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十的日头正烈,秦州府的城楼上飘着崭新的大宋龙旗,赭红色的城墙被晒得发烫,砖缝里渗出的盐霜在阳光下泛着细碎的光。
赵翊勒住胯下的“踏雪”,玄色龙纹常服的袖口已被汗水浸出深色,他抬手挡在额前望向那垛口,嘴角刚要扬起的弧度却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碾碎。
“陛下!”皇城司指挥使的皂衣在尘土中划出残影,他翻身跪地时甲片撞出脆响,“汴京八百里加急!”
赵翊接过那封火漆印的密函,指腹摩挲着上面“急”字的棱角。
身后的李平往前凑了半步,黑色的头发随着马匹的呼吸轻轻颤动:“陛下,秦州百姓已在城外候了一个时辰,不如先入城——”
“不必了。”赵翊拆开信函的手猛地一顿,信纸在风中哗啦作响。
“邕州知府定了?”赵翊的身音像被晒得干裂的土地,他转身时玄色披风扫过马鞍,露出腰间镶嵌着白玉的剑鞘。
“是宗颖。”皇城司指挥使王庆的头埋得更低,额前的汗珠砸在滚烫的地面上,瞬间洇出一小片深色。
赵翊将信纸攥得发皱,指缝间透出的纸张边缘泛着黄。
“满朝文武,竟挑不出一个五品知府?”他突然冷笑一声,玄色披风在风中翻卷,露出里面绣着暗龙的里衬,“还是说,都等着朕的大舅哥毛遂自荐?”
不远处的周昊正用帕子擦着汗,听到这话突然咳嗽起来。
他赶紧将帕子揣回袖中,躬身时腰间的玉带发出沉闷的碰撞声:“陛下息怒,宗公子文武双全,前些年在西北还立过战功,去邕州正是合适的人选。”
“合适?”赵翊猛地勒转马头,“踏雪”不安地刨着蹄子,扬起的尘土溅在蔡京的官靴上。
“半个月!朕的将士们都攻下金国多少个城池了,现在金国都灭亡了天,他们选个知府,用了半个月!”
王庆赶紧上前一步说道:“陛下,邕州地处南疆,很多人都不愿意去,朝堂上吵吵闹闹,都没确定人选。
宗公子是皇后的兄长,又是宗枢密的长子,有他镇着——”
“镇着?”赵翊突然笑了,笑声里裹着灼人的热气,“朕看是没人敢接这烫手山芋,正好他自己跳出来,他们乐得做个顺水人情!”
“他们这时可达成一致了吧。”
赵翊的声音沉了下去,他低头看着攥在手里的信纸,宗颖在朝堂上请缨的字句仿佛还冒着热气。
“他在宣徽院当宣奉大夫,三品官阶,去邕州降了两级,图什么?”
王庆说道“图历练吧?宗枢密常说公子太过刚直,去南疆磨磨性子也好。”
他说着往赵翊身边凑了凑,声音压得低了些,“再说,满朝文武谁不知道,宗公子因为皇后的缘故,在汴京被人嚼了不少舌根,去邕州倒也清静。”
赵翊的手指突然停住,信纸在掌心微微颤动。
他想起去年上元节,宗颖提着酒来找他,两人在御花园的假山上喝到月上中天。
那时宗颖还穿着明光铠,肩甲上的兽首吞口在月光下闪着冷光,他说:“陛下,臣不想让人说,臣是靠妹妹才坐稳这官位。”
“他是想证明自己。”
赵翊突然翻身下马,玄色披风扫过地面的尘土,“传朕的旨意,即刻回汴京。”
“陛下!”李平说“秦州百姓还在城外等着见您呢,这可是咱们从金人手里夺回的第一座城啊!”
赵翊没有回头,他踩着马镫的脚稳稳落地,靴底碾过一片干枯的草叶。
“秦州有将士守着,丢不了。”
他抬手解开披风的系带,将其扔给身后的内侍,“可邕州要是再出乱子,南疆就完了。”
李平突然单膝跪地,甲胄与地面碰撞的声响惊飞了城楼上的麻雀。
“陛下,秦州官员和百姓都在等着,人心不稳,您若此时离开——”
“人心?”赵翊转身时,阳光正好落在他的龙纹玉带上,折射出刺目的光,“等朕从汴京带了新科进士来,再让他们看看,什么叫大宋的人心!”
周昊眼珠转了转,赶紧跟着跪下:“陛下圣明,开恩科选贤才,正是长治久安之计。”
赵翊没理会他,径直走向自己的仪仗。路过王庆身边时,他突然停住脚步:“王庆,你说宗颖去邕州,宗枢密就没拦着?”
王庆的手还僵在半空,听到这话赶紧躬身:“宗枢密说,玉不琢不成器。
还说,当年他在磁州,比这更苦的日子都熬过。”
“他倒是会说。”
赵翊哼了一声,抬脚登上龙辇的台阶,玄色常服的下摆扫过朱红色的栏杆,“告诉宗颖,等他在邕州立住脚,朕亲自给他斟酒。”
龙辇的珠帘缓缓落下,将外面的热气和喧嚣都隔在外面。
赵翊靠在铺着白狐裘的软榻上,手里还捏着那封让他改变主意的密函。
车轱辘碾过新修的官道,发出平稳的声响——这条路,是用十几万金国俘虏的血汗铺成的,从汴京一直通到秦州。
他突然想起宗颖当年在军中立功时的模样。
那时宗颖还是个穿着明光铠的少年将军,脸上带着未愈的伤疤,手里提着金国将领的首级,在庆功宴上喝得酩酊大醉,抱着他的肩膀说:“陛下,总有一天,咱们要金国灭了!”
“一定会的。”赵翊对着晃动的珠帘轻声说,车窗外传来李平和周昊的说话声,夹杂着马蹄踏地的节奏。
他将密函展开,宗颖在奏疏里写的字句渐渐清晰:“臣愿往邕州,三年之内,必让南疆无烽火之忧。
若不成,臣提头来见。”
龙辇突然加速,车轮碾过路面的石子发出脆响。
赵翊将密函折好塞进袖中,指尖触到里面冰凉的玉佩——那是去年皇后宗晴琳亲手给他系上的,说能保平安。
“加快速度。”
他对外面的内侍说,声音透过珠帘传出去,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朕要在五日内赶回汴京,开恩科,选贤才,还要——”他顿了顿,望着珠帘外流动的光影,“还要让天下人看看,我大宋不止能从金人手里夺回城池,更能守住每一寸土地。”
秦州府的城楼越来越远,龙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赵翊知道,从宗颖在朝堂上请缨的那一刻起,有些东西就已经不一样了。
就像这秦州城墙上的龙旗,一旦升起,就再也不会落下。
车窗外,周昊正对着李平低声说着什么,李平频频点头,手里的宝剑随着马匹的颠簸轻轻晃动。
赵翊突然笑了,他想起刚才皇城司指挥使说的话——宗颖在朝堂上请缨时,宗泽就坐在下面,手里的茶杯半天没动,直到儿子说完,才轻轻“嗯”了一声。
“这对父子。”他靠在软榻上,闭上眼睛,耳边是车轮滚动的声音,像是在丈量着大宋失而复得的土地。
赵翊勒住胯下的“踏雪”,玄色龙纹常服的袖口已被汗水浸出深色,他抬手挡在额前望向那垛口,嘴角刚要扬起的弧度却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碾碎。
“陛下!”皇城司指挥使的皂衣在尘土中划出残影,他翻身跪地时甲片撞出脆响,“汴京八百里加急!”
赵翊接过那封火漆印的密函,指腹摩挲着上面“急”字的棱角。
身后的李平往前凑了半步,黑色的头发随着马匹的呼吸轻轻颤动:“陛下,秦州百姓已在城外候了一个时辰,不如先入城——”
“不必了。”赵翊拆开信函的手猛地一顿,信纸在风中哗啦作响。
“邕州知府定了?”赵翊的身音像被晒得干裂的土地,他转身时玄色披风扫过马鞍,露出腰间镶嵌着白玉的剑鞘。
“是宗颖。”皇城司指挥使王庆的头埋得更低,额前的汗珠砸在滚烫的地面上,瞬间洇出一小片深色。
赵翊将信纸攥得发皱,指缝间透出的纸张边缘泛着黄。
“满朝文武,竟挑不出一个五品知府?”他突然冷笑一声,玄色披风在风中翻卷,露出里面绣着暗龙的里衬,“还是说,都等着朕的大舅哥毛遂自荐?”
不远处的周昊正用帕子擦着汗,听到这话突然咳嗽起来。
他赶紧将帕子揣回袖中,躬身时腰间的玉带发出沉闷的碰撞声:“陛下息怒,宗公子文武双全,前些年在西北还立过战功,去邕州正是合适的人选。”
“合适?”赵翊猛地勒转马头,“踏雪”不安地刨着蹄子,扬起的尘土溅在蔡京的官靴上。
“半个月!朕的将士们都攻下金国多少个城池了,现在金国都灭亡了天,他们选个知府,用了半个月!”
王庆赶紧上前一步说道:“陛下,邕州地处南疆,很多人都不愿意去,朝堂上吵吵闹闹,都没确定人选。
宗公子是皇后的兄长,又是宗枢密的长子,有他镇着——”
“镇着?”赵翊突然笑了,笑声里裹着灼人的热气,“朕看是没人敢接这烫手山芋,正好他自己跳出来,他们乐得做个顺水人情!”
“他们这时可达成一致了吧。”
赵翊的声音沉了下去,他低头看着攥在手里的信纸,宗颖在朝堂上请缨的字句仿佛还冒着热气。
“他在宣徽院当宣奉大夫,三品官阶,去邕州降了两级,图什么?”
王庆说道“图历练吧?宗枢密常说公子太过刚直,去南疆磨磨性子也好。”
他说着往赵翊身边凑了凑,声音压得低了些,“再说,满朝文武谁不知道,宗公子因为皇后的缘故,在汴京被人嚼了不少舌根,去邕州倒也清静。”
赵翊的手指突然停住,信纸在掌心微微颤动。
他想起去年上元节,宗颖提着酒来找他,两人在御花园的假山上喝到月上中天。
那时宗颖还穿着明光铠,肩甲上的兽首吞口在月光下闪着冷光,他说:“陛下,臣不想让人说,臣是靠妹妹才坐稳这官位。”
“他是想证明自己。”
赵翊突然翻身下马,玄色披风扫过地面的尘土,“传朕的旨意,即刻回汴京。”
“陛下!”李平说“秦州百姓还在城外等着见您呢,这可是咱们从金人手里夺回的第一座城啊!”
赵翊没有回头,他踩着马镫的脚稳稳落地,靴底碾过一片干枯的草叶。
“秦州有将士守着,丢不了。”
他抬手解开披风的系带,将其扔给身后的内侍,“可邕州要是再出乱子,南疆就完了。”
李平突然单膝跪地,甲胄与地面碰撞的声响惊飞了城楼上的麻雀。
“陛下,秦州官员和百姓都在等着,人心不稳,您若此时离开——”
“人心?”赵翊转身时,阳光正好落在他的龙纹玉带上,折射出刺目的光,“等朕从汴京带了新科进士来,再让他们看看,什么叫大宋的人心!”
周昊眼珠转了转,赶紧跟着跪下:“陛下圣明,开恩科选贤才,正是长治久安之计。”
赵翊没理会他,径直走向自己的仪仗。路过王庆身边时,他突然停住脚步:“王庆,你说宗颖去邕州,宗枢密就没拦着?”
王庆的手还僵在半空,听到这话赶紧躬身:“宗枢密说,玉不琢不成器。
还说,当年他在磁州,比这更苦的日子都熬过。”
“他倒是会说。”
赵翊哼了一声,抬脚登上龙辇的台阶,玄色常服的下摆扫过朱红色的栏杆,“告诉宗颖,等他在邕州立住脚,朕亲自给他斟酒。”
龙辇的珠帘缓缓落下,将外面的热气和喧嚣都隔在外面。
赵翊靠在铺着白狐裘的软榻上,手里还捏着那封让他改变主意的密函。
车轱辘碾过新修的官道,发出平稳的声响——这条路,是用十几万金国俘虏的血汗铺成的,从汴京一直通到秦州。
他突然想起宗颖当年在军中立功时的模样。
那时宗颖还是个穿着明光铠的少年将军,脸上带着未愈的伤疤,手里提着金国将领的首级,在庆功宴上喝得酩酊大醉,抱着他的肩膀说:“陛下,总有一天,咱们要金国灭了!”
“一定会的。”赵翊对着晃动的珠帘轻声说,车窗外传来李平和周昊的说话声,夹杂着马蹄踏地的节奏。
他将密函展开,宗颖在奏疏里写的字句渐渐清晰:“臣愿往邕州,三年之内,必让南疆无烽火之忧。
若不成,臣提头来见。”
龙辇突然加速,车轮碾过路面的石子发出脆响。
赵翊将密函折好塞进袖中,指尖触到里面冰凉的玉佩——那是去年皇后宗晴琳亲手给他系上的,说能保平安。
“加快速度。”
他对外面的内侍说,声音透过珠帘传出去,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朕要在五日内赶回汴京,开恩科,选贤才,还要——”他顿了顿,望着珠帘外流动的光影,“还要让天下人看看,我大宋不止能从金人手里夺回城池,更能守住每一寸土地。”
秦州府的城楼越来越远,龙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赵翊知道,从宗颖在朝堂上请缨的那一刻起,有些东西就已经不一样了。
就像这秦州城墙上的龙旗,一旦升起,就再也不会落下。
车窗外,周昊正对着李平低声说着什么,李平频频点头,手里的宝剑随着马匹的颠簸轻轻晃动。
赵翊突然笑了,他想起刚才皇城司指挥使说的话——宗颖在朝堂上请缨时,宗泽就坐在下面,手里的茶杯半天没动,直到儿子说完,才轻轻“嗯”了一声。
“这对父子。”他靠在软榻上,闭上眼睛,耳边是车轮滚动的声音,像是在丈量着大宋失而复得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