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袁神对曹操致命一刀,曹操陷入危境(5更)-《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夏侯廉的威胁影响不了陈登的心志,就如方才所言:既然决定起兵响应,必然是仔细权衡过利弊的。

  迅速除掉夏侯廉在军中的亲信后,陈登又分派亲信执掌夏侯廉所部兵马,随后迅速杀向下邳城。

  提前自溃兵中得到情报的毛阶,一面派人求援,一面紧闭下邳城。

  见陈登亲自抵达下邳城下,毛阶又惊又怒:“陈太守,你驱兵至此,意欲何为?”

  陈登也不跟毛阶客气,直接对城头惊惧的官吏将士喝道:“下邳城的军民听着,曹操屡屡屠我徐州,此仇此恨,不共戴天。我本以为委曲求全,就可护住徐州士民,没想到曹操却屡屡疑我,是可忍孰不可忍。”

  “而今左将军起于河北,七路大军南征曹操,我已举兵响应左将军,有愿从者,可杀毛阶;不愿从者,可放下武器,我亦不勉强;可若要执意阻拦我者,休怪我陈登不念同郡情谊。”

  “此乃夏侯廉首级!”

  陈登话音一落,毛阶瞬间脸色惨白。

  下邳陈氏本就威望颇重,兼之陈登又是广陵太守素有威望,如今更是杀了夏侯廉,下邳城谁敢阻拦?

  未等毛阶反应过来,身后一人就拔刀砍死了毛阶,又将毛阶的首级扔下城楼,拱手应道:“我等愿降!”

  陈登暗暗松了口气。

  若毛阶还有余力据守城池,以下邳城池的坚固,仅凭陈登手头的兵力是无法破产的。

  如果不能迅速攻破下邳城,陈登也无法游说徐州诸县反曹势力举兵响应。

  “陈应,立即传檄诸县,愿响应左将军者,可驱逐曹操所设官吏。”陈登逐一下达指令,气势若洪。

  随后,陈登又入城中别院寻到前徐州刺史袁涣,请袁涣暂为徐州刺史主持诸事。

  听闻陈登杀了夏侯廉及毛阶,袁涣顿时惊骇不已:“元龙,徐州大祸不远矣!你莫非还想让徐州士民再受曹操屠戮?”

  陈登心志一向坚韧,既然做了就不会后悔,凛然而道:“曜卿公,我知你爱护士民不愿士民遭受兵祸,可曹操往日屠戮徐州之仇,我又岂能因此而忘却?如今左将军七路南征,正是徐州士民反击之时,岂能坐失良机?”

  袁涣顿足道:“可左将军若是南征失利,又当如何?曹操一旦回军,十日内就能抵达下邳,左将军远在河北,又如何能增援下邳?元龙,你太冲动了!”

  “未必。”陈登笃定而道:“若只我一人举兵,我定会在广陵蛰伏。可如今袁绍密令我叔父去汝南,欲调汝南的袁氏门生故吏也举兵反曹。兼之左将军原有七路大军,就有九路大军反曹。荆州刘表若是闻得消息,又岂会不趁机夺回宛城?今有十路大军讨伐曹操,曹操自顾尚且不暇,如何能回军征讨下邳?”

  看着依旧蹙眉的袁涣,陈登又料定道:“左将军乃仁义之人,诸葛亮和庞统也是多谋善断的奇才,若闻徐州和汝南皆起兵响应,又岂会坐失良机而令我等被曹操各个击破?”

  “曜卿公,你亦曾为左将军故吏,当此之时,岂能不挺身而出?若能一战而定,则天下间的动乱也会就此消弭,这难道不正是曜卿公所期待的吗?”

  “更何况,以如今局势,即便曜卿公什么也不做,今后也必被曹操问罪,君疑臣则臣必死的道理,曜卿公又岂会不懂?若曹操真的信任曜卿公,也不会让毛阶将曜卿公取而代之了。”

  袁涣初时的惊骇和慌乱,在陈登的劝说下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凝重和决绝:“罢了!罢了!事已至此,我就算怪你也无济于事。我会尽量助你整合徐州诸县之力。倘若最后还是败了,我便先自刎泗水,向因我而受难的徐州士民赎罪。”

  随着陈登和袁涣双重发力,一时之间,徐州响应者云集。

  而在汝南,陈瑀也持袁绍信物拜访袁氏门生故吏。

  这群因袁绍兵败官渡就蛰伏的反曹势力,即便表现得安分守己也不被曹操所信任,心头早就憋足了气。

  如今见到袁绍遣使联络,且又自陈瑀口中得知河北的真实情况后,这群蛰伏在汝南的袁氏门生故吏也相继响应陈瑀。

  陈瑀又自众人口中得知刘表遣长子刘琦整军于新野,心头更是大喜,东面有陈登举兵响应,南面还有刘表派兵响应,再有汝南袁氏门生故吏举兵响应,何愁大事不济?

  一方喜,一方忧。

  在相继得到马超兵夺弘农、刘琦整军于新野、陈登夺下邳杀毛阶夏侯廉、陈瑀聚袁氏门生故吏及黄巾余部在汝南反叛的情报后,留在许都主持大局的荀彧顿感头皮发麻。

  原本在钟繇退守函谷关后,荀彧还自信能稳住大局,哪怕是得知刘琦整军于新野,荀彧也没当回事。

  可如今陈登夺下邳杀毛阶夏侯廉、陈瑀聚袁氏旧部在汝南反叛,荀彧不得不慎重应对了。

  今日之祸,已不亚于昔日张邈陈宫的兖州之祸,稍有不慎,曹操就得一败涂地,无家可归!

  刘备的七路南征能引起这般多的连锁反应,本质上也是曹操往日造的杀戮太多。

  尤其是屠戮徐州之举,让曹操对徐州名义上占领实际上根本不能让徐州士民甘心俯首。

  即便没有陈登举兵响应,也会有其余人举兵响应。

  汝南也同样如此,曹操不信任袁氏旧部,平日里还能靠兵威压制,一旦有人带头响应,就会成燎原之势。

  官渡之战时刘备没入汝南也为今日汝南诸县响应埋下了契机,而袁绍为了袁买今后能在刘备麾下继承袁氏四世三公之名也在关键时刻狠狠的插了曹操一刀。

  否则。

  刘备即便能七路南征,最多也只是将曹操撵回黄河以南,甚至于在曹操入了邺城后,这个意图都未必能达成。

  刘备能抵挡曹操的五路北伐,曹操同样能抵挡刘备的七路南征,双方并没有绝对压制对方的军力和谋略。

  而袁绍算计曹操的这一招,直接让曹操陷入了四面皆敌的危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