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琪亚娜:所以阿姐你要回去?对了,阿娅微隆肚子怎么回事
偏殿的炭火渐渐弱了,余温漫在青砖地上,像一层薄纱。
琪亚娜攥着阿依娜的手,指尖还能触到她掌心的茧子——那是常年握缰绳磨出来的,在草原上是荣耀的印记,此刻却让她心里发紧。
“阿姐,你是真要回去?”她把声音压得低,带着点不易察觉的颤,“就不能……再多留些日子?等沙枣树抽出新芽,等其其格学会了宫里的秋千……”
阿依娜正往箭囊里塞羽箭,闻言动作一顿,箭杆“当”地撞在铜钩上。她转过身,阳光从窗棂漏进来,在她鬓角的白发上镀了层金——琪亚娜这才发现,阿姐这两个月竟添了些白头发,像漠北早来的霜。
“傻丫头,”阿依娜抬手替她拂去肩头的炭灰,指尖带着点凉,“沙枣树抽芽时,我或许已过了黑风口;其其格学会秋千时,也平该在瓦剌的草原上教孩子们骑马了。”她顿了顿,声音沉下来,“我和也平、阿尔斯兰约好了,三个月后动身,带着部族的旧部回漠北。假阿依鞑靼占了咱们的草场,杀了咱们的人,这仇不能不报,这乱不能不平。”
“阿尔斯兰哥哥也去?”琪亚娜猛地抬头,眼里的光碎了一地,“他去年在怀柔镇为了护我,胳膊上挨了一刀,至今还不能抬重物……”
“正因为如此,他才要去。”阿依娜从怀里掏出块羊皮地图,在案几上铺开,指腹点着瓦剌的疆域,“阿尔斯兰熟悉东部的地形,也平擅长领兵,我来统筹,咱们三个拧成一股绳,才能把那些杂碎一锅端了。”
琪亚娜望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忽然抓住阿依娜的手腕,指节泛白:“可阿姐你都三十多了!草原上的姑娘到了这个年纪,早该守着毡房看孙子,你却要去刀光剑影里拼……”她声音哽咽,“你连个知冷知热的人都没有,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连个给你收尸的……”
“呸呸呸!”阿依娜捂住她的嘴,眼里却红了,“说什么浑话!我阿依娜在草原上活了三十五年,砍过狼,斗过风沙,还怕几个跳梁小丑?再说了,我有弟弟,有妹妹,有部族的人,哪就孤身一人了?”她忽然笑了,拍了拍琪亚娜的脸,“等我统一了瓦剌,就给你寻个最勇猛的驸马,让他骑着白马来京城接你,回草原看咱们的敖包。”
琪亚娜被她说得脸热,却还是不松口:“那你答应我,不许蛮干。遇到硬仗就让也平上,你躲在后面指挥;阿尔斯兰哥哥胳膊不好,就让他管粮草,不许让他提刀。”她掰着指头数,像在给草原的雄鹰定下规矩,“还有,每隔十日必须给我送封信,哪怕就画个狼图腾,让我知道你们平安……”
“知道了知道了,小管家婆。”阿依娜笑着应下,把地图折起来塞进怀里,“你当我还是二十岁时那个愣头青?这些年在京里,也学了些汉人的弯弯绕,懂得‘留得青山在’的道理。”
两人正说着,苏和扶着阿娅从暖房回来。阿娅走得慢,手一直护着肚子,青布裙下的弧度比昨日更明显些。她看见琪亚娜,脸倏地红了,往苏和身后缩了缩,像只受惊的鹿。
琪亚娜的目光落在她肚子上,心里忽然浮出个疑问。前几日在医官院时,她隐约听李院判说阿娅“胎象渐稳”,可她分明记得,阿娅在漠北时并未许配人家,来京城的路上也一直跟她们同乘一辆马车,怎么忽然就有了身孕?
“阿娅,”她斟酌着开口,往阿娅身边挪了挪,“你的身子……还好吗?李院判说你胎象稳了,可我怎么不记得……”
话没说完,阿娅的脸“唰”地白了,嘴唇哆嗦着,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苏和赶紧替她擦泪,回头瞪了阿依娜一眼,像是在说“都怪你没提前说”。
阿依娜叹了口气,往炭盆里添了块炭,火星子“噼啪”跳起来,映得她脸色沉沉的:“这事儿……说来惭愧。去年咱们在怀柔镇被徐有贞的旧部堵在破庙里,那些狗东西……给阿娅下了药。”
琪亚娜猛地攥紧了拳头,指节捏得发白。她想起怀柔镇那个血腥的夜晚,刀疤脸的狞笑,阿娅撕心裂肺的哭喊,还有苏和抱着药箱发抖的样子——原来那晚除了刀光剑影,还有这样不堪的屈辱。
“那些人后来被郭将军砍了脑袋,可阿娅……”阿依娜的声音低下去,“她醒来后寻死觅活,是苏和说‘孩子是无辜的’,才把她劝住。这胎怀得辛苦,前三个月总出血,若不是苏和日夜守着,怕是……”
苏和轻轻拍着阿娅的背,柔声道:“现在好了,胎象稳了。阿娅说,等孩子生下来,就叫‘安儿’,盼着往后岁岁平安,再无战乱。”
阿娅哽咽着点头,手轻轻覆在肚子上,眼里闪过一丝母性的光:“我……我想把他生下来。他是在京城怀上的,是陛下和娘娘护着才保住的,往后……就让他认陛下做干爹,在宫里长大,做个安稳人,再也不回草原打打杀杀……”
琪亚娜听得心里发酸,伸手抱住阿娅,把脸埋在她发间——阿娅的头发上还带着药草香,是苏和特意给她熏的安神香。“不怕,”她轻声说,“有我在,有陛下在,定让你和安儿平平安安的。等孩子落地,我请御膳房给你炖漠北的羊肉汤,补补身子。”
阿娅在她怀里点了点头,眼泪浸湿了她的衣襟,像春日的雨,带着点凉,却也带着点重生的暖。
其其格不知何时溜了进来,手里捧着个布偶——是她用羊毛扎的小狼,歪歪扭扭的,却看得出来很用心。她把布偶塞进阿娅怀里,奶声奶气地说:“阿娅姐姐,等宝宝生下来,我教他玩这个,还教他唱草原的歌,让他知道自己是草原的孩子,也是京城的孩子。”
阿娅接过布偶,指尖轻轻摩挲着羊毛,忽然笑了,眼里的泪还没干,却亮得像星星。
阿依娜望着这一幕,忽然起身往朱祁钰的书房走去。宫道上的杏花落了她满身,像披了件粉白的袍子。她知道,琪亚娜方才的话没说错,她三十多岁了,该为自己想想了,可瓦剌的牧民还在受苦,阿娅的孩子还没见过草原的太阳,她不能退。
偏殿里,琪亚娜正给阿娅剥枣子,苏和在一旁翻药书,其其格趴在阿娅膝头,数她发间的红绳。炭盆里的火又旺了些,把四个人的影子投在墙上,紧紧挨着,像草原上的敖包,风吹不散,雨打不散。
琪亚娜忽然想起阿姐鬓角的白发,心里暗暗打定主意:等阿姐走后,她要日日去城郊的院子看沙枣树,还要让太医院给阿尔斯兰送最好的伤药,让也平的刀磨得更锋利些……她能做的不多,可只要能让远方的人少些牵挂,多些平安,就够了。
窗外的风卷着杏花飞过宫墙,像一封封没写地址的信,往漠北的方向飘去。琪亚娜望着天空,忽然觉得这春日的云走得很慢,慢到足够让思念追上马蹄,慢到足够让等待开出花来。
偏殿的炭火渐渐弱了,余温漫在青砖地上,像一层薄纱。
琪亚娜攥着阿依娜的手,指尖还能触到她掌心的茧子——那是常年握缰绳磨出来的,在草原上是荣耀的印记,此刻却让她心里发紧。
“阿姐,你是真要回去?”她把声音压得低,带着点不易察觉的颤,“就不能……再多留些日子?等沙枣树抽出新芽,等其其格学会了宫里的秋千……”
阿依娜正往箭囊里塞羽箭,闻言动作一顿,箭杆“当”地撞在铜钩上。她转过身,阳光从窗棂漏进来,在她鬓角的白发上镀了层金——琪亚娜这才发现,阿姐这两个月竟添了些白头发,像漠北早来的霜。
“傻丫头,”阿依娜抬手替她拂去肩头的炭灰,指尖带着点凉,“沙枣树抽芽时,我或许已过了黑风口;其其格学会秋千时,也平该在瓦剌的草原上教孩子们骑马了。”她顿了顿,声音沉下来,“我和也平、阿尔斯兰约好了,三个月后动身,带着部族的旧部回漠北。假阿依鞑靼占了咱们的草场,杀了咱们的人,这仇不能不报,这乱不能不平。”
“阿尔斯兰哥哥也去?”琪亚娜猛地抬头,眼里的光碎了一地,“他去年在怀柔镇为了护我,胳膊上挨了一刀,至今还不能抬重物……”
“正因为如此,他才要去。”阿依娜从怀里掏出块羊皮地图,在案几上铺开,指腹点着瓦剌的疆域,“阿尔斯兰熟悉东部的地形,也平擅长领兵,我来统筹,咱们三个拧成一股绳,才能把那些杂碎一锅端了。”
琪亚娜望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忽然抓住阿依娜的手腕,指节泛白:“可阿姐你都三十多了!草原上的姑娘到了这个年纪,早该守着毡房看孙子,你却要去刀光剑影里拼……”她声音哽咽,“你连个知冷知热的人都没有,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连个给你收尸的……”
“呸呸呸!”阿依娜捂住她的嘴,眼里却红了,“说什么浑话!我阿依娜在草原上活了三十五年,砍过狼,斗过风沙,还怕几个跳梁小丑?再说了,我有弟弟,有妹妹,有部族的人,哪就孤身一人了?”她忽然笑了,拍了拍琪亚娜的脸,“等我统一了瓦剌,就给你寻个最勇猛的驸马,让他骑着白马来京城接你,回草原看咱们的敖包。”
琪亚娜被她说得脸热,却还是不松口:“那你答应我,不许蛮干。遇到硬仗就让也平上,你躲在后面指挥;阿尔斯兰哥哥胳膊不好,就让他管粮草,不许让他提刀。”她掰着指头数,像在给草原的雄鹰定下规矩,“还有,每隔十日必须给我送封信,哪怕就画个狼图腾,让我知道你们平安……”
“知道了知道了,小管家婆。”阿依娜笑着应下,把地图折起来塞进怀里,“你当我还是二十岁时那个愣头青?这些年在京里,也学了些汉人的弯弯绕,懂得‘留得青山在’的道理。”
两人正说着,苏和扶着阿娅从暖房回来。阿娅走得慢,手一直护着肚子,青布裙下的弧度比昨日更明显些。她看见琪亚娜,脸倏地红了,往苏和身后缩了缩,像只受惊的鹿。
琪亚娜的目光落在她肚子上,心里忽然浮出个疑问。前几日在医官院时,她隐约听李院判说阿娅“胎象渐稳”,可她分明记得,阿娅在漠北时并未许配人家,来京城的路上也一直跟她们同乘一辆马车,怎么忽然就有了身孕?
“阿娅,”她斟酌着开口,往阿娅身边挪了挪,“你的身子……还好吗?李院判说你胎象稳了,可我怎么不记得……”
话没说完,阿娅的脸“唰”地白了,嘴唇哆嗦着,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苏和赶紧替她擦泪,回头瞪了阿依娜一眼,像是在说“都怪你没提前说”。
阿依娜叹了口气,往炭盆里添了块炭,火星子“噼啪”跳起来,映得她脸色沉沉的:“这事儿……说来惭愧。去年咱们在怀柔镇被徐有贞的旧部堵在破庙里,那些狗东西……给阿娅下了药。”
琪亚娜猛地攥紧了拳头,指节捏得发白。她想起怀柔镇那个血腥的夜晚,刀疤脸的狞笑,阿娅撕心裂肺的哭喊,还有苏和抱着药箱发抖的样子——原来那晚除了刀光剑影,还有这样不堪的屈辱。
“那些人后来被郭将军砍了脑袋,可阿娅……”阿依娜的声音低下去,“她醒来后寻死觅活,是苏和说‘孩子是无辜的’,才把她劝住。这胎怀得辛苦,前三个月总出血,若不是苏和日夜守着,怕是……”
苏和轻轻拍着阿娅的背,柔声道:“现在好了,胎象稳了。阿娅说,等孩子生下来,就叫‘安儿’,盼着往后岁岁平安,再无战乱。”
阿娅哽咽着点头,手轻轻覆在肚子上,眼里闪过一丝母性的光:“我……我想把他生下来。他是在京城怀上的,是陛下和娘娘护着才保住的,往后……就让他认陛下做干爹,在宫里长大,做个安稳人,再也不回草原打打杀杀……”
琪亚娜听得心里发酸,伸手抱住阿娅,把脸埋在她发间——阿娅的头发上还带着药草香,是苏和特意给她熏的安神香。“不怕,”她轻声说,“有我在,有陛下在,定让你和安儿平平安安的。等孩子落地,我请御膳房给你炖漠北的羊肉汤,补补身子。”
阿娅在她怀里点了点头,眼泪浸湿了她的衣襟,像春日的雨,带着点凉,却也带着点重生的暖。
其其格不知何时溜了进来,手里捧着个布偶——是她用羊毛扎的小狼,歪歪扭扭的,却看得出来很用心。她把布偶塞进阿娅怀里,奶声奶气地说:“阿娅姐姐,等宝宝生下来,我教他玩这个,还教他唱草原的歌,让他知道自己是草原的孩子,也是京城的孩子。”
阿娅接过布偶,指尖轻轻摩挲着羊毛,忽然笑了,眼里的泪还没干,却亮得像星星。
阿依娜望着这一幕,忽然起身往朱祁钰的书房走去。宫道上的杏花落了她满身,像披了件粉白的袍子。她知道,琪亚娜方才的话没说错,她三十多岁了,该为自己想想了,可瓦剌的牧民还在受苦,阿娅的孩子还没见过草原的太阳,她不能退。
偏殿里,琪亚娜正给阿娅剥枣子,苏和在一旁翻药书,其其格趴在阿娅膝头,数她发间的红绳。炭盆里的火又旺了些,把四个人的影子投在墙上,紧紧挨着,像草原上的敖包,风吹不散,雨打不散。
琪亚娜忽然想起阿姐鬓角的白发,心里暗暗打定主意:等阿姐走后,她要日日去城郊的院子看沙枣树,还要让太医院给阿尔斯兰送最好的伤药,让也平的刀磨得更锋利些……她能做的不多,可只要能让远方的人少些牵挂,多些平安,就够了。
窗外的风卷着杏花飞过宫墙,像一封封没写地址的信,往漠北的方向飘去。琪亚娜望着天空,忽然觉得这春日的云走得很慢,慢到足够让思念追上马蹄,慢到足够让等待开出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