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大明何时出现这样一號人物
由於永嘉侯之前没有在京城,所以在一多半勛贵家族都有子弟进入央行工作的时候,他们这个家族却是没有。
即便永嘉侯次子朱昱在京,可他也没有入时明的法眼。
其实朱昱也不是没有去找过其他勛贵子弟,但没人愿意替他走这个门路,因为他们在时明面前,可没有多大面子。
他们自己的工作,都还是族中长辈舍下老脸,跟时明这位长乐侯喝酒喝出来的。
更何况,抓央行內部监察这块工作的,还是道同这位曾受朱亮祖迫害过的人。谁有那么大脸,
敢给他永嘉侯府说情呢!不怕道同將来一直盯著他们吗
不过,即便没有进入央行工作,时明这位长乐侯在京城掀起的那些风云,朱暹不清楚,朱昱却是一清二楚。
勛贵子弟再牛比,也不敢在长乐侯面前造次。当初的胡惟庸之子牛比吧!在京城都能横著走的存在,可结果呢
胡公子敢在红楼闹事,结果被那长乐侯揍了一顿,最终连个屁也不敢放。然后没过多久,连同胡惟庸的九族都一块没了。
面对这样的傢伙,朱昱居然听到大哥在那叫喊,说“长乐侯算什么东西”,他整个人顿时就麻了。
回过神来的他,直接上前,一把捂住大哥的嘴巴,然后示意抬担架的护卫,赶紧把人抬进东厢小院。
虽然那长乐侯確实不是个东西,但是这种话,绝对不能大声出来啊!那是要得罪人的。
朱昱一边暗骂,一边冲满脸不服,扭著脑袋的朱暹说:“大哥,你先冷静一下,一会弟弟再跟你细说。大夫呢大夫呢”
大夫倒是不需要朱昱担忧,从他们父子出了皇宫,老朱便已经命太医院的太医跟他们一路过来了。
虽然老朱在打人的时候,杀了他们的心都有,但等那股怒气过去,恢復冷静后,老朱又开始想起当初他们的功绩来了。
说起来,老朱確实是个念旧的,只要不触及他的底线,他对勛贵们的容忍度,其实还是蛮高的。
像韩国公李善长的弟弟跟胡惟庸是姻亲,可就因为李善长找老朱哭哭啼啼一番,再敘一下旧情,老朱立马就心软了。
朱亮祖父子这次虽然被打得很惨,但因为没有错杀道同这事的刺激,再加上太子標在他面前一提永嘉侯的旧日功绩,气已消去大半的老朱,又开始心软起来。
不过老朱有一点比较好的地方就在於,心软归心软,当需要达到一定政治目的的时候,他也能飞速硬起心肠来。
於是,朱亮祖成了那只用来做猴的鸡,田產被没收大半,爵位的权利也被收回大半,想要恢復,难度肯定得翻倍。
一时之间,其他勛贵子弟们看了,都不由瑟瑟发抖。
而相比朱遥的沉不住气,永嘉侯朱亮祖自然要冷静许多。
虽然心里头难免对老朱存著怨气,但这一顿毒打,也让他清楚的意识到,这种怨气还是悄悄藏在心底比较好。
以前他也觉得老朱会念旧情,只要他们不过分,老朱肯定会念在以往的功绩和旧情份上,放他们一马。
毕竟,他们还有免死铁券呢!
可结果如何
什么念旧,什么情分,都它马是骗人的,
那老货,已经不是曾经那位带他们打天下的大帅了!
不知自己侥倖逃过一劫的朱亮祖,默默睁眼看著床顶,任由医者给他身上的鞭伤上药,连哼都没哼一声。
在其他人看来,这就是朱亮祖又强又硬的象徵。
敦不知,肉体上的疼痛,怎及得上心里的怨气与失落感。
陷入自己世界的朱亮祖,就像零零七看教育片挖子弹一样,压根没感觉到身上的疼痛,只顾心痛了。
等医者给他上好药,包扎好出去,房间里没有其他人时,朱亮祖才回过神来,咬牙切齿,“道同,你可真是该死啊!”
没有办法骂老朱的他,跟他儿子朱暹一样,將怨恨转移到了告密者道同身上,一副恨不得『饮其血,啖其肉』的凶恶模样。
看到医者出来,陪著母亲进屋看望父亲的朱昱,在听到朱亮祖这句话后,又不由暗自翻了个白眼。
但为免得罪那位长乐侯,让家族命运滑向深渊,朱昱还是出言道:“爹,你先息怒,好好养伤,道同此人,还需重长计议。”
朱亮祖忍著身上的疼痛,看向儿子,露出疑惑他知道这个儿子並非那种孬种,怂货,所以朱昱没有卖关子,直接解释道:“如今他已经攀上长乐侯时明的那株高枝,只要他不犯错,还真没人敢轻易对付他。”
顿了下,似乎是想到父亲可能对长乐侯不太熟悉,毕竟时明封侯的时候,他爹跟他大哥已经南下广粤。
“长乐侯时明,如今是陛下跟太子殿下身前的红人,又是当朝駙马,娶了三公主崇寧,还是各项新政的首倡者跟践行人,跟朝中大半勛贵都有往来,特別是魏国公府跟曹国公府——“
顿了下,朱昱继续道:“另外,郑国公常茂因为太子殿下的关係,也跟他走得很近。信国公之子汤国轨,韩国公之子、駙马都尉李祺,都进入了大明中央银行,在其手下工作———“
“什么是大明中央银行”朱亮祖不解问。
永嘉侯夫人此时插了一嘴,“那是朝廷的新部门,专门用於研发宝钞,发行宝钞的地方,朝廷现在的钱袋子!”
隨著朱昱的诉说,朱亮祖的眉头越越紧,內心咆哮:我才离开京城多久啊!京城居然就出现了这样一號人物
朱昱轻嘆,“无数战场悍將血沙场,杀敌无数,多年积累战功,都混不到一个爵位,可那傢伙,轻轻鬆鬆,不到两个月就混到侯爵。最近外面更有不少呼声,觉得他晋级公爵不远。”
这样的人,拿什么跟他作对
朱昱只要一想到父亲跟大哥都想报復道同,小看时明,他就忍不住心急如焚,送死也不是这么送的啊!
仿佛是担忧父亲觉得正面报復行不通,会採取暗地报復,朱昱又將时明一个晚上覆灭一个地下帮会之事简单说了下。
那样一个地下势力,如果忽略事后的结果,跟他们永嘉侯府硬碰硬的话,永嘉侯府是根本挡不住的。
可就这样一个地下势力,一个晚上就被时明灭了。
虽然时明不承认,但外界普遍认为是他干的。
朱昱希望父亲跟大哥千万別干傻事,他还想多活几年。
听了朱昱这话,朱亮祖目瞪口呆,久久无言。
当道同得知朱亮祖父子的遭遇之时,仅是高兴了会,便眉头微起来,总觉得老朱就这样放过那对父子,实在过於纵容了。
朱亮祖父子在广粤那边乾的那些破事,道同一清二楚,在他看来,这对父子,就是死个十次八次,都不为过。
说他们骄横跋扈,都是轻的,毕竟这对父子是在他这位县令抓到罪犯后,收到別人的贿赂,然后公然將那些罪犯放掉,还趁机打了他这个县令一顿。
这已经不是跋扈了,是完全没有將大明律法放在眼里,是目无法纪,视大明律如儿戏,藐视朝廷,在那边当起了土皇帝。
这种人,不死何为
可在其他勛贵看来,老朱对朱亮祖的惩罚,却是太重了。
不就是干些欺男霸女,巧取豪夺之事,骄横点,跋扈点嘛!这种事,以前打战时,他们又非没千过,何必大惊小怪呢!
结果永嘉侯府却遭遇这样的重创,一旦永嘉侯身死,那这个爵位可就直接没了。
这个处罚对勛贵们来说,直接就是点中了死穴,
同时也让那些干过不少不当人之事的勛贵们,瑟瑟发抖,深怕老朱的屠刀不小心就落到他们头上去。
时明看了眼满脸不痛快的道同,笑道:“怎么你还真以为陛下会因为那些事,而將那对父子直接处死啊!”
道同张了张嘴,末了轻嘆,“就那对父子在广粤那边所做之事,就是將他们腰斩弃市,都是便宜了他们。”
时明摇起头来,“你这想法就太过理想了,勛贵跟文官在陛下心里的重量,是完全不同的。因为陛下心里很清楚,如今的大明天下,是他带著那些勛贵们,一刀一枪拼出来的。”
说著,时明耸了下肩膀,“所以,只要那些勛贵们没有参与造反,看在以往的功绩上,陛下都不会轻易將他们处死。”
除非像原本歷史上那样,太子標早逝,太孙早天,帝国后继无人,只能朱允上台,老朱怕他能力不足,只能大开杀戒。
而如今,太子標拥有上天赐予他的系统,老朱一点都不担心继承人会早逝,所以自然没有必要朝勛贵举起屠刀。
除非那些勛贵像赵庸那样,傻乎乎地跑去跟人造反。
了解了老朱的行为逻辑之后,道同便不由轻嘆起来,感觉大明的律法还是不够完善,“皇权完全凌驾於律法之上,这才是最大的不公!不知侯爷可有什么办法”
时明闻言,不由轻咳起来,一脸目瞪狗呆地看著对方。
道同被时明看得有些不好意思,末了吶吶道:“我也知道这个想法有些不现实,但就是觉得,
陛下,有些任性了!”
时明摇摇头,轻声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这代人该考虑的,是让大明百姓耕有其田,食有其粮,穿有其衣,小有所养,老有所依。当百姓的温饱问题都还没有解决之前,又有何资格谈论其他东西”
想要让王子犯法,与民同罪,那就必须得將皇权束之高阁,或者直接推翻消灭。
但这在如今的大明,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没有哪位帝王,会愿意將自己的权利乖乖让出。
什么“不自由,毋寧死”,那都弱爆了。
在他们华夏人的思想里,从来都只有『臥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受命於天,即寿永昌”,『生不能食五鼎禄,死亦五鼎烹”,『王侯將相,寧有种乎”—
其实即便是后世那个时代,最多也只能做到相对公平。
道同的想法,確实过於理想化了些,
不过时明並不觉得奇怪,因为许多读书人的心里,其实都有一个非常理想化的大同世界。
只不过隨著年龄的增长,遭受的社会毒打越多,这种理想化的东西,也就渐渐消失於他们的世界中了。
道同虽经歷过朱亮祖的毒打,但他的运气其实不错,在时明的干预下,他逃过了死劫,如今又在央行工作。
可以说,他的前途一片光明。
再加上,他本来就是个刚正不阿,清正廉洁之人,会有这种理想化的想法,实在太正常了。
其实,时明所说的,让百姓老有所依,少有所养,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又何尝不是一个理想化的世界!
另一边,在六合县当分行行长的李祺,也接到了时明派人送来的通知。他在这边当分行行长,
工作其实挺清閒的。
因为没有放款任务,所以他每天只需要对对帐目,保证底下的办事人员没有出错就行,甚至都不需要出去应酬喝酒。
当然,就算有应酬喝酒,也没有人敢给他送妹纸。
因为一旦被公主知道,老朱肯定是会发。
而李祺,在这方面其实也挺自觉。
相比时明拥有四个小妾,李祺反而有点『纯爱”的感觉。
得知时明让他明天回去一趟时,李祺便好奇询问前来送信的那个护卫,他们侯爷叫他回来,有什么要事
前来送信的护卫,哪里知道时明心里的想法,直接摇头。
於是,李祺交待了下工作,当天就回了。
傍晚时分,李祺就已经回到了公主府。
附马的突然回归,自然让公主欣喜异常,结果一问才知,駙马不是因为想公主了才回,而是长乐侯召回的。
看到公主脸色不太好看,李祺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刚才的否认,有些直接了,急忙开始哄老婆。
相比之下,同为附马的时明,可就愜意多了。
崇寧小公主根本不需要他去哄,晚餐的时候,还频频给时明夹菜,直到三位小妾看向她时,她才回过神来,然后小脸羞红。
因为她给时明的菜,是韭菜,还有生蚝之类的东西。
在时明这边生活时间久了,特別是李红叶去训练之后,她跟秦锦绣呆的时间变多,自然也知道了一些夫妻生活常识。
甚至秦锦绣还教她一些夫妻之间羞羞的事,把时明整得多少有点负罪感。
但一想到自己这是在大明王朝,然后就哦!那没事!
晚餐他们吃的是烧烤,烤的是一些海货,诸如龙虾,生蚝之类的,桌子中间还有一盘炭烤鱼。
当然,素菜也有不少,韭菜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海鲜,是最近才从海边运送过来的海货。
时明喜欢海鲜,很早就想过从海边运送海货回来,只是有老朱的禁海令在,时明也不敢太过明目张胆。
但自从老朱派人开始打造海船开始,时明就开始派遣商队去沿海地带,悄悄弄海货去了。
有了时明派人过去的『带头动作”,沿海地带的一些渔民们也开始悄悄下海打渔,渐渐恢復一些海上活动。
虽然依旧是『走私』,但相比以往,可就明目张胆多了。
虽说,这对老朱的禁海令是一种挑畔。但在老朱的心思已鬆动的情况下,时明却並不担心,甚至还往宫中送过海货。
时明的送礼方式也简单,比如送些海参过去,能让太子標多生些子嗣。比如送些龙虾,三文鱼,扇贝之类的给马皇后,因为这些海货富含维生素,吃了对女人比较好。
至於老朱的其他嬪妃,时明没有討好的义务,最多就是给马皇后多送些分量,马皇后愿意分给谁就给谁。
虽然老朱有些生气,但面对好大儿跟大妹纸的笑容,老朱却又生不起气来。
只能说,时明拿捏住了老朱的命门。
其实一开始,马皇后是拒绝的,觉得吃海货太过浪费,毕竟海货从海边运送过来,耗费太高,
特別是这些鲜货。
至於说老朱的禁海令,马皇后没有提,因为她也知道,老朱已经开始准备剿灭海寇,为將来对倭岛动手做准备了。
所以,將来开海是必然之事。
许多事情,老朱並没有瞒著马皇后,甚至有些政事,老朱还会特意让马皇后替他拿主意。
但时明说,这是女婿孝敬丈母娘的,马皇后直接就笑纳了。
烧烤架前,小公主被大家看得有些羞郝,时明哈哈一笑,给小公主剥了只龙虾,把小公主给感动得心里美滋滋的。
至於三个小妾,时明没有给她们剥,当著小公主的面,她们可不敢轻易让时明帮她们做这种事,毕竟她们是妾。
时明能给他们烤烤串,就已经算恩赐了。
在这个时代,妾甚至都没有资格上主桌,时明平时能让她们坐在一起用餐,已经算是给她们优待了。
也就是崇寧的年纪还小,要是换成临安公主那么大,看她还愿意自家駙马为其他女人做这种事不
李祺表示:妹夫你牛比!
晚上,给时明侍寢的是小公主跟秦锦绣从之前小公主有预谋地给他吃那些菜,时明就知道,这两个小傢伙,又准备对他做些羞羞的事了。
果然,三人躺在床上閒聊,没聊一会,两只小手便有些不老实地对他发动温柔攻势。
面对这对可爱的妻妾,时明能怎么办呢!
只能默默纵容呀!
好在两人也知道时明明天得上早朝,没有玩得太过分。
第二天早朝,时明打著哈欠,站在了武將行列之中,站在他前面的,只有曹国公李文忠,以及郑国公傻大茂。
毕竟其他国公都没在,时明在侯爵当中的地位,已经是妥妥的拿波汪,站在国公之后的首位,
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之前看到时明打著哈欠出现时,李文忠还有些奇怪,问他怎么跑来上朝了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如今大家都看出规律来了,因为老朱特许,时明平时可以不用来上朝,而他一来,必定有事,
毕竟他搞的都是新政。
因为他的出现,大明都出了那么多新部门了。
那么今天,是不是又有什么大事发生
对此,时明也只能摇头,表示不知。
但其他人却觉得,他这是故意不愿说。
等老朱出现,大家山呼万岁之后,老朱便开始议起朝政。
大家议的是东宫太子与其余诸皇子的书简往来制式,以及诸王见东宫太子时的一些礼仪。
以前诸王见太子標的时候,虽然也有礼仪,但都挺隨意。
结果礼部这些文臣可能实在是閒著没事干,议起了这些事情。
老朱也没有阻止,因为他也觉得这些礼仪很有必要,这是在进一步为太子標树立威信。
为何会有“礼不可废”的说法,原因就在这里。因为有一定的仪式,事情才会显得更为正式。
但这些事情,看得时明就有些困了。
这种事,他听与不听,其实没什么区別,
就算他现在不懂那些礼仪,將来也会有礼官前去教他。
直到这个议题搁到一边,老朱才提起另一件事。
“鑑於各行各业的工匠们,为大明做出的那些贡献,促进大明各行各业的发展,经过朝臣们的一致决议,咱决定,给那些工匠们一些等级荣誉头衔,以及那些头衔相应的奖励,以此鼓励那些工匠们再接再厉!”
听到这个,时明就知道老朱今天叫他来是干啥来的了。
从老朱的话中,可以听得出来,那些头衔跟奖励,是老朱跟朝臣们共同决议出来的,並非老朱一拍脑门做出的决定。
时明轻轻呼了口气,心中暗道:终於,为那些工匠们跟朝廷討要的荣誉与奖励,总算到帐了。
时明已经可以预见,天下工作们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会是何等的沸腾。那种一眼到头,看不到希望的日子,终於过去了。
“陛下英明!吾皇万岁!”
时明带头拍起了老朱的马屁,但这马屁,他是心甘情愿的。
由於永嘉侯之前没有在京城,所以在一多半勛贵家族都有子弟进入央行工作的时候,他们这个家族却是没有。
即便永嘉侯次子朱昱在京,可他也没有入时明的法眼。
其实朱昱也不是没有去找过其他勛贵子弟,但没人愿意替他走这个门路,因为他们在时明面前,可没有多大面子。
他们自己的工作,都还是族中长辈舍下老脸,跟时明这位长乐侯喝酒喝出来的。
更何况,抓央行內部监察这块工作的,还是道同这位曾受朱亮祖迫害过的人。谁有那么大脸,
敢给他永嘉侯府说情呢!不怕道同將来一直盯著他们吗
不过,即便没有进入央行工作,时明这位长乐侯在京城掀起的那些风云,朱暹不清楚,朱昱却是一清二楚。
勛贵子弟再牛比,也不敢在长乐侯面前造次。当初的胡惟庸之子牛比吧!在京城都能横著走的存在,可结果呢
胡公子敢在红楼闹事,结果被那长乐侯揍了一顿,最终连个屁也不敢放。然后没过多久,连同胡惟庸的九族都一块没了。
面对这样的傢伙,朱昱居然听到大哥在那叫喊,说“长乐侯算什么东西”,他整个人顿时就麻了。
回过神来的他,直接上前,一把捂住大哥的嘴巴,然后示意抬担架的护卫,赶紧把人抬进东厢小院。
虽然那长乐侯確实不是个东西,但是这种话,绝对不能大声出来啊!那是要得罪人的。
朱昱一边暗骂,一边冲满脸不服,扭著脑袋的朱暹说:“大哥,你先冷静一下,一会弟弟再跟你细说。大夫呢大夫呢”
大夫倒是不需要朱昱担忧,从他们父子出了皇宫,老朱便已经命太医院的太医跟他们一路过来了。
虽然老朱在打人的时候,杀了他们的心都有,但等那股怒气过去,恢復冷静后,老朱又开始想起当初他们的功绩来了。
说起来,老朱確实是个念旧的,只要不触及他的底线,他对勛贵们的容忍度,其实还是蛮高的。
像韩国公李善长的弟弟跟胡惟庸是姻亲,可就因为李善长找老朱哭哭啼啼一番,再敘一下旧情,老朱立马就心软了。
朱亮祖父子这次虽然被打得很惨,但因为没有错杀道同这事的刺激,再加上太子標在他面前一提永嘉侯的旧日功绩,气已消去大半的老朱,又开始心软起来。
不过老朱有一点比较好的地方就在於,心软归心软,当需要达到一定政治目的的时候,他也能飞速硬起心肠来。
於是,朱亮祖成了那只用来做猴的鸡,田產被没收大半,爵位的权利也被收回大半,想要恢復,难度肯定得翻倍。
一时之间,其他勛贵子弟们看了,都不由瑟瑟发抖。
而相比朱遥的沉不住气,永嘉侯朱亮祖自然要冷静许多。
虽然心里头难免对老朱存著怨气,但这一顿毒打,也让他清楚的意识到,这种怨气还是悄悄藏在心底比较好。
以前他也觉得老朱会念旧情,只要他们不过分,老朱肯定会念在以往的功绩和旧情份上,放他们一马。
毕竟,他们还有免死铁券呢!
可结果如何
什么念旧,什么情分,都它马是骗人的,
那老货,已经不是曾经那位带他们打天下的大帅了!
不知自己侥倖逃过一劫的朱亮祖,默默睁眼看著床顶,任由医者给他身上的鞭伤上药,连哼都没哼一声。
在其他人看来,这就是朱亮祖又强又硬的象徵。
敦不知,肉体上的疼痛,怎及得上心里的怨气与失落感。
陷入自己世界的朱亮祖,就像零零七看教育片挖子弹一样,压根没感觉到身上的疼痛,只顾心痛了。
等医者给他上好药,包扎好出去,房间里没有其他人时,朱亮祖才回过神来,咬牙切齿,“道同,你可真是该死啊!”
没有办法骂老朱的他,跟他儿子朱暹一样,將怨恨转移到了告密者道同身上,一副恨不得『饮其血,啖其肉』的凶恶模样。
看到医者出来,陪著母亲进屋看望父亲的朱昱,在听到朱亮祖这句话后,又不由暗自翻了个白眼。
但为免得罪那位长乐侯,让家族命运滑向深渊,朱昱还是出言道:“爹,你先息怒,好好养伤,道同此人,还需重长计议。”
朱亮祖忍著身上的疼痛,看向儿子,露出疑惑他知道这个儿子並非那种孬种,怂货,所以朱昱没有卖关子,直接解释道:“如今他已经攀上长乐侯时明的那株高枝,只要他不犯错,还真没人敢轻易对付他。”
顿了下,似乎是想到父亲可能对长乐侯不太熟悉,毕竟时明封侯的时候,他爹跟他大哥已经南下广粤。
“长乐侯时明,如今是陛下跟太子殿下身前的红人,又是当朝駙马,娶了三公主崇寧,还是各项新政的首倡者跟践行人,跟朝中大半勛贵都有往来,特別是魏国公府跟曹国公府——“
顿了下,朱昱继续道:“另外,郑国公常茂因为太子殿下的关係,也跟他走得很近。信国公之子汤国轨,韩国公之子、駙马都尉李祺,都进入了大明中央银行,在其手下工作———“
“什么是大明中央银行”朱亮祖不解问。
永嘉侯夫人此时插了一嘴,“那是朝廷的新部门,专门用於研发宝钞,发行宝钞的地方,朝廷现在的钱袋子!”
隨著朱昱的诉说,朱亮祖的眉头越越紧,內心咆哮:我才离开京城多久啊!京城居然就出现了这样一號人物
朱昱轻嘆,“无数战场悍將血沙场,杀敌无数,多年积累战功,都混不到一个爵位,可那傢伙,轻轻鬆鬆,不到两个月就混到侯爵。最近外面更有不少呼声,觉得他晋级公爵不远。”
这样的人,拿什么跟他作对
朱昱只要一想到父亲跟大哥都想报復道同,小看时明,他就忍不住心急如焚,送死也不是这么送的啊!
仿佛是担忧父亲觉得正面报復行不通,会採取暗地报復,朱昱又將时明一个晚上覆灭一个地下帮会之事简单说了下。
那样一个地下势力,如果忽略事后的结果,跟他们永嘉侯府硬碰硬的话,永嘉侯府是根本挡不住的。
可就这样一个地下势力,一个晚上就被时明灭了。
虽然时明不承认,但外界普遍认为是他干的。
朱昱希望父亲跟大哥千万別干傻事,他还想多活几年。
听了朱昱这话,朱亮祖目瞪口呆,久久无言。
当道同得知朱亮祖父子的遭遇之时,仅是高兴了会,便眉头微起来,总觉得老朱就这样放过那对父子,实在过於纵容了。
朱亮祖父子在广粤那边乾的那些破事,道同一清二楚,在他看来,这对父子,就是死个十次八次,都不为过。
说他们骄横跋扈,都是轻的,毕竟这对父子是在他这位县令抓到罪犯后,收到別人的贿赂,然后公然將那些罪犯放掉,还趁机打了他这个县令一顿。
这已经不是跋扈了,是完全没有將大明律法放在眼里,是目无法纪,视大明律如儿戏,藐视朝廷,在那边当起了土皇帝。
这种人,不死何为
可在其他勛贵看来,老朱对朱亮祖的惩罚,却是太重了。
不就是干些欺男霸女,巧取豪夺之事,骄横点,跋扈点嘛!这种事,以前打战时,他们又非没千过,何必大惊小怪呢!
结果永嘉侯府却遭遇这样的重创,一旦永嘉侯身死,那这个爵位可就直接没了。
这个处罚对勛贵们来说,直接就是点中了死穴,
同时也让那些干过不少不当人之事的勛贵们,瑟瑟发抖,深怕老朱的屠刀不小心就落到他们头上去。
时明看了眼满脸不痛快的道同,笑道:“怎么你还真以为陛下会因为那些事,而將那对父子直接处死啊!”
道同张了张嘴,末了轻嘆,“就那对父子在广粤那边所做之事,就是將他们腰斩弃市,都是便宜了他们。”
时明摇起头来,“你这想法就太过理想了,勛贵跟文官在陛下心里的重量,是完全不同的。因为陛下心里很清楚,如今的大明天下,是他带著那些勛贵们,一刀一枪拼出来的。”
说著,时明耸了下肩膀,“所以,只要那些勛贵们没有参与造反,看在以往的功绩上,陛下都不会轻易將他们处死。”
除非像原本歷史上那样,太子標早逝,太孙早天,帝国后继无人,只能朱允上台,老朱怕他能力不足,只能大开杀戒。
而如今,太子標拥有上天赐予他的系统,老朱一点都不担心继承人会早逝,所以自然没有必要朝勛贵举起屠刀。
除非那些勛贵像赵庸那样,傻乎乎地跑去跟人造反。
了解了老朱的行为逻辑之后,道同便不由轻嘆起来,感觉大明的律法还是不够完善,“皇权完全凌驾於律法之上,这才是最大的不公!不知侯爷可有什么办法”
时明闻言,不由轻咳起来,一脸目瞪狗呆地看著对方。
道同被时明看得有些不好意思,末了吶吶道:“我也知道这个想法有些不现实,但就是觉得,
陛下,有些任性了!”
时明摇摇头,轻声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这代人该考虑的,是让大明百姓耕有其田,食有其粮,穿有其衣,小有所养,老有所依。当百姓的温饱问题都还没有解决之前,又有何资格谈论其他东西”
想要让王子犯法,与民同罪,那就必须得將皇权束之高阁,或者直接推翻消灭。
但这在如今的大明,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没有哪位帝王,会愿意將自己的权利乖乖让出。
什么“不自由,毋寧死”,那都弱爆了。
在他们华夏人的思想里,从来都只有『臥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受命於天,即寿永昌”,『生不能食五鼎禄,死亦五鼎烹”,『王侯將相,寧有种乎”—
其实即便是后世那个时代,最多也只能做到相对公平。
道同的想法,確实过於理想化了些,
不过时明並不觉得奇怪,因为许多读书人的心里,其实都有一个非常理想化的大同世界。
只不过隨著年龄的增长,遭受的社会毒打越多,这种理想化的东西,也就渐渐消失於他们的世界中了。
道同虽经歷过朱亮祖的毒打,但他的运气其实不错,在时明的干预下,他逃过了死劫,如今又在央行工作。
可以说,他的前途一片光明。
再加上,他本来就是个刚正不阿,清正廉洁之人,会有这种理想化的想法,实在太正常了。
其实,时明所说的,让百姓老有所依,少有所养,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又何尝不是一个理想化的世界!
另一边,在六合县当分行行长的李祺,也接到了时明派人送来的通知。他在这边当分行行长,
工作其实挺清閒的。
因为没有放款任务,所以他每天只需要对对帐目,保证底下的办事人员没有出错就行,甚至都不需要出去应酬喝酒。
当然,就算有应酬喝酒,也没有人敢给他送妹纸。
因为一旦被公主知道,老朱肯定是会发。
而李祺,在这方面其实也挺自觉。
相比时明拥有四个小妾,李祺反而有点『纯爱”的感觉。
得知时明让他明天回去一趟时,李祺便好奇询问前来送信的那个护卫,他们侯爷叫他回来,有什么要事
前来送信的护卫,哪里知道时明心里的想法,直接摇头。
於是,李祺交待了下工作,当天就回了。
傍晚时分,李祺就已经回到了公主府。
附马的突然回归,自然让公主欣喜异常,结果一问才知,駙马不是因为想公主了才回,而是长乐侯召回的。
看到公主脸色不太好看,李祺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刚才的否认,有些直接了,急忙开始哄老婆。
相比之下,同为附马的时明,可就愜意多了。
崇寧小公主根本不需要他去哄,晚餐的时候,还频频给时明夹菜,直到三位小妾看向她时,她才回过神来,然后小脸羞红。
因为她给时明的菜,是韭菜,还有生蚝之类的东西。
在时明这边生活时间久了,特別是李红叶去训练之后,她跟秦锦绣呆的时间变多,自然也知道了一些夫妻生活常识。
甚至秦锦绣还教她一些夫妻之间羞羞的事,把时明整得多少有点负罪感。
但一想到自己这是在大明王朝,然后就哦!那没事!
晚餐他们吃的是烧烤,烤的是一些海货,诸如龙虾,生蚝之类的,桌子中间还有一盘炭烤鱼。
当然,素菜也有不少,韭菜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海鲜,是最近才从海边运送过来的海货。
时明喜欢海鲜,很早就想过从海边运送海货回来,只是有老朱的禁海令在,时明也不敢太过明目张胆。
但自从老朱派人开始打造海船开始,时明就开始派遣商队去沿海地带,悄悄弄海货去了。
有了时明派人过去的『带头动作”,沿海地带的一些渔民们也开始悄悄下海打渔,渐渐恢復一些海上活动。
虽然依旧是『走私』,但相比以往,可就明目张胆多了。
虽说,这对老朱的禁海令是一种挑畔。但在老朱的心思已鬆动的情况下,时明却並不担心,甚至还往宫中送过海货。
时明的送礼方式也简单,比如送些海参过去,能让太子標多生些子嗣。比如送些龙虾,三文鱼,扇贝之类的给马皇后,因为这些海货富含维生素,吃了对女人比较好。
至於老朱的其他嬪妃,时明没有討好的义务,最多就是给马皇后多送些分量,马皇后愿意分给谁就给谁。
虽然老朱有些生气,但面对好大儿跟大妹纸的笑容,老朱却又生不起气来。
只能说,时明拿捏住了老朱的命门。
其实一开始,马皇后是拒绝的,觉得吃海货太过浪费,毕竟海货从海边运送过来,耗费太高,
特別是这些鲜货。
至於说老朱的禁海令,马皇后没有提,因为她也知道,老朱已经开始准备剿灭海寇,为將来对倭岛动手做准备了。
所以,將来开海是必然之事。
许多事情,老朱並没有瞒著马皇后,甚至有些政事,老朱还会特意让马皇后替他拿主意。
但时明说,这是女婿孝敬丈母娘的,马皇后直接就笑纳了。
烧烤架前,小公主被大家看得有些羞郝,时明哈哈一笑,给小公主剥了只龙虾,把小公主给感动得心里美滋滋的。
至於三个小妾,时明没有给她们剥,当著小公主的面,她们可不敢轻易让时明帮她们做这种事,毕竟她们是妾。
时明能给他们烤烤串,就已经算恩赐了。
在这个时代,妾甚至都没有资格上主桌,时明平时能让她们坐在一起用餐,已经算是给她们优待了。
也就是崇寧的年纪还小,要是换成临安公主那么大,看她还愿意自家駙马为其他女人做这种事不
李祺表示:妹夫你牛比!
晚上,给时明侍寢的是小公主跟秦锦绣从之前小公主有预谋地给他吃那些菜,时明就知道,这两个小傢伙,又准备对他做些羞羞的事了。
果然,三人躺在床上閒聊,没聊一会,两只小手便有些不老实地对他发动温柔攻势。
面对这对可爱的妻妾,时明能怎么办呢!
只能默默纵容呀!
好在两人也知道时明明天得上早朝,没有玩得太过分。
第二天早朝,时明打著哈欠,站在了武將行列之中,站在他前面的,只有曹国公李文忠,以及郑国公傻大茂。
毕竟其他国公都没在,时明在侯爵当中的地位,已经是妥妥的拿波汪,站在国公之后的首位,
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之前看到时明打著哈欠出现时,李文忠还有些奇怪,问他怎么跑来上朝了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如今大家都看出规律来了,因为老朱特许,时明平时可以不用来上朝,而他一来,必定有事,
毕竟他搞的都是新政。
因为他的出现,大明都出了那么多新部门了。
那么今天,是不是又有什么大事发生
对此,时明也只能摇头,表示不知。
但其他人却觉得,他这是故意不愿说。
等老朱出现,大家山呼万岁之后,老朱便开始议起朝政。
大家议的是东宫太子与其余诸皇子的书简往来制式,以及诸王见东宫太子时的一些礼仪。
以前诸王见太子標的时候,虽然也有礼仪,但都挺隨意。
结果礼部这些文臣可能实在是閒著没事干,议起了这些事情。
老朱也没有阻止,因为他也觉得这些礼仪很有必要,这是在进一步为太子標树立威信。
为何会有“礼不可废”的说法,原因就在这里。因为有一定的仪式,事情才会显得更为正式。
但这些事情,看得时明就有些困了。
这种事,他听与不听,其实没什么区別,
就算他现在不懂那些礼仪,將来也会有礼官前去教他。
直到这个议题搁到一边,老朱才提起另一件事。
“鑑於各行各业的工匠们,为大明做出的那些贡献,促进大明各行各业的发展,经过朝臣们的一致决议,咱决定,给那些工匠们一些等级荣誉头衔,以及那些头衔相应的奖励,以此鼓励那些工匠们再接再厉!”
听到这个,时明就知道老朱今天叫他来是干啥来的了。
从老朱的话中,可以听得出来,那些头衔跟奖励,是老朱跟朝臣们共同决议出来的,並非老朱一拍脑门做出的决定。
时明轻轻呼了口气,心中暗道:终於,为那些工匠们跟朝廷討要的荣誉与奖励,总算到帐了。
时明已经可以预见,天下工作们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会是何等的沸腾。那种一眼到头,看不到希望的日子,终於过去了。
“陛下英明!吾皇万岁!”
时明带头拍起了老朱的马屁,但这马屁,他是心甘情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