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亨踉跄的背影消失在殿门时,朱祁钰忽然觉得后颈的筋像被抽走了。亲卫捧着解下的银甲退到角落,甲片碰撞的脆响在空殿里荡开,竟让他想起土木堡战场上,断戟刺入马腹的闷声。
“陛下?”副将张辅上前一步,手刚抬起就顿住了——他看见朱祁钰扶着案沿的手指在抖,指节泛白,像在攥着什么要碎的东西。
“都出去。”朱祁钰的声音很轻,带着点沙哑。
阿依娜从屏风后走出来,回鹘长裙的银线在日光里闪了闪。她刚随穆亚娜等人在偏殿候着,听见动静才进来,此刻望着朱祁钰佝偻的背影,忽然想起三年前初见时,他穿着常服在御花园翻《三国志》,阳光落他侧脸,倒比现在像个“帝王”。
“陛下……”
“别叫陛下。”朱祁钰打断她,转过身时,眼里竟没了往日的锐利,只剩一片疲惫的红,“我想静静。”
阿依娜愣了。自她作为联姻的公主入宫,听惯了他自称“本王”“朕”,哪怕私下里,他也总带着三分疏离的威严。这声“我”,像突然扯掉了层厚重的甲,露出底下那个会累、会慌的凡人。
“朱祁钰,你……”她往前走了半步,“累了?要不让琪亚娜来陪你说说话?她昨日还说,学着做了安徽的点心……”
朱祁钰没接话。殿外的风卷着纸钱味飘进来,他忽然想起石亨说的“土木堡残部”——那年他刚临危登基,站在午门城楼上,看见的都是缺胳膊断腿的兵,怀里揣着战友的半块骨头,哭着喊“陛下给口饭吃”。
他那时想,守住北京,一切就好了。
可现在呢?
大雄宝殿的地砖缝里还渗着血,黑红的,像极了他寝宫案头那本《三国志》的旧墨。他想起两天前趴在书上睡着的样子,梦里司马懿站在渭水边笑,白胡子上沾着霜:“天下事,无非‘忍’与‘狠’。”他惊醒时,烛火正照着“高平陵之变”四个字,烫得他心口发疼。
“我守住了北京,”朱祁钰忽然喃喃出声,声音轻得像叹息,“可石亨说的军饷,我补了吗?被裁的士兵,我安置了吗?”
阿依娜没敢接话。她看见他弯腰,指尖触到地上一块断裂的佛牌,上面的“佛”字被血糊了一半。
“他们说我是明君,”他笑了笑,笑声里裹着苦,“可这些躺在地上的人,昨天还在给家里写平安信。”
穆亚娜和几个将军在殿外探头,想进来又不敢。阿依娜回头摆手,转过来时,见朱祁钰正解着内衬的锦带,玄色的龙纹衬里滑下来,露出肩膀上一道浅疤——那是当年在北京城头被流矢擦过的伤。
“你们都走吧。”他望着佛像,声音沉下来,“让我一个人待着。”
阿依娜还想说什么,却被他眼里的执拗拦住了。她领着众人退到殿外,听见身后“咔哒”一声,是门闩落下的轻响。
大雄宝殿里彻底静了。
朱祁钰解开最后一副护腕,甲胄“哐当”砸在地上,惊起一片香灰。他没站稳,顺着案沿滑坐下去,后背抵着冰冷的金砖。
视线所及,都是尸体。
靠门的那个小兵,胸口还别着块玉佩,该是给他妹妹带的;佛像脚边的百夫长,手里攥着半块麦饼,咬痕还新鲜……他们昨天还在寒山寺的院子里晒太阳,赌今晚会不会有酒喝。
他伸出手,想去碰那个小兵的脸,指尖刚碰到布料就缩了回来——太冰了,像他小时候在宣府见过的冻僵的野兔。
“我到底在做什么?”
他捂住脸,指缝里漏出压抑的呜咽。
是为了朱家的江山?可这江山,堆着多少这样的尸体?
是为了做个好皇帝?可石亨的话像根刺,扎在他喉咙里——军饷拖了半年,文臣们却在忙着斗嘴,他不是不知道,只是总说“先平了叛乱再说”。
司马懿的笑又在脑子里响起来。他忽然抓起案上的账册,一页页撕,纸片混着香灰飞起来,像一群白色的蝶。
“都是假的……”他低吼着,“什么明君,什么江山……”
撕到最后一页,露出底下压着的一张小纸条,是琪亚娜昨天塞给他的,上面用歪歪扭扭的汉字写:“哥,明天想吃你做的面。”
朱祁钰的手停住了。
他望着那张纸条,忽然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瘫倒在地。金砖的寒气透过衣料渗进来,冻得他打颤,却也让他清醒了几分。
殿外的钟声又响了,一下,又一下,撞在空旷的大殿里,也撞在他心上。
地上的尸体还是冰的,但远处,百姓抬着伤药的脚步声隐隐约约传来。
他慢慢蜷起腿,把脸埋在膝盖里。
或许,当皇帝最难的不是杀伐决断,而是在千万具尸体旁,还能想起明天要给妹妹做面。
大雄宝殿的门紧闭着,阳光从窗棂挤进来,在他脚边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未干的血。
“陛下?”副将张辅上前一步,手刚抬起就顿住了——他看见朱祁钰扶着案沿的手指在抖,指节泛白,像在攥着什么要碎的东西。
“都出去。”朱祁钰的声音很轻,带着点沙哑。
阿依娜从屏风后走出来,回鹘长裙的银线在日光里闪了闪。她刚随穆亚娜等人在偏殿候着,听见动静才进来,此刻望着朱祁钰佝偻的背影,忽然想起三年前初见时,他穿着常服在御花园翻《三国志》,阳光落他侧脸,倒比现在像个“帝王”。
“陛下……”
“别叫陛下。”朱祁钰打断她,转过身时,眼里竟没了往日的锐利,只剩一片疲惫的红,“我想静静。”
阿依娜愣了。自她作为联姻的公主入宫,听惯了他自称“本王”“朕”,哪怕私下里,他也总带着三分疏离的威严。这声“我”,像突然扯掉了层厚重的甲,露出底下那个会累、会慌的凡人。
“朱祁钰,你……”她往前走了半步,“累了?要不让琪亚娜来陪你说说话?她昨日还说,学着做了安徽的点心……”
朱祁钰没接话。殿外的风卷着纸钱味飘进来,他忽然想起石亨说的“土木堡残部”——那年他刚临危登基,站在午门城楼上,看见的都是缺胳膊断腿的兵,怀里揣着战友的半块骨头,哭着喊“陛下给口饭吃”。
他那时想,守住北京,一切就好了。
可现在呢?
大雄宝殿的地砖缝里还渗着血,黑红的,像极了他寝宫案头那本《三国志》的旧墨。他想起两天前趴在书上睡着的样子,梦里司马懿站在渭水边笑,白胡子上沾着霜:“天下事,无非‘忍’与‘狠’。”他惊醒时,烛火正照着“高平陵之变”四个字,烫得他心口发疼。
“我守住了北京,”朱祁钰忽然喃喃出声,声音轻得像叹息,“可石亨说的军饷,我补了吗?被裁的士兵,我安置了吗?”
阿依娜没敢接话。她看见他弯腰,指尖触到地上一块断裂的佛牌,上面的“佛”字被血糊了一半。
“他们说我是明君,”他笑了笑,笑声里裹着苦,“可这些躺在地上的人,昨天还在给家里写平安信。”
穆亚娜和几个将军在殿外探头,想进来又不敢。阿依娜回头摆手,转过来时,见朱祁钰正解着内衬的锦带,玄色的龙纹衬里滑下来,露出肩膀上一道浅疤——那是当年在北京城头被流矢擦过的伤。
“你们都走吧。”他望着佛像,声音沉下来,“让我一个人待着。”
阿依娜还想说什么,却被他眼里的执拗拦住了。她领着众人退到殿外,听见身后“咔哒”一声,是门闩落下的轻响。
大雄宝殿里彻底静了。
朱祁钰解开最后一副护腕,甲胄“哐当”砸在地上,惊起一片香灰。他没站稳,顺着案沿滑坐下去,后背抵着冰冷的金砖。
视线所及,都是尸体。
靠门的那个小兵,胸口还别着块玉佩,该是给他妹妹带的;佛像脚边的百夫长,手里攥着半块麦饼,咬痕还新鲜……他们昨天还在寒山寺的院子里晒太阳,赌今晚会不会有酒喝。
他伸出手,想去碰那个小兵的脸,指尖刚碰到布料就缩了回来——太冰了,像他小时候在宣府见过的冻僵的野兔。
“我到底在做什么?”
他捂住脸,指缝里漏出压抑的呜咽。
是为了朱家的江山?可这江山,堆着多少这样的尸体?
是为了做个好皇帝?可石亨的话像根刺,扎在他喉咙里——军饷拖了半年,文臣们却在忙着斗嘴,他不是不知道,只是总说“先平了叛乱再说”。
司马懿的笑又在脑子里响起来。他忽然抓起案上的账册,一页页撕,纸片混着香灰飞起来,像一群白色的蝶。
“都是假的……”他低吼着,“什么明君,什么江山……”
撕到最后一页,露出底下压着的一张小纸条,是琪亚娜昨天塞给他的,上面用歪歪扭扭的汉字写:“哥,明天想吃你做的面。”
朱祁钰的手停住了。
他望着那张纸条,忽然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瘫倒在地。金砖的寒气透过衣料渗进来,冻得他打颤,却也让他清醒了几分。
殿外的钟声又响了,一下,又一下,撞在空旷的大殿里,也撞在他心上。
地上的尸体还是冰的,但远处,百姓抬着伤药的脚步声隐隐约约传来。
他慢慢蜷起腿,把脸埋在膝盖里。
或许,当皇帝最难的不是杀伐决断,而是在千万具尸体旁,还能想起明天要给妹妹做面。
大雄宝殿的门紧闭着,阳光从窗棂挤进来,在他脚边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未干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