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科奇地狱——白骨如山!-《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第91章 科奇地狱——白骨如山!

  陈奇瑜大破奥朗则布,顺势南下,直接兵锋抵近了沙贾普尔。至於吴三桂、贺人龙等则是一路西进,先是於崇禎九年的隆冬月份,一连干翻数个邦城,一路上横衝直撞,甚至有点杀疯了。

  杀到有点分不清天南地北,期间二人不仅仅是荡平了莫臥几科奇附属,连另外几个帝国附属都一併折磨汤平。

  大军一路直入,先攻入了科奇的卡马塔普尔,剿灭科奇的一支万人军团,双方打了三十天。

  科奇人誓死血战不退,与明军作战时往往悍不畏死,吴三桂一连数次主动用骑兵突袭,最终是敲定了胜局。

  科奇万人的军队里头,仅有二百来个降兵,其余血战到底,全数阵亡!

  当然明军损失也不小,吴三桂自己的家丁骑兵,都战死几百个,步卒伤亡三千余眾贺人龙大概两千余人伤亡,明军进兵的势头稍缓。

  虽然攻入科奇首都,但明军却並未劫掠到对方的王室,科奇王室是早已选择西遁,他们可不想落得奥朗则布的下场,先是逃到了科奇比哈尔,隨后直接跑到了莫臥儿控制地区。

  贺人龙先行兵至科奇比哈尔,与科奇的五千兵马打了两阵,大胜之后掠走万人归营。

  又过二十余日,贺人龙与吴三桂二人合力,再次西进。这一回是大胜科奇王朝军队,

  自身仅仅损失不足数百,便先阵斩了科奇的统师,后又將地方的降兵一同绞杀。

  二人玩的兴起,纵兵肆虐了三日,將地方上的钱货宝物全部搜刮,隨后兵马是继续向西挺进,所经过的地区,都是毫不留情的劫掠、杀戮,沿途杀得人若是够多,便会安排土兵筑起京观,带给科奇百姓深深的痛苦。

  痛苦当然不是明军的目的,大明天兵无非就是来索財和占地的,只不过是恶劣的兵卒还是多,难以约束。

  比方说有的地方,是整个村庄、整个小镇全部人口都惨遭屠戮,妇孺被掠,惹的天怒人怨,搞得当地人变得十分憎恨、畏惧明朝。

  最后隨军文官都看不下去,在自己的小说集文中,留下一笔直言:孟地西去七百里,

  了无人跡,由任官辖下无民,至辽兵过境,文生至封县见此情景乃骇得面无人色,瞧得是城內白骨如山,血沫作泥!乃是十八层无间地狱般的地界!

  再比如一个村庄,等监军太监和隨笔文书赶到时,当地所有人都被贺人龙的兵卒折磨后,焚烧致死,有些人被埋在泥土里,纵兵践踏,活活踩死,手段残忍至极!

  隨笔文官直疏朝廷,愤然写道:明骑屠戈兵蹄所践,阡陌尽成赭土,不復青黄之色。

  西孟之地,不见蛮民,但见髏枕籍,累累圆颅散作荒丘。人畜皆遭茶毒,焦骸横陈,臣等经略藩地,笔下唯余劫后苍凉。

  如此的荼毒一方,连太监们都怒火中烧,觉得不能纵容他们杀死皇帝未来的子民,於是他们派出更多人手检查军纪。

  这种事情多的,连监军太监们做来记录屠民时情的册子本身,都难以计数了。

  这几十个人记载,那二百来个记载,过一会儿又有十七、八个蛮民丟了性命。

  动不动什么之屠,动不动什么惨案,这么写,用词文约约的,怕是册子和笔墨砚台都不够用这种事情一份份的传达到陈奇瑜手里,陈奇瑜在阅览报告后,过了好久时日,才给二人传下约束魔下的军令。

  他陈奇瑜这么干,就是要报復奥朗则布的死斗血战,搞得他带的十万大军,在博格拉城的攻城战斗中,直接损失就达到两万余眾!

  大明朝在南洋,一战就损失这么多人!短时间让他真无法继续南征了,需要修整兵力,和恢復士气。

  这事儿让陈奇瑜是愤怒的很,於是乎,他冒出来这么个邪恶想法:好好好!让你们和我和谈,你们死活不愿意。

  行啊!

  那就让贺人龙和吴三桂手底下的兵瘩,好好磨磨你们莫臥儿人的脾性!等你们什么时候受够了,我们再坐下来好好谈谈和平的事。

  本来他还想再等等的,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皇帝的旨意到了,並且是明旨要求,让陈奇瑜在崇禎十年的夏秋之际时,將吉大港人口增加到十方,达卡的人口增加到二十方。

  旨意很清晰,皇帝不管你陈奇瑜用什么手段,给朕把这两座城的人口,给他拉到这个水平线上,朕马上要用这两个地方做贸易赚钱了。

  圣旨写字当然还是很轻鬆的,哪怕皇帝是后来人,写一手繁体字也有好些年了,不算简单但也是挥毫自如,事到什么基本上能写什么。

  但皇帝很轻鬆写这一次御笔亲书,却让陈奇瑜办事儿的压力一下子上来了。

  陛下!你是忘了前不久南京修城墙,臣这刚刚给你捞走三十万男丁了吗

  现在的阿拉干和明军西孟控制区內,哪儿还有那么多人口啊

  陈奇瑜烦恼的很,谁都看得出来,朝廷和皇帝这些年,对他这块是玩命的羊毛。

  最让他无语的是,皇帝对他这块,羊毛一直都不是钱粮。

  他有钱有粮啊!但不。

  钱都是陈奇瑜主动拿给皇帝孝敬、討好用的。皇帝自己是从未主动要他拿钱、拿粮,

  至今还一次都没有。

  婷的一直都是人口和土地。

  皇帝您要真的是想在南洋玩一手改土归流,你拉点生员给我,我给您把儒学、文字推行下去不就得了吗

  改革地方信仰啥的,对他的能耐来说,毫无压力,根本就是轻轻鬆鬆的工作。

  陈奇瑜在担任云贵总督的时候,皇帝就给他安排改土归流的政策,教他去试了下,简简单单啊。

  既然改土归流对他来说这么简单。

  皇帝陛下您何必非要迁挪走我这那么多人呢迁走了我这几十万人,再把几百万汉民送过来重新开垦,岂不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吗

  当然他也是不敢问,但也连忙勒令贺人龙和吴三桂的军队,让他们停止杀戮,儘可能把人掠到达卡和吉大港去。

  吉大港是南洋最重要的海港贸易节点,明军到来之前,这里是贸易繁荣,毕竟除了广州,就是吉大港和马六甲最为活跃。

  从吉大港输出的黄麻、稻米、丝绸,虽然当地输出的丝绸质量较差,但是色泽鲜艷,

  也有一点的纺织业基础。

  但因为明军的破坏,当地贸易结构基本荒废,港口生意更是陷入停滯状態,海船数量锐减至几十艘,人口更是凋零到头,到了必须外来迁移人口,才能逐步恢復的地步。

  而达卡城么

  就是陈奇瑜最头疼的问题了,他很想回皇帝一封奏疏:咱们是不是能就此事吧,好好谈一谈,您容臣缓一步,增加到五万人行不行

  原因么,其实很简单。

  达卡城是在的,这肯定没问题啊。

  但是当地的人口,不好意思,哪儿还有当地人

  我这上哪儿给陛下你去找当地人,重新开始恢復贸易啊

  他在达卡可待了足足三年吶!

  十几万大军,人吃马嚼,再给你送走三十万人,其中一多半都是达卡的男人,妇孺也被后续几年都送去了马六甲,现在的达卡可是实实在在的空城一座,没有人烟的鬼地方。

  你一口气要將达卡恢復到二十万人口,那么多的人。

  陈奇瑜是真的感觉压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