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闻言苦着脸:
“三天呐!三天都够咱们奔袭到渭州了!若是让慕容世伏跑了,高王还不拆了我……”
他说到一半突然住口,拳头捏得死紧。
斛律光却仿佛没注意到他的失态,只是平静地望着奔涌的河水。
“今日我观测天象,西北风已转东北。”斛律光指指点点,凌空点出洛水走向:
“东北风起,上游冰雪融化将缓,浮冰必减。按《周髀》所载,此时节若遇东北风,温度必然骤降。我方才已命人测过水温,已与浮冰无异!到时河水不行,下游必将重新封冻。”
侯景闻言先是一怔,随即气极反笑:
“明月啊明月!你什么时候也学会苏先生整日里摆弄玄虚那一套了!你小子才读过几本兵书?就能妄断天时了?”
说着,他装模做样的的朝东边揖了一礼:
“要是此刻高王在此说这番话,我倒勉强还能相信几分!你小子就别搁这宽慰我了,去!去!”
斛律光哈哈一笑,忽然解下腰间皮囊仰头饮了一口,随后不卑不亢道:
“末将自幼就随族人在敕勒川牧马,自是识得风雪脾气的。”
他忽然压低声音:
“其实高王密令中还说,若我斛律光当真摸不准风雪脾性了,另有锦囊相付!”
“锦囊?”侯景眼中精光一闪,兴奋道:
“我就知道高王惦记着俺老侯,拿来我看!”
“高王说了,”斛律光面露难色:
“先略等几日再……”
“莫要聒噪,”侯景急的直跺脚:
“高王能不知道我侯万景的脾气?那定然是让我提前看的,”
他突然伸手去掏斛律光胸前,“你小子莫不是要急死我?就拿来吧!”
斛律光侧身避过,无奈取出个赤色锦囊。
侯景伸手欲接,却在将将要触及锦囊的刹那突然缩回。
他烦躁地抓了抓头,:“罢了罢了!”重重叹了口气,“高王用兵向来神机妙算,咱们还是莫要坏了他谋划!他怎么说,咱们就怎么做吧!”
他转身望向洛水:
“他娘的!就再等三日!若到时冰面不封……”
他手指捏得咯吱作响:
“老子游也要游过去!”
斛律光悄然将锦囊收回怀中,嘴角微不可察地扬了扬。
临时营帐里,侯景烦躁地踱步。
案几上的舆图被他揉得皱皱巴巴,标记行军路线的朱砂模糊成一片。帐外,士兵们搭建营帐的吆喝声与战马不安的嘶鸣交织在一起。
“报!上游斥候回报!”亲兵掀开帐帘,带进一阵刺骨寒风。
侯景猛地抬头:“说!”
“上游三十里处冰凌确实在减少,但河水仍很湍急……”
侯景挥手打断他:“再探!”
等亲兵退下,侯景一拳砸在案几上。他何尝不想相信高王?但眼前这汹涌的洛水,怎么看也不像三日内能封冻的样子。若是耽误了军机……这个锅可是实打实的在他身上啊!
帐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侯景皱眉掀开帐帘,只见斛律光正指挥士兵们在河岸高处搭建一座简易的瞭望台。
“你这是作甚?”侯景大步走过去。
斛律光转身:
“高王说了,需在河岸高处设台,时刻观察上游水流。”
侯景摆了摆手:“明月自去摆弄!我就只管过河!”
…………
朔风呼啸,洛水两岸的枯草在寒风中剧烈摇摆。第一日过去,河水的咆哮声并没有减弱的意思。侯景站在瞭望台上,寒风吹得他脸颊生疼。
远处,几个士兵试图用绳索绑着石头测量水深,河水将绳索绷得笔直,士兵们被冲得站立不稳,在湿滑的河岸上不住打滑。
一个年轻士兵突然失去平衡,险些被卷入激流,幸亏同伴及时拽住他的腰带。
“都督,喝口酒暖暖身子吧。”
亲卫递上一个皮囊。
侯景接过酒囊猛灌一口,劣酒烧得喉咙火辣辣的疼。
他望向对岸,浑浊的河水中翻滚着大块浮冰,相互撞击发出令人牙酸的声响。一时之间,他真的有种蹚水过去的冲动。
第二日上午,侯景召集众将议事。
“不能再等了!”
他拍案而起,眼中布满血丝:
“再等慕容世伏就该溜出去了!咱不能干等了!”
司马子如等人面面相觑,斛律光坐在角落,正要开口——
“我意已决!”
侯景抽出佩刀,寒光在帐内一闪:
“明日一早,全军绕道上游!就是跑断腿,也要追上那吐谷浑狗贼!”
“都督。”刀身震颤的嗡鸣声中,斛律光终于开口:
“明日才是第三日。”
侯景急的直跺脚:
“我的明月哎!战机稍纵即逝,你光让我等,可那慕容世伏会等吗?”
他一把扯下貂帽:“高王的锦囊里到底写的什么?要不咱还是先……”
“报!”
他话音未落,一位斥候突然掀开帐帘高声汇报:
“上游冰凌大减!河水开始变缓了!”
帐内霎时寂静下来,侯景的刀缓缓放下,他看向斛律光,年轻人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
“再探!”侯景声音沙哑。
第三日黎明,侯景早早登上了瞭望台。东方刚泛起鱼肚白,河面上的雾气还未散去。他揉了揉酸涩的双眼,突然僵住了——
河水的咆哮声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特的“咔咔”声,像是某种巨大的生物在轻轻叩击冰面。
侯景瞪大眼睛,只见昨日还在往见了,河面重新封冻,在晨光中泛着青灰色的冷光。而更远处,上游的方向,冰层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上游蔓延。
“这……这还真的冻上了!”侯景喃喃自语,声音里混杂着震惊与敬畏。
他蹲下身,手中长槊重重砸在冰面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冰层纹丝不动,在晨光中泛着幽幽的蓝光。
斛律光不知何时已站在他身侧:
“冰层冻得这般结实,今日午前我们就可以全军渡河了!”
侯景死死盯着河面,透过厚厚的冰层,他仿佛看见高王在中军大帐中运筹帷幄的身影。那种苏先生常常说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感觉让他脊背发凉,又莫名热血沸腾。
“传令!”侯景突然转身,声音微微发颤:
“全军准备,分五列踏冰渡河!马匹间距不得少于十步!!”
河面已完全封冻,足以支撑人马通过。侯景亲自带队,踏上了这天赐的冰桥。
“小心!勿要着急!”他低声喝道。
战马不安地喷着鼻息,马蹄铁上缠着防滑的草绳。侯景能感觉到冰面在脚下微微震颤,两千精锐排成几列,缓缓向对岸移动。
斛律光走在侯景身侧,突然轻声说道:
“此次远击吐谷浑非同小可,若是能擒住慕容世伏,大都督要谨慎行事。”
“什么?”侯景全神贯注地盯着脚下的冰面,头也不回地应道:
“明月何时也学苏先生打哑谜了?”
斛律光脚步微顿:
“若是我们真能一举攻入吐谷浑腹地,直捣伏俟城,大都督当谨记‘持盈’二字。”
“嗯?”侯景转头,他眯起眼睛打量着这个年仅十六却已身高七尺的沉稳少年:
“这些话是阿六敦教你说的么?”
斛律光不卑不亢地迎上他的目光:
“家父常说,如今晋阳军府中,自高王以下,有三人自成气象……”
他压低声音:“高王此次不顾窦都督的劝阻,特意择定大都督为先锋,行此孤军冒险之事……”
“明月啊,”侯景突然咧嘴一笑,露出森白的牙齿:
“高王的志向我又岂能不知!他欲荡平天下,我等只安心作其手中锋刃便是!”
斛律光上前半步:“正因如此,大都督更该明白——”少年将军的声音陡然转冷:
“功高莫过于救主,威重莫过于灭国。”
侯景脸上的笑容凝固了一瞬。
半晌,他轻叹一声:
“苏先生以前也说过,窦宁世不动如山,高敖曹侵掠如火,俱是难得的世之名将!”
斛律光意味深长接着道:
“大都督则是动如雷震啊!”
“哈哈!”侯景突然放声大笑,重重拍在斛律光肩甲上:
“明月不必说了,我已明白阿六敦的意思,今次定然不会像上回那般莽撞了!”
“三天呐!三天都够咱们奔袭到渭州了!若是让慕容世伏跑了,高王还不拆了我……”
他说到一半突然住口,拳头捏得死紧。
斛律光却仿佛没注意到他的失态,只是平静地望着奔涌的河水。
“今日我观测天象,西北风已转东北。”斛律光指指点点,凌空点出洛水走向:
“东北风起,上游冰雪融化将缓,浮冰必减。按《周髀》所载,此时节若遇东北风,温度必然骤降。我方才已命人测过水温,已与浮冰无异!到时河水不行,下游必将重新封冻。”
侯景闻言先是一怔,随即气极反笑:
“明月啊明月!你什么时候也学会苏先生整日里摆弄玄虚那一套了!你小子才读过几本兵书?就能妄断天时了?”
说着,他装模做样的的朝东边揖了一礼:
“要是此刻高王在此说这番话,我倒勉强还能相信几分!你小子就别搁这宽慰我了,去!去!”
斛律光哈哈一笑,忽然解下腰间皮囊仰头饮了一口,随后不卑不亢道:
“末将自幼就随族人在敕勒川牧马,自是识得风雪脾气的。”
他忽然压低声音:
“其实高王密令中还说,若我斛律光当真摸不准风雪脾性了,另有锦囊相付!”
“锦囊?”侯景眼中精光一闪,兴奋道:
“我就知道高王惦记着俺老侯,拿来我看!”
“高王说了,”斛律光面露难色:
“先略等几日再……”
“莫要聒噪,”侯景急的直跺脚:
“高王能不知道我侯万景的脾气?那定然是让我提前看的,”
他突然伸手去掏斛律光胸前,“你小子莫不是要急死我?就拿来吧!”
斛律光侧身避过,无奈取出个赤色锦囊。
侯景伸手欲接,却在将将要触及锦囊的刹那突然缩回。
他烦躁地抓了抓头,:“罢了罢了!”重重叹了口气,“高王用兵向来神机妙算,咱们还是莫要坏了他谋划!他怎么说,咱们就怎么做吧!”
他转身望向洛水:
“他娘的!就再等三日!若到时冰面不封……”
他手指捏得咯吱作响:
“老子游也要游过去!”
斛律光悄然将锦囊收回怀中,嘴角微不可察地扬了扬。
临时营帐里,侯景烦躁地踱步。
案几上的舆图被他揉得皱皱巴巴,标记行军路线的朱砂模糊成一片。帐外,士兵们搭建营帐的吆喝声与战马不安的嘶鸣交织在一起。
“报!上游斥候回报!”亲兵掀开帐帘,带进一阵刺骨寒风。
侯景猛地抬头:“说!”
“上游三十里处冰凌确实在减少,但河水仍很湍急……”
侯景挥手打断他:“再探!”
等亲兵退下,侯景一拳砸在案几上。他何尝不想相信高王?但眼前这汹涌的洛水,怎么看也不像三日内能封冻的样子。若是耽误了军机……这个锅可是实打实的在他身上啊!
帐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侯景皱眉掀开帐帘,只见斛律光正指挥士兵们在河岸高处搭建一座简易的瞭望台。
“你这是作甚?”侯景大步走过去。
斛律光转身:
“高王说了,需在河岸高处设台,时刻观察上游水流。”
侯景摆了摆手:“明月自去摆弄!我就只管过河!”
…………
朔风呼啸,洛水两岸的枯草在寒风中剧烈摇摆。第一日过去,河水的咆哮声并没有减弱的意思。侯景站在瞭望台上,寒风吹得他脸颊生疼。
远处,几个士兵试图用绳索绑着石头测量水深,河水将绳索绷得笔直,士兵们被冲得站立不稳,在湿滑的河岸上不住打滑。
一个年轻士兵突然失去平衡,险些被卷入激流,幸亏同伴及时拽住他的腰带。
“都督,喝口酒暖暖身子吧。”
亲卫递上一个皮囊。
侯景接过酒囊猛灌一口,劣酒烧得喉咙火辣辣的疼。
他望向对岸,浑浊的河水中翻滚着大块浮冰,相互撞击发出令人牙酸的声响。一时之间,他真的有种蹚水过去的冲动。
第二日上午,侯景召集众将议事。
“不能再等了!”
他拍案而起,眼中布满血丝:
“再等慕容世伏就该溜出去了!咱不能干等了!”
司马子如等人面面相觑,斛律光坐在角落,正要开口——
“我意已决!”
侯景抽出佩刀,寒光在帐内一闪:
“明日一早,全军绕道上游!就是跑断腿,也要追上那吐谷浑狗贼!”
“都督。”刀身震颤的嗡鸣声中,斛律光终于开口:
“明日才是第三日。”
侯景急的直跺脚:
“我的明月哎!战机稍纵即逝,你光让我等,可那慕容世伏会等吗?”
他一把扯下貂帽:“高王的锦囊里到底写的什么?要不咱还是先……”
“报!”
他话音未落,一位斥候突然掀开帐帘高声汇报:
“上游冰凌大减!河水开始变缓了!”
帐内霎时寂静下来,侯景的刀缓缓放下,他看向斛律光,年轻人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
“再探!”侯景声音沙哑。
第三日黎明,侯景早早登上了瞭望台。东方刚泛起鱼肚白,河面上的雾气还未散去。他揉了揉酸涩的双眼,突然僵住了——
河水的咆哮声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特的“咔咔”声,像是某种巨大的生物在轻轻叩击冰面。
侯景瞪大眼睛,只见昨日还在往见了,河面重新封冻,在晨光中泛着青灰色的冷光。而更远处,上游的方向,冰层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上游蔓延。
“这……这还真的冻上了!”侯景喃喃自语,声音里混杂着震惊与敬畏。
他蹲下身,手中长槊重重砸在冰面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冰层纹丝不动,在晨光中泛着幽幽的蓝光。
斛律光不知何时已站在他身侧:
“冰层冻得这般结实,今日午前我们就可以全军渡河了!”
侯景死死盯着河面,透过厚厚的冰层,他仿佛看见高王在中军大帐中运筹帷幄的身影。那种苏先生常常说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感觉让他脊背发凉,又莫名热血沸腾。
“传令!”侯景突然转身,声音微微发颤:
“全军准备,分五列踏冰渡河!马匹间距不得少于十步!!”
河面已完全封冻,足以支撑人马通过。侯景亲自带队,踏上了这天赐的冰桥。
“小心!勿要着急!”他低声喝道。
战马不安地喷着鼻息,马蹄铁上缠着防滑的草绳。侯景能感觉到冰面在脚下微微震颤,两千精锐排成几列,缓缓向对岸移动。
斛律光走在侯景身侧,突然轻声说道:
“此次远击吐谷浑非同小可,若是能擒住慕容世伏,大都督要谨慎行事。”
“什么?”侯景全神贯注地盯着脚下的冰面,头也不回地应道:
“明月何时也学苏先生打哑谜了?”
斛律光脚步微顿:
“若是我们真能一举攻入吐谷浑腹地,直捣伏俟城,大都督当谨记‘持盈’二字。”
“嗯?”侯景转头,他眯起眼睛打量着这个年仅十六却已身高七尺的沉稳少年:
“这些话是阿六敦教你说的么?”
斛律光不卑不亢地迎上他的目光:
“家父常说,如今晋阳军府中,自高王以下,有三人自成气象……”
他压低声音:“高王此次不顾窦都督的劝阻,特意择定大都督为先锋,行此孤军冒险之事……”
“明月啊,”侯景突然咧嘴一笑,露出森白的牙齿:
“高王的志向我又岂能不知!他欲荡平天下,我等只安心作其手中锋刃便是!”
斛律光上前半步:“正因如此,大都督更该明白——”少年将军的声音陡然转冷:
“功高莫过于救主,威重莫过于灭国。”
侯景脸上的笑容凝固了一瞬。
半晌,他轻叹一声:
“苏先生以前也说过,窦宁世不动如山,高敖曹侵掠如火,俱是难得的世之名将!”
斛律光意味深长接着道:
“大都督则是动如雷震啊!”
“哈哈!”侯景突然放声大笑,重重拍在斛律光肩甲上:
“明月不必说了,我已明白阿六敦的意思,今次定然不会像上回那般莽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