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气得呼吸急促。
那个低贱的庶子,怎配跟她的琉雪相提并论?
不止她,盛琉雪和盛承霖也是这般觉得的。
甚至就连武安侯,相对于这个烧火丫鬟爬窗生下的贱种,他还是更喜欢妻子收养的盛琉雪。
但是,老夫人都把盛家的列祖列宗搬出来了,他们自然不能那么说。
“嫡母苛待庶子”虽然屡见不鲜,但在勋贵之家,着实算不上什么好名声。
武安侯空有爵位没有实权,在朝中领的也是些闲职,自诩清贵,比旁人都更在意名声。
于是他沉着脸看向崔氏,“夫人,此事的确是你疏忽了。”
崔氏与他夫妻多年,自然也清楚武安侯没有真的生气,但如今老夫人拿列祖列宗和侯府名声压着她,她也只能低头。
“娘说的是,往后,儿媳定会好好照料承熙。”
说着,她便当着众人的面,训斥起管事:“你们怎么回事?大小姐初回府来不及置办衣物也就罢了,大少爷的怎么也忘了?还不将大少爷的份例补上,送去竹砚居!”
老夫人打断了她的话:“且慢,不必再送去竹砚居了。我已让人将栖霞苑东侧的濯清榭收拾了出来,那里荷风习习,最适合读书习字,往后便给承熙住吧。”
盛琉雪闻言面色大变,倏然攥紧了崔氏的衣袖,着急地低声提醒:“娘,你不是说把荷花池连同濯清榭一同并入我的落梅阁吗?”
当时栖霞苑被盛漪宁夺走,她不甘心住又旧又小的落梅阁,二叔就主动说出钱为她扩建,然后她和娘就规划着,将濯清榭和荷花池都并入落梅阁。
待夏日炎炎之际,栖霞苑的海棠花落尽,便是她院子里荷花盛开之时,待到冬日,更是能在落梅阁折梅赏雪。
盛漪宁独占东风又如何,她这儿无论冬夏皆有胜景,皆是再邀京中贵女来家中赏景,又能压盛漪宁一头。
可她们都没想到,老夫人竟会将濯清榭划给盛承熙。
崔氏也不愿意将那么好的地段给一个卑贱庶子,但却不能直说,只是道:“娘,承熙在竹砚居住的不是挺好吗?皆是我派小厮去伺候他,便是偏远些,也不会有不便之处。”
武安侯也道:“是啊,男子何必养得如此娇贵?就是要粗糙些,身体才结实。”
盛承霖说得则更为直接,“他一个卑贱的庶子,哪配住那么好的地方?”
老夫人顿时沉了脸,“承霖,是谁教你这般目无尊长的?承熙再如何是庶出,也是你长兄。他同样是你父亲的血脉,是我们武安侯府的子嗣,如何低贱?”
盛承霖不服气,甚至打心眼都不太敬重这位没有血缘关系的祖母。
武安侯却是怒瞪了他一眼,“你祖母教训的对,往后可别让我从你嘴里,听到这般没有礼数的话!”
盛承霖心底憋了口气。
老夫人又继续道:“你们说竹砚居能住?方才我从那经过,站在屋内,都能看到屋檐漏光,墙壁漏风,这还是晴日,若是刮风下雨时,岂不是雨打衾寒?”
武安侯都有些诧异,“竟这般破败?”
他看向盛承熙求证。
盛承熙眼底划过讥讽,但面上却恭敬道:“正如祖母所言。”
崔氏不悦,“那你为何不说?早同管事说了,修缮一番不就行了?”
盛承熙自嘲地笑了笑,看向崔氏:“母亲,我同管事说过,但无人理会我。若非祖母,便是竹砚居轰然倒塌,怕是都无人在意。”
岂止是不理会,甚至府中那些下人,狗眼看人低,还都要上来踩他一脚。
他知道若是事情闹到崔氏面前,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崔氏也会敷衍地派人修缮一番,但底下的那些人,压根不会让他闹到崔氏面前。
甚至今日,若不是祖母带着,他都进不了主院。
老夫人训斥:“崔氏,下人如此怠慢侯府长子,是你这个做主母的失职。若再有下次,你就去祠堂跪着,好好反省。”
崔氏脸色难看,袖下的拳头攥得很紧。
这老虔婆,怎还不去死!整日就只知道用婆婆的派头来压她!
可她却又不能不敬婆母,只能忍气吞声道:“是。”
一顿饭,最后不欢而散。
盛琉雪和盛承霖都留在了主院,安抚盛怒的崔氏。
盛漪宁与盛承熙同路回院子。
“多谢妹妹。”
待到四下无人之处,盛承熙才对她拱手。
盛漪宁笑道:“兄妹之间不必言谢。濯清榭是给大哥的诚意,望月茶楼才是给大哥的厚礼。”
她生怕盛承熙忘了,又提了一遍望月茶楼。
盛承熙点点头,表示已记在心上,但还是问:“妹妹需要我做什么?”
盛漪宁眉梢微挑,其实她不需要盛承熙为她做什么,只要他与盛承霖和崔氏争斗,便已是帮了她大忙。
她扶持他的主要目的也在于此。
“祖母帮我,我承诺为她养老,让她安享晚年。妹妹所求又是为何?”
盛承熙从未体验过亲情,在他被困一隅的多年,也从未有人施舍过他善意。
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清楚,想要得到什么,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他想从下人手中得到吃食,就得忍受他们的羞辱打骂;想要读书习字,就要给府中的西席先生们跑腿打杂;想要买笔墨纸砚,就要去抄书换取银两。
可他已从盛漪宁这得到了那么多,甚至往后还会得到更多,他该付出多大的代价,回报她?
盛漪宁眉梢微挑,“大哥,我现在尚且不需要你做什么,但我的确对你有所求。我求你,出人头地,飞黄腾达,日后大权在握之时,能庇护于我。”
盛承熙忽地一愣。
他想起了些略为久远的记忆。
破败的竹屋内,夜晚的风声自墙缝吹过,昏黄的烛光下,他那出身卑贱的母亲,紧紧抱着他,说:
“承熙,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娘盼着你出人头地……”
也是自那时起,他便在无人在意的角落里,勤学苦读,盼着能熬出头,带他的母亲离开侯府,让她过上好的生活。
可后来他母亲病死在了一个冬夜。
侯府所有人冷眼旁观,没有人在意一个烧火丫鬟的死活。
盛承熙眸光低垂,掩去了眼底深深的痛与恨,看向盛漪宁的目光,多了些他都未曾察觉到的柔和:“好。”
其实在这个侯府里,她与他,也是同类,是能彼此扶持,在冬夜里互相取暖的人。
即便是为了她,他也要出头人地,飞黄腾达!
“另外提醒哥哥,要多小心盛琉雪。”
盛漪宁觉得盛琉雪实在太邪乎了。
以前盛琉雪只针对她,但现在,她让祖母将盛琉雪的濯清榭抢给了盛承熙,挑起了他们之间的矛盾,盛琉雪和崔氏绝不会善罢甘休。
祖母在后宅多年,倒是能防范盛琉雪,可盛承熙,盛漪宁怕他不设防。
盛承熙颔首:“妹妹放心。在这侯府之中,我只信任你与祖母。你是我唯一的妹妹。”
盛漪宁也不好将盛琉雪的邪术多说,只是道:“若身子有什么不适,尽管来找我。”
盛承熙:“好。”
当夜,老夫人派去盛承熙身边伺候的小厮,就急匆匆跑到了栖霞苑。
“大小姐,不好了,大少爷被毒蛇咬伤了!”
“大少爷让小的来问问,大小姐可有治蛇毒的药?”
盛漪宁扶额。
没想到她才叮嘱过盛承熙,他才刚住进濯清榭就中招了。
事不宜迟,她带上针囊,又让细辛去库房捡了些药材,飞速赶去了濯清榭。
濯清榭倚靠着荷花池而建,正是春日,荷池中光秃秃的,偶有水鸟停泊,池畔草木丛生,夜里还能听见蛙叫声。
这样的环境的确是多虫蛇的。
但也不至于那么巧,盛承熙刚住进去,就被蛇咬。
小厮推开门,屋内一灯如豆,盛承熙露出了一只胳膊,手臂上用衣带缠绕了好几圈,小臂都已发紫了。
“你这手是不想要了?”
盛漪宁用金针封住他几个穴位,便飞速将缠绕他手臂的衣带剪开。
盛承熙苦笑道:“总得先保住命。”
蛇咬的是小臂,若他不缠着,恐怕都要毒发身亡了。
“可有瞧见是什么蛇?”盛漪宁问他。
盛承熙:“一环黑一环白的,应当是书中剧毒的银包铁,有三指粗。”
盛漪宁用银针为他放毒血,有些诧异:“你怎么这么清楚?蛇呢?”
屋内只有兄妹二人,盛承熙老实道:“我在竹砚居那么荒凉的院子住了二十多年,都不曾见过银包铁,想来是有人故意为之,于是便趁小厮去找你时,丢到了隔壁的落梅阁。”
盛漪宁:?!那不是盛琉雪住的地方?
不一会儿,隔壁的落梅阁就传来了盛琉雪的尖叫声。
“啊啊啊!!!”
那个低贱的庶子,怎配跟她的琉雪相提并论?
不止她,盛琉雪和盛承霖也是这般觉得的。
甚至就连武安侯,相对于这个烧火丫鬟爬窗生下的贱种,他还是更喜欢妻子收养的盛琉雪。
但是,老夫人都把盛家的列祖列宗搬出来了,他们自然不能那么说。
“嫡母苛待庶子”虽然屡见不鲜,但在勋贵之家,着实算不上什么好名声。
武安侯空有爵位没有实权,在朝中领的也是些闲职,自诩清贵,比旁人都更在意名声。
于是他沉着脸看向崔氏,“夫人,此事的确是你疏忽了。”
崔氏与他夫妻多年,自然也清楚武安侯没有真的生气,但如今老夫人拿列祖列宗和侯府名声压着她,她也只能低头。
“娘说的是,往后,儿媳定会好好照料承熙。”
说着,她便当着众人的面,训斥起管事:“你们怎么回事?大小姐初回府来不及置办衣物也就罢了,大少爷的怎么也忘了?还不将大少爷的份例补上,送去竹砚居!”
老夫人打断了她的话:“且慢,不必再送去竹砚居了。我已让人将栖霞苑东侧的濯清榭收拾了出来,那里荷风习习,最适合读书习字,往后便给承熙住吧。”
盛琉雪闻言面色大变,倏然攥紧了崔氏的衣袖,着急地低声提醒:“娘,你不是说把荷花池连同濯清榭一同并入我的落梅阁吗?”
当时栖霞苑被盛漪宁夺走,她不甘心住又旧又小的落梅阁,二叔就主动说出钱为她扩建,然后她和娘就规划着,将濯清榭和荷花池都并入落梅阁。
待夏日炎炎之际,栖霞苑的海棠花落尽,便是她院子里荷花盛开之时,待到冬日,更是能在落梅阁折梅赏雪。
盛漪宁独占东风又如何,她这儿无论冬夏皆有胜景,皆是再邀京中贵女来家中赏景,又能压盛漪宁一头。
可她们都没想到,老夫人竟会将濯清榭划给盛承熙。
崔氏也不愿意将那么好的地段给一个卑贱庶子,但却不能直说,只是道:“娘,承熙在竹砚居住的不是挺好吗?皆是我派小厮去伺候他,便是偏远些,也不会有不便之处。”
武安侯也道:“是啊,男子何必养得如此娇贵?就是要粗糙些,身体才结实。”
盛承霖说得则更为直接,“他一个卑贱的庶子,哪配住那么好的地方?”
老夫人顿时沉了脸,“承霖,是谁教你这般目无尊长的?承熙再如何是庶出,也是你长兄。他同样是你父亲的血脉,是我们武安侯府的子嗣,如何低贱?”
盛承霖不服气,甚至打心眼都不太敬重这位没有血缘关系的祖母。
武安侯却是怒瞪了他一眼,“你祖母教训的对,往后可别让我从你嘴里,听到这般没有礼数的话!”
盛承霖心底憋了口气。
老夫人又继续道:“你们说竹砚居能住?方才我从那经过,站在屋内,都能看到屋檐漏光,墙壁漏风,这还是晴日,若是刮风下雨时,岂不是雨打衾寒?”
武安侯都有些诧异,“竟这般破败?”
他看向盛承熙求证。
盛承熙眼底划过讥讽,但面上却恭敬道:“正如祖母所言。”
崔氏不悦,“那你为何不说?早同管事说了,修缮一番不就行了?”
盛承熙自嘲地笑了笑,看向崔氏:“母亲,我同管事说过,但无人理会我。若非祖母,便是竹砚居轰然倒塌,怕是都无人在意。”
岂止是不理会,甚至府中那些下人,狗眼看人低,还都要上来踩他一脚。
他知道若是事情闹到崔氏面前,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崔氏也会敷衍地派人修缮一番,但底下的那些人,压根不会让他闹到崔氏面前。
甚至今日,若不是祖母带着,他都进不了主院。
老夫人训斥:“崔氏,下人如此怠慢侯府长子,是你这个做主母的失职。若再有下次,你就去祠堂跪着,好好反省。”
崔氏脸色难看,袖下的拳头攥得很紧。
这老虔婆,怎还不去死!整日就只知道用婆婆的派头来压她!
可她却又不能不敬婆母,只能忍气吞声道:“是。”
一顿饭,最后不欢而散。
盛琉雪和盛承霖都留在了主院,安抚盛怒的崔氏。
盛漪宁与盛承熙同路回院子。
“多谢妹妹。”
待到四下无人之处,盛承熙才对她拱手。
盛漪宁笑道:“兄妹之间不必言谢。濯清榭是给大哥的诚意,望月茶楼才是给大哥的厚礼。”
她生怕盛承熙忘了,又提了一遍望月茶楼。
盛承熙点点头,表示已记在心上,但还是问:“妹妹需要我做什么?”
盛漪宁眉梢微挑,其实她不需要盛承熙为她做什么,只要他与盛承霖和崔氏争斗,便已是帮了她大忙。
她扶持他的主要目的也在于此。
“祖母帮我,我承诺为她养老,让她安享晚年。妹妹所求又是为何?”
盛承熙从未体验过亲情,在他被困一隅的多年,也从未有人施舍过他善意。
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清楚,想要得到什么,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他想从下人手中得到吃食,就得忍受他们的羞辱打骂;想要读书习字,就要给府中的西席先生们跑腿打杂;想要买笔墨纸砚,就要去抄书换取银两。
可他已从盛漪宁这得到了那么多,甚至往后还会得到更多,他该付出多大的代价,回报她?
盛漪宁眉梢微挑,“大哥,我现在尚且不需要你做什么,但我的确对你有所求。我求你,出人头地,飞黄腾达,日后大权在握之时,能庇护于我。”
盛承熙忽地一愣。
他想起了些略为久远的记忆。
破败的竹屋内,夜晚的风声自墙缝吹过,昏黄的烛光下,他那出身卑贱的母亲,紧紧抱着他,说:
“承熙,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娘盼着你出人头地……”
也是自那时起,他便在无人在意的角落里,勤学苦读,盼着能熬出头,带他的母亲离开侯府,让她过上好的生活。
可后来他母亲病死在了一个冬夜。
侯府所有人冷眼旁观,没有人在意一个烧火丫鬟的死活。
盛承熙眸光低垂,掩去了眼底深深的痛与恨,看向盛漪宁的目光,多了些他都未曾察觉到的柔和:“好。”
其实在这个侯府里,她与他,也是同类,是能彼此扶持,在冬夜里互相取暖的人。
即便是为了她,他也要出头人地,飞黄腾达!
“另外提醒哥哥,要多小心盛琉雪。”
盛漪宁觉得盛琉雪实在太邪乎了。
以前盛琉雪只针对她,但现在,她让祖母将盛琉雪的濯清榭抢给了盛承熙,挑起了他们之间的矛盾,盛琉雪和崔氏绝不会善罢甘休。
祖母在后宅多年,倒是能防范盛琉雪,可盛承熙,盛漪宁怕他不设防。
盛承熙颔首:“妹妹放心。在这侯府之中,我只信任你与祖母。你是我唯一的妹妹。”
盛漪宁也不好将盛琉雪的邪术多说,只是道:“若身子有什么不适,尽管来找我。”
盛承熙:“好。”
当夜,老夫人派去盛承熙身边伺候的小厮,就急匆匆跑到了栖霞苑。
“大小姐,不好了,大少爷被毒蛇咬伤了!”
“大少爷让小的来问问,大小姐可有治蛇毒的药?”
盛漪宁扶额。
没想到她才叮嘱过盛承熙,他才刚住进濯清榭就中招了。
事不宜迟,她带上针囊,又让细辛去库房捡了些药材,飞速赶去了濯清榭。
濯清榭倚靠着荷花池而建,正是春日,荷池中光秃秃的,偶有水鸟停泊,池畔草木丛生,夜里还能听见蛙叫声。
这样的环境的确是多虫蛇的。
但也不至于那么巧,盛承熙刚住进去,就被蛇咬。
小厮推开门,屋内一灯如豆,盛承熙露出了一只胳膊,手臂上用衣带缠绕了好几圈,小臂都已发紫了。
“你这手是不想要了?”
盛漪宁用金针封住他几个穴位,便飞速将缠绕他手臂的衣带剪开。
盛承熙苦笑道:“总得先保住命。”
蛇咬的是小臂,若他不缠着,恐怕都要毒发身亡了。
“可有瞧见是什么蛇?”盛漪宁问他。
盛承熙:“一环黑一环白的,应当是书中剧毒的银包铁,有三指粗。”
盛漪宁用银针为他放毒血,有些诧异:“你怎么这么清楚?蛇呢?”
屋内只有兄妹二人,盛承熙老实道:“我在竹砚居那么荒凉的院子住了二十多年,都不曾见过银包铁,想来是有人故意为之,于是便趁小厮去找你时,丢到了隔壁的落梅阁。”
盛漪宁:?!那不是盛琉雪住的地方?
不一会儿,隔壁的落梅阁就传来了盛琉雪的尖叫声。
“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