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生异变京中来人-《弄娇娥》

  因皇上疲惫劳累,案牍累积,元洲之民受春洪之灾上不能达天庭,下无法薄力自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千万灾民流离失所,虽是春日,仍旧有冻死之骨,饿殍满地。元洲粮仓本为战事所备,然战事为人祸,是为保社稷护黎民百姓之故,今受春洪之灾,已经无力追究当初堤坝修建之功过,只能尽心竭力为百姓奔走。开仓放赈一事,若是依据常规,公事往复,虽不至于担上罪责,然而陷于洪流之中的百姓却实等不得。为避免皇上病体痊愈之后追悔莫及,为圣虑、圣德考虑之故,所以元洲知州宋青鸣甘愿担上性命、官途风险,开仓放赈,以济陛下之黎民……

  通篇奏对写下来,已然可以成为官场范文,达到拍马屁于无形又能将所述表达清楚的地步。

  只不过也因对圣德天子的吹捧太过,实在是心理不适,徐臻连着两日都没有好脸。更可惜的是深知她脾气的丫头们都不在身边,也没个人来夸夸她。

  到了钦差开堂问询这日,文先生特意打发了人来请她去。

  她又犯了懒,不想去,可到底还是起身带着两个婆子去了。

  去了也是站在门外旁听,婆子们孔武有力,替她撑了一个相对宽敞的空间,免得旁人挤着她。

  她们来的早,堂上只有衙役,不过安定候也没有拖泥带水,到了时辰很快就上堂了。

  他坐定之后,徐臻听到人群中传来一些小小的惊呼,还有人抽气。

  徐臻也有些惊讶,她之前见过安定候,但那时候他在大朝会上,又是新年之际,虽着官服,却也是在群臣之中,不像如今这样显眼。

  官服其实有些厚重,许多官员穿到身上,总是给人一种很笨重的感觉,而安定候穿着官服,却仍旧能让人感觉到他的敏捷跟力量,当他坐好后目光平视过来,连徐臻这种胆大包天的也忍不住呼吸一紧,从他身上隐隐外泄的那一丝锐利,只一眼就威慑了全场。

  这不是一个好说话的人,也不知道文先生怎么说服的他。今日的过堂虽然说只是一个程序,安定候不会在堂上突然发难,可只看这架势,谁又敢拍胸脯保证呢?

  至此,徐臻也只能在心里祈祷上天保佑宋知州能把住全场,不要被安定候的气势所挟,再语无伦次起来。

  就在她思量的功夫,堂上已经开始了,随着一声“请宋知州至堂前”,宋知州身着官服从中堂出现。

  徐臻身后的人群立即爆发欢呼:“宋知州!”“大人!”“青天大老爷!”语调各一,却充分表达了百姓对宋知州的拥戴爱护之情。

  徐臻想一想宋知州的尽心竭力,也感到些许的热血翻涌,被迫吹捧帝皇的委屈总算是消散了些去。

  安定候公事公办,旁边的书记官奋笔疾书。

  眼看到了巳时末,问话即将告一段落,谁知大街上突然传来马蹄声,到了府衙门口停下,缰绳一勒马匹嘶鸣声顿时传到堂上众人耳中,除了安定候跟宋知州,其他人不免受到影响,抬头张望。

  “……本官连日以来走访观看,已然知晓宋知州种种救民于水火之中的作为,此为忠君爱国爱民之提,发人深省,值得钦佩,本官回京一定据实禀明圣上,为宋知州求得嘉奖。”

  宋知州连忙躬身道:“下官愧不敢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下官开仓放赈,救圣上子民于水火时疫,是职责所在。”

  安定候:“好!退堂。”

  此话说完,就见有人高举着一卷锦书:“慢!”一边说着话,一边挤过众人走到堂前。

  堂下百姓不免小声议论:“这是谁?”“看着不像是个好人。”

  “可不就是个混蛋么!”徐臻心里骂了一句,打起精神听来人说话。

  “皇上有命,元洲知州宋青鸣缓报消息,酿成灾祸之后,未曾请旨,擅自开仓放赈,违反天子诏令,今命亲军都尉押解宋青鸣进京,御前自辩。”

  这个人的话一说完,堂外的百姓连同徐臻的那俩婆子一起不干了,纷纷指责来人。

  “不能抓宋大人!”

  “宋大人是好人,他要是不开仓放赈,我们全家就都饿死了!”

  “说这话的都是坏人,都该死!”

  百姓情绪激动,眼看就要起乱子。

  徐臻突然庆幸安定候早来了三天,还在此人开口前审问完了。

  她扯了一个婆子藏到廊柱后头,伸手掩着嘴飞快的教了她几句话。

  婆子听罢还有一丝犹豫:“姑娘,这么说能成?”

  徐臻点头道:“能。去吧,大声说出来。”

  婆子点了下头,出去走到围观的百姓当中大声道:“咱们可不能乱阵脚,这人说不得就是宋知州的政敌,想将宋知州赶下台,他们好来当元洲的知州呢!一定是他们在皇上面前进谗言,否则这么明显的事,哪里来的抗旨不尊?我们都是皇上的子民,宋知州开仓是救我们,若是说宋知州不对,岂不是在说皇上无德,眼看着百姓遭灾也不管?”

  婆子踮着脚说完飞快的看了徐臻一眼,徐臻给她竖了竖大拇指,再去看堂上来人,果然脸色青黑,表情也越发的阴沉了。

  文先生在后堂,虽不得见前面的情况,但一听这声音,立即笑了,对身边的人道:“定是阿臻丫头捣鬼,捣得好!”

  他对面的老者胡须雪白,慈眉善目,身穿一件旧道袍,袖口跟肘部都打了补丁,但干净整洁,整个人的气质儒雅,精神矍铄,与雪白胡须正相对的确是一头乌发,十分能迷惑众人,不知该说是多少岁。若是徐臻在此,定能认出这便是文先生的好友薛神医。

  此刻听到文先生的话,薛神医笑不可仰,指着他道:“你自家夸自家的学生,只怕她朝天捅个窟窿,你也还要说一声好。”

  文先生傲娇的一抬下巴:“怎么底?你醋了吧?我可是知道你想让她跟你学医。”

  薛神医笑着摇头:“她有灵慧,难道我不去稀罕聪明孩子,偏要喜欢那些蠢笨的?”

  文先生要不是顾虑现在在府衙后堂,尾巴能翘上天。对比薛神医前前后后收的几个徒弟,他真是走了狗屎运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