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兴建佛寺-《唐末从军行》

  郑从谠对张彦球推心置腹,而张彦球也感郑从谠的恩遇,因此,事事以郑从谠为主,但即便如此,郑从谠也只能维持河东军的平衡。

  而此时大同军防御使赫连铎,已经接受朝廷的诏书,率吐谷浑马步军七千余众,南下勤王。

  陈从进想了想,随后写了封书信,送往蔚州刺史白义诚处。

  信中没说什么,只是提及了昔日联军一处,共讨李克用的峥嵘岁月,又表示自己很怀念与白义诚相处的日子,并让其若是闲暇,可以来幽州一叙。

  正所谓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白义诚虽然实力弱小,但也是占据了蔚州,自己烧烧冷灶也好,说不定将来就有点用。

  在处理好此事后,陈从进左右无事,便带着李丰去了幽州城外的匠作院转转。

  还未到达匠作院,便可看见数十道浓烟滚滚而上,这种场面,让陈从进心中有些失神,仿佛是后世工业的景象。

  不过,陈从进很快反应过来,自己集幽州之力的打造出来的军械,说不定还不如后世一个县城的小厂生产的数量多。

  而在匠作院之外,还有一大堆铁匠铺,由于幽州军屡屡扩编,对于军械的数量要求,急剧扩大,再加上契丹奚人都被陈从进所控制。

  铁锅的需求量极大,几乎每一个商队要前往胡部之前,都要在幽州购置大量的铁锅。

  在幽州城中,只要手上有技术的铁匠,再招几个徒弟,辛苦干个两三年,绝对能在幽州城中购置一处宅子。

  市场经济便是如此,铁匠行业已经成为当下最为火热的行业。

  听闻大帅前来视察,匠作院使韩佑连忙前来相迎。

  “不知大帅亲临,下官有失远迎。”

  “行了,这些虚礼就不用了。”

  陈从进边说,边大踏步走进匠作院中。

  匠作院虽名为院,但实际上,占地极大,若是要比喻,差不多和后世的工业园区那般大小。

  其间铁匠的数量虽然最多,但是也有很多的木匠,皮革,弓,箭等其余军用物资的生产和组装。

  可以说,匠作院对幽州而言,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场所,这些工匠的存在,才是幽州可以持续战争的资本。

  若是这些工匠都丢了,那幽州军打完一战,士兵连手中破损的军械都没地方修理。

  陈从进在匠作院中,转了一个下午,走的腿肚子都有些发胀了,旁边陪侍的匠作院使韩佑,却是面不改色,依然健步如飞。

  在离开前,陈从进再三告诫韩佑,军械物资,关乎幽州之存亡,无论怎么严肃对待都不为过,每批军械发出前,定然要再三检查,绝不可马虎。

  韩佑连连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陈从进转了一圈,没发现什么大问题,对韩佑此人还是比较满意的,于是在离开前,特意赏了韩佑钱二十贯,上等绢五匹,以嘉其忠于任事。

  而在其后,陈从进又到匠作院周边的铁匠铺转了转,发现里头大部分都是打着铁锅,制式简单粗糙,每一家都表示这都是商队的订单,时间紧任务重,一日都不可松懈。

  看着这些场景,陈从进虽然小腿发酸,但他脸上却是露出会心的笑容。

  对奚胡契丹,先用军事打击,再用政治联姻,然后贸易加深相互之间的联络,对于上层,以繁华奢靡的生活进行腐化。

  陈从进为了控制游牧,说实在的,也是绞尽脑汁,现在要说唯一差的一个点,就是对二部宗教控制力度不够。

  一想起宗教,陈从进心头一动,自己当初答应菩萨,等此番大胜奚胡,就要给平安寺翻新一下屋顶。

  这次北征,那收获已经是大大的超出自己原先的设想,陈从进觉得,这其中,可能菩萨多少还是出了一点力气的。

  所以,他决定,平安寺一定要翻新,而且,为了平安寺未来的前途与发展,陈从进有必要为平安寺的僧人,寻求另外一条更光明的大道。

  不是陈从进不想用道教,实在是道教太淡定了,传教那肯定是要让人信的,道士一天到晚,都是一副爱信不信的模样,这去契丹传教,说不定因为内容太高深了,还打不过原始的萨满教。

  一想到这,陈从进迫不及待的坐进马车,随后赶回府中。

  一回去,陈从进便让人请来阿护孤和耶律撒剌,并置办了一点薄酒,边吃边聊。

  酒过三巡,陈从进执盏而对二人道:“某有一愿,久藏于心啊。”

  阿护孤听到这,抢着开口道:“国公有何愿,我愿为之效劳!”

  陈从进呵呵一笑,道:“某观契丹,奚部,民风尚武,诸部之间,相互仇杀之事,屡有发生,每每思之,便觉可惜,可叹。”

  说到这,陈从进抬眼看了下二人,显然,这两人还没体会到自己的精神。

  于是,陈从进接着说道:“故,本帅以为,若能广建佛寺,延请高僧,以佛法化导众生,使知慈悲为怀,戒杀行善,则部族相安,黎庶得宁,此乃长治久安之道也。”

  耶律撒剌和阿护孤听后,面面相觑,契丹和奚族一样,都是信奉萨满,也就是崇拜天地,崇拜祖先和自然神灵的宗教。

  对于佛教,奚人部落由于更接近汉地,还有零散的一些部落信奉,但是契丹就不一样了,几乎没有部落信奉佛教。

  (注:契丹是在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朝后,为了稳固统治,才立佛教为国教的。)

  陈从进见二人有些犹疑,于是笑呵呵的说道:“佛门是劝人行善,明因果报应的,今若于两部中,择善地,兴土木,建刹宇,使部民朝夕闻钟鼓之声,久而久之,暴戾之气自消,淳厚之风渐起,此亦有益于部邦久安,二位以为如何?”

  耶律撒剌是知道佛教的,他内心对佛门还是很敬重的,听到陈从进这般说,耶律撒剌想了想,点点头道:“国公所言有理,待回返契丹,便在迭剌部,修建寺庙,以供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