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还未褪尽,天边只洇开一抹极淡的鱼肚白,季思渊已踏着晨露往城门口去。
石板路上凝结雾水,他拢了拢身上的青布长衫,袖口被晨风吹得微微扬起。
城门口的卫兵正打着哈欠换岗,见他来,熟稔地点头打招呼:“季先生早,今天出城那么早吗?”
季思渊温和地应了声,目光已投向城外的土路。没过片刻,远处传来“嗒嗒”的蹄声,一道灰影由远及近,正是拉着驴车的秋风。
这头驴通人性得很,瞧见季思渊,立刻加快了脚步,到了近前,温顺地低下头用额头蹭他的手背,长长的耳朵耷拉着,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呼噜声。
“路上没耽搁?”季思渊伸手顺了顺它脖颈的鬃毛,指尖能摸到细密的汗珠。
秋风甩了甩尾巴,像是在回答。他便牵着驴车往学堂走,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规律的轱辘声,在寂静的清晨格外清晰。
此时的学堂后院,白星刚从床上坐起。窗外的石榴树影映在窗纸上,叶片上的晨露偶尔滴落,发出清脆的声响。
她揉了揉眼睛,目光落在婴儿床里——季阳正睡得酣甜,小脸红扑扑的,睫毛像两把小扇子,偶尔轻轻颤动一下。
“得赶紧收拾东西了。”白星轻手轻脚地下床,走到靠墙的木柜前。
打开柜门,里面早已码好了大半的物件,她一样样往外拿,嘴里低声念叨着:“奶粉罐得带一罐,尿布要多备些,这天气热,换得勤……”
她把折叠好的尿布放进竹篮,又从空间里摸出一个红色的热水壶,壶身是现代工艺的真空保温款,在这个时代显得格外精巧。
旁边的冷水壶则是绿竹编外壳,里面衬着陶胆,能让水温保持凉爽。冷风扇是充好电的,巴掌大小,扇叶是软胶材质,就算碰到宝宝也不怕伤着。
糖果和米糕是昨晚特意做的,糖果是橘子味的硬糖,用透明纸包着,像一颗颗小太阳;
米糕则切成了方块,用油纸包好,散发着淡淡的米香。白星把这些都放进一个藤编小筐里,想着村里的大海小海两个孩子见到了,定会眼睛发亮。
正整理着,院门外传来驴车的动静。白星探头出去,正好看见季思渊牵着秋风进来。驴车的木轮碾过院子里的碎石子,发出沙沙声。
“回来啦?”她笑着迎上去,“厨房有下好的面条,卧了荷包蛋,你先去吃吧,我来收拾驴车。”
季思渊应了声,转身往厨房去。白星便挽起袖子动手收拾驴车——先把车厢中间的木格挡拆下来,露出宽敞的空间,再将厚实的爬爬垫铺上去,垫子上印着卡通的小熊图案,在这朴素的木车厢里显得格外鲜亮。
她又从空间里取出一个半人高的木柜,柜子是之前特意定做的,大小正好能塞进车厢。
她小心地把木柜挪到车厢中间,用粗麻绳牢牢固定在车厢两侧的栏杆上,确保行车时不会晃动。柜子被隔板分成了两半,右边她依次摆好奶粉罐、尿布包、热水壶、冷水壶,还有装着糖果米糕的藤筐,每样东西都码得整整齐齐;
左边则放着那台冷风扇,风扇的底座接了根细细的电线,她顺着车顶的太阳能板牵下来,将接口稳稳插进柜子侧面的插座里,风扇没电的时候也能有用。
刚收拾完,婴儿床里传来咿呀声。白星回头,见季阳醒了,正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四处瞧,小胳膊小腿还蹬了蹬。
她走过去抱起孩子,在他软乎乎的脸颊上亲了口:“阳阳醒啦?咱们要回谢奶奶家咯。”
这时季思渊从厨房出来,嘴角还沾着点汤汁。白星便指着驴车跟他细细叮嘱:“相公,冷风扇放在左边,开的时候记得把两边的布帘子放下来,免得被村里邻居瞧见了”
她顿了顿,又指向右边,“阳阳的东西都在这边,红色壶是热水,冲奶粉要用;绿色的是冷水。糖果和米糕要是大海小海来玩,就分给他们些,别让孩子眼馋。”
季思渊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我记着了。”他走到婴儿车旁,伸手轻轻碰了碰季阳的小手,小家伙立刻攥住他的手指,咯咯地笑起来。
白星见他都听进去了,便回房抱出两个枕头,一个是给季阳睡的小荞麦枕,一个是给季思渊备着的藤枕,又拿了条薄棉被,都放进车厢的角落。
趁着季思渊抱着季阳喂米粉的功夫,她走到秋风身边,伸手轻轻抚摸它的额头。
温热的异能顺着指尖流淌进秋风体内,驱散它赶路的疲惫。
秋风舒服地打了个响鼻,用头蹭了蹭她的手心。“秋风辛苦啦,”白星柔声道,“还要麻烦你多照看些阳阳哦。”秋风像是听懂了,晃了晃耳朵,又轻轻点了点驴头,惹得白星笑出了声。
季思渊喂完孩子,把季阳放进铺好软垫的木柜里,小家伙正好能坐直身子,扒着柜沿好奇地打量外面。
白星又检查了一遍车厢,确认没落下什么东西,才帮着季思渊把车帘系好。
“都妥当了,出发吧。”她拍了拍手上的灰,看着季思渊熟练地套好缰绳,抱着季阳坐上驾驶座。
秋风打了个响鼻,蹄子在地上刨了刨,似乎也急着上路了。
“那我们走了。”季思渊回头看她,眼神温柔。白星点点头,又叮嘱道:“路上慢些,照顾好儿子”
季思渊应了声,轻轻一扬缰绳,秋风便迈着稳健的步子,拉着驴车缓缓驶出了院门。
白星站在门口望着,直到驴车的影子消失在巷口,才转身回屋。
她也该准备出摊的东西了。
石板路上凝结雾水,他拢了拢身上的青布长衫,袖口被晨风吹得微微扬起。
城门口的卫兵正打着哈欠换岗,见他来,熟稔地点头打招呼:“季先生早,今天出城那么早吗?”
季思渊温和地应了声,目光已投向城外的土路。没过片刻,远处传来“嗒嗒”的蹄声,一道灰影由远及近,正是拉着驴车的秋风。
这头驴通人性得很,瞧见季思渊,立刻加快了脚步,到了近前,温顺地低下头用额头蹭他的手背,长长的耳朵耷拉着,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呼噜声。
“路上没耽搁?”季思渊伸手顺了顺它脖颈的鬃毛,指尖能摸到细密的汗珠。
秋风甩了甩尾巴,像是在回答。他便牵着驴车往学堂走,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规律的轱辘声,在寂静的清晨格外清晰。
此时的学堂后院,白星刚从床上坐起。窗外的石榴树影映在窗纸上,叶片上的晨露偶尔滴落,发出清脆的声响。
她揉了揉眼睛,目光落在婴儿床里——季阳正睡得酣甜,小脸红扑扑的,睫毛像两把小扇子,偶尔轻轻颤动一下。
“得赶紧收拾东西了。”白星轻手轻脚地下床,走到靠墙的木柜前。
打开柜门,里面早已码好了大半的物件,她一样样往外拿,嘴里低声念叨着:“奶粉罐得带一罐,尿布要多备些,这天气热,换得勤……”
她把折叠好的尿布放进竹篮,又从空间里摸出一个红色的热水壶,壶身是现代工艺的真空保温款,在这个时代显得格外精巧。
旁边的冷水壶则是绿竹编外壳,里面衬着陶胆,能让水温保持凉爽。冷风扇是充好电的,巴掌大小,扇叶是软胶材质,就算碰到宝宝也不怕伤着。
糖果和米糕是昨晚特意做的,糖果是橘子味的硬糖,用透明纸包着,像一颗颗小太阳;
米糕则切成了方块,用油纸包好,散发着淡淡的米香。白星把这些都放进一个藤编小筐里,想着村里的大海小海两个孩子见到了,定会眼睛发亮。
正整理着,院门外传来驴车的动静。白星探头出去,正好看见季思渊牵着秋风进来。驴车的木轮碾过院子里的碎石子,发出沙沙声。
“回来啦?”她笑着迎上去,“厨房有下好的面条,卧了荷包蛋,你先去吃吧,我来收拾驴车。”
季思渊应了声,转身往厨房去。白星便挽起袖子动手收拾驴车——先把车厢中间的木格挡拆下来,露出宽敞的空间,再将厚实的爬爬垫铺上去,垫子上印着卡通的小熊图案,在这朴素的木车厢里显得格外鲜亮。
她又从空间里取出一个半人高的木柜,柜子是之前特意定做的,大小正好能塞进车厢。
她小心地把木柜挪到车厢中间,用粗麻绳牢牢固定在车厢两侧的栏杆上,确保行车时不会晃动。柜子被隔板分成了两半,右边她依次摆好奶粉罐、尿布包、热水壶、冷水壶,还有装着糖果米糕的藤筐,每样东西都码得整整齐齐;
左边则放着那台冷风扇,风扇的底座接了根细细的电线,她顺着车顶的太阳能板牵下来,将接口稳稳插进柜子侧面的插座里,风扇没电的时候也能有用。
刚收拾完,婴儿床里传来咿呀声。白星回头,见季阳醒了,正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四处瞧,小胳膊小腿还蹬了蹬。
她走过去抱起孩子,在他软乎乎的脸颊上亲了口:“阳阳醒啦?咱们要回谢奶奶家咯。”
这时季思渊从厨房出来,嘴角还沾着点汤汁。白星便指着驴车跟他细细叮嘱:“相公,冷风扇放在左边,开的时候记得把两边的布帘子放下来,免得被村里邻居瞧见了”
她顿了顿,又指向右边,“阳阳的东西都在这边,红色壶是热水,冲奶粉要用;绿色的是冷水。糖果和米糕要是大海小海来玩,就分给他们些,别让孩子眼馋。”
季思渊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我记着了。”他走到婴儿车旁,伸手轻轻碰了碰季阳的小手,小家伙立刻攥住他的手指,咯咯地笑起来。
白星见他都听进去了,便回房抱出两个枕头,一个是给季阳睡的小荞麦枕,一个是给季思渊备着的藤枕,又拿了条薄棉被,都放进车厢的角落。
趁着季思渊抱着季阳喂米粉的功夫,她走到秋风身边,伸手轻轻抚摸它的额头。
温热的异能顺着指尖流淌进秋风体内,驱散它赶路的疲惫。
秋风舒服地打了个响鼻,用头蹭了蹭她的手心。“秋风辛苦啦,”白星柔声道,“还要麻烦你多照看些阳阳哦。”秋风像是听懂了,晃了晃耳朵,又轻轻点了点驴头,惹得白星笑出了声。
季思渊喂完孩子,把季阳放进铺好软垫的木柜里,小家伙正好能坐直身子,扒着柜沿好奇地打量外面。
白星又检查了一遍车厢,确认没落下什么东西,才帮着季思渊把车帘系好。
“都妥当了,出发吧。”她拍了拍手上的灰,看着季思渊熟练地套好缰绳,抱着季阳坐上驾驶座。
秋风打了个响鼻,蹄子在地上刨了刨,似乎也急着上路了。
“那我们走了。”季思渊回头看她,眼神温柔。白星点点头,又叮嘱道:“路上慢些,照顾好儿子”
季思渊应了声,轻轻一扬缰绳,秋风便迈着稳健的步子,拉着驴车缓缓驶出了院门。
白星站在门口望着,直到驴车的影子消失在巷口,才转身回屋。
她也该准备出摊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