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你个老骗子!-《射雕拜师裘千丈,开局假娶穆念慈》

  露娜莎单独写的科普信末,语气好像越来越不好,越来越气愤,最后直言:

  还好我在波斯时偶然听闻此药,否则收下你这簪子,戴足时日之后,岂不是……

  别以为我们发生过点什么,你就能够如何,想要我对你死心塌地,做梦去吧!

  “……”,李信无语,当年波斯总教派这蠢女人来当谍子,确实不是明智之举。

  虽然这药不是啥好东西,但若是用了,也是不错的玩具。

  得调查看看这金光耀有没啥同样恶心的狐朋狗友,然后把簪子内药粉取出,想办法搞到其随身携带的物品内,届时,若另一个男的对他矢志不渝,想想还是蛮有趣……

  接下来时日,每次碰到老刘他们,两口子都高兴的很,问询才得知,是城中心一直合作的蜡烛店,给他们下了个大任务。

  这一单蜡烛要的太多了,而且单价很高,所以虽然时间有些赶,但也还是要竭尽全力完成。

  等这单做完,又能给顺娃儿做攒些家底,再过些年就算他们不行了,顺娃儿也能讨到个媳妇儿。

  老两口彻底忙了起来,很多事儿都管顾不上了,好在顺娃懂事的很,上街买菜,甚至是生活做饭,统统都会。

  还学着他奶奶做肉包子,给李信端来一笼。

  但终究还是孩子,有些人看孩子懂事会喜欢,而有些人,反而觉得有机可乘。

  这一日顺娃儿委屈巴巴的来找李信,说是老刘做蜡烛的一种材料必须得用银子才能购买,而家里放置的碎银不够,便将存着的铜钱带到一个钱庄兑换。

  可哪想拿钱庄老板看他是个孩子,竟然把兑出的银子故意缺斤少两。

  顺娃儿回来后称重才发现猫腻,便回去理论,让那老板把缺了的银子补上。

  老刘也暂且放下了手中活儿计,陪孙子一起过去。

  但那钱庄老板却反咬一口,血口喷人,说肯定是爷孙两回去后切掉一块,然后再来故意讹他。

  老刘气的不行,要再理论,那老板却作势要打人,老刘想着孙子还在这儿,且性格本就与人为善,便就算了,忍了这口气。

  却是没想到,顺娃儿私下来找李信了……

  老刘很快跟了过来,责备道:“多大点事儿,也来你李叔这儿说!赶紧跟我回去!”

  老刘寻思,这崽子肯定是看他李叔人高马大,想要喊过去吓唬那钱庄老板,可能有啥用?现在大元是太平盛世,越是这好世道,便越是不能随便打架,李信要是一时冲动把人钱庄老板打了,那才更是麻烦。

  况且,老刘可是知道,李信也是外地人,来这又没多久,人生地不熟的,到现在连个活儿计都没找到,可不好得罪那钱庄老板。

  刘顺低下头来,他明显也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儿。

  其实他本也不是来找李信帮忙出头的,只是想找个人说说,发泄下被骗后的苦闷。

  李信揉了揉小刘顺脑袋,笑着说无妨。

  老刘便告声罪,将小刘顺拎了回去。

  待这爷孙两出门,李信瞅着灶台上昨儿个小刘顺自己做的歪歪丑丑的包子,无奈一叹,走出门去。

  想要给那爷孙两出头?

  若是按照江湖人的办法,自然是打上门去,揍那老板一顿,或就是单纯的吓吓,逼迫其交出多贪了的银子。

  这种方法很简单,很直接,也还算高效。

  但可惜,自己不是普通江湖人。

  不,现在的自己,压根就不是江湖人。

  唯有彻底深入其中,才能真正入道,若提杆枪杀过去,那这么长时间来,作为一个小骗子来感悟这世间所做的努力,就彻底白费了。

  现在,还远没到挣脱出去的时候,因为自己的真气还未完善,自己的道儿,都还没找到。

  既然是作为一名小小的骗子,那肯定要用江湖骗术来解决问题。

  李信简单做了番易容,一是为接下来行事方便,二是为避免今后牵连到老刘一家。

  此行,还喊来了张一氓和人厨子配合。

  李信进了那钱庄后,见规模很小,也没请什么伙计,就一个矮胖的老板守在台前,想来,就是骗过小刘顺的家伙了。

  这个时代,这种小店所赚的,主要还是坑蒙拐骗缺斤少两的生意。

  当然,他们也不是见人就坑,还是得看人下菜,比如小孩,老人,就是最适合的对象。

  甚至有时候就是明着坑,你知道了又能怎样?我这生意能做这么多年,官府肯定知道的,也不至于因为我多坑了你半两,就把我抓走不是?

  那些大的钱庄当然靠谱,但都有最低起兑要求,和来人的身份要求,普通百姓想要拿个三五两碎银去兑铜钱,人家都懒得理你。

  嗯,这事儿可以和郭靖提提,让他想办法改改。

  怎么着也得和前世所知的银行那样,业务不分大小,来者,都是客人。

  至于这种黑心小钱庄,直接取缔就好了……当然,这就是等自己回到嵩山后再办的事了,眼下无需多想。

  此时李信是扮做个约莫五十来岁老者的,看了那老板一眼,从怀中掏出几块碎银,加起来估摸五六两的样子,要兑换铜钱。

  南宋末年时,因为战乱频发,宋庭经济压力巨大,就超量发行纸币,进而导致通货膨胀,铜钱愈发贬值,跌到了差不多两千文才能换一两银子的地步。

  到了大元时期,虽没多久,但郭靖励精图治,且确有治世之才,更有市井出生的朱聪,以及曾为大理丞相的朱子柳等大贤辅佐,倒也很快将经济稳定,而后一两银子通常可换一千五百文铜钱。

  虽比不上北宋初期,但也还算不错了。

  不过这黑心小钱庄肯定是不愿意按照普行兑率的,只给李信一两银子换一千二百文钱。

  李信肯定不干啊,便讨价还价:“这样吧,老板,我让一步,一两银子给我三千文就行。”

  “……”,老板自是连连摇头,老板心想你是不是有毛病,一千五我都不出,还给你出三千?

  就特么没见过这种讨价还价的人。

  二人正自讨价还价,一年轻人急匆匆跑了进来,正是那人厨子,和李信道:“李叔啊,可算是找到您了,原来在这!”

  李信转身,目露疑惑,一副不认识人厨子的模样。

  人厨子便解释道:“我是令郎的朋友,令郎在兴元府做生意,最近赚了些钱,想着老家房子最近要修缮,就托我帮忙带回。”

  说到此,将一个包裹递给李信,李信打开一看,竟是块银灿灿的大白银!

  李信揉了揉眼睛,将其拿起,放在手中掂了掂,喜笑颜开:“这怕是得有五十两吧?小子出息了!没白养他!”

  “是五十两!”,人厨子跟着笑道:“李叔您是养了个好儿子!”

  在二人谈笑时,那钱庄老板就已经双眼放光了,他虽然是开钱庄的,但因规模太小,主要面向普通百姓,平常接触的也基本都是碎银,五两十两的整块银子都很少见到,更别说五十两这种大家伙了。

  人厨子装作还有事要忙,便先离开。

  李信又掂了掂手中的大银子,转向那钱庄忽道:“把那碎银子给我,我不兑了,自己留着,先把儿子送回来的兑了。”

  “反正,有这五十两在,修缮房子也绰绰有余了。”

  钱庄老板盯着大银子,比先前热情了不少,生怕错过了这单大生意,还主动提了点价。

  当然,正常来说,这种整块的大银子,因为在市面流通不多,氧化不严重,且大都是官府铸造,标准严格,成色上肯定要比碎银强出许多,兑率本就高于小块碎银。

  只听这老板笑道:“那我给你按照每一两一千五百文的高价。”

  一千五百文可不是高价,而是碎银子的标准价,此等大块银子,在大钱庄能达到一千七甚至一千八的地步,且因金额不小,已经有资格让大钱庄接待了。

  老板就是看李信模样,估计没见过什么市面,但又怕人离开这儿后,和别人打听到点什么,这才稍作提价。

  他觉得自己好像赌对了……

  李信也笑了起来:“这才对嘛!你也别怪我先前跟你胡乱还价,因为你刚刚就没给我个准儿价!”

  “出来前,我可是找街坊邻居打听过了,如今呢,银子换铜钱就是一千五,没错的。”

  “那是,那是!”,老板笑呵呵回应,生怕对方反悔,赶紧定下后,又着急的去过秤。

  这一称,他不由心惊而暗喜,老家伙不识货,这哪是五十两,而是足有五十六两!

  还好老家伙没朝这边细看,应该是笃定了这银子就是五十两,毕竟他儿子那朋友都说了是五十两,恐怕是那人记岔了,或者他儿子没交代清楚。

  老板心中思虑妥当,而后转身笑道:“确实是五十两,那我这就给你换铜钱。”

  说罢,便拿出铜钱来,整整七十五贯,这可有足足三百多斤,但李信不知从哪儿骑了个毛驴过来,早就候在外面,虽没马儿壮实,但在毛驴界内,也算是大块头了,因此只要李信不上去,光托着这些钱倒也问题不大。

  钱庄老板很殷勤的帮着搬了上去,并且开心的挥着手,目送李信远去。

  这种银子多的冤大头,要是每天都能来几个,他可就发了啊!

  一直到李信走远,这老板才恋恋不舍的折返回去,拿出那大块的银子摩挲,笑容满面。

  但笑着笑着,凭着他多年来的摸银子的经验,好像又赶紧有点不对劲,于是带着几分疑惑,几分担忧,找出把锋利的小刀来,小心翼翼的在那银子边角切了一点。

  待将那切口看清后,瞬间勃然色变。

  这哪是什么银子,这就是镀了薄薄一层银皮的铅块!

  也就是所谓的夹心银,在这个时代,这个行当中,很是常见。

  他只是个小钱庄老板,确实没见多几次大块银子,但自问对银子还是足够了解的,可刚刚怎么就……会着了这种低级的道儿?

  他自是不知,李信骗术登峰造极,对于人心的把控炉火纯青,利用他心中贪欲,利用事情的突然,再加李信对自身一个没见过世面的老实老人形象的塑造,种种因素之下,别说是他,便是大钱庄的掌柜都无法幸免。

  这世间,大多被骗者在事后都会感觉那骗子的骗术其实很是低级,可在先前的被骗过程中,却又有几人能反应过来?

  心慌之下,他赶紧跑到外面,却哪里还有李信和毛驴的踪影?

  正捶胸叹息,想着靠他自己无法找到李信,而纠结要不要报官时,门口一年轻人走了过来,笑道:“看你这样子,是被那老头骗了吧?呵呵,那老家伙在我们那条街可是个惯犯,专门用假银子骗人,没想到你这做银钱生意的人,居然也会着道儿!”

  “你认识他?”,钱庄老板忙抓住这人胳膊,急道:“劳烦快与我说说,此人在哪儿,我定要去找他把这钱财寻回!”

  年轻人将胳膊挣脱他手掌,带着几分戏谑道:“告诉你,倒也无妨,但我跟他是街坊,总不能平白无故反过来帮你吧?”

  这倒也是,所谓人之常情……全看钱。

  不等老板有所表示,那年轻人便主动道:“给我二十两,我就带你去找他,但快到了时,我得先离开,而且你不能说是我带你去的,要不然回头那老家伙岂不是要向我找茬?”

  二十两!?

  钱庄老板嘴角微微一抽,他刚本是打算,顶多给个二两,怎知这年轻人竟狮子大开口。

  他总共被骗的铜钱,也就折合五十两银子,这岂不是要给出去少半?

  年轻人呵呵冷笑:“不愿意就算了,那你要不去报官?但你也知道而今这城里的世道啊,你报官若是不打点个几十两,也别想拿回你那钱。”

  “更何况,你这小钱庄的生意,怕是也不太干净吧?”

  这番话,刚好都说到了钱庄老板的心坎里。

  他神色快速变幻一番,又沉默片刻后,终是咬了咬牙牙,又与那年轻人讨价还价几许,最终给了十五两。

  年轻人便帮他带路,去找那李信。

  没用多久,还真的就找到了李信,毛驴也在,但毛驴背上的钱没影了。

  李信正在这一片最知名的酒楼中,大吃大喝着。

  这酒楼知名到并非多么高端,而是场地够广,面积够大,且味道不错,价格合适,因此常常座无虚席,人满为患。

  这时拿了十五两银子的年轻人已经离开,不多时和另一个年轻人,也就是给李信送去五十两银子的人厨子碰面。

  二人相视一笑,分了这十五两银子。

  至于那钱庄老板,正费劲扒拉开人群,凑到了李信跟前,怒道:“你个老骗子,你来我钱庄换的银子,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