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王杰带着陈小醉和郝玉兰到了河南延津县王楼乡西老庄。他先在村外找了处隐蔽的废弃农舍,把两人安顿好,又留下些吃的和水,叮嘱她们待着别乱跑。安排妥当后,王杰才独自往村里走去,开始仔细探查西老庄的情况。
暮色刚漫过西老庄的树梢,范殿元那座带着高墙的大院就像头蹲在暗处的巨兽,墙头上的油灯昏昏沉沉,把守卫的影子拉得老长。王杰伏在墙外的土坡后,看着墙头上持枪的家丁来回踱步——和传闻里一样,这院子把得比县城的粮仓还紧。
等墙根下的狗蜷成一团打盹,他借着渐浓的夜色摸到墙根。砖缝里嵌着经年累月的泥垢,正好能借力。他指尖抠住砖缝,身子像只狸猫般往上一蹿,悄无声息地落在墙头内侧的阴影里。脚下的青砖带着凉意,墙头上的巡逻道刚够一人走,他猫着腰挪了几步,就听见墙下传来家丁的说话声:“东家说了,今晚加两倍岗,别让那些饿鬼摸进来。”
他顺着墙头的排水管滑下去,落在堆着柴火的角落。院里静得很,只有北屋还亮着灯,窗纸上印着个微胖的身影,正背着手来回走——不用猜,那是范殿元。东厢房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算盘珠子的脆响,该是账房在清点粮食。最打眼的是院子西侧,十几个麻袋摞得老高,麻袋口露出的小米粒在月光下泛着白,连空气里都飘着粮食的腥气。
王杰贴着墙根往粮仓挪,路过猪圈时,几只瘦猪哼哼着蹭墙,他顺手摸了块石头扔过去,引开了不远处打盹的家丁。等那人骂骂咧咧去看猪,他已经摸到粮仓门口,借着门缝往里瞧:里面不止有粮食,墙角还堆着几匹棉布,墙角的木箱上挂着铜锁,看着沉甸甸的。
正打量着,北屋的灯灭了。范殿元的声音从屋里传出来:“把东厢房的账收好了,明早让老二带着家丁去城里换银元,这世道,粮食攥在手里才踏实。”
王杰往后缩了缩,隐进柴火堆的阴影里。墙头上的油灯又晃了晃,他知道,这院子里藏着的,不只是范家的家底,还有这灾年里最锋利的矛盾。
王杰刚摸到粮仓后墙,就听见东厢房传来压抑的哭喊。他皱了皱眉,借着窗纸的破洞往里瞧——一个穿着绸缎马褂的年轻男人正把个瘦骨嶙峋的女人按在粮袋上,女人的粗布衣裳被扯得稀烂,嘴里塞着布条,眼里淌着泪拼命挣扎。
那男人正是范继元,他脸上泛着酒气,手还在胡乱撕扯。而窗外几步远的廊下,范殿元背着手站着,阴影里的脸看不清表情,只听见他喉咙里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哼气,像是默许,又像是在权衡。
王杰指尖微动,刚要有所动作,院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家丁连滚带爬地冲进来,嗓子都劈了:“东家!不好了!灾民把大院围了!领头的是那个叫刺猬的,拿着锄头往门上撞呢!”
范殿元猛地转身,脸上的那点暧昧不清瞬间被惊慌取代,他抬脚就往外走,边走边吼:“把枪都备好!守住大门!谁敢进来就往死里打!”
屋里的范继元听见动静,动作猛地一顿。他骂了句脏话,狠狠推开身下的花枝,抓起床头的盒子炮就往腰里一别,也顾不上整理衣襟,恶狠狠地瞪了花枝一眼,转身噔噔噔地冲了出去,脚步声在院子里撞出一片乱响。
东厢房里,花枝瘫在粮袋上,捂着胸口剧烈地咳嗽,眼泪混着脸上的灰往下淌。王杰贴着墙根,看着范殿元父子匆忙离去的方向,又瞥了眼屋里蜷缩的身影,眼底的寒意深了深。
范家父子一离开,院子里的守卫都被调去前门应付灾民,后院顿时空了大半。王杰眼中精光一闪,知道这是绝佳时机。
他先摸到范殿元的正房,八仙桌抽屉里的金条、银元宝被他一把扫进空间;墙角的樟木箱打开,里面码着的大洋哗啦啦滚落,转眼便消失无踪;连梳妆台暗格里藏着的珠宝首饰,也没逃过他的手。
接着是账房,书架后暗柜里的账本被他随手丢开,重点搜刮了里面的现款和几封沉甸甸的银圆;粮仓更是重中之重,一麻袋一麻袋的小米、高粱、白面,被他隔着麻袋直接收入空间,摞得老高的粮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矮下去;旁边堆放的布匹、丝绸、棉花捆,也被他一股脑收走,只留下空荡荡的地面。
最后,他循着刚才的哭声来到东厢房。推开门,就见花枝还缩在粮袋旁,惊恐地望着门口。王杰没说话,只是快速扫视了一圈库房——角落里还有些散落的杂物,也一并收进空间,才将目光落在花枝身上。
王杰看着花枝,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闭上眼睛。”
花枝浑身一僵,下意识地抬头望他,见他眼神沉静,没有恶意,便抖着肩膀慢慢闭上了眼,长长的睫毛还在不住颤抖。
王杰不再耽搁,抬手对着库房里仅剩的几个木箱、散落的农具乃至墙角的草垛,一一挥手。那些东西像是被无形的黑洞吞噬,瞬间消失无踪,连地上的粮渣都没剩下一点。
“可以睁开眼睛了。”
花枝迟疑着睁眼,猛地倒吸一口冷气。刚才还堆着粮袋、摆着杂物的库房,此刻空空荡荡,连墙角的蛛网都看得清清楚楚,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她张了张嘴,想问什么,喉咙却像被堵住,发不出声音。
“现在跟我走。”王杰打断她的怔忡,侧身示意她跟上。
两人刚走到院角,就听见前院传来震天的呼喊和砸门声。“抢啊!别让范家狗东西跑了!”“里面有粮食!”夹杂着枪声和哭嚎,乱成一团——刺猬已经带着灾民撞开了大门,正疯似的往里涌,范家的家丁开枪也拦不住。范殿元报的官惹怒众人,这里已是无主的混乱场。
王杰拉着花枝,借着墙影和混乱的人群掩护,像两条游鱼般穿梭。有灾民撞过来,他轻轻一推就闪到旁边;有家丁慌不择路地跑过,也没留意这两个不起眼的身影。他们避开最喧闹的前门,从后院一处被挤塌的矮墙缺口钻了出去,脚下的土路已被灾民踩得泥泞不堪。
直到跑出半里地,远离了大院的喧嚣,王杰才松开手。花枝回头望去,范家大院的方向火光渐起,喊杀声还在风里飘过来,她攥着自己破烂的衣角,看着眼前这个突然出现的男人,眼里满是茫然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庆幸。
两人在路边的土坡下停住脚,风卷着远处的喧嚣掠过耳畔。王杰看着气喘吁吁的花枝,先递过去一块干粮,才开口问:“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花枝啃了口窝头,含糊道:“俺得回村找俺男人瞎鹿和娃。俺就是来范家借粮的,谁想……”她低下头,声音涩得发苦。
王杰“嗯”了一声,追问:“找到他们之后呢?范家这光景,他那点活计还能换来吃食?你们一家四口,确定能撑下去?”
这话戳中了花枝的痛处。她手一抖,窝头差点掉在地上,眼圈瞬间红了:“俺……俺不知道。可瞎鹿说了,熬一天是一天……”声音越来越低,最后成了喃喃自语,“可娃已经三天没正经吃东西了……”
“带上孩子跟我走。”王杰打断她,语气平静却有力,“跟着我,至少能让你和娃不挨饿。”
花枝猛地抬头,眼里先是亮了亮,随即又揪紧了心:“那瞎鹿咋办?他是俺男人,俺不能撇下他。”
“我顾不了那么多人。”王杰说得直接,“你现在回去找他说,我要带你和孩子走,他要多少粮食当补偿,我给。拿了粮食,你们跟我走。”
花枝愣住了,手指无意识地绞着破烂的衣襟。一边是同甘共苦的男人,一边是能让孩子活下去的机会,两种念头在心里翻来滚去,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她蹲在地上,望着远处村里的方向,眼泪无声地往下掉,半晌没动。
风卷着黄土吹过,把她的呜咽声压得很低。
王杰看她纠结,开口道:“不用现在定。我在村外那棵老槐树下等你,最多一个时辰。”他顿了顿,补充道,“一个时辰后你没来,我就走了。”
花枝咬着牙,狠狠抹了把脸,站起身朝着村子跑去。脚步很快,却带着几分犹豫,跑几步就回头望一眼老槐树的方向,像在做一场赌上身家性命的人性抉择。
暮色刚漫过西老庄的树梢,范殿元那座带着高墙的大院就像头蹲在暗处的巨兽,墙头上的油灯昏昏沉沉,把守卫的影子拉得老长。王杰伏在墙外的土坡后,看着墙头上持枪的家丁来回踱步——和传闻里一样,这院子把得比县城的粮仓还紧。
等墙根下的狗蜷成一团打盹,他借着渐浓的夜色摸到墙根。砖缝里嵌着经年累月的泥垢,正好能借力。他指尖抠住砖缝,身子像只狸猫般往上一蹿,悄无声息地落在墙头内侧的阴影里。脚下的青砖带着凉意,墙头上的巡逻道刚够一人走,他猫着腰挪了几步,就听见墙下传来家丁的说话声:“东家说了,今晚加两倍岗,别让那些饿鬼摸进来。”
他顺着墙头的排水管滑下去,落在堆着柴火的角落。院里静得很,只有北屋还亮着灯,窗纸上印着个微胖的身影,正背着手来回走——不用猜,那是范殿元。东厢房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算盘珠子的脆响,该是账房在清点粮食。最打眼的是院子西侧,十几个麻袋摞得老高,麻袋口露出的小米粒在月光下泛着白,连空气里都飘着粮食的腥气。
王杰贴着墙根往粮仓挪,路过猪圈时,几只瘦猪哼哼着蹭墙,他顺手摸了块石头扔过去,引开了不远处打盹的家丁。等那人骂骂咧咧去看猪,他已经摸到粮仓门口,借着门缝往里瞧:里面不止有粮食,墙角还堆着几匹棉布,墙角的木箱上挂着铜锁,看着沉甸甸的。
正打量着,北屋的灯灭了。范殿元的声音从屋里传出来:“把东厢房的账收好了,明早让老二带着家丁去城里换银元,这世道,粮食攥在手里才踏实。”
王杰往后缩了缩,隐进柴火堆的阴影里。墙头上的油灯又晃了晃,他知道,这院子里藏着的,不只是范家的家底,还有这灾年里最锋利的矛盾。
王杰刚摸到粮仓后墙,就听见东厢房传来压抑的哭喊。他皱了皱眉,借着窗纸的破洞往里瞧——一个穿着绸缎马褂的年轻男人正把个瘦骨嶙峋的女人按在粮袋上,女人的粗布衣裳被扯得稀烂,嘴里塞着布条,眼里淌着泪拼命挣扎。
那男人正是范继元,他脸上泛着酒气,手还在胡乱撕扯。而窗外几步远的廊下,范殿元背着手站着,阴影里的脸看不清表情,只听见他喉咙里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哼气,像是默许,又像是在权衡。
王杰指尖微动,刚要有所动作,院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家丁连滚带爬地冲进来,嗓子都劈了:“东家!不好了!灾民把大院围了!领头的是那个叫刺猬的,拿着锄头往门上撞呢!”
范殿元猛地转身,脸上的那点暧昧不清瞬间被惊慌取代,他抬脚就往外走,边走边吼:“把枪都备好!守住大门!谁敢进来就往死里打!”
屋里的范继元听见动静,动作猛地一顿。他骂了句脏话,狠狠推开身下的花枝,抓起床头的盒子炮就往腰里一别,也顾不上整理衣襟,恶狠狠地瞪了花枝一眼,转身噔噔噔地冲了出去,脚步声在院子里撞出一片乱响。
东厢房里,花枝瘫在粮袋上,捂着胸口剧烈地咳嗽,眼泪混着脸上的灰往下淌。王杰贴着墙根,看着范殿元父子匆忙离去的方向,又瞥了眼屋里蜷缩的身影,眼底的寒意深了深。
范家父子一离开,院子里的守卫都被调去前门应付灾民,后院顿时空了大半。王杰眼中精光一闪,知道这是绝佳时机。
他先摸到范殿元的正房,八仙桌抽屉里的金条、银元宝被他一把扫进空间;墙角的樟木箱打开,里面码着的大洋哗啦啦滚落,转眼便消失无踪;连梳妆台暗格里藏着的珠宝首饰,也没逃过他的手。
接着是账房,书架后暗柜里的账本被他随手丢开,重点搜刮了里面的现款和几封沉甸甸的银圆;粮仓更是重中之重,一麻袋一麻袋的小米、高粱、白面,被他隔着麻袋直接收入空间,摞得老高的粮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矮下去;旁边堆放的布匹、丝绸、棉花捆,也被他一股脑收走,只留下空荡荡的地面。
最后,他循着刚才的哭声来到东厢房。推开门,就见花枝还缩在粮袋旁,惊恐地望着门口。王杰没说话,只是快速扫视了一圈库房——角落里还有些散落的杂物,也一并收进空间,才将目光落在花枝身上。
王杰看着花枝,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闭上眼睛。”
花枝浑身一僵,下意识地抬头望他,见他眼神沉静,没有恶意,便抖着肩膀慢慢闭上了眼,长长的睫毛还在不住颤抖。
王杰不再耽搁,抬手对着库房里仅剩的几个木箱、散落的农具乃至墙角的草垛,一一挥手。那些东西像是被无形的黑洞吞噬,瞬间消失无踪,连地上的粮渣都没剩下一点。
“可以睁开眼睛了。”
花枝迟疑着睁眼,猛地倒吸一口冷气。刚才还堆着粮袋、摆着杂物的库房,此刻空空荡荡,连墙角的蛛网都看得清清楚楚,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她张了张嘴,想问什么,喉咙却像被堵住,发不出声音。
“现在跟我走。”王杰打断她的怔忡,侧身示意她跟上。
两人刚走到院角,就听见前院传来震天的呼喊和砸门声。“抢啊!别让范家狗东西跑了!”“里面有粮食!”夹杂着枪声和哭嚎,乱成一团——刺猬已经带着灾民撞开了大门,正疯似的往里涌,范家的家丁开枪也拦不住。范殿元报的官惹怒众人,这里已是无主的混乱场。
王杰拉着花枝,借着墙影和混乱的人群掩护,像两条游鱼般穿梭。有灾民撞过来,他轻轻一推就闪到旁边;有家丁慌不择路地跑过,也没留意这两个不起眼的身影。他们避开最喧闹的前门,从后院一处被挤塌的矮墙缺口钻了出去,脚下的土路已被灾民踩得泥泞不堪。
直到跑出半里地,远离了大院的喧嚣,王杰才松开手。花枝回头望去,范家大院的方向火光渐起,喊杀声还在风里飘过来,她攥着自己破烂的衣角,看着眼前这个突然出现的男人,眼里满是茫然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庆幸。
两人在路边的土坡下停住脚,风卷着远处的喧嚣掠过耳畔。王杰看着气喘吁吁的花枝,先递过去一块干粮,才开口问:“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花枝啃了口窝头,含糊道:“俺得回村找俺男人瞎鹿和娃。俺就是来范家借粮的,谁想……”她低下头,声音涩得发苦。
王杰“嗯”了一声,追问:“找到他们之后呢?范家这光景,他那点活计还能换来吃食?你们一家四口,确定能撑下去?”
这话戳中了花枝的痛处。她手一抖,窝头差点掉在地上,眼圈瞬间红了:“俺……俺不知道。可瞎鹿说了,熬一天是一天……”声音越来越低,最后成了喃喃自语,“可娃已经三天没正经吃东西了……”
“带上孩子跟我走。”王杰打断她,语气平静却有力,“跟着我,至少能让你和娃不挨饿。”
花枝猛地抬头,眼里先是亮了亮,随即又揪紧了心:“那瞎鹿咋办?他是俺男人,俺不能撇下他。”
“我顾不了那么多人。”王杰说得直接,“你现在回去找他说,我要带你和孩子走,他要多少粮食当补偿,我给。拿了粮食,你们跟我走。”
花枝愣住了,手指无意识地绞着破烂的衣襟。一边是同甘共苦的男人,一边是能让孩子活下去的机会,两种念头在心里翻来滚去,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她蹲在地上,望着远处村里的方向,眼泪无声地往下掉,半晌没动。
风卷着黄土吹过,把她的呜咽声压得很低。
王杰看她纠结,开口道:“不用现在定。我在村外那棵老槐树下等你,最多一个时辰。”他顿了顿,补充道,“一个时辰后你没来,我就走了。”
花枝咬着牙,狠狠抹了把脸,站起身朝着村子跑去。脚步很快,却带着几分犹豫,跑几步就回头望一眼老槐树的方向,像在做一场赌上身家性命的人性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