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朱元璋 洪武四大案2-《我与老祖宗一起刷视频》

  【明朝前三个大案讲完了,大家可以发现,这前三个大案或多或少都有点整顿官场徇私舞弊,贪污纳贿,拉帮结党风气的目的。】

  【有一说一,元朝末年的官僚机构极为腐朽,别的先不说,就说空印那个事,这么离谱的事在元朝冒头以后竟然没引起重视?简直匪夷所思,可见元朝的官员跟官场风气有多不像样。】

  【元朝从建立到灭亡才百年左右啊,官场就能成这样,可见元朝打天下可以,治理天下是真差点事。以至于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元朝官场的不好风气也都遗留下来。】

  【诚然,朱元璋这一批一批的杀的人很多,但话再说回来,这手段却是狠狠震慑了官员,多多少少肃清了官场风气,他甚至为了惩治贪官,还发明了一个叫做“剥皮萱草”的酷刑。】

  “啊这……”

  天幕下的人觉得这话是有道理,官场腐朽就是应该整改,若是朱元璋真的放任官场把元朝那些空印一类的风气带进明朝官场,以后一定后患无穷。但朱元璋这个手段也是太过血腥了。

  【接下来是最后一个案子,蓝玉案。】

  【看两个时间就知道朱元璋办这个案子的目的,朱元璋的太子朱标于洪武二十五年英年早逝,而蓝玉案发生在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就是借着这个案子为皇孙朱允炆清理朝廷中的阻力。】

  天幕下那些在官场上或者是当皇帝的人对这种想法还是很理解的,继承人事关朝政,若是按照之前天幕说的,朱标在的话还好说,现在眼看着朱允炆继位的话,怕是要出事,朱元璋想要清理朝廷也不是不能理解。

  【讲真的,太子朱标真的是可叹,朱元璋在朱标活着的时候真的是就只把他当继承人,他眼里,只有马皇后跟朱标是朱重八的家人,其他皇子跟后妃都带了臣子的属性,哪怕是马皇后生下的其他子嗣,比如说朱棣,也是这样的。】

  【懂不懂对一个从小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小农思想极重的人来说,在自己被关起来挨饿的时候胸口都烫到了就为了让自己吃一口热乎的饼,还在外面想尽办法救自己出来,后来又把自己从战场上背回来,给自己把后勤管的妥妥帖帖的白月光还第一胎就生了个男孩的含金量啊。】

  【朱元璋在朱标这个嫡长子出生的时候就很高兴,朱标出生的时候朱元璋还没有平定天下,还在打仗,酣战中的朱元璋听到长子的出生高兴的跑到山上题字:“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从朱标出生后,朱元璋就对他极其重视,从小当接班人培养,自己悉心教导,还请宋濂等名儒为师授其经学,朱元璋自立为吴王时就立十岁的朱标为世子,后来建国大明又第一时间把朱标立为太子。】

  【可以说,无论是朱元璋打下天下前还是打下天下后,他传达出的信号就一个,朱标就是他认定的继承人,至朱标病逝前,27年的生涯里老朱从没想过换人。】

  【甚至到立朱标为太子时,命功勋道德老成者兼领东宫,不再与东宫外另设府僚,其中就包括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等功臣元勋,方便各将军丞相辅佐。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

  【朱标二十二岁时,朱元璋见他年纪已长,遂令今后一切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有意让太子“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

  【朱元璋愿意把自己手下的能臣们都派到东宫去,并且还让太子参政,可见朱元璋对这个继承人有多好。】

  “哎,这么看起来,之前那个四个千古一帝凑不出一个原装太子的视频含金量还在上升啊。”

  “天家父子少亲情,朱元璋跟朱标之间真是难得。”

  天幕下,有人都在感叹朱标跟朱元璋之间的父子情,而有人看着这份父子情陷入沉思,比如李世民跟刘彻。

  【朱元璋的态度都这么明显了,朝中的大臣们自然也不会摇摆,虽然朱元璋一生二十多个儿子,但在朱标面前那些弟弟是一点机会都没有,出现这样的苗头,朱元璋自己都能掐的死死的,大臣自然就都是朱标一派,不会出现皇子争夺王位,群臣跟着站队的情况。】

  【加上朱标本人争气,仁慈却有手段弹压弟弟跟朝臣们,他可不是娇滴滴的扶苏,有的是力气跟手段。】

  【满朝大臣都说朱标仁慈,可大家别忘了,前三个洪武四大案发生的时候他可在世,就像那么句话说的,朱元璋诛九族,朱标诛三族,可不是就是太子仁慈。还有那些弟弟们,可是没有一个跟他扎刺的。】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这样一位继承人竟然走在了朱元璋前面。】

  【洪武十五年马皇后跟朱标嫡长子朱雄英离世,洪武二十五年朱标又离世,从朱标离世那天起,朱重八就已经不在了,剩下几年里留下的只有洪武大帝朱元璋。】

  “有一说一,朱标是真有点东西。”

  “他能弹压住这么多大臣跟弟弟,最后还能得一句仁慈,真是不简单啊。”

  “朱元璋养儿子是真有一手,可惜,这么好的继承人就这么早逝了。”

  【朱标死了,可这个国家还是要运转的,朱元璋四十岁称帝,洪武二十五年的时候都六十多了,说句不好听的,还能活几年?朱标这一死,摆在眼前的问题就是继承人怎么办?】

  【当时他有两个选择,其一,选择朱标其他的兄弟,朱元璋二十多个儿子,并不愁绝后的问题,其二,选择朱标的孩子,立幼子为皇太孙。】

  【若说选皇子,不说别的人,现成的,未来登上皇位的永乐大帝朱棣就是个绝佳的选择。】

  【可惜,朱元璋最后选了立朱标的孩子为皇太孙。】

  “哎,这朱元璋是真的在意嫡长子。”

  “最后朱元璋能选朱允炆,可不就是念着朱标呢。”

  看到朱元璋最后的选择,不少人也是更觉得朱元璋是真在意朱标,要不他明明可以选择更年长的皇子,也更名正言顺,可他却偏偏选了个年幼还隔辈的皇孙,也是真念着朱标。

  【若说朱标的孩子,可要好好说一下,这里面满满的都是阴谋的味道。】

  【朱标的原配妻子是常氏,明朝早逝将领常遇春的女儿,而蓝玉是什么身份呢?他是常遇春的妻弟,也就是太子妃常氏的舅舅。】

  【朱标除了常氏以外,还有个太子侧妃吕氏,太常寺卿吕本之女。】

  【而朱标的儿子里呢,嫡长子朱雄英是常氏所生,可惜朱雄英七八岁就夭折了,据说朱雄英小的时候就很聪慧,再加上是朱标的嫡长子,未来继位的话自然名正言顺,蓝玉也肯定是坚定站常氏的孩子的,】

  【二子朱允炆,吕氏生的。】

  【三子朱允熥,常氏生的,大家注意,从这儿开始事就不对了。】

  【按理说,这个时候常氏并不是头胎,是第二次生产,应该不那么危险了才对,可常氏这个太子原配却第一次生产时没出事,第二次生产时难产去世了。】

  “是有些奇怪,但也不是不能理解吧,这种事谁说得准呢。”

  “是头胎出事的可能性大,但二胎也不是不可能啊。”

  天幕下的人现在还不觉得有什么,这生孩子就是一脚踏入鬼门关,几胎也一样,只能说是头胎最危险,但二胎三胎也不是就完全不会出问题。

  【常氏去世了,留下朱允熥,就被交给了吕氏抚养,从历史记录明显能看出来,不知道是朱允熥天生的还是后天被吕氏教坏了,明显朱元璋跟朱标都对朱允熥不太喜欢。】

  【朱雄英这个七八岁夭折的都被说是天生聪慧,夭折可惜,朱允炆至少在朱元璋去世前都还是挺会装的,可就朱允熥,甚至若是考虑嫡子继承的话,他的继承权应该在朱允炆之前,最后却是吕氏被扶正,朱允炆继位。】

  【而且呢,先不说朱允熥,就说朱雄英,先看几个时间点,常氏洪武十一年去世,朱雄英洪武十五年夭折,吕氏洪武八年十二月封为太子侧妃,洪武十年生朱允炆。】

  【而且呢,关于朱雄英的去世原因也很奇怪,历史上关于朱雄英去世的原因最主流最可信的说法是天花,天花啊,那可是数得上号的凶险传染病,但朱雄英死时候并没有宫里大规模爆发天花的记录,更何况,朱雄英的身份在这,他长在皇宫,伺候的人那么多,还那么小,也不能天天往外跑,就突然得了天花。】

  【还有马皇后的去世,有一种说法是 ,朱雄英染病后马皇后亲自照顾,可最后还是没留住孙子的性命,马皇后深受打击,才跟朱雄英前后脚走了。】

  看了这么多,天幕下的人们也是议论纷纷,天幕摆出来的这些东西实在是不能不不多想啊。

  常氏的难产先放一放,就说吕氏养朱允熥跟朱允炆最后养出这么个结果,再退一步说,吕氏也是人,亲不亲生的有差别是正常的,还有朱雄英的死,也很是蹊跷,最后还连累了马皇后。

  一件两件可能是巧合,可这么多事,还一件一件都是助推朱允炆跟吕氏上位的,那就不能不多想了,这就很可能不是巧合,一切都指向一个方向,吕氏生了孩子后想要自己孩子继承大统,就接连害死常氏朱雄英,养废朱允熥,才让自己的孩子上位。

  天幕下的朱标跟朱元璋都不傻,听了这话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当时就派人去查,哪怕是马皇后也没有阻止,这种事要是真的,那吕氏真的是罪该万死。

  【当巧合太多的时候就不是巧合了,再加上,找不到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就要去找那个受益最多的人,多的不说,懂的都懂了。】

  【总之不管怎么说,最后朱元璋还是选了朱允炆做皇太孙,最后几年 的时候还带在身边教导。】

  【选定了继承人后,朱元璋就开始考虑朝堂形势了,等自己死后,朱允炆这个年纪不大的孩子能压住朝里的那些武将文臣们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于是,蓝玉首先进入了朱元璋的视野。】

  【蓝玉这个人呢,有一说一,能力是有的,无论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还是明朝建立后清理蒙古余部,他都立下了很多军功。蓝玉立下赫赫战功,被晋封为凉国公,位居大将军之职。能位居国公高位,可见他的战功。】

  【但是呢,蓝玉的行事风格却不是徐达那样的,他的行事风格用一句“骄兵悍将”来形容是最合适不过的。】

  【本来吧,朱元璋就是武人出身,当上皇帝后对武将就很忌惮,而蓝玉自恃功高势大,骄横不法。他甚至擅自黜陟将校,不听君命。】

  【他甚至因为官吏没有及时开门,炮轰喜峰关,还和元妃有染,蓝玉还霸占民田,私蓄奴婢,纵容恶奴作恶乡里。】

  【御史举劾他,他竟然驱逐御史。他还让家人私买盐引,进行走私。又因奏请多未采纳,一直对朱元璋心怀不满。】

  【其实呢,博主个人认为,蓝玉这些行为朱元璋应该是心里有数的,之所以一直没处置蓝玉,就是因为他看中蓝玉的能力,再加上朱标也压得住蓝玉,想要把蓝玉留给朱标。】

  【朱元璋忌惮武将归忌惮武将,但他也会考虑到王朝未来,不能打压太过,不然未来王朝开疆拓土,保卫边疆,拥护皇帝坐稳江山谁来做呢?这些都需要武将的。】

  【本来呢,蓝玉这些行为换了别人早被朱元璋杀了,但朱元璋没杀他,是因为把他当成未来朱标上位后朱标的基本盘。】

  【大家别看朱元璋杀了这么多人,但他心里有数,他团队的基本盘他是不会动的。】

  喜欢我与老祖宗一起刷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