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科技含金量,奉天殿外的风-《时穿从给朱标系统开始》

  第58章 科技含金量,奉天殿外的风

  还是那句话,让他叫马皇后一声“娘”,时明肯定不会有任何犹豫,心甘情愿给她当儿子。

  但叫老朱一声『爹”,时明著实有点开不了口。

  谁叫他没有隨便认爹的习惯呢!

  最终,他只好应了声,“是,父皇!”

  虽然不是叫『爹』,但老朱还是乐了,一副『老子还治不了你小子』的瑟劲,真叫人没眼看,马皇后就忍不住白眼他。

  其他诸如太子標跟崇寧小公主,则是默默低头恋笑。

  老朱也不以为意,在马皇后面前,老朱姿態还是蛮低的,说他是马皇后的舔狗,其实也不为过。

  不过马皇后人美心善,老朱舔她,她会给回应。

  只能说,老朱是幸运的,没有碰到渣女。

  饭后,时明又被老朱拉去喝茶,主要是老朱询问他有关於那个阳谋的事情。

  毕竟是针对北元,他打了半辈子的仗,大多数时间的敌人就是元廷,也一直都在想方设法弄死对方。

  可惜,老朱的办法有点糙,根本弄不死人家。

  所以,对这事,老朱是认真的。

  但老朱更希望能堂堂正正把元廷灭掉,如此一来,他才有藉口將那些草原贵族杀掉,免得將来他们又捲土重来。

  若用这种经济手段迫使对方投降,他总觉得有点不美。

  时明在听到老朱的真正想法之后,便摇头道:“这种经济战打到最后,对方肯定会拼死一搏的,因为不动,他们就会慢慢被我们彻底牵著鼻子走。所以,大明与北元之间迟早会有一战,而这场战爭来临的时间拖得越久,对我们则越有利。”

  这点,老朱跟太子標都是相信的,因为大明如今已经开始进行改革试点,只要改革成功,大明肯定会越来越强,

  此消彼涨之下,两者之间的差距,肯定会越拉越大。

  最终,老朱点头拍板,“这事,回头朝会跟大家商量下,顺便透点口风出去,逐步放开对北元的经济封锁。”

  听到这话,时明默默鬆了口气,老朱愿意做出改变,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信號,毕竟將来还得开海,还得改革宝钞。

  这些决策都是老朱当初下的,要是老朱死不悔改,那时明就是再怎么能吹牛比,也只能等太子標上位了。

  或者,怂太子標造他老爹的反

  当然,这只玩笑,就像老朱不会换太子一样,太子標也绝对不会造老朱的反,他们就是父慈子孝的典型。

  真要搞造反,还不找朱老四,他才是专业的。

  从皇宫里出来,时明便让人去告诉红楼管事方勇,让他將自己於元宵节这日,在红楼宴请所有大商人这个消息放出去。

  此前,红楼已经放出消息,红楼將於元宵节这天,举行一次大型拍卖会,附近如苏扬一带的商人得到消息,已经往应天府赶过来了。因为红楼的拍卖会,也是他们这些商人的机会,只要有幸拍到红楼推出的產品,他们就能赚个盆满钵溢。

  在时明放出在红楼宴请商人的消息之后,又有一些小道消息称,这次红楼拍卖会,有可能会推出水泥配方。

  虽然不知消息真假,但即使是假消息,他们也得走一趟。

  而这个消息,也惊动了老朱,老朱得知这个消息后,一开始是不相信的,水泥多重要啊!时明傻了才会把配方拍卖掉。

  结果从太子標那里得知消息是真的之后,老朱便开始骂起时明这个败家仔来,骂他一点都不懂得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骂了一通之后,老朱才问太子標,“这是什么个情况谁都知道,將水泥配方捏在手里,可以创造多少財富。那小子要是不想要的话,为何不直接交给朝廷,咱还会少他一个公爵”

  在老朱看来,要是能用一个公爵名头,就换到水泥配方,绝对血赚。区区公爵而已,给自己未来女婿,有什么好心疼的

  老朱的这种吃相,也让太子標有些哭笑不得,感觉自家老头子的胸襟,居然还不如自家那个未来妹夫。

  当然,这种大逆不道的不孝想法,太子標不敢在老朱面前表现出来,免得挨老朱的批。

  於是,他只能说:“爹,妹夫他这么做,是有原因的。他觉得一个人不应该將一门生意彻底垄断,因为垄断一门生意,对大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最终受伤害的只会是百姓。”

  这话,让老朱有些沉默。

  太子標继续道:“现在这门生意在妹夫手中,而且还是跟官府合作,他没想过用水泥来赚官府的钱,给的价格很便宜,几乎就是成本价。当將来水泥需求加大,那价格肯定由他说了算,在没有其他同品相竞的情况下,他说多少就是多少。”

  老朱瞬间就回过味来,这跟囤积居奇,没什么两样。

  太子標见老朱恍然大悟的样子,便道:“爹,妹夫是个有大智慧,大胸襟之人,他早就意识到垄断带来的危害,也愿意带头自行解除这种垄断行为,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毕竟接下来需要用到水泥的地方太多了,他等於扔掉了一座金山。”

  听到自家好大儿一直夸时明这小子,而且还暗戳戳说他胸襟不够宽广,老朱便不由牙疼,很想揍好大儿一顿。虽然那小子是他未来女婿,可身为未来老丈人,他也是要面子的好吧!

  於是,老朱没好气地问道:“他准备怎么做”

  “將水泥配方分別买给二三十个不同商人,確保每个行省都有两个或以上的水泥厂商,让他们彼此之间形成竞爭。我觉得妹夫这个办法可行,而且还能收到一大笔配方出让费用。”

  顿了下,太子標继续道:“妹夫还说,这也是给以后的发明者们打个样。一直以来,咱们都不太重视那些发明者,特別是那些能工巧匠在改良技艺后,很少得到嘉奖。长此以往,就不会有人再去钻研技艺,不会有人去提升器械精度。而他就是想通过这件事,告诉那些发明者,他们的技术,他们发明,很值钱!”

  太子標对此原本也有些不以为然,毕竟他也是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师从儒学大家,对奇技淫巧並不太看重。

  但隨著时明的反问,诸如火器营如何提升实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精盐是如何提炼的当这些问题逐一摆在太子標面前时,太子標突然很认可时明的一句话一一儒学无法促进大明发展,唯有那些被儒家视为奇技淫巧的发明,才是促进大明发展的强大力量。

  总结起来就是: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產力!

  在时明的解释下,太子標也明百了“科技』的含金量,也明百了何为『生產力』,同时也再次对时明的智慧和胸襟折服。

  佩服之余,太子標也有些无力吐槽,在原歷史当中,老头子是怎么捨得把这样一个大才砍掉的。

  虽说这傢伙確实是有能力撼动大明皇朝统治,但这傢伙明显没有那种心思吧!你看他平时多懒,老想著忙中偷閒。

  在这纷纷扰扰中,时间来到初七,休息了几天的满朝文武再一次披星戴月,

  於寒风中一大早就跑去奉天殿外『罚站”。

  没得到通知必须上朝的时明,又在家里睡起了懒觉,毕竟一个晚上要耕三块良田,对腰腿耐力的考验也不轻。

  朝会上,太子標建议老朱撤掉对北元的经济封锁,因为大明缺钱,而北元那边却有许多金银,而北元那边却缺茶缺盐。

  至於北元那边为何会有许多金银,自然是当初他们抢走的。

  当初蒙元入主中原,不知抢走多少古董字画,金银器物等宝贝,只要这些东西能回流部分,大明钱荒就能暂时得到缓解。

  也因为有了这个理由,太子標突然间提议这事,也没有让大家觉得怪异,因为大明现在確实很缺钱。

  虽然老朱因为钱荒而推出宝钞,但宝钞这玩意,不说是外面的老百姓,就是满朝文武,其实都討厌的紧。毕竟这东西不仅不保值,还会损坏,坏了老朱也不给换,谁爱要这玩意啊!

  就解决钱荒这事,也不是没人想到跟北元交易,只不过之前没人敢提这茬罢了,毕竟是北元,谁提谁死。

  但现在提议之人是太子標,情况就不同了。

  老朱就是砍死满朝文武,也绝对不会砍掉太子標。

  也因此,除了依旧对北元不放心的一些文武大臣,几乎有一半文臣武將都愿意站在太子標这边,替他说话。

  剩下的另一半,在太子標拋出『先稳住北元,待大明新政试点实验成功后再做打算”的理由之后,又倒戈了大半。

  只有一些心怀不轨的人,才会在这件事上,明自张胆地拒绝太子標的提议。

  当然,他们总会以北元人不可信,北元狼子野心,不可与虎谋皮等理由,来掩盖他们內心深处不可告人的真实目的。

  这部分人,直接被徐大將军以『我等在前方打生打死的都不怕,尔等躲在后方之人,怕个甚』为由,给挡了回去。

  然后,老朱直接拍板,恢復跟北元的通商,在边境选择几个地方,打造新的榨场,与北元互通有无。

  至於选在哪里开榨场,还需仔细计划,消息已经放出,相信北元那边得到这个消息,肯定会过来跟他们商量。

  而时明的那个阳谋,太子標跟老朱在这都没有提起半句。

  这种阴损招术,让北元人自己发现就好,他们自己人,没必要替北元人解读,北元那边又不是全都是蠢蛋。

  这个提议通过之后,太子標继续提议,在工部司,对全国官道进行一次重修。至於修路的资金,则由路政司自行筹措。

  这个提议一出来,所有文武大臣都不由面面相,这是不给饭吃,还让人拼了命干活啊!是不是太黑了点

  如果他们知道『资本家”这个词的含义,估计得说一声:有资格吊路灯上的资本家也不会这么黑吧!

  但很快,几乎大部分文臣都举双手赞成此议。毕竟,这是时明那畜生的事,

  关他们什么事为难的文不是他们。

  更何况,当初时明修的那条宽水泥路,也没朝廷一分钱啊!这事,交给那傢伙来办就对了!

  至於当事人汪广洋,则没什么惊异之色。

  很明显,太子標已经跟这位当事人提前商量过了。

  而对此事最为赞成的,可能就是胡惟庸这位胡相了。

  虽然汪广洋在中书省也是摸鱼,从不会,也不敢对他的施政方案指指点点。

  但有人看著,跟没人看著,感觉肯定不同。

  所以,胡惟庸直接站出来附和太子標的提议,还顺势夸了下汪广洋的施政能力,想著儘快將这老货踢走。

  毕竟也是当过右相的人,汪广洋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

  更何况,汪广洋可以说是最早跟隨老朱造反的那批老臣,老朱对他的能力评价,还是蛮高的。

  现在让他去管理一个工部下属单位,那不是手到擒来

  以至於大家都觉得,让老汪去这么一个新部门,多少有点被贬官的感觉。作为工部下属单位,其级別肯定高不过工部不是。

  如今的工部尚书才三品,可想而知,这官贬得有多厉害。

  不过当事人都不觉得有什么,也没有辩解,所以大家也不可能站出来替老汪说话,毕竟老汪一直都是个孤臣。

  有胡惟庸与大部分文臣赞成,太子標的这个提议,也很快得到通过,老朱拍板,只不过最后老朱加了句,“工部只有配合之责,不得插手路政司具体事务。”

  老朱这一句话出来,便直接让路政司成为工部名下一只所有人都摸不得的大老虎,让老汪的神色好看了许多。

  虽然太子標早就跟他商量过,不会降低他的品级,他依旧是正一品官员,只是分管的单位从原来的中书省,调到了以后的路政司,直接管理大明路政这一块。

  但说归说,路政司归到工部名下,怎么说都是下属单位。

  不知情的人,肯定会觉得他是个工部小官。

  而且,成为工部下属单位,到时工部其他长官,是不是可以对他们指手划脚,他不喜欢这种束手束脚的感觉。

  毕竟在中书省,他就是这个状態。真要连那些三四品的工部高管,都能对他指指点点,那他这不是白调岗了嘛!

  现在好了,老朱总算没有彻底不给面子。

  这个提议有胡相跟太子標极力促成,也很快通过。

  然后太子標提起了今天的第三件事,那就是应天府作为新政试点,现在准备工作已经结束,可以正式开始启动了。

  这个提议,才是关乎所有人切身利益的事情,也是今天最大的大事。一时间,整个朝堂寂静无声,唯有晨风於奉天殿外喧囂。

  摊丁入亩,一条鞭税法,士绅一体纳粮,这打破了千百年来固有的税收方式,说一句“千百年来未有之变』也不为过。

  没有人知道这个政策施行下去,会造成什么后果,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多说什么,都不想成为千古罪人。

  原本老朱也像时明当初所说的那样,等那本话本小说《大洪荒》上市之后,

  一些老和尚们没忍住跳出来找事,到时他就可以藉机入场。结果《大洪荒》都更新到第二册了,也没见有哪个大和尚出来为佛家打报不平,更没有道家出来与之理论。

  总之,《大洪荒》这个话本小说虽然火,甚至都可以说『应天纸贵”,但也没有出现时明当初所想像的那种场面。

  也因此,老朱虽然觉得有些遗憾,但也没有继续等待。

  指不定那些老和尚早就听到了一些风声,知道老朱想要藉机整顿一下寺庙和道观,所以不想给老朱这个发飆的藉口。

  但没有这些老和尚入局,摊丁入亩之策,也是势在必行。

  也因此,在洪武十二年正月大朝会之后的第一场朝会,太子標就迫不及待地提出试点这个政策。

  见场面变得安静异常,徐大將军扫了眾人一眼,抬步跨出,率先配合,並让太子標从他魏国公府开始测量他们的田亩。该交多少锐,他魏国公府绝对不会多说半个『不”字。

  有徐大將军带头,傻大茂也站了出来,支持自家姐夫。这没说的,傻大茂平时虽然混蛋不当人,但这种事,他还拎得清。

  武將当中,有他们两个国公带头站出来配合,其他人在老朱那似笑非笑,一副『谁赞成,谁反对』的目光威镊下,也不好继续站著不动弹,纷纷挪动脚步,

  出列表示配合。

  至於是不是真的原意配合,那肯定不是现在就能定的事。事实上,为了阻止这次新政试点,他们已经做足了充分准备。

  身为地主,又或身为士绅,他们何时受过这等欺负

  这是要掘他们的根啊!与挖他们祖坟何异

  既然你老朱不仁,那就別怪我等无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