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厉兵秣马迎尾敌 虎踞吴起布铁阵-《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

  第41章厉兵秣马迎尾敌虎踞吴起布铁阵

  深秋的陕北高原,天地间一片苍黄。凛冽的西北风卷起黄土,掠过沟壑纵横的梁峁,发出呜呜的呼啸声。1935年10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抵达吴起镇,这支历经万水千山的队伍,终于在这片黄土地上暂时停下了脚步。

  王林勒住战马,立在头道川的一处高地上,举目四望。黄土山峁起伏连绵,形成一道道天然屏障,两条主要的川道——头道川与二道川,如同巨龙般蜿蜒其间。这是个打伏击的绝佳地形。

  “报告!”通讯兵飞马而来,递上一纸命令,“团长,支队司令部急令!”

  王林接过命令,迅速扫过上面的文字。彭司令员的笔迹苍劲有力:“敌骑兵第三师、第六师尾随甚急,决意于吴起镇周边予敌痛击,切掉尾巴。着你部独立团于头道川至二道川间布防,担任主阻击任务。此战关系全军安危,务必打好这长征收官之战。”

  王林将命令递给身旁的政委王光道,目光再次投向远方山川。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已经能嗅到大战将至的气息。

  “通讯员!”王林声音沉着,“立即召集各营营长及直属连连长前来开会!”

  不过一刻钟时间,各主要指挥员已聚集在王林身边。陈阿海、黄木生、周志明三位营长站得笔直,李云龙搓着手,眼中闪着好战的光芒,刘根胜、张红土、钟光邦、沙马尔格等人也都神情肃穆。

  王林展开地图,同时悄然启动了脑海中的【活点地图PrOMaX】系统。刹那间,周围地形以三维立体的形式呈现在他眼前,每一条沟壑、每一处高地都清晰可见。系统自动标注出最佳射击点、隐蔽位置和可能的敌军进攻路线。

  “同志们,”王林的声音不高,却极具穿透力,在呼啸的风声中清晰可闻,“国民党骑兵咬在我们后面已经很久了。现在,首长决定在这里,”他的手重重地拍在地图上,“把这条讨厌的尾巴彻底剁掉!”

  他环视一圈,看到的是一个个坚毅而充满战意的面孔。这些从湘江血战中一路走来的将士,早已锤炼成了钢铁般的战士。

  “我团任务如下。”王林开始部署,同时系统的【战术模拟分析】功能也在高速运转,为他提供最优的兵力配置方案。

  “一营、二营,”他的目光落在陈阿海和黄木生身上,“你们负责头道川两侧山地。阿海,你营守左翼;木生,你营守右翼。要构筑多层次防御阵地,重机枪布置在高点,形成交叉火力。敌人的骑兵冲起来声势吓人,但只要进了这条川道,就是进了鬼门关!”

  “是!”两人齐声应道,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三营,”王看向周志明,“你部隐蔽于二道川侧后。待敌主力完全进入伏击圈,遭到正面阻击陷入混乱时,迅速前出,扎紧口袋,断敌退路!”

  “保证完成任务!”周志明沉稳地回答。

  “刘根胜!”

  “到!”炮连连长挺直腰板。

  “你的迫击炮和‘铁管惊雷’是我团的杀手锏。”王林说,“将所有火炮预先标定射击诸元,覆盖敌军可能的冲击路线和集结区域。特别是那几个隘口,”他指着地图上几个关键点,“我要你的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落在敌人最密集的地方!”

  “团长放心!咱们的炮可不是吃素的!”刘根胜信心满满。

  “张红土!”

  “到!”侦察连长应声而出。

  “带你的人前出侦察,严密监视敌军动向。我要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

  “明白!”

  “沙马尔格!”

  “团长!”年轻的彝族连长目光炯炯。

  “你的骑兵连在侧翼待命。一旦敌军溃败,立即出击,追歼残敌!”

  “是!”沙马尔格的声音中压抑着兴奋。

  最后,王林的目光落在李云龙身上。“老李。”

  “在呢团长!”李云龙早就等不及了,“咱们四营干什么?总不能看着别人吃肉的!”

  王林微微一笑:“你和团直属部队作为总预备队,由我直接指挥。仗有得打,关键是看准时机,一击致命!”

  李云龙咧嘴一笑:“成!咱就喜欢干这个!”

  王林神色转为严肃:“各营连要严格执行‘三三制’射击纪律,节省弹药,追求杀伤效率。步炮协同要默契,信号弹为令。”

  部署完毕,各指挥员迅速返回部队,开始紧张的战前准备。

  王光道政委立即组织政工干部深入各连队进行动员。“同志们!”他站在一群战士面前,声音洪亮,“这是我们长征的最后一仗!打好这一仗,我们就能安安稳稳地走进陕北根据地!让敌人永远记住‘铁血后卫虎团’的威名!”

  战士们群情激昂,“坚决消灭敌人!”“为长征画上圆满句号!”的呼喊声在山谷间回荡。

  李云龙在四营的阵地上来回巡视,检查每个战士的装备。“都把精神头给老子提起来!”他粗着嗓子吼道,“刺刀磨快了没?手榴弹挂胸前!仗有得打,到时候听命令,让冲就冲,让砍就砍!”

  夜幕降临,但吴起镇的山川间却无人入睡。全军上下都在连夜构筑工事。镐头刨土的声响、战士们压低嗓音的交流声、骡马偶尔的嘶鸣声,在寒冷的夜空中交织。

  王林巡视在阵地上,不时停下来指导工事构筑。“这个机枪位再往前移十米,射界更好。”“这里多设几道绊马索。”“猫耳洞要挖深,顶部加固。”

  他抬头望向远处的平台山,依稀可以看到那里仍有灯火闪烁。他知道,中央领导就在那里指挥着全局。这份信任让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凌晨时分,张红土带回最新情报:“团长,敌军先头部队距此已不足二十里,是马培清的团,清一色的骑兵。”

  王林点点头,目光扫过已经严阵以待的阵地,扫过那些趴在工事后休息的战士们的面容。他们中间有从湘江血战中幸存的老兵,有在贵州补充的新兵,有在彝海结盟后加入的彝族战士,还有从四方面军调来的骨干。这是一支真正在战火中熔炼而成的铁军。

  “全体注意,”王林的声音通过传令兵传遍各阵地,“敌军即将进入伏击圈,各就各位,没有命令不准开火!”

  东方渐渐泛起鱼肚白,山间的晨雾弥漫开来,为伏击阵地披上了一层天然伪装。王林站在指挥位置上,举起望远镜。远方,一道尘烟逐渐升起,越来越近。

  大战,一触即发。

  刺骨的寒风在头道川两侧的山峁间呼啸穿梭,卷起的沙尘击打在战士们的脸上,生疼。阵地上,除了风声,只剩下压抑的呼吸声和偶尔武器碰撞的轻响。

  王林站在指挥位上,身体前倾,手中的望远镜缓缓扫过川道。【活点地图PrOMaX】系统在他脑海中全速运转,将敌军的位置、速度、队形以精确的数据流呈现。每一个红点代表一个敌人,此刻正如同溪流般汇入这片死亡之谷。

  “团长,“张红土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压抑着兴奋,“敌人先头部队一个连已经完全进入伏击圈,主力正在跟进,队形松散,毫无戒备。“

  王林没有立即回答,他的目光死死盯着川道中那支越来越近的骑兵部队。马蹄声由远及近,如同沉闷的战鼓敲在每个战士的心上。他能清晰地看到敌兵呵出的白气,甚至能听到他们偶尔的交谈声。

  “再等等...“王林的声音低沉而平稳,“让主力都进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战士们的手指紧扣在扳机上,汗水从额角滑落,在寒冷的空气中凝成冰珠。李云龙在预备队阵地上来回踱步,像一头被困的猛虎。

  终于,当最后一个敌兵完全踏入伏击圈时,王林眼中寒光一闪。

  “信号弹!开火!“

  三发红色信号弹骤然升空,如同三道血痕划破黎明的天际。

  刹那间,整个头道川仿佛被一只巨手狠狠攥住,然后猛地撕裂!

  “轰!轰!轰!“

  刘根胜的炮连首先发威。十五门82迫击炮和五门60迫击炮同时怒吼,炮弹带着刺耳的尖啸声砸向敌军行军纵队。第一轮齐射就准确地覆盖了敌军队列的中段,爆炸的火光连成一片,弹片四射,顿时人仰马翻。

  “装填!急促射!“刘根胜的吼声在炮位上回荡,炮手们动作机械而迅捷,退壳、装弹、闭锁、击发,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但更可怕的还在后面。“铁管惊雷“发出了震天动地的咆哮!几个特制的重型炸药包拖着炽热的尾焰,划着低平的弧线,精准地落入敌军队列最密集处。

  “轰隆隆——!!!“

  地动山摇般的爆炸接连发生,巨大的冲击波将敌军人马如同落叶般掀飞。一匹受惊的战马连人带鞍被炸成碎片,血雾顿时笼罩了整个川道。强烈的震动甚至让埋伏在山上的战士们都能感到大地在颤抖。

  “打!给老子狠狠地打!“陈阿海在一营阵地上声嘶力竭地怒吼。

  霎时间,头道川两侧山岭上喷吐出无数条火舌。重机枪沉闷的“咚咚“声、轻机枪清脆的“哒哒“声、步枪密集的“砰砰“声,交织成一曲死亡交响乐。子弹如同泼水般倾泻而下,却又有着精准的节奏。

  “三三制!注意三三制射击!“各连排长的呼喊在枪炮声中此起彼伏,“一组射击!二组准备!三组观察!“

  战士们严格执行战前训练,每个班分成三个小组,轮流射击、装弹、观察,保持火力的持续性和准确性。子弹如同长了眼睛般钻入敌群,每一轮齐射都带起一片血花。

  川道中的敌军顿时陷入极度混乱。

  “中计了!我们中埋伏了!“一个敌军队长声嘶力竭地大喊,挥舞着马刀试图组织抵抗,但下一刻就被一颗子弹击中眉心,栽下马去。

  战马受惊,嘶鸣着四处狂奔,将背上的骑手甩落在地。有的敌兵试图下马寻找掩护,却被居高临下的子弹逐个点名。有的则拼命鞭打坐骑,想要冲出这片死亡地带。

  “不要乱!不要乱!组织反击!“一个敌军营长还在试图维持秩序,但下一刻就被迫击炮弹直接命中,连人带马化为一片血雾。

  子弹呼啸着从耳边飞过,打在岩石上迸出火花。硝烟呛得人喘不过气,血腥味混合着火药味,形成一种令人作呕的气息。不断有战士中弹倒下,卫生员冒着弹雨在阵地上穿梭。

  “机枪手!一点钟方向,敌军官!“观察手大声报点。

  “收到!“机枪手微微调整枪口,一个点射,那个正在挥舞手枪指挥的敌军官应声倒地。

  王林在指挥位上冷静观察战场态势,不断下达指令:“命令三营,出击!扎紧口袋!“

  信号兵立即打出旗语。早已等候多时的周志明立即率领三营从二道川侧后杀出,迅速切断了敌军退路。

  “完了!退路被截断了!“残存的敌军顿时陷入绝望。

  就在此时,一部敌军大约百余人,在一个彪悍的连长带领下,突然向一营阵地结合部发起决死反扑。这股敌兵异常凶悍,竟然顶着密集火力冲到了半山腰。

  “团长,一营结合部吃紧!二连伤亡很大!“通讯员满脸焦急地报告。

  王林眉头紧锁,正要调动机动部队,却听见电话铃急促响起。

  “团长!我是李云龙!“电话那头传来急切的声音,“让俺老李带人上去吧!敌人这波势头已弱,侧翼完全暴露,咱一个反冲击就能把他打下去!“

  王林透过望远镜观察战场,炮弹在不远处爆炸,震得指挥所顶上的泥土簌簌落下。他看到那股敌军虽然凶猛,但侧翼确实空虚,而且已经是强弩之末。

  “批准!带你的一连上去,速战速决,不要恋战!“

  “得令!“李云龙扔下电话,大吼一声,“四营一连,跟老子来!“

  只见李云龙亲自带队,如猛虎下山般从侧翼杀出。战士们先是投出一排手榴弹,爆炸声未落,就已经端着刺刀发起了反冲击。

  “杀啊!“李云龙一马当先,手持大刀左劈右砍,勇不可挡。一个敌兵举枪欲射,被他一刀劈翻;另一个敌兵挺枪刺来,他侧身躲过,反手一刀结果了对方性命。

  战士们见营长如此勇猛,士气大振,一顿猛冲猛打。刺刀见红,血肉横飞。这股敌军本来就已经是强弩之末,遭到如此凶猛的反击,顿时溃不成军。

  “打得好!“王林在观察所不禁赞叹,同时下令,“炮兵,延伸射击,覆盖敌军纵深!“

  炮弹如同长了眼睛般越过红军阵地,砸向试图重新组织的敌群。每一次爆炸都带起一片残肢断臂。

  此时,整个头道川已经变成一片修罗场。敌军被完全压缩在狭窄的川道中,进退不得。尸体和马匹的残骸铺满了地面,鲜血染红了黄土,在低洼处汇聚成一个个血洼。

  一些敌兵试图下马举手投降,但仍在负隅顽抗的敌军军官却开枪射杀投降者,逼迫士兵继续战斗。

  “命令各营,加强火力,尽快解决战斗!“王林下令道,“特别关照那些仍在抵抗的军官和机枪手!“

  狙击手们开始逐个点名,敌军的重火力点一个接一个被打掉。一个敌兵刚架起轻机枪,就被子弹击中额头;一个军官正在挥舞手枪,突然胸口绽开血花。

  失去指挥的敌军终于彻底崩溃,残兵们纷纷弃械投降。“我们投降!别开枪!“的呼喊声此起彼伏。

  阳光穿透硝烟,照在这片刚刚经历血战的土地上。枪声渐渐稀疏下来,只剩下零星的战斗和“缴枪不杀“的呐喊声。

  王林走出指挥所,巡视战场。战士们正在救治伤员,收拢俘虏,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却又兴奋的神情。硝烟尚未散尽,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和火药味。

  长征的最后一战,他们打赢了。

  硝烟尚未散尽,头道川内弥漫着浓重的血腥与火药混合的气味。朝阳完全升起,将这片刚刚经历血战的土地染上一层金辉,却也照见了满目疮痍与牺牲。

  王林站在高地上,俯瞰着战场。川道中,人马的尸体交错枕藉,鲜血浸透了黄土,在一些低洼处汇聚成暗红色的泥沼。失去了主人的战马惊恐地徘徊嘶鸣,一些受了伤的敌兵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红旗在两侧山巅迎风招展,战士们的身影在硝烟中忙碌穿梭,收缴武器,看押俘虏,搀扶伤员。

  “报告团长!”参谋快步跑来,脸上带着激战后的疲惫与兴奋,“初步统计,此战击溃敌军骑兵约两个团,毙伤俘获极多,具体数字还在清点。我团伤亡二百余人,其中阵亡八十九人,重伤六十五人,余为轻伤。各营正在收拢部队,统计战果。”

  王林的心微微一沉。二百多个好兄弟,永远留在了这长征的最后一战。他深吸了一口带着硝烟味的冷空气,压下心中的酸楚,命令道:“命令卫生队,全力救治伤员,不分我军还是俘虏!组织辎重营,立刻协助转运重伤员至后方救护所,优先使用缴获的药品!”

  “是!”通讯员迅速跑开传令。

  “老李,”王林看向一旁正指挥战士们收缴武器的李云龙,“带你四营的人,配合各营打扫战场。武器弹药仔细收集,一颗子弹都不能漏!那些完好的马鞍、马具、皮囊,都是好东西,全部归拢!”

  “放心吧团长!保证打扫得干干净净,连根毛都不给敌人剩下!”李云龙咧着嘴,大手一挥,招呼着他的兵更卖力地干起来。

  王林的目光投向川道深处和更远的山梁,那里还有零星的枪声和马蹄声传来,是溃散的敌骑在做最后的挣扎或逃窜。

  “沙马尔格!”王林喊道。

  “到!”年轻的彝族连长大步跑来,身上还带着冲锋后的煞气,眼神锐利如鹰。

  “看到那些散兵游勇了吗?”王林指着远处,“带你骑兵连,立刻出击!追剿残敌,尽量抓活的!但首要任务,是把所有跑散的战马,一匹不剩地给我追回来!那都是咱们红军宝贵的财产!”

  “明白!保证把马都撵回来!”沙马尔格脸上焕发出兴奋的光彩,这是骑兵最爱的任务。他转身翻身上马,抽出雪亮的马刀,对着早已集结待命的骑兵连战士们用彝语高喊了几句。一百二十名彝族骑士发出嗷嗷的吼声,如同出鞘的利刃,瞬间分为数股,如同旋风般卷向广阔的黄土川塬。

  马蹄声如雷,刀光闪烁。骑兵连的战士们展现出了他们精湛的骑术和天生的猎手本能。他们并不一味猛冲猛打,而是巧妙地利用沟壑地形,迂回包抄,将一小股一小股试图抵抗或逃窜的残敌分割、包围。

  “放下武器!红军优待俘虏!”战士们用生硬的汉语和彝语高声喊话。

  大部分失魂落魄的敌兵早已丧失斗志,见到红军骑兵追到,纷纷下马跪地求饶。偶有顽固分子试图反抗或逃跑,立刻被疾驰而过的骑兵用马刀背拍下马来,或被套马索精准地套住拖倒,迅速被后面跟上的战士制服捆绑。

  而追马更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沙马尔格一马当先,看准一匹受惊狂奔的健硕军马,从侧后方接近,探身一把抓住缰绳,身体巧妙地借助马力一荡,便稳稳地落在了光溜溜的马背上,几下安抚,那马便顺从下来。其他战士也各显神通,或用套索,或几人配合驱赶,将四处逃散的战马一一收拢。

  王林在指挥部用望远镜观察着骑兵连的清剿行动,满意地点点头。沙马尔格和他的骑兵连果然没让人失望,行动迅捷高效,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不必要的杀戮,保全了宝贵的马匹资源。

  时至中午,战场基本打扫完毕。沙马尔格的骑兵连也押着最后一批俘虏,驱赶着上百匹战马凯旋而归。战士们在各级指挥员的组织下,开始掩埋烈士遗体,集中焚烧敌人尸体(以防瘟疫),更深地挖掘工事,预防敌人可能的反扑。

  一份相对完整的战果统计送到了王林手中:

  毙伤敌:约1600余骑。

  俘虏:官兵485人,收拢伤员217人(含部分重伤号)。

  缴获:完好战马832匹,驮马105匹;骑枪/马步枪610余支,轻机枪18挺,重机枪4挺,迫击炮2门,马刀500余把,各种弹药无算,电台1部,以及大量军粮、被装、药品。

  看着这份沉甸甸的战果清单,王林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吴起镇伏击战,这长征收官之战,打得漂亮,彻底斩断了追兵尾巴,打出了“猛虎团”的赫赫声威!

  “给支队司令部发报,”王林对通讯参谋口述捷报,“我部于头道川成功伏击敌追兵,经激烈战斗,已击溃其骑兵第三师先头部队两个团,毙伤俘获甚众,缴获大批武器马匹。现战场已基本肃清,残敌远遁。我部正打扫战场,休整部队。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独立团,王林、王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