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广西狼兵出世-《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正是。”赵翊写完第三道圣旨,将笔重重搁下,目光锐利如刀,“广西除了各州府的守卫兵力,其他地方的兵权都在两广土司手里。

  朝廷对他们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朕先前推行军改,他们也只是换汤不换药,表面顺从,实则依旧手握兵权。

  朕没有借口处置他们,也只能暂时容忍。”

  他走到殿门口,望着庭院里的石榴树,风再次吹过,花瓣又落了几片。

  “可这次交趾入侵,邕州数五万百姓惨死,这样的事,朕绝不能让它再发生!”赵翊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朕想来想去,要想不出现以前两广若有外敌入侵,就得从汴京千里迢迢派禁军过去,不但路途遥远,后勤困难更是等救援部队到时,城池早已破了。

  正所谓远水救不了近火,而要想一劳永逸解决广西的兵力问题,唯有趁此次机会从两广大量征兵,组成两广军团,更进行魔鬼训练为伐交趾做准备更趁这机会彻底进行军改,我想应该没有谁干反对,因为现在是国仇家恨的时候,没有谁或那个势力在这个时候反对或阻止。

  想到这,赵翊突然想起后世广西一支非常出色的部队,那就是广西狼兵,赵翊正想是否提前让广西狼兵出世!”

  在中华史册的铁血篇章里,“广西狼兵”始终是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名号。

  这支部队的由来可追溯至明朝,彼时广西地区多民族杂居,民风剽悍尚武,朝廷将当地土司麾下骁勇善战的子弟编练成军,因“狼”字象征勇猛无畏,故称“狼兵”。

  他们自诞生起,便以悍不畏死的战斗风格,在历史长河中书写下不朽传奇。

  明朝嘉靖年间,倭寇肆虐东南沿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危急时刻,广西狼兵奉调出征,他们手持利刃、身背强弓,在与倭寇的交锋中屡建奇功。

  无论是街巷肉搏还是旷野奔袭,狼兵总能以灵活战术撕开敌阵,令倭寇闻风丧胆,成为抗倭战场上不可或缺的精锐力量,为荡平倭患立下汗马功劳。

  时光流转至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松沪会战,台儿庄,武汉会战等,狼兵的忠勇血脉在广西子弟身上续写新的辉煌。

  特别是1944年的桂林保卫战,更是将这份铁血精神推向极致。

  两万广西将士,面对配备飞机、坦克、大炮的15万日军精锐,毫无惧色地驻守城池。

  日军凭借重武器轮番轰炸,桂林城垣残破,将士们却始终坚守阵地,用步枪、手榴弹甚至石块与敌人拼杀,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屋都成为浴血的战场。

  当常规进攻无法突破防线,丧心病狂的日军动用了细菌武器,毒气弥漫的战场上,广西将士们即便身染疫病、体力不支,也没有一人选择投降。

  他们在弹尽粮绝后,仍抱着炸药包与敌同归于尽,直至最后一人倒下。

  两万忠魂,用生命诠释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让桂林保卫战成为抗战史上悲壮而光辉的一页,也让“广西狼兵”的名号,永远镌刻在民族精神的丰碑之上。

  于是他跟耶律余衍说道,爱妃你说如果我们从广西征兵,让他们自己防守自己的领土你说,他们可以胜任吗?

  耶律余衍走到他身边,眼中满是赞同:“广西兵素来骁勇善战,若是能将他们训练成大宋的正规军,往后广西的边防,便再也不用愁了。”

  赵翊转头看向她,眼底的冷意渐渐散去,多了几分柔和:“爱妃说得对。

  吴麟他们曾经在川蜀军区在军改过程中取得很大的成效,让他负责征兵训练,再配上军器监的燧火枪和火炮,不出半年,这五十万狼兵,定能成为大宋最锋利的尖刀!”

  他抬手将三道圣旨叠好,递给闻讯赶来的内侍,语气严厉:“立刻将这三道圣旨快马送出,务必让吴麟、军器监及中书省的官员即刻知晓,不得延误!”

  内侍双手接过圣旨,躬身应道:“奴才遵旨!”转身快步离去,脚步声在长廊上渐行渐远。

  周昊和王平在廊下听到殿内的对话,脸上更是喜不自胜。

  周昊攥紧拳头,激动地说道:“陛下竟要让广西兵军改!这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广西兵的勇猛,在下早有耳闻,若是能好好训练,再配上燧火枪和火炮,往后对付交趾、大理这些蛮夷,便如砍瓜切菜般容易!”

  王平也连连点头,折扇终于展开,轻轻扇了两下,语气里满是赞叹:“陛下高瞻远瞩,竟能想到这一计!既解决了广西的兵力问题,又能震慑土司,可谓一举两得!

  有这样的君主,大宋何愁不能重振汉唐雄风?”

  两人正说着,远处传来马蹄声,几匹快马从宫门方向奔来,马上的驿卒身穿黄色驿服,背上背着红色的驿袋,显然是有紧急军情传来。

  周昊和王平对视一眼,都收起了脸上的笑意,神色变得凝重起来——如今正是宣战前夕,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影响战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翊也听到了马蹄声,他站在殿门口,目光望向宫门方向,眼底再次燃起锐利的光芒。

  耶律余衍站在他身侧,轻轻握住他的手,无声地传递着力量。

  阳光依旧炽烈,落在两人身上,仿佛为他们镀上了一层金色的铠甲,那道“明犯大宋者虽远必诛”的誓言,在大庆殿的上空回荡,久久不散。

  驿卒翻身下马,捧着驿袋快步奔来,在殿外跪下,高声喊道:“启禀陛下!邕州吴玠来报!川蜀军区大部队以到达邕州,吴军长和吴麟希望陛下批准他们立刻出兵为邕州百姓报仇雪恨!”

  听到这原来吴玠和吴麟两人的想法和他不谋而合,他很欣慰,他选中的两人这次没有让他失望,于是赵翊说到,你回去跟他们说,我已同意他们的请求,但吴麟留下来征兵,进行操练,圣旨刚才已发出。

  看着驿卒远去的方向,赵翊目光再次投向远方,仿佛能透过宫墙,看到邕州边境的烽火,看到数十万百姓期盼的眼神。“

  朕等着。”他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沉甸甸的责任,“等着交趾交出李时亨和溃兵,等着大宋的旗帜重新插遍南疆,等着天下人都知道,大宋,再也不是那个任人欺凌的冤大头了!”

  风再次吹过庭院,石榴花的甜香里,似乎多了几分硝烟的味道。

  大庆殿内,帝妃相携的身影依旧挺拔;殿外,文武百官各司其职,一道道命令从这里发出,像一道道惊雷,划破大宋沉闷已久的天空。

  一场关乎国威、关乎百姓的战争,即将在南疆拉开序幕,而这一次,大宋的龙旗,必将在胜利的风中,猎猎作响。

  喜欢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