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冬日昭阳,午后小憩-《延平宫史》

  冬日的昭阳殿,因着白玉石内壁的奇效,隔绝了外头的朔风凛冽,暖意融融。

  宏阔的殿宇内,古朴大方的紫檀木家具泛着温润的光泽,尤其是那张苏作紫檀木罗锅枨圆腿炕桌,稳稳地置于内殿暖炕之上。

  空气中弥漫着菜肴的香气,十九道精致的御膳依序排开,冬日膳单果然不同,羊肉暖锅咕嘟着乳白的浓汤,鹿筋炖得软烂入味,各色热腾腾的羹汤与炖菜散发着勾人的暖香。

  赵枫端坐主位,小巧玲珑的身姿在宽大的座椅里更显温婉。雪青色的忍冬纹盘金彩绣银狐滚边斗篷早已脱下,露出内里同样雅致的常服。

  她执箸的手势优雅,进食不疾不徐,眉宇间是岁月沉淀下的从容与内敛。

  殿中只有轻微的咀嚼声,宫女们垂首立于角落,安静地等待主子的差遣。

  用膳毕,赵枫并未立刻起身,轻轻抿了口热茶,目光温和地扫过殿中众人。午后难得的闲暇,她兴致颇好,命人取来簸钱。

  长御琰瑶立刻会意,笑着捧上彩漆钱盒和一小袋金豆子,自然是极小的彩头,纯为怡情。

  “来,瑶儿,陪本宫玩两把。”

  赵枫指腹捻过一枚金豆,唇角微扬,带着几分温柔。

  琰瑶性子活泼,与主子对掷,赢时不敢放肆,输时便佯装懊恼,引得赵枫笑意更深。

  几把下来,赵枫手气不错,赢了几颗金豆子,琰瑶也得了赏,主仆间气氛和乐融融。

  “娘娘今日手气真旺!”

  琰瑶笑着收起钱具。

  “本宫近日闲来无事,倒把这簸钱玩出了几分兴致。”

  赵枫含笑摆摆手,端起宫女琰娟适时奉上的热茶轻啜一口。

  茶水温润,是她每日按时服用的补药后的清口茶。晨起那套轻柔的舒展活动,让她此刻气血顺畅,精神尚好。

  琰瑶见状,打趣道。

  “娘娘好兴致,奴婢看您今儿心情不错。”

  “近几日天气晴好,本宫也觉着身子骨轻快了许多。”

  赵枫微微颔首,面上神色温和,眼底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

  窗外,能看到远处洒扫宫女和内侍们忙碌的身影。

  她目光掠过,心中微叹,想着入冬了,该让琰娟再给他们添些厚实的冬衣和手笼。

  殿外传来通传声。

  “夫人,韩王殿下来给您请安了。”

  赵枫闻言,下意识理了理衣襟,脸上绽开笑容。

  “快请进来。”

  珠帘轻响,一阵带着外间寒意的微风卷入,随即被殿内的暖意消融。

  韩王行煦大步走了进来。他今日着一身淡紫广袖袍,肩头孔雀翎羽的刺绣在行走间流光溢彩,衬得他面若敷玉,俊雅非凡。只是眉宇间带着一丝惯有的、仿佛对万事都不太上心的慵懒。

  “儿臣给母妃请安。”

  行煦规规矩矩地行礼,声音清朗,带着对母亲的亲近。

  “煦儿来了,快起来。”

  赵枫眉眼柔和,亲自起身相迎,将他扶起,细细打量一番。

  “今儿可冷?外面风大吧?可用过午膳了?今日怎么得空过来?”

  她一连串地问着,示意儿子在暖炕另一侧坐下。

  行煦自小被宠着长大,在母亲面前也没什么拘束,随意地笑了笑,顺势坐下,半开玩笑半撒娇道。

  “今日母妃怎么这么多问题?儿臣可都得一一答了。”

  “臭小子!还学会调侃你母妃了?”

  赵枫故作嗔怪地轻点他的额头。

  母子俩闲话几句家常,多是赵枫在问,行煦简短回答府里孩子们如何,正妻殷氏身体如何。提到孩子们时,他眼中才多了些暖意。

  坐了约莫一盏茶功夫,行煦便起身告辞。

  “母妃安坐,儿臣还要去椒房殿给皇后娘娘请个安,顺道看看宵儿。”

  “去吧,皇后娘娘那边可不能耽搁了。”

  赵枫温声叮嘱,看着他挺拔的背影消失在门口。

  行煦刚走不久,殿外又传来清脆的笑语声。八公主玉念和九公主玉瑞手拉着手进来了。双生姐妹,容貌有九分相似,气质却迥异。

  玉念穿着粉紫渐变的齐胸襦裙,腰间朱红丝带和金燕衔枝饰件随着她轻快的步伐晃动,额上还带着薄汗,小脸兴奋得红扑扑。

  “母妃!母妃!您看我!我刚在院子里练了一套新学的剑法!冉梓都跟不上我!”

  玉瑞则身着绯红立领对襟长袄,白狐毛领衬得小脸愈发白皙娇嫩,手中还拿着一卷书。她规规矩矩地行礼,声音软糯却条理清晰。

  “给母妃请安。女儿方才在棠然殿读《楚辞》,读到‘悲莫悲兮生别离’,心中颇有感触,便想来与母妃说说。”

  赵枫被两个女儿的模样逗笑,念儿像极了当年的自己,瑞儿则更像她们的父亲。

  “好,好,都到母妃跟前来。”

  她一手揽过一个,仔细给玉念擦了擦额角的汗。

  “念儿练剑辛苦,但也要仔细身子,莫要着凉。瑞儿有这份向学之心甚好,只是小小年纪,莫要太过伤怀。”

  姐妹俩依偎在赵枫身边,叽叽喳喳地说话,撒娇讨宠。

  赵枫心中满是慈爱,摸摸这个的头,又抱抱那个,在两个女儿脸上都亲了一口,各有各的可爱,让她觉得心都软了。

  玉念回答着公主所的起居饮食,课业进度,伴读相处如何。玉瑞则安静地补充几句,偶尔不着痕迹地评价一下旁人。

  赵枫听在耳中,心中有数。女儿们虽还年幼,但心思细腻,比自己当年在闺中时还要敏感些。她虽不求女儿们在这后宫里出挑争宠,却也希望她们能多些心眼,少些委屈。

  姐妹俩待了约莫两刻钟,便被各自的嬷嬷提醒该回去用午膳和午歇了。

  “好,都回去歇着吧。”

  赵枫微笑着挥手,看着两个女儿依恋地抱着她撒娇,直到被嬷嬷们连哄带劝地带走。

  她不舍地送女儿们到殿门口,看着两个小小的、穿着鲜艳冬衣的身影消失在宫道转角。

  琰娟捧着暖手炉过来。

  “夫人您也早些歇息吧,午歇过后可别忘了喝药。”

  赵枫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通往皇子所的方向。

  行煦说会去看行宵……那孩子,十岁了,心思纯善得近乎痴憨,体质倒是极好。

  因为自己子女众多,又有个年幼的行维需要更多关注,对这个夹在中间、性子又不甚机灵的儿子,难免有些疏忽。

  她想起行宵那双澄亮不设防、带着天然悲悯的眼睛,心中泛起一丝愧疚。

  他此刻在皇子所的天语殿里,是否又在眼巴巴盼着哥哥或母亲能多看他一眼?他那伴读甄知群,听说跟他跟得倒紧,不知两人相处可好?

  正想着,二等宫女琰筠轻步进来回禀。

  “娘娘,小厨房问,今日晚膳,您点名要的猪肉白菜馅蒸饺,是照例准备,还是多备些?十五殿下那边嬷嬷说小殿下今日胃口不错。”

  赵枫回过神来,压下心头的思绪,脸上恢复了一贯的温和端凝。

  “照例就好。维儿胃口好是好事,让乳母仔细伺候着,别积了食。”

  她顿了顿,补充道。

  “晚些时候,让琰娟把本宫库里那几块上好的新棉花和厚绒料子找出来,给昭阳殿所有粗使宫女和内侍都添置一副厚实的手笼,尤其是负责外院洒扫的。天寒地冻,他们寅时起身不易,莫要生了冻疮。”

  “是,娘娘仁慈,奴婢这就去安排。”

  琰筠恭敬应下,眼中也带了几分暖意。娘娘待下虽不过分亲昵,但这份体恤却是实实在在的。

  赵枫微微颔首,思绪又飘回了行宵身上。晚膳时她会过去看看那孩子,顺便带点他爱吃的点心。

  窗外,昭阳殿广阔的庭院里,几株老树枝桠嶙峋,映着灰白的天空。殿内暖意如春,白玉石壁温润,隔绝了外面的严寒。

  她抬手,指尖拂过颈间的蓝宝石链坠。皇上……阿恂……这个月似乎还未召见她。心中那份深植的爱意与依恋,如同殿内汤泉池氤氲的水汽,温暖而缠绵。她不会去争,但那份渴盼帝心垂怜的柔软,亦无需在他面前掩饰。

  窗外,宫女内侍们的声音遥遥传来,夹杂着些许笑语,伴着宫墙外隐隐约约的喧嚣,却让这昭阳殿更显得静谧安详。

  赵枫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氤氲着药香的空气,再缓缓吐出。终归是有福气的,这一生……

  帝心难测,但情意最是玄妙。她会慢慢等,等那份垂怜再次降临。

  琰娟捧着一碟精致的糕点进来,见赵枫闭着眼,便知她是在养神,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等着主子醒了,再热一热点心与茉莉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