完偷觑高澄神色。果然,高澄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虽然转瞬即逝,却被他敏锐地捕捉到了。
“郡公高见。”
高澄微微颔首:
“既如此,明日便请公与元康、季舒共议一份名单,将那些不堪用的……请出去。”
轻描淡写一句话,却暗藏杀机。孙腾心中一凛,知道这是要他纳投名状了。但事已至此……
“臣领命!”他毫不犹豫地应下,声音铿锵有力。
堂中几位与孙氏不睦的官员面色大变,其中一人忍不住出列:
“世子明鉴!吏部铨选,乃是国之根本,干系社稷选材大计,岂可……岂可因一时意气而……”
“嗯?”高澄眉峰未动,目光陡转看向那人,那人浑身一僵,竟是一个字也再吐不出来,唯有额角冷汗涔涔而下。
孙腾见此情景,心头猛地一撞,随即一股豁出去的狠劲涌了上来。
他深吸一口气,踏前半步,声音带着刻意压低的急促,指向那噤若寒蝉的官员:
“启禀世子,此人乃元氏近人,历年来,对高王革新吏治、擢清选途之策,一向……呃,多有非议抵触,政见更是与我等南辕北辙。”
“原来如此啊,”高澄淡淡道:
“好,甚好。既然如此,那吏部明日待铨名单,便在此人名字之后,添上一笔吧。”
那官员如遭雷亟,面上血色尽褪,死灰一片,双腿再也支撑不住,踉跄着向后倒去。
左右早有如狼似虎的带甲锐士抢步上前,稳稳架住其瘫软身躯,毫不费力地将其拖离大堂。
堂中气氛顿时凝重起来,所有人都低下了头,不敢和高澄对视。
孙腾却感到一阵莫名的快意,高王专程往他这儿送消息,不就是这个意思么。
现在看来,他和高王之间的默契还在啊!
……
离开淮南王府时,已是三更时分。春雨不知何时停了,夜空如洗,繁星点点。
孙腾屏退了随行车驾,示意扈从远远跟随。独自一人,步履略显沉重地踏在湿漉漉的街道上。夜风挟着泥土湿润的微腥与草木初生的清新扑面而来,却丝毫未能驱散他胸中那团纷乱缠绕、沉沉浮浮的思绪。
“咸阳郡公留步!”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孙腾回头,只见中书侍郎、世子心腹谋臣陈元康,正自后面快步追来,深紫色的袍服下摆在夜风中微微拂动,脸上带着一种难以捉摸的、深意十足的笑意。
“陈长史。”孙腾拱手还礼,心头警铃微作,面上却不动声色,目光沉静地注视着这位世子近臣。
陈元康几步便已近前,他环顾四周,确认街巷空寂无人,这才将声音压得极低,几乎是附在孙腾耳边:
“郡公今日在堂上所为,干净利落,世子殿下……甚是欣慰啊。”
孙腾心中一松,却不敢表露:
“我不过是谨守臣节,尽人臣之本分。当不得世子殿下如此谬赞。”
陈元康轻笑:
“郡公过谦了。世子殿下深知郡公忠勤体国,特命下官转告郡公一句话……”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一字一句,清晰而缓慢地吐出:
“泰山之坚,终不为厉啊。”
“泰山之坚,终不为厉?!”
孙腾浑身猛地一震,他猝然抬头,直视陈元康的眼睛,试图从中捕捉更多信息。
但一时之间,他还真有点茫然不解其深意。
陈元康却仿佛没看见孙腾的疑惑,脸上那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丝毫未变,自顾自地继续说了下去:
“另有一事,下官需当面告知郡公。世子殿下有意整饬京畿宿卫,重振禁军武备。久闻郡公族中英才辈出,有几位孙氏子弟,年纪虽轻,却弓马娴熟,胆识过人,实乃可造之材……”
孙腾双目精光暴射!
听到这里,孙腾几乎不假思索,猛地抱拳:
“世子殿下但有差遣,臣万死不辞!岂敢有丝毫怠慢!臣明日……不,臣今夜回去,便立刻严令家中那几个不成器的小子,即刻沐浴更衣,整肃衣冠,明日一早就到世子府邸门外跪候,静待世子殿下训示!”
“郡公且慢。”陈元康抬手虚按,止住孙腾急切的话语,脸上笑意更深:
“世子说了,倒也不必如此仓促。三日后午时正刻,请郡公领着贵府几位少年郎,至邙山猎场候驾。世子想亲眼看看孙氏儿郎们驰骋山林、张弓引箭的……”他微微一顿,加重了语气:
“真本事……”
陈元康的话还没说完,但猛然间,方才的那八个字——“泰山之坚,终不为厉”——却如同惊雷在孙腾混沌的思绪中炸开!
心念电光火石般急转,无数线索瞬间贯通,此刻陈元康提到的北邙猎场校阅子弟,还有方才转达的那句看似承诺却暗含深意的话语……
“不必等三日了……”
他霍然转身,袍袖带风,目光灼灼地看向淮南王府那依旧灯火通明的方向,语气急促:
“我这便折返,即刻求见世子殿下!有些话……有些关乎社稷、关乎臣子本分的话,必须当面向殿下陈情!一刻也等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