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月后。
深秋的暖阳慷慨地洒在青峰县的土地上,空气中瀰漫著收穫的气息,混合著泥土的芬芳和晾晒新粮的谷香。
县委大院门口,那面鲜艷的五星红旗在湛蓝的天幕下猎猎招展。
院內,气氛却与这寧静的秋日截然不同。
锣鼓喧天,彩旗飘扬。
一条巨大的红色横幅横贯县委大楼门楣:
“热烈庆祝青峰县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横幅下,省、市联合验收组的领导们,县里四套班子的成员,各乡镇、各村的代表,还有闻讯自发赶来的群眾,將小小的县委大院挤得水泄不通。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著发自內心的笑容,那笑容里,有汗水浇灌出的欣慰,有苦尽甘来的激动,更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省委副秘书长、省扶贫办主任站在临时搭建的简易主席台上,声音洪亮,透过麦克风传遍整个大院:
“……经严格核查评估,青峰县贫困发生率降至0.8%以下,所有贫困村全部出列,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核心指標全面达標!『青峰模式』在產业带动、机制创新、志智双扶等方面成效显著,为全省县域脱贫攻坚提供了宝贵经验!省委、省政府决定,授予青峰县『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號!”
掌声!
如同积蓄了太久的惊雷,轰然炸响!
经久不息!
掌声中,无数双眼睛热切地望向站在前排的那个身影。
郑仪。
他依旧穿著那件半旧的深色夹克,站在人群前列,身姿挺拔如松。
阳光落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映照出几分不易察觉的疲惫,但那双眼睛,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明亮、更加沉静。
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激动地鼓掌欢呼,只是微微仰著头,目光越过攒动的人头,望向远处那片在阳光下泛著金光的田野。
那目光里,没有功成名就的志得意满,只有一种沉甸甸的、如同大地般厚重的平静。
“,作匯报发言!”
主持人的声音响起。
掌声再次如潮水般涌起。
郑仪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上主席台。
他站定,目光缓缓扫过台下那一张张熟悉或陌生的、写满期盼和喜悦的脸庞。
有头髮白、皱纹里刻满风霜的老农,有穿著合作社统一工装、眼神明亮的妇女,有戴著红领巾、好奇张望的孩子,有风尘僕僕的乡镇干部,有並肩作战的县委常委们……
高启明站在市领导那一排,脸上带著惯常的、温和得体的笑容,迎上郑仪的目光,极其轻微地点了点头。
那眼神深处,似乎有一丝复杂的、难以言喻的释然和……敬意
郑仪收回目光,对著麦克风,声音沉稳而清晰,没有慷慨激昂的语调,却带著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各位领导,同志们,乡亲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不是庆祝胜利的终点,而是站在一个新奋斗的起点!”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属於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属於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更属於我们青峰县几十万勤劳质朴、不屈不挠的父老乡亲!”
“是你们,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在贫瘠的土地上刨出了希望;是你们,用坚韧的脊樑,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也扛起了青峰脱贫致富的梦想!”
“这五个月,我们啃下了柳树洼二十年的硬骨头,让三十七户失地农民拿到了迟来的补偿,看到了安置新居的曙光!”
“我们重启了清水河尘封的旧案,让正义的阳光穿透迷雾,告慰了破碎的家庭,也擦亮了法治的尊严!”
“我们关停了污染毒瘤恆发实业,用决心换回了母亲河重新流淌的清波!”
“我们建起了『东市集』,让零散的摊贩有了遮风挡雨的家;我们引进了绿色產业,让『青峰模式』的藤蔓上,结出了更多元、更可持续的果实!”
“我们启动了『困难群眾清零行动』,把党的温暖,送到了群眾最边缘、最绝望的角落……”
台下,许多人的眼眶湿润了。
那些亲身经歷过柳树洼上访无门的老人,那些在清水河案中失去孩子的父母,那些曾经守著被污染河水欲哭无泪的村民,那些在东市集找到了安稳生计的摊贩……他们用力地鼓著掌,泪水无声地滑落。
“脱贫摘帽,只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
郑仪的声音陡然拔高,带著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青峰的路,还很长!”
“產业基础还不牢固,抗风险能力还很弱;教育、医疗、养老这些民生短板,依然突出;乡村治理的精细化水平,亟待提升;一些歷史遗留的深层次矛盾,还需要我们久久为功……”
“我们绝不能有丝毫的鬆劲懈怠!绝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
“下一步,我们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头等大事!”
“要让『青峰模式』的根扎得更深,藤蔓伸得更远!要让中药材、绿色製造、生態旅游这些特色產业,真正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金饭碗』!”
“要下大力气补齐民生短板!让我们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让我们的老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让我们的乡村更美、更宜居!”
“要持续深化基层治理创新!让『困难群眾清零』成为常態!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青峰县的每一个角落!”
郑仪的目光如同火炬,扫过全场:
“乡亲们!同志们!”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让我们继续发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拿出更大的决心,付出更实的努力,把青峰县建设得更加富裕、更加美丽、更加幸福!”
“有没有信心!”
“有——!”
山呼海啸般的回应,带著滚烫的温度,直衝云霄!仿佛要將这秋日的晴空都点燃!
表彰大会的热浪尚未完全散去,县委大院里的喧囂渐渐沉淀,空气中还残留著鞭炮的硝烟味和人群散去的温热气息。
郑仪送走最后一批前来道贺的乡镇干部,脸上的笑容还未完全敛去,省委副秘书长、省扶贫办主任李靖便走了过来,脸上带著一种不同於大会上的、更为私密的笑容。
“郑书记,辛苦了!走,找个安静地方,徐省长特意让我带几句话给你。”
郑仪心头微动,面上依旧沉稳:
“李主任请。”
两人没有回办公室,而是沿著县委大院后侧一条僻静的林荫道缓步而行。
深秋的梧桐叶金黄灿烂,在午后的阳光下铺了一地碎金,踩上去沙沙作响,更衬得四周一片静謐。
“青峰这一仗,打得漂亮!”
李靖开门见山,语气真诚。
“徐省长在省里看了验收报告和大会简报,非常高兴,连说了三个『好』字!『青峰模式』算是彻底立住了,成了全省標杆!”
“都是省委省政府领导有方,徐省长亲自点题、大力支持的结果,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郑仪谦逊回应,目光平静地看著前方铺满落叶的小径。
“该做的事,做到这个份上,就是大本事!”
李靖拍了拍郑仪的肩膀,话锋却极其自然地一转,声音压低了几分,带著一种推心置腹的意味。
“不过啊,郑仪,树大招风。青峰这一炮太响,你这位『操盘手』,现在可是全省瞩目的焦点。”
他停下脚步,侧身看著郑仪,镜片后的目光带著深意。
“省里……有些风声了。”
郑仪的心微微一沉,但脸上依旧波澜不惊,只是脚步也隨之停下,做出倾听的姿態。
“风声”
他语气平静。
“嗯。”
李靖点点头,目光扫过四周,確认无人,才用更低的声音道:
“有领导提出来,像你这样有思路、有魄力、有实绩的年轻干部,放在一个县里,舞台还是小了。应该放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去,发挥更大的作用。”
他顿了顿,观察著郑仪的反应,见对方依旧沉静,才继续道:
“初步的意向……可能是省发改委,或者省农业农村厅,一个实权副厅的位置。甚至……有风声说,可能直接进省政府办公厅,给某位副省长当助手,起点更高。”
调走
而且是直接调离青峰去省里
在这个“青峰模式”刚刚落地生根、乡村振兴的宏大篇章才翻开第一页的关键时刻
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从郑仪的脚底窜起,直衝头顶。他感觉深秋午后的阳光似乎都失去了温度。
但他没有失態。
多年的歷练,早已將他的情绪淬炼得如同深潭之水,表面难起波澜。
“李主任,”
郑仪的声音依旧平稳,听不出丝毫慌乱。
“这是组织上的考虑,我坚决服从安排。”
“服从安排是必须的。”
李靖似乎很满意郑仪的反应,语气更加推心置腹。
“但作为前辈,我得提醒你,这事……没那么简单。”
他凑近一步,声音压得更低,几乎成了耳语:
“青峰现在是什么是徐省长亲自抓的点!是全省的標杆!『青峰模式』刚验收通过,正是需要你这位『创始人』坐镇,深化拓展、巩固成果、打造样板的关键期!这个时候把你调走,往轻了说,是急功近利,想摘现成的桃子;往重了说……”
李靖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那就是有人不想看到『青峰模式』真正做大做强!不想看到你郑仪在青峰扎下根,长成参天大树!想趁你根基未稳,羽翼未丰,把你连根拔起,挪到一个看似光鲜、实则可能被架空的『高位』上去!”
“架空”两个字,李靖咬得格外重。
“省发改委、农业农村厅,听起来位高权重,但里面盘根错节,一个空降的副职,没有自己深耕的根基,没有过硬的班底,想推动点实质性改革,难如登天!
至於省政府办公厅……那更是漩涡中心,一步踏错,就可能粉身碎骨!”
李靖的分析,精准的解释了“提拔”背后可能隱藏的凶险。
“更重要的是,”
李靖盯著郑仪的眼睛。
“你走了,青峰怎么办你一手带起来的贺錚、林姝他们怎么办『青峰模式』会不会人走政息那些你刚刚啃下来的硬骨头,会不会死灰復燃那些刚看到希望的乡亲们,会不会再次失望”
一连串的问题,如同重锤,狠狠砸在郑仪的心坎上。
青峰,早已不再仅仅是他履职的一个地名。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他和战友们的汗水,甚至血水。
这里的每一个进步,都凝聚著无数人挣脱贫困、追求尊严的渴望。
这里,是他倾注了全部心血和理想的地方!
是他政治生命的根!
现在,根要被拔起
在他刚刚为这片土地播下希望之种,幼苗才破土而出,最需要精心呵护的时候
一股巨大的、混杂著不甘、愤怒、忧虑和沉重责任感的情绪,如同岩浆般在郑仪胸中奔涌、衝撞!几乎要衝破他强大的自制力!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深秋微凉的空气带著泥土和落叶的气息涌入肺腑,强行冷却著沸腾的血液。
再开口时,郑仪的声音依旧平稳,但那份沉静之下,却蕴含著一种如同即將喷发的火山般压抑的力量:
“李主任,感谢您的肺腑之言。”
“青峰,是几十万青峰人的青峰。『青峰模式』,是无数干部群眾共同探索出来的路。”
“我个人的去留,微不足道。”
“但这条路,不能断。”
“青峰刚刚起步的乡村振兴,不能停。”
“老百姓刚刚燃起的希望,不能灭!”
他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如同穿透迷雾的利剑,直刺问题的核心:
“省里的风声,是哪些领导的意思徐省长……知道吗他是什么態度”
这才是关键!
徐志鸿的態度,將决定一切!
李靖看著郑仪眼中那几乎要燃烧起来的、却又被强行压抑的火焰,心中也不由得凛然。他沉默了几秒,似乎在权衡,最终缓缓摇头:
“风声……来源很杂。有欣赏你能力、想重用的;也有……別的想法的人。徐省长那边,目前还没有明確表態。”
他顿了顿,语气带著一丝深意:
“但你要明白,徐省长是省长,他站的位置,要通盘考虑全省的干部布局和平衡。有时候,个人的意愿,也要服从於更高层面的『棋局』。”
“棋局……”
郑仪咀嚼著这两个字,脸上浮现淡淡的冷笑。
有人想挪动他,或许是为了“重用”,或许是为了“摘桃”,或许是为了……“拆台”!
“李主任。”
郑仪的声音异常清晰,带著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麻烦您,帮我给徐省长带句话。”
“你说。”
李靖神情一肃。
“青峰脱贫摘帽,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乡村振兴的蓝图刚刚铺开,深水区的改革攻坚才破题,歷史遗留的硬骨头尚未啃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正热切。”
“此时调离,非青峰之福,亦非我郑仪所愿。”
“恳请徐省长,再给我三年时间!”
郑仪的目光如同磐石,坚定无比:
“三年!我只要三年!”
“三年之內,若不能將『青峰模式』锻造成全省乃至全国可复製、可持续的乡村振兴样板,若不能带领青峰县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我郑仪,甘愿接受任何处分,引咎辞职,绝无怨言!”
每一个字,都如同金石坠地,鏗鏘有力!
这不是请求,是承诺!是军令状!更是一个县委书记,对他所深爱的土地和人民,最深沉、最决绝的守护誓言!
李靖动容了。
他看著眼前这个年轻人,看著他眼中那不顾一切、破釜沉舟的光芒,看著他为了脚下这片土地甘愿赌上自己政治前途的决绝。
这份赤诚,这份担当,这份近乎悲壮的执著……
“好!”
李靖重重地点头,眼中也燃起一丝激赏。
“这话,我一定一字不差地带到!郑仪,你这份心,这份志气,我老李……佩服!”
他用力拍了拍郑仪的肩膀,仿佛要將自己的力量传递过去。
“不过……”
李靖话锋一转,语气带著凝重。
“省里的风声既然起了,就不会轻易平息。你要有心理准备,这三年之请,未必能如愿。上面……变数很大。”
“我明白。”
郑仪的目光投向县委大院的方向,那里,贺錚、林姝、高琳、杨树根……无数张面孔在他心中闪过。
“但无论结果如何,只要我郑仪在青峰一天,就会为这片土地,为这里的人民,战斗到最后一刻!”
深秋的暖阳慷慨地洒在青峰县的土地上,空气中瀰漫著收穫的气息,混合著泥土的芬芳和晾晒新粮的谷香。
县委大院门口,那面鲜艷的五星红旗在湛蓝的天幕下猎猎招展。
院內,气氛却与这寧静的秋日截然不同。
锣鼓喧天,彩旗飘扬。
一条巨大的红色横幅横贯县委大楼门楣:
“热烈庆祝青峰县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横幅下,省、市联合验收组的领导们,县里四套班子的成员,各乡镇、各村的代表,还有闻讯自发赶来的群眾,將小小的县委大院挤得水泄不通。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著发自內心的笑容,那笑容里,有汗水浇灌出的欣慰,有苦尽甘来的激动,更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省委副秘书长、省扶贫办主任站在临时搭建的简易主席台上,声音洪亮,透过麦克风传遍整个大院:
“……经严格核查评估,青峰县贫困发生率降至0.8%以下,所有贫困村全部出列,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核心指標全面达標!『青峰模式』在產业带动、机制创新、志智双扶等方面成效显著,为全省县域脱贫攻坚提供了宝贵经验!省委、省政府决定,授予青峰县『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號!”
掌声!
如同积蓄了太久的惊雷,轰然炸响!
经久不息!
掌声中,无数双眼睛热切地望向站在前排的那个身影。
郑仪。
他依旧穿著那件半旧的深色夹克,站在人群前列,身姿挺拔如松。
阳光落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映照出几分不易察觉的疲惫,但那双眼睛,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明亮、更加沉静。
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激动地鼓掌欢呼,只是微微仰著头,目光越过攒动的人头,望向远处那片在阳光下泛著金光的田野。
那目光里,没有功成名就的志得意满,只有一种沉甸甸的、如同大地般厚重的平静。
“,作匯报发言!”
主持人的声音响起。
掌声再次如潮水般涌起。
郑仪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上主席台。
他站定,目光缓缓扫过台下那一张张熟悉或陌生的、写满期盼和喜悦的脸庞。
有头髮白、皱纹里刻满风霜的老农,有穿著合作社统一工装、眼神明亮的妇女,有戴著红领巾、好奇张望的孩子,有风尘僕僕的乡镇干部,有並肩作战的县委常委们……
高启明站在市领导那一排,脸上带著惯常的、温和得体的笑容,迎上郑仪的目光,极其轻微地点了点头。
那眼神深处,似乎有一丝复杂的、难以言喻的释然和……敬意
郑仪收回目光,对著麦克风,声音沉稳而清晰,没有慷慨激昂的语调,却带著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各位领导,同志们,乡亲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不是庆祝胜利的终点,而是站在一个新奋斗的起点!”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属於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属於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更属於我们青峰县几十万勤劳质朴、不屈不挠的父老乡亲!”
“是你们,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在贫瘠的土地上刨出了希望;是你们,用坚韧的脊樑,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也扛起了青峰脱贫致富的梦想!”
“这五个月,我们啃下了柳树洼二十年的硬骨头,让三十七户失地农民拿到了迟来的补偿,看到了安置新居的曙光!”
“我们重启了清水河尘封的旧案,让正义的阳光穿透迷雾,告慰了破碎的家庭,也擦亮了法治的尊严!”
“我们关停了污染毒瘤恆发实业,用决心换回了母亲河重新流淌的清波!”
“我们建起了『东市集』,让零散的摊贩有了遮风挡雨的家;我们引进了绿色產业,让『青峰模式』的藤蔓上,结出了更多元、更可持续的果实!”
“我们启动了『困难群眾清零行动』,把党的温暖,送到了群眾最边缘、最绝望的角落……”
台下,许多人的眼眶湿润了。
那些亲身经歷过柳树洼上访无门的老人,那些在清水河案中失去孩子的父母,那些曾经守著被污染河水欲哭无泪的村民,那些在东市集找到了安稳生计的摊贩……他们用力地鼓著掌,泪水无声地滑落。
“脱贫摘帽,只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
郑仪的声音陡然拔高,带著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青峰的路,还很长!”
“產业基础还不牢固,抗风险能力还很弱;教育、医疗、养老这些民生短板,依然突出;乡村治理的精细化水平,亟待提升;一些歷史遗留的深层次矛盾,还需要我们久久为功……”
“我们绝不能有丝毫的鬆劲懈怠!绝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
“下一步,我们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头等大事!”
“要让『青峰模式』的根扎得更深,藤蔓伸得更远!要让中药材、绿色製造、生態旅游这些特色產业,真正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金饭碗』!”
“要下大力气补齐民生短板!让我们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让我们的老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让我们的乡村更美、更宜居!”
“要持续深化基层治理创新!让『困难群眾清零』成为常態!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青峰县的每一个角落!”
郑仪的目光如同火炬,扫过全场:
“乡亲们!同志们!”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让我们继续发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拿出更大的决心,付出更实的努力,把青峰县建设得更加富裕、更加美丽、更加幸福!”
“有没有信心!”
“有——!”
山呼海啸般的回应,带著滚烫的温度,直衝云霄!仿佛要將这秋日的晴空都点燃!
表彰大会的热浪尚未完全散去,县委大院里的喧囂渐渐沉淀,空气中还残留著鞭炮的硝烟味和人群散去的温热气息。
郑仪送走最后一批前来道贺的乡镇干部,脸上的笑容还未完全敛去,省委副秘书长、省扶贫办主任李靖便走了过来,脸上带著一种不同於大会上的、更为私密的笑容。
“郑书记,辛苦了!走,找个安静地方,徐省长特意让我带几句话给你。”
郑仪心头微动,面上依旧沉稳:
“李主任请。”
两人没有回办公室,而是沿著县委大院后侧一条僻静的林荫道缓步而行。
深秋的梧桐叶金黄灿烂,在午后的阳光下铺了一地碎金,踩上去沙沙作响,更衬得四周一片静謐。
“青峰这一仗,打得漂亮!”
李靖开门见山,语气真诚。
“徐省长在省里看了验收报告和大会简报,非常高兴,连说了三个『好』字!『青峰模式』算是彻底立住了,成了全省標杆!”
“都是省委省政府领导有方,徐省长亲自点题、大力支持的结果,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郑仪谦逊回应,目光平静地看著前方铺满落叶的小径。
“该做的事,做到这个份上,就是大本事!”
李靖拍了拍郑仪的肩膀,话锋却极其自然地一转,声音压低了几分,带著一种推心置腹的意味。
“不过啊,郑仪,树大招风。青峰这一炮太响,你这位『操盘手』,现在可是全省瞩目的焦点。”
他停下脚步,侧身看著郑仪,镜片后的目光带著深意。
“省里……有些风声了。”
郑仪的心微微一沉,但脸上依旧波澜不惊,只是脚步也隨之停下,做出倾听的姿態。
“风声”
他语气平静。
“嗯。”
李靖点点头,目光扫过四周,確认无人,才用更低的声音道:
“有领导提出来,像你这样有思路、有魄力、有实绩的年轻干部,放在一个县里,舞台还是小了。应该放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去,发挥更大的作用。”
他顿了顿,观察著郑仪的反应,见对方依旧沉静,才继续道:
“初步的意向……可能是省发改委,或者省农业农村厅,一个实权副厅的位置。甚至……有风声说,可能直接进省政府办公厅,给某位副省长当助手,起点更高。”
调走
而且是直接调离青峰去省里
在这个“青峰模式”刚刚落地生根、乡村振兴的宏大篇章才翻开第一页的关键时刻
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从郑仪的脚底窜起,直衝头顶。他感觉深秋午后的阳光似乎都失去了温度。
但他没有失態。
多年的歷练,早已將他的情绪淬炼得如同深潭之水,表面难起波澜。
“李主任,”
郑仪的声音依旧平稳,听不出丝毫慌乱。
“这是组织上的考虑,我坚决服从安排。”
“服从安排是必须的。”
李靖似乎很满意郑仪的反应,语气更加推心置腹。
“但作为前辈,我得提醒你,这事……没那么简单。”
他凑近一步,声音压得更低,几乎成了耳语:
“青峰现在是什么是徐省长亲自抓的点!是全省的標杆!『青峰模式』刚验收通过,正是需要你这位『创始人』坐镇,深化拓展、巩固成果、打造样板的关键期!这个时候把你调走,往轻了说,是急功近利,想摘现成的桃子;往重了说……”
李靖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那就是有人不想看到『青峰模式』真正做大做强!不想看到你郑仪在青峰扎下根,长成参天大树!想趁你根基未稳,羽翼未丰,把你连根拔起,挪到一个看似光鲜、实则可能被架空的『高位』上去!”
“架空”两个字,李靖咬得格外重。
“省发改委、农业农村厅,听起来位高权重,但里面盘根错节,一个空降的副职,没有自己深耕的根基,没有过硬的班底,想推动点实质性改革,难如登天!
至於省政府办公厅……那更是漩涡中心,一步踏错,就可能粉身碎骨!”
李靖的分析,精准的解释了“提拔”背后可能隱藏的凶险。
“更重要的是,”
李靖盯著郑仪的眼睛。
“你走了,青峰怎么办你一手带起来的贺錚、林姝他们怎么办『青峰模式』会不会人走政息那些你刚刚啃下来的硬骨头,会不会死灰復燃那些刚看到希望的乡亲们,会不会再次失望”
一连串的问题,如同重锤,狠狠砸在郑仪的心坎上。
青峰,早已不再仅仅是他履职的一个地名。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他和战友们的汗水,甚至血水。
这里的每一个进步,都凝聚著无数人挣脱贫困、追求尊严的渴望。
这里,是他倾注了全部心血和理想的地方!
是他政治生命的根!
现在,根要被拔起
在他刚刚为这片土地播下希望之种,幼苗才破土而出,最需要精心呵护的时候
一股巨大的、混杂著不甘、愤怒、忧虑和沉重责任感的情绪,如同岩浆般在郑仪胸中奔涌、衝撞!几乎要衝破他强大的自制力!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深秋微凉的空气带著泥土和落叶的气息涌入肺腑,强行冷却著沸腾的血液。
再开口时,郑仪的声音依旧平稳,但那份沉静之下,却蕴含著一种如同即將喷发的火山般压抑的力量:
“李主任,感谢您的肺腑之言。”
“青峰,是几十万青峰人的青峰。『青峰模式』,是无数干部群眾共同探索出来的路。”
“我个人的去留,微不足道。”
“但这条路,不能断。”
“青峰刚刚起步的乡村振兴,不能停。”
“老百姓刚刚燃起的希望,不能灭!”
他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如同穿透迷雾的利剑,直刺问题的核心:
“省里的风声,是哪些领导的意思徐省长……知道吗他是什么態度”
这才是关键!
徐志鸿的態度,將决定一切!
李靖看著郑仪眼中那几乎要燃烧起来的、却又被强行压抑的火焰,心中也不由得凛然。他沉默了几秒,似乎在权衡,最终缓缓摇头:
“风声……来源很杂。有欣赏你能力、想重用的;也有……別的想法的人。徐省长那边,目前还没有明確表態。”
他顿了顿,语气带著一丝深意:
“但你要明白,徐省长是省长,他站的位置,要通盘考虑全省的干部布局和平衡。有时候,个人的意愿,也要服从於更高层面的『棋局』。”
“棋局……”
郑仪咀嚼著这两个字,脸上浮现淡淡的冷笑。
有人想挪动他,或许是为了“重用”,或许是为了“摘桃”,或许是为了……“拆台”!
“李主任。”
郑仪的声音异常清晰,带著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麻烦您,帮我给徐省长带句话。”
“你说。”
李靖神情一肃。
“青峰脱贫摘帽,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乡村振兴的蓝图刚刚铺开,深水区的改革攻坚才破题,歷史遗留的硬骨头尚未啃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正热切。”
“此时调离,非青峰之福,亦非我郑仪所愿。”
“恳请徐省长,再给我三年时间!”
郑仪的目光如同磐石,坚定无比:
“三年!我只要三年!”
“三年之內,若不能將『青峰模式』锻造成全省乃至全国可复製、可持续的乡村振兴样板,若不能带领青峰县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我郑仪,甘愿接受任何处分,引咎辞职,绝无怨言!”
每一个字,都如同金石坠地,鏗鏘有力!
这不是请求,是承诺!是军令状!更是一个县委书记,对他所深爱的土地和人民,最深沉、最决绝的守护誓言!
李靖动容了。
他看著眼前这个年轻人,看著他眼中那不顾一切、破釜沉舟的光芒,看著他为了脚下这片土地甘愿赌上自己政治前途的决绝。
这份赤诚,这份担当,这份近乎悲壮的执著……
“好!”
李靖重重地点头,眼中也燃起一丝激赏。
“这话,我一定一字不差地带到!郑仪,你这份心,这份志气,我老李……佩服!”
他用力拍了拍郑仪的肩膀,仿佛要將自己的力量传递过去。
“不过……”
李靖话锋一转,语气带著凝重。
“省里的风声既然起了,就不会轻易平息。你要有心理准备,这三年之请,未必能如愿。上面……变数很大。”
“我明白。”
郑仪的目光投向县委大院的方向,那里,贺錚、林姝、高琳、杨树根……无数张面孔在他心中闪过。
“但无论结果如何,只要我郑仪在青峰一天,就会为这片土地,为这里的人民,战斗到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