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现,玉璧城头的积雪泛着惨白的光。
王思政站在城楼最高处,寒风吹动他残破的战袍,露出内里早已磨得发白的棉衣。
他望向城下景象,神情晦涩莫名。
城下,晋阳军的玄甲铁骑列阵如林,黑压压的旗帜在风中翻卷。高欢立马阵前,身影巍然。
“贺六浑!”
王思政的声音在清晨的寒风中格外清晰,他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干裂的嘴唇渗出血丝:
“玉璧城破在即,王某有一言相告!”
高欢微微抬头,目光直射城头。他看见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王思政,如今形销骨立,像一具披着铠甲的骷髅。
看到这一幕,高欢忍不住心中一叹,这等既有能力又有担当的大将,可惜明珠蒙尘了。
“王将军请讲。”
他声音不大,但让整个战场都为之一肃。
王思政深吸一口气,胸膛剧烈起伏。
他转身看向城内——那些跟随他死守百余日的将士们正仰望着他,每一张脸上都刻着饥饿与绝望。
“我玉璧将士,皆忠勇之士!”
王思政的声音突然提高:
“前番固守城池致使贵军兵卒折损,皆是我王思政一人之过!望高王念在他们各为其主的份上,善待降卒!”
话音未落,城下已有将士哭出声来。
高欢沉默片刻,缓缓点头:
“王将军尽可放心,高某一向不做那等屠城泄愤之事,必善待降卒。”
得到承诺,王思政如释重负般长舒一口气,肩膀肉眼可见地垮了下来。他抽出亲卫身上的佩剑,手指抚过剑鞘上斑驳的纹路
“将军!”雷五安突然冲上城头:
“你家中尚有妻儿,不必如此啊!”
王思政摇了摇头,嘴角扯出一个惨淡的笑意:
“我为一方镇守,守土失责、为将丧卒,实在愧见关中父老,”
他的声音轻得像叹息:“五安不必再劝。”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封家书,递给雷五安:
“若有机会,将此信交予我家娘子。”
雷五安双手颤抖着接过家书,发现上面沾着新鲜的血迹。他想再说什么,却看见王思政已经转身面向西方。
他缓缓抽出佩剑,寒光如水。剑身映出他憔悴的面容,和远处望不见的长安。
“去时儿牵衣,归日鼓声稀。”
他轻声吟诵,像是说给千里之外的家人:
“借问行路人,嫖姚差可拟?”
剑锋划过脖颈的瞬间,有泪滴落在剑刃上,鲜血如泉涌出,在朝阳下折射出刺目的红光。
高欢端坐马上,望着城头那道轰然倒下的身影,久久不语。
要袅似乎感受到主人复杂的心绪,不安地打着响鼻,喷出团团白气。
“将军——!”
玉璧城内外,无数将士跪地痛哭,哭声如潮水般漫过战场,连晋阳军的士卒都不自觉地低下了头。
高欢抬手示意全军肃静,目光始终未离城头。
他昨日特意命人将吐谷浑王旗和长安军大纛展示在城下,一来是为了瓦解守军士气,二来更是为了招降那位让他又敬又恨的对手——那个在玉璧城头顽固坚守,但领兵守城确实颇有章法的王思政。
“好一个王思政……”高欢低声自语,心头不无惋惜。
他想起前日斥候送来的密报:城中早已断粮多日,守军分食战马,连树皮都剥得精光。可即便如此,王思政仍能组织起有效的防御,端的能称上一句良将。
苏绰策马上前,轻声叹道:
“如此将才,可惜了!”
“可惜不得其主!”
说完,高欢转向一旁的主簿,声音突然提高:
“传令!”
全军为之一肃。
“以诸侯之礼厚葬王思政,着五百玄甲军护灵,就在玉璧城择吉日下葬。另外,寻能工巧匠,以香木刻其身躯,待日后送往长安让其家小告别……”
高欢顿了顿:
“其部下愿降者,一律优待,不得刁难。”
苏绰闻言,连忙补充:
“王上仁德!是否要上表朝廷……”
“自然。”
高欢被苏绰提醒,猛然想到了什么:
“孤要亲自上表天子,追封王思政为忠义伯,谥……”
苏绰心念电转,轻声道:
“谥‘节毅’吧!”
高欢连连点头:
“就依令绰之言!”
说着,他突然翻身下马,在众将惊愕的目光中,缓步走向城门。
“王上!”
窦泰急忙跟上:
“小心为上!”
高欢恍若未闻,径直走到城门前。
他伸手抚过斑驳的城门,上面密密麻麻的箭痕刀疤,记录着这么多天的血战。
“入城。”
他轻声道,随即又提高声音:
“传我军令,玉璧守军皆忠勇之士,入城后我军自有封赏,不得劫掠,不得扰民!违者——”
大夏龙雀铿然出鞘,寒光映雪:
“斩!”
玉璧城门大开。
雷五安站在洞开的城门前,手中捧着王思政的佩剑。他身后,玉璧剩余的残军列队而立,人人面黄肌瘦。
“罪将雷五安,率玉璧残部向高王请降!”
雷五安单膝跪地,将佩剑高举过头。他声音嘶哑,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高欢勒住战马,目光扫过这群伤痕累累的战士。
“将军请起。”
他翻身下马,亲手扶起雷五安。
雷五安抬头,正对上高欢的目光。
他本以为会看到胜利者的骄矜,却发现自己根本看不透对方眼睛中包含的情绪。
如渊如岳,雷五安第一次对一个人产生了这种感觉。
“带我去看看你们的伤兵营。”高欢缓声道。
等踏入那座临时搭建的伤兵营,浓重的腐臭扑面而来。草垫上躺着的士兵大多伤口溃烂,有人正用牙齿撕扯布条包扎断臂。角落里,一个少年兵蜷缩着,怀里紧抱半块发霉的麸饼。
高欢蹲下身,少年惊恐地往后缩,却被他轻轻按住肩膀。
“多大了?”高欢问。
“十……十四。”少年声音细如蚊蚋。
高欢从腰间取下自己的水囊,递到少年干裂的唇边。清水顺着下巴流下,在脏污的衣襟上冲出几道痕迹。
“传军医。”高欢起身:
“往这里多运些药材,务必将这些伤兵救回来!”
…………
当夜,玉璧城头燃起万千火把,将残破的城墙映照得如同白昼。高欢站在王思政自刎的城垛前,指尖轻抚砖石上未干的血迹,久久不语。
城楼下,衣衫褴褛的百姓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
火把的光晕里,独臂老卒拄着削尖的木棍,伤痕累累的手掌紧握着孙儿枯瘦的腕子;怀抱婴孩的妇人将半块麸饼藏在衣襟里,干瘪的乳房早已挤不出一滴乳汁;更多的是一张张青黄交错的少年面孔——那些本该在田间嬉戏的孩童,但眼中却都是与年龄不符的沧桑。
“诸位!”
高欢解下玄色大氅,露出内里朴素的葛布衣衫,朗声道:
“这些年战祸连绵,让三晋百姓颠沛流离,我心中实愧!”
说着他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深深一揖。玄甲亲卫们见状,齐刷刷单膝跪地,铁甲碰撞声锵然滚过城垣。
高欢直起身:
“自今日起,玉璧及周边三州免赋两年!伤者给医药,死者予棺椁,鳏寡孤独皆有所养!”
他转身对苏绰高声道:
“令绰,即刻传令晋阳,调两万石粮秣来此。”
人群中的老妇人突然跪倒,额头重重磕在地上。这动作引得人群一阵躁动,有个总角女娃却愣愣站着,天真发问:
“阿母,这个俊俏郎君是王将军找来的救兵吗?”
苏绰望着这一幕,调侃道:
“王上这般花钱如流水,倒让下官这个家宰为难了。”
“令绰莫怪。”高欢赧然一笑:
“知道令绰经营有道,不知道今年河南河北的粮仓可还充实?”
苏绰拱手笑道:
“王上且放心!今年河南河北二地丰收,太仓之麦豆陈陈相因。莫说两万石,就是五万石,下官也能即刻调来。”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只是朝中恐有人非议……”
高欢目光骤然转冷,声音却依然温和:
“哪个有异议,就让他自来此处与孤分辨。”
王思政站在城楼最高处,寒风吹动他残破的战袍,露出内里早已磨得发白的棉衣。
他望向城下景象,神情晦涩莫名。
城下,晋阳军的玄甲铁骑列阵如林,黑压压的旗帜在风中翻卷。高欢立马阵前,身影巍然。
“贺六浑!”
王思政的声音在清晨的寒风中格外清晰,他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干裂的嘴唇渗出血丝:
“玉璧城破在即,王某有一言相告!”
高欢微微抬头,目光直射城头。他看见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王思政,如今形销骨立,像一具披着铠甲的骷髅。
看到这一幕,高欢忍不住心中一叹,这等既有能力又有担当的大将,可惜明珠蒙尘了。
“王将军请讲。”
他声音不大,但让整个战场都为之一肃。
王思政深吸一口气,胸膛剧烈起伏。
他转身看向城内——那些跟随他死守百余日的将士们正仰望着他,每一张脸上都刻着饥饿与绝望。
“我玉璧将士,皆忠勇之士!”
王思政的声音突然提高:
“前番固守城池致使贵军兵卒折损,皆是我王思政一人之过!望高王念在他们各为其主的份上,善待降卒!”
话音未落,城下已有将士哭出声来。
高欢沉默片刻,缓缓点头:
“王将军尽可放心,高某一向不做那等屠城泄愤之事,必善待降卒。”
得到承诺,王思政如释重负般长舒一口气,肩膀肉眼可见地垮了下来。他抽出亲卫身上的佩剑,手指抚过剑鞘上斑驳的纹路
“将军!”雷五安突然冲上城头:
“你家中尚有妻儿,不必如此啊!”
王思政摇了摇头,嘴角扯出一个惨淡的笑意:
“我为一方镇守,守土失责、为将丧卒,实在愧见关中父老,”
他的声音轻得像叹息:“五安不必再劝。”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封家书,递给雷五安:
“若有机会,将此信交予我家娘子。”
雷五安双手颤抖着接过家书,发现上面沾着新鲜的血迹。他想再说什么,却看见王思政已经转身面向西方。
他缓缓抽出佩剑,寒光如水。剑身映出他憔悴的面容,和远处望不见的长安。
“去时儿牵衣,归日鼓声稀。”
他轻声吟诵,像是说给千里之外的家人:
“借问行路人,嫖姚差可拟?”
剑锋划过脖颈的瞬间,有泪滴落在剑刃上,鲜血如泉涌出,在朝阳下折射出刺目的红光。
高欢端坐马上,望着城头那道轰然倒下的身影,久久不语。
要袅似乎感受到主人复杂的心绪,不安地打着响鼻,喷出团团白气。
“将军——!”
玉璧城内外,无数将士跪地痛哭,哭声如潮水般漫过战场,连晋阳军的士卒都不自觉地低下了头。
高欢抬手示意全军肃静,目光始终未离城头。
他昨日特意命人将吐谷浑王旗和长安军大纛展示在城下,一来是为了瓦解守军士气,二来更是为了招降那位让他又敬又恨的对手——那个在玉璧城头顽固坚守,但领兵守城确实颇有章法的王思政。
“好一个王思政……”高欢低声自语,心头不无惋惜。
他想起前日斥候送来的密报:城中早已断粮多日,守军分食战马,连树皮都剥得精光。可即便如此,王思政仍能组织起有效的防御,端的能称上一句良将。
苏绰策马上前,轻声叹道:
“如此将才,可惜了!”
“可惜不得其主!”
说完,高欢转向一旁的主簿,声音突然提高:
“传令!”
全军为之一肃。
“以诸侯之礼厚葬王思政,着五百玄甲军护灵,就在玉璧城择吉日下葬。另外,寻能工巧匠,以香木刻其身躯,待日后送往长安让其家小告别……”
高欢顿了顿:
“其部下愿降者,一律优待,不得刁难。”
苏绰闻言,连忙补充:
“王上仁德!是否要上表朝廷……”
“自然。”
高欢被苏绰提醒,猛然想到了什么:
“孤要亲自上表天子,追封王思政为忠义伯,谥……”
苏绰心念电转,轻声道:
“谥‘节毅’吧!”
高欢连连点头:
“就依令绰之言!”
说着,他突然翻身下马,在众将惊愕的目光中,缓步走向城门。
“王上!”
窦泰急忙跟上:
“小心为上!”
高欢恍若未闻,径直走到城门前。
他伸手抚过斑驳的城门,上面密密麻麻的箭痕刀疤,记录着这么多天的血战。
“入城。”
他轻声道,随即又提高声音:
“传我军令,玉璧守军皆忠勇之士,入城后我军自有封赏,不得劫掠,不得扰民!违者——”
大夏龙雀铿然出鞘,寒光映雪:
“斩!”
玉璧城门大开。
雷五安站在洞开的城门前,手中捧着王思政的佩剑。他身后,玉璧剩余的残军列队而立,人人面黄肌瘦。
“罪将雷五安,率玉璧残部向高王请降!”
雷五安单膝跪地,将佩剑高举过头。他声音嘶哑,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高欢勒住战马,目光扫过这群伤痕累累的战士。
“将军请起。”
他翻身下马,亲手扶起雷五安。
雷五安抬头,正对上高欢的目光。
他本以为会看到胜利者的骄矜,却发现自己根本看不透对方眼睛中包含的情绪。
如渊如岳,雷五安第一次对一个人产生了这种感觉。
“带我去看看你们的伤兵营。”高欢缓声道。
等踏入那座临时搭建的伤兵营,浓重的腐臭扑面而来。草垫上躺着的士兵大多伤口溃烂,有人正用牙齿撕扯布条包扎断臂。角落里,一个少年兵蜷缩着,怀里紧抱半块发霉的麸饼。
高欢蹲下身,少年惊恐地往后缩,却被他轻轻按住肩膀。
“多大了?”高欢问。
“十……十四。”少年声音细如蚊蚋。
高欢从腰间取下自己的水囊,递到少年干裂的唇边。清水顺着下巴流下,在脏污的衣襟上冲出几道痕迹。
“传军医。”高欢起身:
“往这里多运些药材,务必将这些伤兵救回来!”
…………
当夜,玉璧城头燃起万千火把,将残破的城墙映照得如同白昼。高欢站在王思政自刎的城垛前,指尖轻抚砖石上未干的血迹,久久不语。
城楼下,衣衫褴褛的百姓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
火把的光晕里,独臂老卒拄着削尖的木棍,伤痕累累的手掌紧握着孙儿枯瘦的腕子;怀抱婴孩的妇人将半块麸饼藏在衣襟里,干瘪的乳房早已挤不出一滴乳汁;更多的是一张张青黄交错的少年面孔——那些本该在田间嬉戏的孩童,但眼中却都是与年龄不符的沧桑。
“诸位!”
高欢解下玄色大氅,露出内里朴素的葛布衣衫,朗声道:
“这些年战祸连绵,让三晋百姓颠沛流离,我心中实愧!”
说着他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深深一揖。玄甲亲卫们见状,齐刷刷单膝跪地,铁甲碰撞声锵然滚过城垣。
高欢直起身:
“自今日起,玉璧及周边三州免赋两年!伤者给医药,死者予棺椁,鳏寡孤独皆有所养!”
他转身对苏绰高声道:
“令绰,即刻传令晋阳,调两万石粮秣来此。”
人群中的老妇人突然跪倒,额头重重磕在地上。这动作引得人群一阵躁动,有个总角女娃却愣愣站着,天真发问:
“阿母,这个俊俏郎君是王将军找来的救兵吗?”
苏绰望着这一幕,调侃道:
“王上这般花钱如流水,倒让下官这个家宰为难了。”
“令绰莫怪。”高欢赧然一笑:
“知道令绰经营有道,不知道今年河南河北的粮仓可还充实?”
苏绰拱手笑道:
“王上且放心!今年河南河北二地丰收,太仓之麦豆陈陈相因。莫说两万石,就是五万石,下官也能即刻调来。”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只是朝中恐有人非议……”
高欢目光骤然转冷,声音却依然温和:
“哪个有异议,就让他自来此处与孤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