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李隆基的恐慌,他会霸占杨玉环吗-《长安的荔枝:我拥兵百万被贬岭南》

  李林甫看着殿下那一张张如丧考妣的脸,终于缓缓地抬起了头。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苍老却清晰地传遍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诸位,可还有异议?”

  “陛下此举,乃是为了杜绝外戚干政之祸,是为我大唐江山万年计。此乃圣明之举,我等臣子,理应体察圣心,叩首拥护才是。”

  他顿了顿,浑浊的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变得意味深长。

  “况且,陛下也说了,只是上溯三代。诸位的家族,若有旁支远亲,家道中落,三代之内并无功名在身者,其女若品貌出众,也并非……没有机会嘛。”

  此言一出,大殿内死寂的气氛中,又多了诡异的骚动。

  不少官员眼神闪烁,心思瞬间活泛了起来。

  李林甫这番话,看似在安抚,实则是在他们这些世家大族之间,埋下了一颗更加恶毒的钉子。

  主支不行,但是,旁支可以嘛?

  这岂不是在鼓励他们内部倾轧,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机会,去扶植那些早已被他们瞧不起的旁支远亲?

  这手段,太阴损了!

  李林甫看着他们变幻莫测的脸色,心中冷笑。

  陛下啊陛下,老臣这一手,您可还满意?

  他不再多言,只是淡淡地一甩袖袍。

  “若无异议,便就此拟旨,昭告天下。”

  另外一座大殿。

  太极殿上,李隆基正在主持“封赏”的仪式,更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羞辱。

  主持李璘逼宫李隆基上位,封赏那些叛逆的功臣。

  李璘并未亲临。

  御座空悬。

  取而代之的,是太上皇李隆基与太子李亨。

  李隆基面色蜡黄,眼窝深陷,曾经那身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袍。

  殿下的功臣们,无论是韩信、霍去病这些新贵,还是陈玄礼这样的旧臣,脸上都带着一种古怪的神情。

  他们跪拜,谢恩,口称“谢太上皇恩典,谢太子殿下恩典”

  仪式结束,李隆基回了他的太上殿。

  李亨也回到了太子东宫。

  东宫之内,灯火通明。

  他一屁股坐倒在榻上,连外袍都懒得脱。

  太子妃张良娣端着一碗参汤。

  “殿下,累了一天了,喝口参汤暖暖身子吧。”

  她的声音很轻柔。

  李亨接过汤碗,却没有喝。

  张良娣在他身边坐下,状似不经意地提起:“殿下,妾今日听闻,要天下选秀遴选皇后了。”

  李亨的手猛地一顿,参汤差点洒出来。

  他抬起头,眼神里全是惊疑不定。

  “选后?”

  他喃喃道,“这么快?”

  “是啊,”

  “而且,妾听说,陛下立下了规矩,所选女子,须是家世清白,上溯三代皆为白身,与官场无任何瓜葛之人。”

  她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李亨的脸色。

  李亨的脸色。

  他的嘴唇翕动了几下。

  这是在做什么?

  这是在彻底斩断那些世家大族通过联姻干预朝政的根!

  如此石破天惊。

  一种无力感,将李亨彻底淹没。

  他忽然觉得,自己输得不冤。

  张良娣看着丈夫脸上阴晴不定的神色,柔声劝道:“殿下,妾以为,璘儿此举,乃是圣明之见。自古以来,外戚干政之祸,还少吗?从根源上杜绝此事,是为了我李唐江山的长治久安啊。”

  她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了些:“再说……这对我们而言,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李亨猛地看向她。

  张良娣迎着他的目光,眼神清澈而坚定:“陛下越是英明神武,这江山便越是稳固。殿下……您也能安安稳稳地做您的太子,我们一家人,才能平平安安。”

  这番话,刺中了李亨内心最软弱的地方。

  是啊,平安。

  他现在所求的,不就是这两个字吗?

  至于那至高无上的权力,那九五之尊的宝座……

  他已经不敢想了。

  李璘比他,更适合做皇帝。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再也遏制不住。

  它迅速缠绕住李亨的整个心神,既让他感到一种被彻底击败的羞耻,又让他感到一种卸下重担的诡异的轻松。

  他终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那口气里,有他身为兄长、身为太子的所有不甘与尊严。

  “你说的对。”

  他低声说,端起参汤,一饮而尽。

  汤很暖,却暖不透他冰冷的心。

  ……

  与此同时,太上殿。

  这里比东宫更加死寂。

  李隆基挥退了所有伺候的宫人,独自一人坐在空旷的大殿里,对着一盏摇曳的烛火发呆。

  殿外的风,吹得窗棂呜呜作响。

  他现在,最怕听见的就是声音。

  任何一点突兀的声响,都会让他惊得浑身一颤。

  脚步声由远及近,他猛地回头,眼中满是惊恐,直到看清来人是他的两个妹妹,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那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松弛下来。

  “兄长。”

  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联袂而入,对着他行了一礼。

  她们是方外之人,早已不问世事,但在这宫闱巨变之中,也无法真正置身事外。

  她们是李隆基如今唯一还能说上几句话的亲人了。

  “你们来了。”

  李隆基的声音嘶哑,他指了指旁边的坐榻,“坐吧。”

  两位公主依言坐下,看着兄长那憔悴颓唐的模样,皆是心中不忍。

  玉真公主性子更直率些,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皇兄,我们来,是想与你说一件事。陛下……璘儿……要选后了。”

  李隆基的身体,肉眼可见地僵住了。

  他缓缓转过头,烛光在他的脸上投下深深的阴影,那双曾经顾盼自雄、睥睨天下的眼睛里,此刻只剩下浑浊和恐惧。

  “选后?”

  他的声音在发抖,“他要选什么样的皇后?”

  金仙公主叹了口气,接过话头:“陛下有旨,只从民间遴选,家世必须清白,三代之内,不得有任何官身。”

  这个消息,对李亨来说,是政治上的碾压。

  但对李隆基而言,却劈开了他记忆中最不堪的那个角落,让他浑身的血液都瞬间冻结了。

  从民间选……

  家世清白……

  这意味着,李璘要的,是一个没有任何根基,完全依附于他的女人。

  一个他可以随意揉捏、掌控的女人。

  这……

  这和他当年有什么区别?

  不,有区别!

  他当年,是为了美色,是为了满足自己那无穷无尽的占有欲。

  而李璘……

  那个小子的心思,比深渊还要可怕!

  一个念头,一个无比恐怖、无比羞辱的念头,毫无征兆地窜进了李隆基的脑海。

  他会效仿我吗?

  他会像我当年从寿王手里夺走玉环一样,来夺走……

  我的女人吗?

  这个念头一出现,李隆基就感觉自己快要窒息了。

  他仿佛看到了李璘那张年轻而冷酷的脸,带着一种胜利者的嘲弄,闯入他的后宫,将他那些娇滴滴的美人儿,一个个揽入怀中。

  那些女人,曾在他身下婉转承欢,曾对他曲意逢迎,曾是他权力和男人雄风的象征。

  可现在,他老了,败了,成了一个被圈禁的太上皇,如同李渊一般。

  而李璘,正值盛年,大权在握,是这天下独一无二的主宰!

  他想要什么女人得不到?

  他会放过自己这个失败者的后宫吗?

  恐怕,将失败者的女人据为己有,继承大唐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