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康脸上的笑意此刻已尽数化为赞赏,微微躬身:
“世子明察秋毫,烛照万里。臣,佩服。”
“嘿!”高澄忽然转身,拍了拍陈元康的肩膀,语气轻松了几分:
“长猷你什么都好,就是这性子没有老崔洒脱!老是说这些酸话。”说着。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要不是长猷你和我苏师配合布下天罗地网,若无那如流水般昼夜不息、自洛阳邺城飞驰而来的密报,我纵有千般心思,也是盲人摸象呀。”
夜风渐起,吹散了高澄额前的几缕碎发。他仰头望向洛阳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凌厉:
“不过,既然他们想玩,那我就陪他们好好玩玩。看看这北地,究竟是谁说了算!明日,我们便启程回洛阳!”
他向前一步,目光再次投向那洛阳所在的西南方向:
“他们以为父王远征在外,后方空虚,便可趁机作乱?以为那龙椅上的傀儡心有不甘,便可引为奥援?以为勾结几个道士,妄谈几句天命,便能撼动我高氏根基?”
“痴心妄想!”高澄的声音陡然转冷:
“洛阳城内的每一丝风吹草动,府库的每一粒麦豆出入,甚至那深宫之中的蠢货是喜是怒,是召见了谁,说了什么……都在我们掌中!他们拿什么和我们斗!”
说着,他猛地转身,目光灼灼地逼视着陈元康:
“传令下去!
“洛阳方向,所有暗桩,都给我盯死了!我要知道他们何时碰头,说了何话,动了何人!一丝一毫,不得遗漏!”
留守各部,枕戈待旦,严密布防!凡有异动者,无论出身门第,立斩不赦!”
至于那位山真人……”
高澄眼中闪过一丝嘲弄:
“他既然号称通变化、知天命,那就让他好好算算,他自己的命,还能有几何!”
“诺!”
陈元康肃然领命,腰杆挺得笔直,眼中再无半分温润。他深知,眼前这位年轻的世子,早已不是需要庇护的雏鹰,而是一柄已然出鞘、即将饮血的利剑!
高澄复又望向远方:
“父王在前方浴血,为天下搏一个万世太平。这后方,绝不容有失!我要让这并州、冀州、乃至整个河南河北,铁桶一般!让那些心怀叵测之徒知道……
我高子惠在此,便是这北地的定海神针!”
…………
残月如钩,挂在洛阳城头的檐角上,将青灰色的城墙镀上一层冷冽的银光。
三更的梆子声刚过,城南永和坊的坊门便悄然开启一道缝隙,十余匹快马悄无声息地滑入坊内,马蹄包裹着厚布,典型的军阵潜行之法。
为首之人身披粗布斗篷,风帽低垂,只露出半张清瘦的面容。月光下,一双眼睛微微眯起,扫过坊内沉睡的屋舍。
“苏令君,世子昨日刚到洛阳。”
随行的龙雀司秘卫压低声音,手指向坊内深处一座不起眼的宅院。
苏绰微微颔首,不由想起半月前在长安城外与高王的密谈,当时长安刚下,高王望着对岸炊烟袅袅的军营,说的话至今犹在耳畔:
“令绰,洛阳那些不怀好意之人必会趁我不在兴风作浪。阿惠虽聪慧,终究年轻气盛,还需你回去坐镇。”
马蹄声戛然而止,苏绰收回思绪。
眼前这座看似普通的宅院,实则是龙雀司在洛阳的隐秘据点。
院墙比寻常宅邸高出三尺,墙头暗设铁蒺藜;门前两株古槐枝干虬结,正好遮蔽来自街面的视线。
“令君稍候。”亲卫上前,在门环上有节奏地轻叩两下,停顿,再三两下。
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露出一张年轻侍卫的脸。那人看清来人后,眼中闪过一丝惊诧,随即恭敬地深施一礼:
“苏令君既然已回洛阳,世子必喜出望外。”
苏绰解下斗篷,露出内里一袭半旧青衫。他抬手整了整发冠,嘴角浮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世子可还醒着?”
“醒着,醒着!”
侍卫连忙侧身让路:
“世子这几夜都熬到四更天,方才还在与陈参军议事哩。”
穿过几道回廊,苏绰的脚步在月洞门前微微一顿。
前方水榭中灯火通明,隐约传来棋子落盘的清脆声响。
远远可见一个挺拔的少年身影正俯身案前,时不时捻子落下。
“阿惠。”
苏绰轻唤一声,声音不大,却让水榭中的身影猛然抬头。
“苏师!”
高澄手中的棋子“啪”地落在棋盘上。
他霍然起身,案几被撞得微微一晃。少年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前,竟不顾礼仪一把抓住苏绰的手腕:
“可把苏师盼回来了!长安战事如何?父王可还安好?”
苏绰任由他拉着,目光细细打量这位多时未见的弟子。
高澄比大军出动时又长高了些,原本圆润的下颌线条隐隐变得多了些棱角,唯有那双遗传自高欢的鹤眼凤目依旧明亮如星,此刻正灼灼地盯着自己。
“王上一切安好,长安已定。”
苏绰从怀中取出一封火漆密信:
“这是王上给世子的家书。”
高澄几乎是本能地接过那封信笺,他并未立刻拆阅,反而紧紧攥着信,另一只手依旧执着地拉着苏绰的衣袖,径自将他引向主位。
“苏师一路鞍马劳顿,定是辛苦万分!快请安坐,先用些热茶点心,驱驱寒气。”
说着,少年亲自执壶,态度恭谨的倒了杯茶水,随即挨着苏绰坐下:
“我原以为您还要耽搁几日才能到哩!如今洛阳还算安稳,苏师何必这般着急,想到您为父王、为弟子日夜兼程,穿州过府,风尘仆仆……弟子这心里,真是既感念,又心中不安呐!”
苏绰闻言,唇角不禁逸出一丝温煦的笑意,却是轻斥道:
“阿惠休要油嘴滑舌,为师若再不星夜兼程赶回,这洛阳的天只怕都要被你翻过来了!”
氤氲的茶香在灯下缭绕,苏绰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棋枰。但见黑子如铁壁合围,气势汹汹,已将白子死死困于一隅,岌岌可危。
对面端坐的陈元康窥见苏绰留意棋局,心领神会地微微一笑,旋即从容起身,拱手深施一礼,姿态恭谨:
“令君千里风尘甫归故地,元康便不叨扰世子与令君师徒一叙契阔了,先行告退。”
“长猷且留步。”
苏绰抬手止住了陈元康,自宽袖中徐徐取出一封同样蜡封严密的信笺:
“王上也有话带给长猷。”
陈元康浑身一震,面上霎时掠过受宠若惊之色,慌忙整肃衣冠,双手高举过头,以极其恭谨的姿态接过那封信函。
旋即退至水榭一隅的灯影之下,屏息凝神,借着明亮的烛光,一字一句,无比郑重地细读起来。
“世子明察秋毫,烛照万里。臣,佩服。”
“嘿!”高澄忽然转身,拍了拍陈元康的肩膀,语气轻松了几分:
“长猷你什么都好,就是这性子没有老崔洒脱!老是说这些酸话。”说着。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要不是长猷你和我苏师配合布下天罗地网,若无那如流水般昼夜不息、自洛阳邺城飞驰而来的密报,我纵有千般心思,也是盲人摸象呀。”
夜风渐起,吹散了高澄额前的几缕碎发。他仰头望向洛阳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凌厉:
“不过,既然他们想玩,那我就陪他们好好玩玩。看看这北地,究竟是谁说了算!明日,我们便启程回洛阳!”
他向前一步,目光再次投向那洛阳所在的西南方向:
“他们以为父王远征在外,后方空虚,便可趁机作乱?以为那龙椅上的傀儡心有不甘,便可引为奥援?以为勾结几个道士,妄谈几句天命,便能撼动我高氏根基?”
“痴心妄想!”高澄的声音陡然转冷:
“洛阳城内的每一丝风吹草动,府库的每一粒麦豆出入,甚至那深宫之中的蠢货是喜是怒,是召见了谁,说了什么……都在我们掌中!他们拿什么和我们斗!”
说着,他猛地转身,目光灼灼地逼视着陈元康:
“传令下去!
“洛阳方向,所有暗桩,都给我盯死了!我要知道他们何时碰头,说了何话,动了何人!一丝一毫,不得遗漏!”
留守各部,枕戈待旦,严密布防!凡有异动者,无论出身门第,立斩不赦!”
至于那位山真人……”
高澄眼中闪过一丝嘲弄:
“他既然号称通变化、知天命,那就让他好好算算,他自己的命,还能有几何!”
“诺!”
陈元康肃然领命,腰杆挺得笔直,眼中再无半分温润。他深知,眼前这位年轻的世子,早已不是需要庇护的雏鹰,而是一柄已然出鞘、即将饮血的利剑!
高澄复又望向远方:
“父王在前方浴血,为天下搏一个万世太平。这后方,绝不容有失!我要让这并州、冀州、乃至整个河南河北,铁桶一般!让那些心怀叵测之徒知道……
我高子惠在此,便是这北地的定海神针!”
…………
残月如钩,挂在洛阳城头的檐角上,将青灰色的城墙镀上一层冷冽的银光。
三更的梆子声刚过,城南永和坊的坊门便悄然开启一道缝隙,十余匹快马悄无声息地滑入坊内,马蹄包裹着厚布,典型的军阵潜行之法。
为首之人身披粗布斗篷,风帽低垂,只露出半张清瘦的面容。月光下,一双眼睛微微眯起,扫过坊内沉睡的屋舍。
“苏令君,世子昨日刚到洛阳。”
随行的龙雀司秘卫压低声音,手指向坊内深处一座不起眼的宅院。
苏绰微微颔首,不由想起半月前在长安城外与高王的密谈,当时长安刚下,高王望着对岸炊烟袅袅的军营,说的话至今犹在耳畔:
“令绰,洛阳那些不怀好意之人必会趁我不在兴风作浪。阿惠虽聪慧,终究年轻气盛,还需你回去坐镇。”
马蹄声戛然而止,苏绰收回思绪。
眼前这座看似普通的宅院,实则是龙雀司在洛阳的隐秘据点。
院墙比寻常宅邸高出三尺,墙头暗设铁蒺藜;门前两株古槐枝干虬结,正好遮蔽来自街面的视线。
“令君稍候。”亲卫上前,在门环上有节奏地轻叩两下,停顿,再三两下。
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露出一张年轻侍卫的脸。那人看清来人后,眼中闪过一丝惊诧,随即恭敬地深施一礼:
“苏令君既然已回洛阳,世子必喜出望外。”
苏绰解下斗篷,露出内里一袭半旧青衫。他抬手整了整发冠,嘴角浮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世子可还醒着?”
“醒着,醒着!”
侍卫连忙侧身让路:
“世子这几夜都熬到四更天,方才还在与陈参军议事哩。”
穿过几道回廊,苏绰的脚步在月洞门前微微一顿。
前方水榭中灯火通明,隐约传来棋子落盘的清脆声响。
远远可见一个挺拔的少年身影正俯身案前,时不时捻子落下。
“阿惠。”
苏绰轻唤一声,声音不大,却让水榭中的身影猛然抬头。
“苏师!”
高澄手中的棋子“啪”地落在棋盘上。
他霍然起身,案几被撞得微微一晃。少年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前,竟不顾礼仪一把抓住苏绰的手腕:
“可把苏师盼回来了!长安战事如何?父王可还安好?”
苏绰任由他拉着,目光细细打量这位多时未见的弟子。
高澄比大军出动时又长高了些,原本圆润的下颌线条隐隐变得多了些棱角,唯有那双遗传自高欢的鹤眼凤目依旧明亮如星,此刻正灼灼地盯着自己。
“王上一切安好,长安已定。”
苏绰从怀中取出一封火漆密信:
“这是王上给世子的家书。”
高澄几乎是本能地接过那封信笺,他并未立刻拆阅,反而紧紧攥着信,另一只手依旧执着地拉着苏绰的衣袖,径自将他引向主位。
“苏师一路鞍马劳顿,定是辛苦万分!快请安坐,先用些热茶点心,驱驱寒气。”
说着,少年亲自执壶,态度恭谨的倒了杯茶水,随即挨着苏绰坐下:
“我原以为您还要耽搁几日才能到哩!如今洛阳还算安稳,苏师何必这般着急,想到您为父王、为弟子日夜兼程,穿州过府,风尘仆仆……弟子这心里,真是既感念,又心中不安呐!”
苏绰闻言,唇角不禁逸出一丝温煦的笑意,却是轻斥道:
“阿惠休要油嘴滑舌,为师若再不星夜兼程赶回,这洛阳的天只怕都要被你翻过来了!”
氤氲的茶香在灯下缭绕,苏绰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棋枰。但见黑子如铁壁合围,气势汹汹,已将白子死死困于一隅,岌岌可危。
对面端坐的陈元康窥见苏绰留意棋局,心领神会地微微一笑,旋即从容起身,拱手深施一礼,姿态恭谨:
“令君千里风尘甫归故地,元康便不叨扰世子与令君师徒一叙契阔了,先行告退。”
“长猷且留步。”
苏绰抬手止住了陈元康,自宽袖中徐徐取出一封同样蜡封严密的信笺:
“王上也有话带给长猷。”
陈元康浑身一震,面上霎时掠过受宠若惊之色,慌忙整肃衣冠,双手高举过头,以极其恭谨的姿态接过那封信函。
旋即退至水榭一隅的灯影之下,屏息凝神,借着明亮的烛光,一字一句,无比郑重地细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