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孙权嫁妹刘协为贵人,庞统威抚并州(1更)-《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建安十一年(206年),二月。

  周瑜自陈留返回,为孙权献联姻之计:“将军之妹,才捷刚猛,若为陛下贵人,可定后宫。”

  在孙权遣使说出那句“兄长临终前曾言,内事不决问张公,外事不决问公瑾。如今张公不在,内事孤可自决。”时,周瑜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避免孙权被荀彧等人坑算。

  最终,周瑜选定了“疏不间亲”之计,荀彧等人再有心机,在亲疏上也始终比不过孙权的妹妹。

  大将军的妹妹为皇室贵人,这在大汉历代皇帝中屡见不鲜,故而周瑜刚一提及,孙权就心动了。

  只是想到自家妹妹的性格,孙权又有些迟疑:“小妹自幼被宠坏了,若为贵人,恐有不妥。”

  然而周瑜之所以会劝孙权嫁妹,看重的也是孙小妹的胆大秉性,若入了后宫还唯唯诺诺,那不是在当贵人而是在当人质。

  遂又劝道:“将军虽入许都,但不服将军者甚众,也必会有人入宫谗言将军。乱世当用重典,伏皇后性格懦弱,正需刚猛贵人辅佐。将军之妹,又有诸兄武风,侍婢百人,更皆仗剑能战。若有将军之妹为贵人,后宫之中又有谁敢谗言?”

  孙权本就有意,故而在周瑜给了这个理由后也不再迟疑,急遣使者回江东将孙小妹及侍婢百人都接入许都送入宫中。

  只是让孙小妹当个贵人而非废后,故而此举也没遭到朝中文武的反对,即便是荀彧等人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宫中忽然多了个尚武之风的贵人以及仗剑善战的侍婢百人,原本的柔弱风气也为之一变,更显肃杀之气。

  孙贵人更是要求刘协每日都必须同床共寝,以求早日诞下皇子,其余贵人以及伏皇后则是连刘协面都见不到。

  虽说孙贵人也是面容姣好的,但由于常年习武兼之横行不法惯了,以至于在刘协眼中跟孙贵人跟母老虎也没什么区别。

  兼之孙贵人一心要生皇子,每日也索求无度,不到一个月,刘协就从精神上的萎靡变成精神身体双重萎靡,走路都是浮的。

  刘协虽然恼恨,但却无可奈何。

  这种事还没办法放在台面上讲,总不能告诉旁人:孙贵人需求太旺,他这个皇帝力不从心?

  刘协当傀儡已经很丢脸了,这事再说出去更丢脸。

  故而刘协也只能强撑着。

  好在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刘协也终于让孙贵人怀上了。

  只是被摧残了两个月的刘协,整个人仿佛老了二十岁一般。

  比起曹操的女儿还受过良好的教育最终偏袒刘协,孙贵人可没嫁夫随夫的观念,也不似演义中孙尚香那般重情重义,反而更类似孙权女儿大虎一般骄矜唯我。

  那侍婢百人又都是壮妇,厮杀起来也不会比普通男子弱多少,这让孙贵人在后宫是无人敢说半个不字。

  而今孙贵人又怀了皇子,那更是无人敢招惹了。

  周瑜这招疏不间亲颇为有效,不仅助孙权对刘协的掌控更深,还阻止了荀彧等人暗中派人接近刘协。

  而孙贵人也不会跟擅闯的人讲道理,一旦发现有异心的,先让侍婢上去碰瓷,然后定个调戏宫女的罪名。

  孙贵人在怀了皇子后,依旧让刘协每日都要同床共寝,甚至还故意给刘协甜头让刘协品尝几分权力的滋味。

  每日的耳边风也照吹不误,处处都在维护孙权以及为孙权鸣不平,譬如称如今内忧外患,孙权每日如履薄冰生怕刘协后被曹操抢了去。

  连续几个月的枕边风,也让刘协逐渐生出了几分“孙权很难”“二十四岁的年龄就要肩扛如昔日霍光一般的责任”“不能去给孙权制造麻烦”的想法。

  孙权虽然还没有成长为二十年后那个颇具手腕的大皇帝,但如今也能勉勉强强的在许都这个大汉的中枢立足。

  而有了周瑜这招疏不间亲之计的协助,即便面对荀彧荀攸钟繇等人阳奉阴违虚情假意,孙权也能多几分从容。

  由于诸方都在暗中积蓄力量掌控诸县士民,整个建安十一年,诸州除了小规模的动乱外,也没发生大的战乱。

  而在并州,庞统这个并州刺史也没辜负刘备的期待。

  由于并州多历战乱,残破不堪,兼之匈奴等各族又大量徙居并州,又有逃避赋税的汉民或是逃匿或是被掠、兼之少数部族首领专横跋扈拥兵自重,以至于并州除赵云曾治理的上党外,极为混乱。

  庞统暂代为并州刺史后,就着手解决匈奴等少数族群的问题。

  先是以礼召见各部族中的豪族大户,以新至并州急需人才为由征辟为幕僚,又发丁壮为“义从”。

  似这等少数族加入大汉,都会被冠以义从之名,故而各部族也没起疑。

  庞统又以并州缺兵为由,招其勇力充当士兵,然后又称刘备要亲自慰问众士兵的家眷且择其聪慧者入学,便将士兵的家属全都迁往曲梁城。

  有豪族大户看懂了庞统的险恶用心,不仅拒绝执行庞统的军令反而还聚兵顽抗,但庞统可不是个只会舞文弄墨的腐儒。

  讲道理不肯听,那就只能动武力了。

  有不从命的,庞统都会立即发兵征讨,前后斩首千余人,招降万余人,送去曲梁城的士兵家眷都有数万人。

  被庞统的凶狠手段震慑后,并州各单于再也不敢反抗,纷纷拱手服从,并按照庞统的政令让部落民都从事生产,形同编户。

  随着庞统劝课农桑,这些原本属于少数族的也从不事生产放牧劫掠也走向了农耕文明。

  已经徙居并州的胡人是无法全部杀掉的,若是放任不管又会为祸并州,而似庞统这般将这群胡人义从驯服得服服帖帖,还能被胡人称颂的,也是罕见。

  在将并州胡人义从彻底汉化成汉民一途上,庞统可谓是居功至伟。

  到了建安十二年初(207年),并州形势大为改观,境内清平、秩序井然,不论是汉民还是义从,都逐渐变得安居乐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