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这一招如釜底抽薪,直接将城头的程昱给看得怒火直冒:这村夫!
程昱刚用杀戮的方式震慑城内有异心的官吏,结果诸葛亮反手就来个厚葬。
若平日里,程昱对诸葛亮此举倒也不会在意,厚葬的恩如何能比得上屠刀的威?
而今局势动荡兼之曹操在青州的控制力本就弱,诸葛亮假以厚葬之恩直接让程昱的屠刀之威更显势弱。
看着左右官吏的眼神,程昱只得再次下达严令,又令亲信引刀斧手巡视城头城下,谨防有人趁机偷开城门。
然而诸葛亮并未将临淄城的程昱当回事,见程昱守城不出,诸葛亮也未在临淄城下逗留,而是直接驱兵南下东莞郡,将沿途城池都安上了左将军刘的旗号。
甚至于,诸葛亮都未留驻一兵一卒,只要肯改旗易帜的都未为难。
此举令黄忠不由疑惑:“军师,若不留兵,诸县或会再改投曹操。”
诸葛亮摇扇而笑:“汉升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论是投左将军还是投曹操,都只是诸县士民保命之举,又何必强求?亮所求者,并非让诸县为左将军尽忠,而是允其中立。青徐之地的关键,不在于望风而降的诸县,亦不在于临淄城的程昱,而在于琅琊的臧霸!若臧霸不肯降,则青徐之地也不会真正归附左将军。”
换而言之:青徐之地如今有三股军力,一股是程昱的曹兵,一股是臧霸的私兵,一股是陈登的义兵。
如今陈登举旗响应刘备,而臧霸至今尚未有所表态,若臧霸不能降,即便击败了程昱也无法打通河北与徐州的联系。
故而,诸葛亮压根就没想过在临淄城与程昱对峙,而是直接引兵奔赴琅琊;只要臧霸降了,那么程昱在临淄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诸葛亮的行军速度很快,不几日就已经兵入东莞郡治所东莞县。
等东莞太守尹礼得到消息时,诸葛亮的兵马已经离城不到十里了!
“快,速请臧相发兵!”
尹礼惊骇不已,一面组织兵马守城,一面派人去开阳请臧霸求援。
东莞城在沂水上游,开阳城在沂水中游,两地相距百余里,斥候沿沂水乘船而下,半日就可抵达。
闻得诸葛亮兵围东莞城,臧霸也是惊得不浅。
“诸葛亮驱兵东莞,莫非青州已经尽数失守?”臧霸心头犹疑不决。
诸葛亮来得太快,以至于臧霸还无法及时获悉青州变故。
思虑片刻,臧霸一面调利城太守吴敦回开阳驻守,以防下邳的陈登北上,一面又调北海相孙观、城阳太守孙康齐救东莞,臧霸则亲引步骑两千沿着沂水北上东莞城,依山险下寨静等孙观、孙康兄弟合兵。
出乎意料的是,诸葛亮并未攻取东莞城,也未伏击臧霸,而是等臧霸安营下寨后才遣使送信。
信的内容也很明确,就是劝臧霸弃暗投明。
对此,臧霸不置可否,只让信使回称“容我考虑”。
诸葛亮也真就让臧霸考虑,直到孙观、孙康引兵也抵达东莞城外,才遣使再问。
有孙规、孙康合兵,臧霸的底气也足了,直接驱兵至东莞城外诸葛亮营阵前,邀诸葛亮答话,诸葛亮策马出阵,黄忠持弓相随。
“臧相引兵而来,是为降,或为战?”
诸葛亮似乎早有预料,羽扇轻摇间不见有半分意外。
臧霸蹙眉扫视诸葛亮身后军阵,见旌旗分明阵容整齐,亦不由心惊,遂呼道:“我奉朝廷之命镇守琅琊,诸葛军师何以言降?”
言下之意:臧霸是朝廷封的琅琊相,故而也不会向左将军刘备请降,若朝廷的琅琊相向左将军请降,有违廷制。
面对臧霸的诡辩,诸葛亮淡笑而呼:“左将军奉衣带诏讨贼,凡助曹贼者,皆为叛逆。臧相既是奉朝廷之命镇守琅琊,那便不是贼了。既不是贼,为何又驱兵阻拦?”
臧霸被诸葛亮的反问噎得一滞,沉默片刻后,臧霸声势弱了几分:“曹公亦是奉诏讨贼,诛除不臣。青徐之地,纷乱已久,某受命于此,当保境安民,止息干戈。诸葛军师引重兵入境,莫非要再启战端,使青徐生灵涂炭?”
这话试图以道德,将责任推到诸葛亮身上,倒也能为臧霸增添几分声势,然而在诸葛亮面前摆道理,臧霸这就是在班门弄斧了。
不怕臧霸摆道理,就怕臧霸沉默不语,闻听此言,诸葛亮放声大笑,道:“臧相此言差矣。天下纷乱之源,在曹贼挟天子以令诸侯,擅权专政,残害忠良,祸乱纲常。左将军乃汉室宗亲,奉天子血诏讨贼,解民于倒悬之中,方为真正安境保民!臧相若欲真安保此境,当助左将军早除国贼,四海清平,万民方能安居乐业。”
微微一顿,诸葛亮语气转厉:“如今,左将军七路南征,袁氏旧部、徐州义士皆举旗响应。亮自平原一路而来,济南相弃城而逃,程昱在临淄杀官吏守城,沿途诸县更是望风而降。亮念及臧相昔日旧谊,不愿相杀,可臧相若执意助曹,亮也只能在此与臧相死战了。”
臧霸面色几度变化。
初听济南相弃城而逃的惊愕,后闻程昱杀官吏守城的震惊,再闻沿途诸县望风而降后的凝重。
“臧相,我们要战吗?”
孙观、孙康兄弟凑近询问,两人的脸色都有些难看,显然并不太愿意跟诸葛亮在此死战。
去岁跟着曹操北伐刘备失利,也让曹操的威望在孙观、孙康兄弟心头锐减。
今年刘备七路南征,曹操后方又多处响应,这让孙观、孙康也不由生出了对曹操势不如刘备的猜测。
尤其是诸葛亮此番入青徐的速度太快了!
除了程昱在临淄城还在顽抗外,几乎无人敢抵挡诸葛亮的兵锋,这让孙观、孙康兄弟对曹操能否继续控制青徐更生疑虑。
对这群泰山贼出身的而言,论忠诚太高估几人的德行了,都当贼了还能有几分忠诚?
能盘踞至今,臧霸、孙观等人也不是依靠的忠诚,只因臧霸等人有可以割据一方的军力,即便数易其主也可屹立青徐之间。
程昱刚用杀戮的方式震慑城内有异心的官吏,结果诸葛亮反手就来个厚葬。
若平日里,程昱对诸葛亮此举倒也不会在意,厚葬的恩如何能比得上屠刀的威?
而今局势动荡兼之曹操在青州的控制力本就弱,诸葛亮假以厚葬之恩直接让程昱的屠刀之威更显势弱。
看着左右官吏的眼神,程昱只得再次下达严令,又令亲信引刀斧手巡视城头城下,谨防有人趁机偷开城门。
然而诸葛亮并未将临淄城的程昱当回事,见程昱守城不出,诸葛亮也未在临淄城下逗留,而是直接驱兵南下东莞郡,将沿途城池都安上了左将军刘的旗号。
甚至于,诸葛亮都未留驻一兵一卒,只要肯改旗易帜的都未为难。
此举令黄忠不由疑惑:“军师,若不留兵,诸县或会再改投曹操。”
诸葛亮摇扇而笑:“汉升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论是投左将军还是投曹操,都只是诸县士民保命之举,又何必强求?亮所求者,并非让诸县为左将军尽忠,而是允其中立。青徐之地的关键,不在于望风而降的诸县,亦不在于临淄城的程昱,而在于琅琊的臧霸!若臧霸不肯降,则青徐之地也不会真正归附左将军。”
换而言之:青徐之地如今有三股军力,一股是程昱的曹兵,一股是臧霸的私兵,一股是陈登的义兵。
如今陈登举旗响应刘备,而臧霸至今尚未有所表态,若臧霸不能降,即便击败了程昱也无法打通河北与徐州的联系。
故而,诸葛亮压根就没想过在临淄城与程昱对峙,而是直接引兵奔赴琅琊;只要臧霸降了,那么程昱在临淄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诸葛亮的行军速度很快,不几日就已经兵入东莞郡治所东莞县。
等东莞太守尹礼得到消息时,诸葛亮的兵马已经离城不到十里了!
“快,速请臧相发兵!”
尹礼惊骇不已,一面组织兵马守城,一面派人去开阳请臧霸求援。
东莞城在沂水上游,开阳城在沂水中游,两地相距百余里,斥候沿沂水乘船而下,半日就可抵达。
闻得诸葛亮兵围东莞城,臧霸也是惊得不浅。
“诸葛亮驱兵东莞,莫非青州已经尽数失守?”臧霸心头犹疑不决。
诸葛亮来得太快,以至于臧霸还无法及时获悉青州变故。
思虑片刻,臧霸一面调利城太守吴敦回开阳驻守,以防下邳的陈登北上,一面又调北海相孙观、城阳太守孙康齐救东莞,臧霸则亲引步骑两千沿着沂水北上东莞城,依山险下寨静等孙观、孙康兄弟合兵。
出乎意料的是,诸葛亮并未攻取东莞城,也未伏击臧霸,而是等臧霸安营下寨后才遣使送信。
信的内容也很明确,就是劝臧霸弃暗投明。
对此,臧霸不置可否,只让信使回称“容我考虑”。
诸葛亮也真就让臧霸考虑,直到孙观、孙康引兵也抵达东莞城外,才遣使再问。
有孙规、孙康合兵,臧霸的底气也足了,直接驱兵至东莞城外诸葛亮营阵前,邀诸葛亮答话,诸葛亮策马出阵,黄忠持弓相随。
“臧相引兵而来,是为降,或为战?”
诸葛亮似乎早有预料,羽扇轻摇间不见有半分意外。
臧霸蹙眉扫视诸葛亮身后军阵,见旌旗分明阵容整齐,亦不由心惊,遂呼道:“我奉朝廷之命镇守琅琊,诸葛军师何以言降?”
言下之意:臧霸是朝廷封的琅琊相,故而也不会向左将军刘备请降,若朝廷的琅琊相向左将军请降,有违廷制。
面对臧霸的诡辩,诸葛亮淡笑而呼:“左将军奉衣带诏讨贼,凡助曹贼者,皆为叛逆。臧相既是奉朝廷之命镇守琅琊,那便不是贼了。既不是贼,为何又驱兵阻拦?”
臧霸被诸葛亮的反问噎得一滞,沉默片刻后,臧霸声势弱了几分:“曹公亦是奉诏讨贼,诛除不臣。青徐之地,纷乱已久,某受命于此,当保境安民,止息干戈。诸葛军师引重兵入境,莫非要再启战端,使青徐生灵涂炭?”
这话试图以道德,将责任推到诸葛亮身上,倒也能为臧霸增添几分声势,然而在诸葛亮面前摆道理,臧霸这就是在班门弄斧了。
不怕臧霸摆道理,就怕臧霸沉默不语,闻听此言,诸葛亮放声大笑,道:“臧相此言差矣。天下纷乱之源,在曹贼挟天子以令诸侯,擅权专政,残害忠良,祸乱纲常。左将军乃汉室宗亲,奉天子血诏讨贼,解民于倒悬之中,方为真正安境保民!臧相若欲真安保此境,当助左将军早除国贼,四海清平,万民方能安居乐业。”
微微一顿,诸葛亮语气转厉:“如今,左将军七路南征,袁氏旧部、徐州义士皆举旗响应。亮自平原一路而来,济南相弃城而逃,程昱在临淄杀官吏守城,沿途诸县更是望风而降。亮念及臧相昔日旧谊,不愿相杀,可臧相若执意助曹,亮也只能在此与臧相死战了。”
臧霸面色几度变化。
初听济南相弃城而逃的惊愕,后闻程昱杀官吏守城的震惊,再闻沿途诸县望风而降后的凝重。
“臧相,我们要战吗?”
孙观、孙康兄弟凑近询问,两人的脸色都有些难看,显然并不太愿意跟诸葛亮在此死战。
去岁跟着曹操北伐刘备失利,也让曹操的威望在孙观、孙康兄弟心头锐减。
今年刘备七路南征,曹操后方又多处响应,这让孙观、孙康也不由生出了对曹操势不如刘备的猜测。
尤其是诸葛亮此番入青徐的速度太快了!
除了程昱在临淄城还在顽抗外,几乎无人敢抵挡诸葛亮的兵锋,这让孙观、孙康兄弟对曹操能否继续控制青徐更生疑虑。
对这群泰山贼出身的而言,论忠诚太高估几人的德行了,都当贼了还能有几分忠诚?
能盘踞至今,臧霸、孙观等人也不是依靠的忠诚,只因臧霸等人有可以割据一方的军力,即便数易其主也可屹立青徐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