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洛阳城。
晨雾还没有散尽,青石板路还沁着昨夜的凉意,整座城池沉浸在破晓前特有的、慵懒的静谧之中。
骤然!一阵如同滚雷炸裂般急促的马蹄声,蛮横地撕碎了这片安宁!
只见一骑快马奔入城中,卷着烟尘,狂飙突进!
马背上的驿卒风尘仆仆,汗水浸透衣甲,背后几面猩红的令旗猎猎翻飞,几乎要挣脱束缚!
他扯着早已嘶哑的喉咙,一遍又一遍,用尽全身力气地狂吼,那声音带着破音的亢奋,如同投入死水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
“捷报!长安大捷!高王已攻破长安!天佑我洛阳啊!”
“捷报!长安破了!高王万胜!”
听到驿卒的嘶吼,城楼上的戍卒最先反应过来:
“哈哈哈哈!我说什么来着?高王他们那就是战神临凡!百战百胜,攻无不克哇!”
街边,一个正抖开棉布准备开铺的布商,动作猛地一僵,随即霍然抬头!他浑浊的老眼瞬间迸射出狂喜的光彩,一把抓住身边小厮的胳膊,激动得胡须都在簌簌发抖:
“听见没?听见没!我就说长安那些贼兵不是咱洛阳军的对手!”
街角,一个卖蒸饼的矮黑汉子,正弯腰揉着面团。
等驿卒的呼喊传来,他浑身剧震,手中沾满面粉的擀面杖“哐当”一声掉在案上!他猛地挺直腰板,布满风霜的黑皱脸庞,竟在刹那间绽放出孩童般纯粹到极致的狂喜!
他高高举起沾着面粉的黝黑双手,用尽平生力气,嘶声呐喊:
“高王——威武!”
这声呐喊,彻底点燃了引信!
轰!
高王军大捷的消息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席卷了整个洛阳城!
东市里,此起彼伏的“哗啦”声响起,商贩们纷纷丢下算盘、撇开货物,推开店门就往外冲;西坊的工匠们更是如同听到集结号令,锤凿斧锯噼里啪啦扔了一地,赤着膊、涨红脸,争先恐后地涌上街头!一张张原本麻木或疲惫的脸上,此刻只剩下难以置信的狂喜和熊熊燃烧的激动!
人潮!汹涌的人潮!从每一条巷陌、每一个坊市汇聚而来,填满了宽阔的主街。
突然!
“高王万胜!”
不知是哪个角落,一个因激动而变调的、近乎破音的嘶吼猛地炸响!
“高王——万胜!!”如同找到了宣泄的闸门,第二个声音立刻跟上!
“万胜!!!”
“高王万胜!!”
没有什么比摧枯拉朽的胜利更能鼓舞人心,特别是当这胜利几乎是连续不断的时候。
对这些百姓来说,那个名字能让他们吃饱饭,能保护他们不受战火侵蚀,能让他们过上安稳的日子………让他们这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蝼蚁,第一次尝到“活着”的滋味。
所有人都明白,他们喊出来的并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未来可能的,顿顿能吃饱的憧憬。
这种奢侈的憧憬正在那人手中一点点变得触手可及,他们又怎能不兴奋呢?
…………
皇宫深处,元朗正倚在龙椅上小憩。
连日来的忧虑让他疲惫不堪,眼下的青黑在苍白的面容上格外明显。
“陛下!陛下!”内侍总管王德慌慌张张地跑进殿内,连礼数都没顾上。
元朗猛地惊醒,长袍袖口不慎带翻了案几上的茶盏。滚烫的茶水溅在他手背上,他却浑然不觉。
“何事如此慌张?”元朗的声音有些嘶哑。
“长、长安……”
王德上气不接下气:“高王已攻破长安了!”
元朗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缓缓站起身:
“何时的事?”他问,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今晨刚到的捷报。”
王德低着头,不敢看皇帝的脸色:
“高王以仁义之师入城,不伤百姓,还开仓放粮。”
“够了!”元朗突然暴喝一声,吓得王德“扑通”跪倒在地。
殿内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元朗的胸膛剧烈起伏,他转身望向窗外,仿佛听到了外面的欢呼声。
何其荒谬!何其讽刺!
他的臣民在为另一个人的胜利欢呼,并非为了他——这御座之上的天子,而是为了那个……那个只需一念便可将他如敝履般丢弃的权臣!那个……窃据了他所有威权、视他如无物的枭雄!
一股尖锐的屈辱与暴怒猛地冲上颅顶!
元朗死死攥紧了拳头,他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场景:当时那人要奉他为帝,谦恭有礼,口口声声说要“匡扶魏室”!
“匡扶魏室?”
元朗喉间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冷笑。
自那顶沉重的冠冕扣上他头顶的那一刻起,他便明白了。什么九五至尊?什么君临天下?他不过是被架在龙椅上的一尊泥胎木偶!
不!连泥胎木偶都不如!
木偶还会有人去供奉,还会有人去崇敬。
而他呢?他根本就是被供奉在庙堂最高处的一件器物,一件象征着“正统”却口不能言、目不能视、手不能动的——祭品!
所有的诏令出自他人之手,所有的朝议行于他人之口,他存在的意义,仅仅是为那滔天权势披上一件名为“天命”的华服。
而如今,长安局势也已然落定!那虎踞龙盘的关中之地,连同它八百里秦川的膏腴与险固,瞬息之间,便已如探囊取物般,尽数归入那人翻云覆雨的手掌之中!
放眼这北地残破的河山,竟已有其二改弦易张,姓了高!
晋阳的霸府,洛阳的宫阙,如今又添上了长安的故都……那人的权柄已然像是垂天之翼,牢牢的盖住了魏室。
到了这种时候,他这件早已千疮百孔、褪尽荣光的“天命”华服,对那已然俯视众生的枭雄而言,还有一丝一毫存在的必要么?
他这尊徒有其表的泥塑偶像,难道不正是已到了被弃如敝履,甚至碾为齑粉的时候了么?
想到这里,元朗颓然开口:
“教山淳远来……教山淳远来!”
王德抬头,面露难色:“陛下,山道长正在闭关……”
“朕不管他在干什么!”元朗一脚踢翻案几,上面的奏折散落一地:
“立刻把他找来!今夜子时之前,朕要在紫宸殿见他!”
王德连滚带爬地退出殿外。
元朗独自站在满地狼藉中,听着远处隐约传来的欢呼,又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孤家寡人”。
晨雾还没有散尽,青石板路还沁着昨夜的凉意,整座城池沉浸在破晓前特有的、慵懒的静谧之中。
骤然!一阵如同滚雷炸裂般急促的马蹄声,蛮横地撕碎了这片安宁!
只见一骑快马奔入城中,卷着烟尘,狂飙突进!
马背上的驿卒风尘仆仆,汗水浸透衣甲,背后几面猩红的令旗猎猎翻飞,几乎要挣脱束缚!
他扯着早已嘶哑的喉咙,一遍又一遍,用尽全身力气地狂吼,那声音带着破音的亢奋,如同投入死水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
“捷报!长安大捷!高王已攻破长安!天佑我洛阳啊!”
“捷报!长安破了!高王万胜!”
听到驿卒的嘶吼,城楼上的戍卒最先反应过来:
“哈哈哈哈!我说什么来着?高王他们那就是战神临凡!百战百胜,攻无不克哇!”
街边,一个正抖开棉布准备开铺的布商,动作猛地一僵,随即霍然抬头!他浑浊的老眼瞬间迸射出狂喜的光彩,一把抓住身边小厮的胳膊,激动得胡须都在簌簌发抖:
“听见没?听见没!我就说长安那些贼兵不是咱洛阳军的对手!”
街角,一个卖蒸饼的矮黑汉子,正弯腰揉着面团。
等驿卒的呼喊传来,他浑身剧震,手中沾满面粉的擀面杖“哐当”一声掉在案上!他猛地挺直腰板,布满风霜的黑皱脸庞,竟在刹那间绽放出孩童般纯粹到极致的狂喜!
他高高举起沾着面粉的黝黑双手,用尽平生力气,嘶声呐喊:
“高王——威武!”
这声呐喊,彻底点燃了引信!
轰!
高王军大捷的消息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席卷了整个洛阳城!
东市里,此起彼伏的“哗啦”声响起,商贩们纷纷丢下算盘、撇开货物,推开店门就往外冲;西坊的工匠们更是如同听到集结号令,锤凿斧锯噼里啪啦扔了一地,赤着膊、涨红脸,争先恐后地涌上街头!一张张原本麻木或疲惫的脸上,此刻只剩下难以置信的狂喜和熊熊燃烧的激动!
人潮!汹涌的人潮!从每一条巷陌、每一个坊市汇聚而来,填满了宽阔的主街。
突然!
“高王万胜!”
不知是哪个角落,一个因激动而变调的、近乎破音的嘶吼猛地炸响!
“高王——万胜!!”如同找到了宣泄的闸门,第二个声音立刻跟上!
“万胜!!!”
“高王万胜!!”
没有什么比摧枯拉朽的胜利更能鼓舞人心,特别是当这胜利几乎是连续不断的时候。
对这些百姓来说,那个名字能让他们吃饱饭,能保护他们不受战火侵蚀,能让他们过上安稳的日子………让他们这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蝼蚁,第一次尝到“活着”的滋味。
所有人都明白,他们喊出来的并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未来可能的,顿顿能吃饱的憧憬。
这种奢侈的憧憬正在那人手中一点点变得触手可及,他们又怎能不兴奋呢?
…………
皇宫深处,元朗正倚在龙椅上小憩。
连日来的忧虑让他疲惫不堪,眼下的青黑在苍白的面容上格外明显。
“陛下!陛下!”内侍总管王德慌慌张张地跑进殿内,连礼数都没顾上。
元朗猛地惊醒,长袍袖口不慎带翻了案几上的茶盏。滚烫的茶水溅在他手背上,他却浑然不觉。
“何事如此慌张?”元朗的声音有些嘶哑。
“长、长安……”
王德上气不接下气:“高王已攻破长安了!”
元朗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缓缓站起身:
“何时的事?”他问,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今晨刚到的捷报。”
王德低着头,不敢看皇帝的脸色:
“高王以仁义之师入城,不伤百姓,还开仓放粮。”
“够了!”元朗突然暴喝一声,吓得王德“扑通”跪倒在地。
殿内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元朗的胸膛剧烈起伏,他转身望向窗外,仿佛听到了外面的欢呼声。
何其荒谬!何其讽刺!
他的臣民在为另一个人的胜利欢呼,并非为了他——这御座之上的天子,而是为了那个……那个只需一念便可将他如敝履般丢弃的权臣!那个……窃据了他所有威权、视他如无物的枭雄!
一股尖锐的屈辱与暴怒猛地冲上颅顶!
元朗死死攥紧了拳头,他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场景:当时那人要奉他为帝,谦恭有礼,口口声声说要“匡扶魏室”!
“匡扶魏室?”
元朗喉间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冷笑。
自那顶沉重的冠冕扣上他头顶的那一刻起,他便明白了。什么九五至尊?什么君临天下?他不过是被架在龙椅上的一尊泥胎木偶!
不!连泥胎木偶都不如!
木偶还会有人去供奉,还会有人去崇敬。
而他呢?他根本就是被供奉在庙堂最高处的一件器物,一件象征着“正统”却口不能言、目不能视、手不能动的——祭品!
所有的诏令出自他人之手,所有的朝议行于他人之口,他存在的意义,仅仅是为那滔天权势披上一件名为“天命”的华服。
而如今,长安局势也已然落定!那虎踞龙盘的关中之地,连同它八百里秦川的膏腴与险固,瞬息之间,便已如探囊取物般,尽数归入那人翻云覆雨的手掌之中!
放眼这北地残破的河山,竟已有其二改弦易张,姓了高!
晋阳的霸府,洛阳的宫阙,如今又添上了长安的故都……那人的权柄已然像是垂天之翼,牢牢的盖住了魏室。
到了这种时候,他这件早已千疮百孔、褪尽荣光的“天命”华服,对那已然俯视众生的枭雄而言,还有一丝一毫存在的必要么?
他这尊徒有其表的泥塑偶像,难道不正是已到了被弃如敝履,甚至碾为齑粉的时候了么?
想到这里,元朗颓然开口:
“教山淳远来……教山淳远来!”
王德抬头,面露难色:“陛下,山道长正在闭关……”
“朕不管他在干什么!”元朗一脚踢翻案几,上面的奏折散落一地:
“立刻把他找来!今夜子时之前,朕要在紫宸殿见他!”
王德连滚带爬地退出殿外。
元朗独自站在满地狼藉中,听着远处隐约传来的欢呼,又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孤家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