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8章 崔皓的答卷。-《让你当书童,你成大夏文圣》

  县太爷瞪着名册上那行字,眼珠子差点瞪出来。

  “柳府书童?”

  他又看了一遍,确认自己没有看错。

  还真是书童?

  能够引动文钟自鸣的惊世文章,竟然出自一个书童之手?

  这怎么可能!

  县太爷的脑袋嗡嗡作响,感觉脑袋有点不够用了。

  他早就听说柳家有个不通文墨的少爷,本以为派了个书童来,也是走个过场。

  结果这书童一出手,就是文钟自鸣的绝世之作?

  这是什么道理?

  主考官见县太爷那副魂不守舍的模样,心中更加焦急。

  “大人,此时不是震惊的时候,先看看是什么惊世之作,居然能让文钟自鸣。”

  他压低声音,目光灼灼地望着那张考卷。

  说完,便伸手准备拿起考卷。

  “这等惊世文章,老夫身为主考,理应先行过目,以便评判优劣。”

  县太爷闻言,猛地回过神来,及时制止了主考官。

  先看?

  开什么玩笑!

  这可是文钟自鸣的绝世之作,足以名留青史的文章!

  谁先看到,那可是天大的荣耀!

  “慢着!”

  县太爷一把拦住主考官,脸上的表情瞬间严肃起来。

  “本官乃一县之首,主管清河县所有政务,这等关乎全县文运的大事,理应由本官先行过目!”

  主考官眉头一皱,寸步不让。

  “大人此言差矣!”

  “老夫乃县学教谕,主管一县之地的教化文事,科举考试更是老夫的职责所在。”

  “此等文章,自然应当由老夫先行品鉴!”

  县太爷冷哼一声:

  “教谕大人,你管的是教化,可这里是考场,是本官主持的童试!”

  “这考卷还未收取,依旧在考试进行当中,你一个教谕,有什么资格插手?”

  主考官气得胡须乱颤,这老匹夫,也知道童试是你主持的,可你之前人在哪呢?

  考场里又是谁坐镇。

  按理说县试的主考官一般是由当地知县担任,可考前这厮却以工作繁忙为由,让自己顶上了。

  现在出了能让文钟自鸣,撼动礼器的经典,又张口闭口是自己主持的童试了。

  “荒谬!考试进行中,考官不能阅卷,这是哪家的道理?”

  “再说,此文引动文钟自鸣,已然超脱了寻常考试的范畴,更应当由懂行的人先行品鉴!”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得面红耳赤。

  围在卢璘号舍周围的衙役们面面相觑,不知该听谁的。

  正在这时,主考官灵机一动,才气勃发,瞬间在考场上方布下一道无形的屏障。

  刹那间,以卢璘为中心的一小片区域,被彻底隔绝开来。

  声音传不出去,外面的动静也传不进来。

  其他考生只能看到一片模糊的光影,完全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

  “这样总行了吧?”

  主考官得意地看着县太爷。

  “不会打扰到其他考生,咱们可以放心争论了。”

  县太爷气得直跺脚。

  老狐狸!

  居然用才气作弊!

  “好!那就一起看!”

  县太爷一咬牙,做出了妥协。

  “但是本官要站在左边!”

  “为何?”

  “本官官大!”

  主考官翻了个白眼,也懒得再争。

  两人小心翼翼地凑到卢璘的桌案前,目光齐齐落在那张考卷上。

  就在这时,考场的另一个角落,又传来了异动。

  一股浩然正气冲天而起,虽然没有卢璘那般惊天动地,但也绝非等闲。

  才气凝聚成柱,直冲云霄,光芒足有一丈多高。

  县太爷和主考官同时转头望去,只见崔皓正缓缓放下手中的狼毫笔。

  他面前的考卷虽然没有悬浮,但也散发着明亮的光芒,一行行字迹清晰可见。

  “又是一篇达府之作!”

  县太爷倒吸一口凉气,眼中满是狂喜。

  一场童试,出现两篇经典文章?

  这是什么概念?

  简直是泼天的政绩送到自己家门口啊!

  可是,即便是达府之作,也没能引动文钟自鸣。

  这让县太爷对卢璘的文章更加好奇了。

  到底是什么样的惊世之作,能够超越达府,引动礼器共鸣?

  ……

  卢璘坐在号舍中,看着周围突然变得模糊的景象,心中了然。

  县太爷和主考官的争吵,他并不在意。

  此刻的他,正沉浸在一种玄而又玄的状态中。

  从写完那篇文章的那一刻起,一股股清凉的气流就不断从脑海深处涌出,冲刷着他的经脉,洗练着他的才气。

  这是文道的奖励。

  每当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文道都会给予相应的反馈。

  文章品级越高,奖励越丰厚。

  卢璘能感受到,这次的奖励异常丰厚。

  丰厚得让他都有些意外。

  他知道这篇文章的品级会很高。

  毕竟破题立意角度新颖,而且落笔的时候甚至遇到了文道的阻碍。

  但没想到,会比之前的诗作还要高。

  “居然达到了这个等级....”卢璘心里暗念。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原句由前世《礼记·大学》中提出。

  是前世儒家人格塑造的根本路径。

  在儒家的地位,类似于武学中,如来神掌的总纲一样的存在。

  没想到只是用这一句作为文章结尾点题,居然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

  脑海中,那股清凉的气流还在持续不断地涌出,似乎没有停止的迹象。

  有些意外的卢璘闭上眼,仔细感受着这种奇妙的变化。

  他能清晰的感觉到,自己的才气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增长着。

  此前的文位桎梏,隐隐有些松动。

  .........

  接近一炷香的时间过去,卢璘才缓缓睁开双眼,脑海中那股清凉气流终于停止涌动。

  再次睁开眼,除了县太爷和主考官,卢璘眼前还多了一个人。

  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身着质地上乘的青色儒衫,面容清俊,气质出尘。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眼神中透着的那股从容淡定,让卢璘印象深刻。

  刚刚被主考官拉进来的崔皓,同样在打量着卢璘。

  能够引动文钟自鸣的,居然看上去不过十二三岁,年龄比自己还小?

  崔皓眼中闪过明显的诧异。

  不过他很快收敛了脸上的表情。

  冲卢璘微微颔首,点头致意。

  卢璘点头回礼,两人没有半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