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亚娜看着吴迪:吴少爷,叫我来何事?吴迪:我想看看你
货栈的木门被推开时,傍晚的风卷着运河的潮气涌进来,吹得梁上悬着的“吴记”木牌吱呀作响。吴迪走在最前面,镣铐在青石板地面拖出钝重的声响,像在敲打着他绷紧的神经。
“米缸在哪?”周御史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吴迪没回头,只往仓库深处指了指。角落里那口半人高的米缸还杵在原地,缸口盖着块青石板,边缘的缝隙里塞着些稻草——那是他藏账册时特意做的记号,如今倒成了给自己定罪的证据。
琪亚娜跟在差役身后,目光扫过堆得半墙高的货箱。有几个箱子的边角还沾着桐油,正是今早从寒山寺转移来的绸缎,此刻像群沉默的证人,映着夕阳的光,泛着冷意。
“打开。”周御史对差役抬了抬下巴。
两个差役上前搬开青石板,米缸里的白米簌簌往下落,露出底下垫着的油纸包。差役伸手去够,吴迪的心跳突然漏了一拍——那油纸包里裹着的,其实是本假账册。真账册被他藏在仓库横梁的暗格里,今早被琪亚娜塞石子时,他就趁乱换了包。
“官爷,这就是……”差役刚把油纸包递到周御史手里,仓库外突然传来喧哗声,夹杂着铁器碰撞的脆响。
周御史眉头一皱:“怎么回事?”
守在门口的差役跑进来,脸色发白:“大人,郭大人带了人来了,说要……要接吴掌柜回去问话。”
吴迪心里咯噔一下。郭大人来得这么快?难道管家不仅招了账册的事,还报了信?他偷偷瞥向琪亚娜,见她指尖在袖中轻轻动了动——那是今早她在城隍庙用唇语传讯时的小动作。
“放肆!”周御史将油纸包往怀里一揣,“本御史正在办案,郭大人要带人,得先看朝廷的文书!”
话音未落,仓库门口已经涌进十几个带刀的家丁,为首的正是郭府的护卫队长,脸上一道刀疤从眉骨延伸到下巴,看着格外狰狞。“周御史,”刀疤脸抱了抱拳,语气却带着嘲弄,“郭大人说了,吴迪是府里的账房,偷了东家的银子跑了,按律也该由我们带回处置。”
“偷银子?”周御史冷笑,“他偷的恐怕不是银子,是能掉脑袋的东西吧?”
两方人瞬间对峙起来,刀光在昏暗的仓库里闪着冷光。吴迪缩在米缸旁,突然觉得镣铐的铁圈勒得手腕生疼——这哪里是来取账册,分明是郭大人和周御史要在这里撕破脸了。
“琪姑娘,”他趁着乱劲往琪亚娜身边挪了挪,声音压得像蚊子哼,“横梁第三根,左手边。”
琪亚娜的目光往房梁上扫了一眼,没说话,只悄悄往仓库后门退了半步。那里堆着几捆麻绳,绳头垂在地上,像条潜伏的蛇。
“周大人,何必为个商人伤了和气?”刀疤脸拔出佩刀,刀身在夕阳下晃出刺眼的光,“郭大人说了,只要您把人交出来,今早寒山寺的事,就当没发生过。”
“寒山寺?”周御史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郭大人倒是消息灵通。只是本御史查案,还轮不到旁人指手画脚。”他冲身后的差役使了个眼色,“拿下!”
刀剑碰撞的脆响突然炸开,吴迪抱着头蹲在地上,听见有人撞翻了货箱,绸缎散落一地,混着米缸里泼出来的白米,像场荒诞的雨。混乱中,他感觉有人拽了拽他的胳膊,是琪亚娜。
“走后门。”她的声音混在厮杀声里,带着草原人特有的干脆。
吴迪跟着她往后门钻,镣铐拖地的声响被淹没在喊杀声中。琪亚娜抓起地上的麻绳,三两下就缠住了追来的家丁的腿,动作利落得像在草原上套马。
“你的手……”吴迪瞥见她手腕被麻绳磨出的红痕,不知怎的,想起了自己那句“草原姑娘屁股大”的浑话,脸又开始发烫。
“别废话。”琪亚娜拽着他冲出后门,外面是条窄巷,堆着些废弃的木箱,“往左转,有艘乌篷船。”
两人在巷子里狂奔,身后的厮杀声渐渐远了。吴迪的脚底板被碎石子硌得生疼,却觉得比在偏院晒太阳时更清醒。他突然想起周御史拿出的海捕文书,想起爹当年替人顶罪时的眼神,原来有些债,真的躲不过。
乌篷船就泊在巷口的码头,船家不知去向,舱里还留着半壶凉茶。琪亚娜解开缆绳,吴迪笨拙地帮着撑篙,船身晃了晃,慢慢漂向运河中央。
“账册……”吴迪喘着气,想说真账册的事,却被琪亚娜打断。
“周御史拿的是假的,对吗?”她坐在船尾,用小刀割着吴迪镣铐上的锁链,刀刃划过铁环,溅起细小的火星。
吴迪愣了一下:“你怎么知道?”
“你今早看米缸的眼神,像只护着崽子的老狗。”琪亚娜笑了笑,额角的纱布又渗出血来,“草原上的牧民都知道,狗盯着的地方,准藏着好东西。”
锁链“咔嗒”一声断了。吴迪揉着发红的手腕,突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像货栈被搬空的仓库。“真账册在横梁上,”他低声说,“最后一页有当今圣上的私章,郭大人不仅跟朱祁钰勾结,还……”
“还私通圣上?”琪亚娜接话时,眼神沉了沉,“去年失踪的瓦剌使团,恐怕就死在这事上。”
船漂到运河中央,两岸的灯火渐渐远了,像坠在水里的星星。吴迪坐在船头,看着琪亚娜的侧脸,她正望着远处的寒山寺,钟楼的轮廓在暮色里若隐若现。
“你额角的伤……”他没话找话,手指在膝盖上反复摩挲着那枚“枫桥”木牌。
“没事。”琪亚娜摸了摸纱布,“比在草原被马踢的轻多了。”她顿了顿,突然转头看他,“你刚才在货栈,为什么要告诉我账册在哪?就不怕我拿了账册,把你交给郭大人?”
吴迪被问住了。他其实也不知道,或许是因为她拽自己胳膊时的力度,或许是她割锁链时溅起的火星,又或许,只是因为她笑起来时,眼角的纹路像极了爹留给他的那把旧刀的纹路。
“我想看看你。”他突然说出口,声音在夜里发颤,像被风吹动的船篷。
琪亚娜愣住了,随即笑了,笑声在水面上荡开,惊飞了芦苇丛里的水鸟。“吴少爷,叫我来何事?”她故意学着江南女子的腔调,尾音拖得长长的,却因为草原口音,显得有些古怪。
吴迪的脸又红了,忙低下头看水里的影子。自己的影子歪歪扭扭的,旁边的琪亚娜的影子却很直,像株长在水里的白杨树。“我是说,”他磕磕巴巴地解释,“我想看看你额角的伤,不是……不是别的意思。”
琪亚娜没再逗他,从船舱里翻出块干净的布条,重新包扎伤口。“我们得去郭府。”她突然说,“真账册不能落在周御史手里,更不能让郭大人找到。”
“去郭府?”吴迪吓了一跳,“那不是送死吗?”
“草原的狼要吃羊,总得先靠近羊群。”琪亚娜用布条系了个结,动作仔细得像在给马鞍系缰绳,“郭大人今晚肯定回府,我们去博古架后面,把账册取出来。”
吴迪看着她眼里的光,突然想起自己开货栈的初衷——当年爹总说,做生意得有胆子,更得有脑子。他攥紧手里的木牌,刻痕硌着掌心,却觉得踏实。“我知道郭府的后门,”他说,“从厨房的狗洞钻进去,能到书房窗下。”
琪亚娜挑眉:“吴少爷还做过这等事?”
“小时候穷,偷过郭府的馒头。”吴迪的声音低了些,“那时候郭大人的舅舅还在,总拿馊饭喂狗,我就……”
话没说完,却见琪亚娜从怀里掏出个东西,是个牛皮袋,里面装着些干肉。“草原上的规矩,饿了就得吃,别管是偷的还是抢的。”她递过来,“垫垫肚子,晚上要干活。”
干肉带着点奶香,像琪亚娜身上的味道。吴迪嚼着肉,看着远处渐渐模糊的寒山寺,突然觉得那钟楼的轮廓,像极了草原上的敖包。原来江南和漠北,也不是那么不一样。
船靠岸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琪亚娜把船藏在芦苇丛里,两人沿着河岸往郭府走。吴迪走在前面,脚步比来时稳了些,他知道,今晚去郭府取账册,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爹当年没说出口的冤屈。
路过片桃林时,琪亚娜突然停住脚步,指着枝头的花苞:“草原上没有这种花,开的时候好看吗?”
“好看,粉嘟嘟的,像……”吴迪想说像琪亚娜额角的纱布,又觉得不妥,改口道,“像江南的姑娘。”
琪亚娜笑了,伸手折了枝带苞的桃枝,插在发间。月光落在她发梢,桃枝的影子投在脸上,竟真有几分江南女子的柔媚。吴迪看得有些发怔,突然明白自己那句“想看看你”,其实不是想看伤,是想看看她笑起来的样子。
“走了,吴少爷。”琪亚娜拽了拽他的袖子,像在唤一只走神的羊。
吴迪跟上她的脚步,心里的那点慌乱渐渐散了。他不知道今晚能不能从郭府活着出来,不知道那本账册能不能洗清爹的冤屈,但此刻,身边有个人能一起走在月光里,倒像是把这辈子的运气都用完了。
郭府的后门果然没锁。吴迪猫着腰钻过狗洞,琪亚娜紧随其后,发间的桃枝蹭过墙头的青苔,落下几片细小的花瓣。书房的窗纸透着烛光,隐约能看见里面有人影在晃动。
“博古架在东边墙。”吴迪压低声音,指尖因为紧张而发凉。
琪亚娜点点头,从怀里掏出块黑布蒙住脸,只露出双眼睛,在月光下亮得像狼眼。她推了推吴迪,示意他留在原地,自己则像片叶子似的,悄无声息地贴到窗下。
吴迪蹲在墙角,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比书房里的烛火声还响。他突然想起偏院的那棵歪脖子枣树,想起周御史的海捕文书,想起琪亚娜系纱布时的侧脸,原来这趟浑水,从他爹那辈起,就等着他来蹚。
书房里突然传来惊呼声,接着是瓷器碎裂的声响。吴迪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刚要起身,就见琪亚娜从窗户里翻了出来,手里拿着个油纸包,正是他藏在横梁上的真账册。
“走!”她拽着他往狗洞跑,身后传来郭大人的怒吼:“抓住他们!别让账册跑了!”
两人钻出狗洞时,郭府的家丁已经追了出来。琪亚娜把账册塞给吴迪,自己捡起地上的石头,猛地砸向最前面的家丁。“往桃林跑!”她喊着,声音里带着股狠劲,像在草原上跟狼群对峙。
吴迪抱着账册在前面跑,身后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月光穿过桃枝,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像幅没画完的画。他突然停住脚步,转身看向追来的琪亚娜,她的发带跑散了,长发在风里飘着,发间的桃枝不知何时掉了,额角的纱布彻底染红了。
“你跑啊!”琪亚娜冲他喊,眼睛亮得吓人。
吴迪没动。他突然想起自己那句“草原姑娘屁股大”的浑话,原来那时看见的,不是屁股大,是她腰间别着的短刀,是她套马时绷紧的脊梁,是草原人骨子里的硬气。
“我想看看你。”他又说了一遍,这次声音很稳,像货栈里压着绸缎的青石板。
琪亚娜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得比运河上的月光还亮。她转身踹倒追来的家丁,动作利落得像阵草原的风:“想看我,就得活着!”
吴迪跟着她往桃林深处跑,怀里的账册硌着肋骨,像爹留给他的那把旧刀。他知道,今晚过后,江南的天恐怕要变了,但只要身边这个人还在,这浑水,他就敢接着蹚。
货栈的木门被推开时,傍晚的风卷着运河的潮气涌进来,吹得梁上悬着的“吴记”木牌吱呀作响。吴迪走在最前面,镣铐在青石板地面拖出钝重的声响,像在敲打着他绷紧的神经。
“米缸在哪?”周御史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吴迪没回头,只往仓库深处指了指。角落里那口半人高的米缸还杵在原地,缸口盖着块青石板,边缘的缝隙里塞着些稻草——那是他藏账册时特意做的记号,如今倒成了给自己定罪的证据。
琪亚娜跟在差役身后,目光扫过堆得半墙高的货箱。有几个箱子的边角还沾着桐油,正是今早从寒山寺转移来的绸缎,此刻像群沉默的证人,映着夕阳的光,泛着冷意。
“打开。”周御史对差役抬了抬下巴。
两个差役上前搬开青石板,米缸里的白米簌簌往下落,露出底下垫着的油纸包。差役伸手去够,吴迪的心跳突然漏了一拍——那油纸包里裹着的,其实是本假账册。真账册被他藏在仓库横梁的暗格里,今早被琪亚娜塞石子时,他就趁乱换了包。
“官爷,这就是……”差役刚把油纸包递到周御史手里,仓库外突然传来喧哗声,夹杂着铁器碰撞的脆响。
周御史眉头一皱:“怎么回事?”
守在门口的差役跑进来,脸色发白:“大人,郭大人带了人来了,说要……要接吴掌柜回去问话。”
吴迪心里咯噔一下。郭大人来得这么快?难道管家不仅招了账册的事,还报了信?他偷偷瞥向琪亚娜,见她指尖在袖中轻轻动了动——那是今早她在城隍庙用唇语传讯时的小动作。
“放肆!”周御史将油纸包往怀里一揣,“本御史正在办案,郭大人要带人,得先看朝廷的文书!”
话音未落,仓库门口已经涌进十几个带刀的家丁,为首的正是郭府的护卫队长,脸上一道刀疤从眉骨延伸到下巴,看着格外狰狞。“周御史,”刀疤脸抱了抱拳,语气却带着嘲弄,“郭大人说了,吴迪是府里的账房,偷了东家的银子跑了,按律也该由我们带回处置。”
“偷银子?”周御史冷笑,“他偷的恐怕不是银子,是能掉脑袋的东西吧?”
两方人瞬间对峙起来,刀光在昏暗的仓库里闪着冷光。吴迪缩在米缸旁,突然觉得镣铐的铁圈勒得手腕生疼——这哪里是来取账册,分明是郭大人和周御史要在这里撕破脸了。
“琪姑娘,”他趁着乱劲往琪亚娜身边挪了挪,声音压得像蚊子哼,“横梁第三根,左手边。”
琪亚娜的目光往房梁上扫了一眼,没说话,只悄悄往仓库后门退了半步。那里堆着几捆麻绳,绳头垂在地上,像条潜伏的蛇。
“周大人,何必为个商人伤了和气?”刀疤脸拔出佩刀,刀身在夕阳下晃出刺眼的光,“郭大人说了,只要您把人交出来,今早寒山寺的事,就当没发生过。”
“寒山寺?”周御史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郭大人倒是消息灵通。只是本御史查案,还轮不到旁人指手画脚。”他冲身后的差役使了个眼色,“拿下!”
刀剑碰撞的脆响突然炸开,吴迪抱着头蹲在地上,听见有人撞翻了货箱,绸缎散落一地,混着米缸里泼出来的白米,像场荒诞的雨。混乱中,他感觉有人拽了拽他的胳膊,是琪亚娜。
“走后门。”她的声音混在厮杀声里,带着草原人特有的干脆。
吴迪跟着她往后门钻,镣铐拖地的声响被淹没在喊杀声中。琪亚娜抓起地上的麻绳,三两下就缠住了追来的家丁的腿,动作利落得像在草原上套马。
“你的手……”吴迪瞥见她手腕被麻绳磨出的红痕,不知怎的,想起了自己那句“草原姑娘屁股大”的浑话,脸又开始发烫。
“别废话。”琪亚娜拽着他冲出后门,外面是条窄巷,堆着些废弃的木箱,“往左转,有艘乌篷船。”
两人在巷子里狂奔,身后的厮杀声渐渐远了。吴迪的脚底板被碎石子硌得生疼,却觉得比在偏院晒太阳时更清醒。他突然想起周御史拿出的海捕文书,想起爹当年替人顶罪时的眼神,原来有些债,真的躲不过。
乌篷船就泊在巷口的码头,船家不知去向,舱里还留着半壶凉茶。琪亚娜解开缆绳,吴迪笨拙地帮着撑篙,船身晃了晃,慢慢漂向运河中央。
“账册……”吴迪喘着气,想说真账册的事,却被琪亚娜打断。
“周御史拿的是假的,对吗?”她坐在船尾,用小刀割着吴迪镣铐上的锁链,刀刃划过铁环,溅起细小的火星。
吴迪愣了一下:“你怎么知道?”
“你今早看米缸的眼神,像只护着崽子的老狗。”琪亚娜笑了笑,额角的纱布又渗出血来,“草原上的牧民都知道,狗盯着的地方,准藏着好东西。”
锁链“咔嗒”一声断了。吴迪揉着发红的手腕,突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像货栈被搬空的仓库。“真账册在横梁上,”他低声说,“最后一页有当今圣上的私章,郭大人不仅跟朱祁钰勾结,还……”
“还私通圣上?”琪亚娜接话时,眼神沉了沉,“去年失踪的瓦剌使团,恐怕就死在这事上。”
船漂到运河中央,两岸的灯火渐渐远了,像坠在水里的星星。吴迪坐在船头,看着琪亚娜的侧脸,她正望着远处的寒山寺,钟楼的轮廓在暮色里若隐若现。
“你额角的伤……”他没话找话,手指在膝盖上反复摩挲着那枚“枫桥”木牌。
“没事。”琪亚娜摸了摸纱布,“比在草原被马踢的轻多了。”她顿了顿,突然转头看他,“你刚才在货栈,为什么要告诉我账册在哪?就不怕我拿了账册,把你交给郭大人?”
吴迪被问住了。他其实也不知道,或许是因为她拽自己胳膊时的力度,或许是她割锁链时溅起的火星,又或许,只是因为她笑起来时,眼角的纹路像极了爹留给他的那把旧刀的纹路。
“我想看看你。”他突然说出口,声音在夜里发颤,像被风吹动的船篷。
琪亚娜愣住了,随即笑了,笑声在水面上荡开,惊飞了芦苇丛里的水鸟。“吴少爷,叫我来何事?”她故意学着江南女子的腔调,尾音拖得长长的,却因为草原口音,显得有些古怪。
吴迪的脸又红了,忙低下头看水里的影子。自己的影子歪歪扭扭的,旁边的琪亚娜的影子却很直,像株长在水里的白杨树。“我是说,”他磕磕巴巴地解释,“我想看看你额角的伤,不是……不是别的意思。”
琪亚娜没再逗他,从船舱里翻出块干净的布条,重新包扎伤口。“我们得去郭府。”她突然说,“真账册不能落在周御史手里,更不能让郭大人找到。”
“去郭府?”吴迪吓了一跳,“那不是送死吗?”
“草原的狼要吃羊,总得先靠近羊群。”琪亚娜用布条系了个结,动作仔细得像在给马鞍系缰绳,“郭大人今晚肯定回府,我们去博古架后面,把账册取出来。”
吴迪看着她眼里的光,突然想起自己开货栈的初衷——当年爹总说,做生意得有胆子,更得有脑子。他攥紧手里的木牌,刻痕硌着掌心,却觉得踏实。“我知道郭府的后门,”他说,“从厨房的狗洞钻进去,能到书房窗下。”
琪亚娜挑眉:“吴少爷还做过这等事?”
“小时候穷,偷过郭府的馒头。”吴迪的声音低了些,“那时候郭大人的舅舅还在,总拿馊饭喂狗,我就……”
话没说完,却见琪亚娜从怀里掏出个东西,是个牛皮袋,里面装着些干肉。“草原上的规矩,饿了就得吃,别管是偷的还是抢的。”她递过来,“垫垫肚子,晚上要干活。”
干肉带着点奶香,像琪亚娜身上的味道。吴迪嚼着肉,看着远处渐渐模糊的寒山寺,突然觉得那钟楼的轮廓,像极了草原上的敖包。原来江南和漠北,也不是那么不一样。
船靠岸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琪亚娜把船藏在芦苇丛里,两人沿着河岸往郭府走。吴迪走在前面,脚步比来时稳了些,他知道,今晚去郭府取账册,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爹当年没说出口的冤屈。
路过片桃林时,琪亚娜突然停住脚步,指着枝头的花苞:“草原上没有这种花,开的时候好看吗?”
“好看,粉嘟嘟的,像……”吴迪想说像琪亚娜额角的纱布,又觉得不妥,改口道,“像江南的姑娘。”
琪亚娜笑了,伸手折了枝带苞的桃枝,插在发间。月光落在她发梢,桃枝的影子投在脸上,竟真有几分江南女子的柔媚。吴迪看得有些发怔,突然明白自己那句“想看看你”,其实不是想看伤,是想看看她笑起来的样子。
“走了,吴少爷。”琪亚娜拽了拽他的袖子,像在唤一只走神的羊。
吴迪跟上她的脚步,心里的那点慌乱渐渐散了。他不知道今晚能不能从郭府活着出来,不知道那本账册能不能洗清爹的冤屈,但此刻,身边有个人能一起走在月光里,倒像是把这辈子的运气都用完了。
郭府的后门果然没锁。吴迪猫着腰钻过狗洞,琪亚娜紧随其后,发间的桃枝蹭过墙头的青苔,落下几片细小的花瓣。书房的窗纸透着烛光,隐约能看见里面有人影在晃动。
“博古架在东边墙。”吴迪压低声音,指尖因为紧张而发凉。
琪亚娜点点头,从怀里掏出块黑布蒙住脸,只露出双眼睛,在月光下亮得像狼眼。她推了推吴迪,示意他留在原地,自己则像片叶子似的,悄无声息地贴到窗下。
吴迪蹲在墙角,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比书房里的烛火声还响。他突然想起偏院的那棵歪脖子枣树,想起周御史的海捕文书,想起琪亚娜系纱布时的侧脸,原来这趟浑水,从他爹那辈起,就等着他来蹚。
书房里突然传来惊呼声,接着是瓷器碎裂的声响。吴迪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刚要起身,就见琪亚娜从窗户里翻了出来,手里拿着个油纸包,正是他藏在横梁上的真账册。
“走!”她拽着他往狗洞跑,身后传来郭大人的怒吼:“抓住他们!别让账册跑了!”
两人钻出狗洞时,郭府的家丁已经追了出来。琪亚娜把账册塞给吴迪,自己捡起地上的石头,猛地砸向最前面的家丁。“往桃林跑!”她喊着,声音里带着股狠劲,像在草原上跟狼群对峙。
吴迪抱着账册在前面跑,身后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月光穿过桃枝,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像幅没画完的画。他突然停住脚步,转身看向追来的琪亚娜,她的发带跑散了,长发在风里飘着,发间的桃枝不知何时掉了,额角的纱布彻底染红了。
“你跑啊!”琪亚娜冲他喊,眼睛亮得吓人。
吴迪没动。他突然想起自己那句“草原姑娘屁股大”的浑话,原来那时看见的,不是屁股大,是她腰间别着的短刀,是她套马时绷紧的脊梁,是草原人骨子里的硬气。
“我想看看你。”他又说了一遍,这次声音很稳,像货栈里压着绸缎的青石板。
琪亚娜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得比运河上的月光还亮。她转身踹倒追来的家丁,动作利落得像阵草原的风:“想看我,就得活着!”
吴迪跟着她往桃林深处跑,怀里的账册硌着肋骨,像爹留给他的那把旧刀。他知道,今晚过后,江南的天恐怕要变了,但只要身边这个人还在,这浑水,他就敢接着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