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猜得没错。
刘备的倚仗的确是诸葛亮所部乌桓突骑。
虽然挂名乌桓二字,但乌桓突骑并非是乌桓人,而是昔日被乌桓掳掠的汉人奴隶。
被刘备解救后,这群汉人奴隶不仅恢复了汉籍,还受到了刘备的厚养,其中不少人还得了刘备亲自编织的牛毦。
在这支乌桓骑兵中,得了赏钱已经不是值得骄傲的事;谁能得到刘备亲自编织的牛毦,才是最值得骄傲的事。
而田豫在统率乌桓突骑的时候,也经常会向众军士盛赞刘备,即便刘备没有入右北平统兵,乌桓突骑的心目中也认定刘备才是这支突骑的最高指挥者。
故而。
当听到刘备遭到曹操五路大军强攻形势危急后,乌桓突骑众军士皆是斗志昂扬,纷纷要回涿郡为刘备排忧解难。
田豫见士气可用,亲自挑选了五千突骑精锐,星夜兼程入涿县。
抵达涿县的时候,刘备正处于征战上风,故而诸葛亮并未急着引兵南下增援,而是先检验了乌桓突骑的战力后,等田豫引代郡骑兵抵达后,诸葛亮这才带着六千骑兵南下增援。
刘备会主动搦战曹操,也是因为这六千骑兵抵达了观津后方,有了底气的刘备自然不会惧怕曹操,同等兵力又都是善战猛士,谁怕谁啊!
虽然曹操猛将多,但刘备的死士更多,万人级别的大战也不是比谁的猛将多而是比谁的死士多。
死士,意味着顽强,越是战事残酷越能发挥效用。
城中,刘备亦在激励众将:“明日一战,将决定我等是否能在河北真正立足。是扬名青史,还是沦为青史上所载流寇,就在明日一战了!此战,我当与诸君共进退!”
黄忠、陈到、阳群、丁立、刘德然、刘郃、赵犊、霍奴等将闻言,尽皆傲然领命。
连破夏侯渊和曹纯,众将的对曹操的畏惧之心也早就烟消云散,也对刘备生出了仰望高山般的敬畏。
在众将心头:只要有刘备在,就没有无法战胜的敌人。
一夜风静。
翌日一早,观津城外一片肃杀之气。
曹操亲率万余人马列阵于野,旌旗如云,枪矛如林;刘备虽然只引了三千步骑出城对峙,但也将阵型布得锋锐凛然。
两军相距百步时,曹操策马出列,扬鞭遥指:“逆贼刘备!孤奉天子令兴王师而来,还不速降!”
刘备同样策马出列,声如洪钟:“逆贼曹操!我奉衣带诏讨贼,你若肯降,留你全尸。”
双方都呼喊对方为逆贼,一方有天子令,一方有衣带诏,虽然都是虚伪的大义但也站稳了各自的立场。
在劝降未果后,曹操和刘备于是各返本阵,开始调兵遣将厮杀。
由于忌惮诸葛亮的增援尚未现身兼之要试探刘备这三千步骑的战力,曹操没有一开始就动用全军之力,而是让曹纯、张辽、徐晃和李典引本部四千步骑先上。
四将被刘备击败,心头都憋了一口气,此刻有曹操为倚仗,纷纷拿出了十二分的气力,欲要在曹操面前一雪前耻。
箭矢如飞蝗,叮当之声不绝于耳。
曹将想要雪耻,刘备营中诸将同样需要立功,黄忠、陈到、阳群、丁立、刘德然、刘郃、赵犊、霍奴等将,在刘备不断的发号施令下,或攻或守或是侧翼迂回。
这三千步骑都是刘备挑选的悍将猛卒,人虽然少,但指挥起来反而更得心应手。
反观曹纯四将,所部兵马本就被刘备击败过,即便有曹操压阵,士气也不会因此而旺盛不减,反而还会因为刘备所部兵马的骁勇而心生惧意。
纵使如此,曹操也未额外再调遣兵马参与厮杀,注意力一半都在斥候的探报上。
曹操虽然不知道诸葛亮所部兵马藏在何处,但只要以静制动,就可不变应万变。
兼之曹纯四将也足以应付刘备所部,曹操倒也不担心战场局势会失控。
若诸葛亮一直不出现,曹操的优势也会更明显。
毕竟,曹操距离刘备更近,若诸葛亮不肯出现,曹操就能趁着刘备军力疲惫时发动突袭,直接先擒刘备。
觉察到曹操的意图后,藏于后方的诸葛亮也不再等待,六千骑兵自观津城后方绕出,黑压压的一片,更生几分凶恶。
“乌桓人真是群废物,竟让刘备得到了如此多的战马。”看着增援而来的六千骑兵,曹操不由一阵羡慕。
为什么虎豹骑到现在都只有五百骑?
不是曹操不想扩编,而是曹操没有足够多且能适应虎豹骑重负的战马。
若跟刘备一样可以轻轻松松的得到战马,再自战马中挑选能适应虎豹骑重负的战马,曹操都敢直接扩编到两千骑,且还能一骑三马!
假如真有这等规模的虎豹骑在手,谁敢跟曹操列阵厮杀?
想当年高顺八百陷阵营出城冲杀,就将曹操引以为傲的精兵猛将冲得七零八落,那等震撼感曹操至今难忘。
这也是曹操坚持要打造一支重装精兵的原因。
但曹操野心更大,不想要重装步兵,而想要重装骑兵。
而刘备在见到诸葛亮的旗号后,却是欣喜不已:“我家军师至矣!”
六千骑兵驰入战场,将战场上本就紧张的肃杀感再次拔高。
曹操这几年也了解过诸葛亮的战绩,深知诸葛亮的厉害,也不敢有小觑之意,遂令于禁、许褚、朱灵、路昭、蔡阳、冯楷、殷署等将分批出战。
诸葛亮所部六千骑中,有名号的虽然很少,但也并不是没有悍将猛卒,之所以没有名号,仅仅只是尚未扬名罢了。
而今日这一战,也将注定让六千骑中的悍将猛卒,扬其应有威名。
“令,校尉刘武、阎硕,引突骑一千,攻击曹军左翼。”
“令,校尉卢镇、公孙桀,引突骑一千,攻击曹军右翼。”
“令,校尉齐桓、程断,各引突骑一千,攻击曹军中军。”
“.....”
随着诸葛亮的号令,众骑如猛虎出笼,直奔曹操军阵。
似刘武、阎硕、卢镇、公孙桀、齐桓、程断等悍将,虽然名气不大,但皆是这几年在乌桓突骑中崭露头角之辈。
战事一触即发,没有诱敌,只有强攻。
刘备的倚仗的确是诸葛亮所部乌桓突骑。
虽然挂名乌桓二字,但乌桓突骑并非是乌桓人,而是昔日被乌桓掳掠的汉人奴隶。
被刘备解救后,这群汉人奴隶不仅恢复了汉籍,还受到了刘备的厚养,其中不少人还得了刘备亲自编织的牛毦。
在这支乌桓骑兵中,得了赏钱已经不是值得骄傲的事;谁能得到刘备亲自编织的牛毦,才是最值得骄傲的事。
而田豫在统率乌桓突骑的时候,也经常会向众军士盛赞刘备,即便刘备没有入右北平统兵,乌桓突骑的心目中也认定刘备才是这支突骑的最高指挥者。
故而。
当听到刘备遭到曹操五路大军强攻形势危急后,乌桓突骑众军士皆是斗志昂扬,纷纷要回涿郡为刘备排忧解难。
田豫见士气可用,亲自挑选了五千突骑精锐,星夜兼程入涿县。
抵达涿县的时候,刘备正处于征战上风,故而诸葛亮并未急着引兵南下增援,而是先检验了乌桓突骑的战力后,等田豫引代郡骑兵抵达后,诸葛亮这才带着六千骑兵南下增援。
刘备会主动搦战曹操,也是因为这六千骑兵抵达了观津后方,有了底气的刘备自然不会惧怕曹操,同等兵力又都是善战猛士,谁怕谁啊!
虽然曹操猛将多,但刘备的死士更多,万人级别的大战也不是比谁的猛将多而是比谁的死士多。
死士,意味着顽强,越是战事残酷越能发挥效用。
城中,刘备亦在激励众将:“明日一战,将决定我等是否能在河北真正立足。是扬名青史,还是沦为青史上所载流寇,就在明日一战了!此战,我当与诸君共进退!”
黄忠、陈到、阳群、丁立、刘德然、刘郃、赵犊、霍奴等将闻言,尽皆傲然领命。
连破夏侯渊和曹纯,众将的对曹操的畏惧之心也早就烟消云散,也对刘备生出了仰望高山般的敬畏。
在众将心头:只要有刘备在,就没有无法战胜的敌人。
一夜风静。
翌日一早,观津城外一片肃杀之气。
曹操亲率万余人马列阵于野,旌旗如云,枪矛如林;刘备虽然只引了三千步骑出城对峙,但也将阵型布得锋锐凛然。
两军相距百步时,曹操策马出列,扬鞭遥指:“逆贼刘备!孤奉天子令兴王师而来,还不速降!”
刘备同样策马出列,声如洪钟:“逆贼曹操!我奉衣带诏讨贼,你若肯降,留你全尸。”
双方都呼喊对方为逆贼,一方有天子令,一方有衣带诏,虽然都是虚伪的大义但也站稳了各自的立场。
在劝降未果后,曹操和刘备于是各返本阵,开始调兵遣将厮杀。
由于忌惮诸葛亮的增援尚未现身兼之要试探刘备这三千步骑的战力,曹操没有一开始就动用全军之力,而是让曹纯、张辽、徐晃和李典引本部四千步骑先上。
四将被刘备击败,心头都憋了一口气,此刻有曹操为倚仗,纷纷拿出了十二分的气力,欲要在曹操面前一雪前耻。
箭矢如飞蝗,叮当之声不绝于耳。
曹将想要雪耻,刘备营中诸将同样需要立功,黄忠、陈到、阳群、丁立、刘德然、刘郃、赵犊、霍奴等将,在刘备不断的发号施令下,或攻或守或是侧翼迂回。
这三千步骑都是刘备挑选的悍将猛卒,人虽然少,但指挥起来反而更得心应手。
反观曹纯四将,所部兵马本就被刘备击败过,即便有曹操压阵,士气也不会因此而旺盛不减,反而还会因为刘备所部兵马的骁勇而心生惧意。
纵使如此,曹操也未额外再调遣兵马参与厮杀,注意力一半都在斥候的探报上。
曹操虽然不知道诸葛亮所部兵马藏在何处,但只要以静制动,就可不变应万变。
兼之曹纯四将也足以应付刘备所部,曹操倒也不担心战场局势会失控。
若诸葛亮一直不出现,曹操的优势也会更明显。
毕竟,曹操距离刘备更近,若诸葛亮不肯出现,曹操就能趁着刘备军力疲惫时发动突袭,直接先擒刘备。
觉察到曹操的意图后,藏于后方的诸葛亮也不再等待,六千骑兵自观津城后方绕出,黑压压的一片,更生几分凶恶。
“乌桓人真是群废物,竟让刘备得到了如此多的战马。”看着增援而来的六千骑兵,曹操不由一阵羡慕。
为什么虎豹骑到现在都只有五百骑?
不是曹操不想扩编,而是曹操没有足够多且能适应虎豹骑重负的战马。
若跟刘备一样可以轻轻松松的得到战马,再自战马中挑选能适应虎豹骑重负的战马,曹操都敢直接扩编到两千骑,且还能一骑三马!
假如真有这等规模的虎豹骑在手,谁敢跟曹操列阵厮杀?
想当年高顺八百陷阵营出城冲杀,就将曹操引以为傲的精兵猛将冲得七零八落,那等震撼感曹操至今难忘。
这也是曹操坚持要打造一支重装精兵的原因。
但曹操野心更大,不想要重装步兵,而想要重装骑兵。
而刘备在见到诸葛亮的旗号后,却是欣喜不已:“我家军师至矣!”
六千骑兵驰入战场,将战场上本就紧张的肃杀感再次拔高。
曹操这几年也了解过诸葛亮的战绩,深知诸葛亮的厉害,也不敢有小觑之意,遂令于禁、许褚、朱灵、路昭、蔡阳、冯楷、殷署等将分批出战。
诸葛亮所部六千骑中,有名号的虽然很少,但也并不是没有悍将猛卒,之所以没有名号,仅仅只是尚未扬名罢了。
而今日这一战,也将注定让六千骑中的悍将猛卒,扬其应有威名。
“令,校尉刘武、阎硕,引突骑一千,攻击曹军左翼。”
“令,校尉卢镇、公孙桀,引突骑一千,攻击曹军右翼。”
“令,校尉齐桓、程断,各引突骑一千,攻击曹军中军。”
“.....”
随着诸葛亮的号令,众骑如猛虎出笼,直奔曹操军阵。
似刘武、阎硕、卢镇、公孙桀、齐桓、程断等悍将,虽然名气不大,但皆是这几年在乌桓突骑中崭露头角之辈。
战事一触即发,没有诱敌,只有强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