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琪亚娜:你们这几天在哪住?阿依娜:多亏你陛下在北京-《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第六百三十七章:琪亚娜:你们这几天在哪住?阿依娜:多亏你陛下在北京

  偏殿里的炭火正旺,将众人的影子投在墙上,晃晃悠悠。琪亚娜挨着阿依娜坐下,刚咬了口其其格递来的枣泥糕,忽想起什么,眼睛亮晶晶地开口:“阿姐,你们这几日都在哪住呀?宫里的驿馆……可住着舒坦?”

  阿依娜正往其其格辫梢别杏花,闻言手上动作不停,往朱祁钰那边抬了抬下巴:“多亏你陛下,在北京城郊置了处院子,离皇宫不算远,进出也方便。我、也平,还有苏和、阿娅,这几日都挤在那儿,热闹得跟草原上的敖包会似的。”

  琪亚娜咬着糕的动作顿了顿,眼神里闪过一丝心疼。她知晓阿依娜性子野,惯是在草原上纵马驰骋的,如今困在京郊小院,虽有陛下恩赐,可到底不比漠北自在。刚要开口,苏和已端着药碗笑起来:“院子收拾得极雅致,青砖黛瓦,比咱们草原的毡房稳当。阿依娜还念叨,说等开春了,要在院里栽几株沙枣树,好让咱们念想念想漠北。”

  “栽沙枣树?”其其格眼睛瞪得溜圆,往阿依娜怀里钻,“那能活不?漠北的沙枣,到了京城水土不服咋办?”

  阿依娜戳了戳她脑门,笑骂:“小丫头懂什么!这沙枣啊,就像咱草原人,在哪儿都能扎根。等活了,秋天结了果,给你琪亚娜姐姐熬沙枣粥,比宫里的桂花羹还香。”

  琪亚娜望着阿依娜眼角笑出的纹路,心里暖烘烘的,可转而又想起一事,拽了拽阿依娜衣袖:“那……瓦剌那边,阿姐可有打听消息?我听陛下说,漠北这两年不太平,假阿依鞑靼那些部落……”

  话未说完,阿依娜搁碗的动作重了些,青布袖口滑下,露出半截泛青的手腕。她沉默片刻,忽而抬眼看向朱祁钰,声音沉得像漠北的霜:“这些时日在京,没精力管瓦剌的事儿,可也听闻,老家那边乱得厉害。假阿依鞑靼扯着旗号四处挑事,部落间打来打去,牧民们连安稳日子都过不得……”

  苏和轻轻拍了拍阿依娜手背,温声道:“这些天,阿依娜和也平没少商量。他们打算回瓦剌去,领着咱们的人,把那些乱子收拾干净,让瓦剌重新统一起,牧民们也能有口安稳饭吃。”

  琪亚娜猛地站起,腰间玉佩撞得叮当响:“阿姐要回去?可漠北那么危险,假阿依鞑靼心狠手辣,你和也平万一……”

  “怕什么!”阿依娜扯过她的手按在掌心,指腹摩挲着她手背的薄茧,“咱草原儿女,还能被几个跳梁小丑唬住?你阿姐在草原上骑马射箭时,那些家伙还在吃奶呢。再说,也平那小子,刀法可比在怀柔镇砍刀疤脸时厉害多了,咱带着人马回去,定能把瓦剌拧成一股绳。”

  其其格眨着眼睛,拽了拽阿依娜衣摆:“那阿依娜姐姐,我也去!我会唱草原的战歌,能给你们助威!”

  阿娅也红着眼圈开口:“我……我身子虽笨,可也能给将士们缝护心符,苏和姐姐懂医术,能给伤员治伤……”

  苏和笑着点头,从药篮里掏出个绣囊,晃了晃:“这是我这几日配的伤药,用了漠北的草药和京城的方子,等回了瓦剌,正好派上用场。”

  琪亚娜望着眼前人,鼻子忽然发酸。她知晓,阿依娜他们此去,是要奔赴刀山火海,可他们从未想过退缩,只为给瓦剌寻条活路,给牧民们挣个安稳。可她又实在放心不下,咬着唇思索半晌,忽拉过阿依娜的手,目光灼灼看向朱祁钰:“陛下,阿姐他们要回瓦剌,可苏和、阿娅、其其格……能不能留在宫里?后宫到底安全些,往后他们分开几个月,我也能照看着……您疼我,能不能允了?”

  朱祁钰望着琪亚娜眼中的恳切,又看向阿依娜等人。阿依娜别过脸,似是不愿让他看见眼中的期许,可微微发颤的肩头,还是泄露了她的紧张。他沉默片刻,忽而展颜一笑,伸手揉了揉琪亚娜的发顶:“你这丫头,朕何时不依你了?苏和懂医术,往后可留在太医院帮衬;阿娅有孕,住后宫由着你照拂;其其格……就当朕多了个小郡主,宫里的小马、糖糕,任她玩任她吃。”

  “陛下!”阿依娜猛地站起,膝盖撞得案几叮当响,眼中闪过亮光,又忙屈膝行礼,“草原儿女不懂规矩,谢陛下恩典!等我们回了瓦剌,定叫那些不安分的部落知道,咱瓦剌人,也知道感恩,也守得住大义!”

  其其格欢呼一声,蹦跳着抱住朱祁钰腿:“陛下真好!等阿依娜姐姐和也平叔叔回来,我给他们跳草原舞!”

  苏和也红了眼,将药篮往桌上一放,声音哽咽:“娘娘和陛下这份情,苏和记下了。往后在宫里,定好好照看阿娅和其其格,也为太医院添份力,不负这份恩典。”

  阿娅抿着唇,将绣了一半的护心符藏进衣襟,轻声道:“我……我会好好养胎,等阿依娜姐姐他们回来,给孩子讲京城的故事,讲娘娘和陛下的好。”

  琪亚娜望着这一幕,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又笑着抹去。她拉过阿依娜的手,看向窗外正盛的杏花:“阿姐,等你们走了,我天天去城郊看沙枣树,给它们浇水,盼着它们长得比宫墙还高。等你们回来,沙枣该结满果子啦,咱们熬沙枣粥,就着烤羊腿,再听其其格唱战歌……”

  阿依娜笑着骂:“傻丫头,沙枣才刚栽下,哪能长得那么快!不过……等咱们回来,定给你带漠北最新鲜的沙枣,让你吃个够。”

  朱祁钰望着殿内温馨又带着期许的画面,忽觉这春日的暖,不止在枝头杏花、檐下风铃,更在这些人心里的火——为了家国,为了情义,哪怕前路艰险,也愿携手奔赴。他轻轻叹了口气,忽而朗声道:“来人,传朕旨意,给也平、阿依娜备上最好的战马、兵器,再派一队锦衣卫暗中护送,务必护他们平安抵达瓦剌。”

  “陛下!”阿依娜再度拜倒,额头抵在地上,声音闷闷的,“草原人虽粗莽,可也知陛下这份情重。待我们平定瓦剌,定让漠北牧民,世世代代记着大明朝的恩,记着陛下和娘娘的好。”

  殿外的风,卷着杏花吹进窗,落在众人肩头。琪亚娜望着阿依娜,望着苏和、阿娅、其其格,又看向朱祁钰,忽然觉得,这春日的长,足够等沙枣结果,等战马归程,等那些奔赴远方的人,带着胜利与希望,平安回到这满是杏花的宫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