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金銮殿。
高耸的盘龙柱在殿中屹立,两边的琉璃瓦折射着冬季的晨光。
肃立在台下的文武百官很有眼力见的都发现,今日龙椅上的燕寒面色阴沉得能滴下水来。
他沉默地扫过殿下众臣,带着股无形的压力与威压。
昨夜裴逸麟重伤回京,以及林必安抗旨的消息,如同巨石,沉甸甸地堵在他心头。
人群中,赵明成沉默地站在文官队列内,眼观鼻鼻观心,面色虽然平静如常,但袖袍下的手却紧握成拳,连指尖都已经微微泛白。
今日这腥风血雨,是躲不掉了。
他抬头看了看文官队列最前端的裴川——他腰背挺得笔直,官袍整洁得没有一丝褶皱。
终于……
“陛下,”裴川苍老而如同洪钟般的声音,带着破釜沉舟的穿透力,在金銮殿中回响,压下了所有细微的杂音,“老臣裴川,有冤情、要奏,还请陛下一听!”
他深吸一口气就做好了赴死的准备,猛地一步踏出了队列。
燕寒瞳孔微缩。他当然无比清楚裴川此奏为何,如今他在此刻将生死置之度外,除了裴恒,还有什么事情?
“哦?”燕寒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既然是裴太师的冤情,那朕必然要准奏。说吧,朕必定为裴家做主。”
燕彻执和赵明成都在心中为燕寒的无耻而感到鄙夷。
裴川当然也是,他抬头看了一眼龙椅上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这副令人作呕的模样,抬高声音:
“老臣之子、裴家第十五代孙裴恒,承蒙陛下赏识隆恩而官拜丞相。他一生忠君爱国,殚精竭虑!”这声音带着刻骨的悲哀与愤然,在殿中每个角落回荡,“然,丰顺二年河州灾患,臣之子裴恒亲赴灾地赈灾,可天灾未平,人祸又起——裴恒峰值押粮,却因流言挑起的暴乱而遭截杀,他身死异乡。”
“朝廷定论,是裴恒失察贪污、徇私枉法在先,是暴民作乱,遂臣未让他尸骨还乡,未进祖祠且族谱除名。”
他声音猛然拔高,浑浊的老眼死死盯住龙椅上的燕寒:
“可此乃弥天大谎,是有人刻意为之而构陷忠良!裴恒之死,非天灾、非暴乱,而是谋杀、诬陷,是谢晨决散布谣言挑动民变,更是陛下……”
“够了!”燕寒甚至不敢让裴川将真相说完,他瞬间脸色更阴沉了几分,随后变成骇人的铁青,“此事当年早有决断……不必再言!”
“陛下且慢。”赵明成瞅准时机,一步踏出官列,沉稳有力的声音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裴太师当年在裴恒案发后的大义之举,朝中上下人人皆知,但如今却发现是痛失爱子且此案的确有疑点——臣有本奏!”
赵明成高举笏板,朗声而言:“臣有河州暴乱亲历者,佃农刘卞的亲口证词,当年刘卞受裴相恩情,后又与幸存的裴相属下陈大石相遇,得知其惨死真相乃是幕后黑手谢晨决所为!”
“血口喷人!赵明成,你与裴家勾结,一起诬陷本相!”谢晨决立刻厉声反驳,涨红了脖颈,“一个佃农,一个死人,他们的疯话如何作数?当年裴恒贪污可是证据确凿!”
谢晨决转身跪下:“陛下,此乃裴家余孽,心有不甘而意图翻案,这等扰乱朝纲之举,还请陛下明鉴!”
“诬陷?余孽?”裴川冷眼相看谢晨决,说出这句话时几乎要冷笑出声。
他不再看谢晨决这副胡乱撕咬的模样,而是死死盯着燕寒:“陛下,您最清楚,裴恒到底是查到了什么,挡了谁的路,所以不得不死;谢家又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家族一步青云,跟着拜相的谢晨决一举成为新贵家族!”
事到如今,赵明成开口句句不提燕寒的罪过,裴川也基本知道他们的意图,那便不必以最惨烈的方式自毁。
点到即止,别人听不懂,但燕寒一定懂。
“住口!”燕寒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猛兽,额头的青筋暴跳,“裴川,你不要仗着朕对裴家的信任就满口胡言乱语!”
“陛下,老臣所言句句泣血,绝无虚言!”
“陛下,您勿要听裴川血口喷人!他们那所谓的证据和证词都不足为信!”
“不足为信?”赵明成向前一步,语音沉稳却带着千钧的力量,“裴相一生清正,为国为民皆无愧于大燕,膝下独子却遭如此构陷,落得个含冤而死的下场。今天,裴太师几乎是背水一战,三朝元老冒死陈情,只为替子昭雪,若此等忠良蒙冤之事不能彻查,若此等构陷忠良之奸佞不能伏法,我大燕律法尊严何在?天理何在?公道何在!”
殿内一片死寂。
赵明成铿锵有力的话一字不落地落进在场所有人的耳中,如同重锤打在同样嫉恶如仇的官员身上。
许多目光,或明或暗,都投向了龙椅中高高在上的君父。
燕寒面色铁青。
他死死地盯住裴川,又扫过赵明成,最后落在面无人色的谢晨决身上。
他当然清楚裴恒查到了什么,当然清楚谢家为什么可以以迅雷之势发展至今——
弃车保帅,谢晨决留不得了!否则天下悠悠众口,史官工笔该如何评说?
“河州旧案,如此一说的确疑点重重。裴太师与赵尚书所言,虽言辞激烈,但……不可不察。”燕寒的声音冰冷,“为示公允,即日起,由刑部、决狱司、督察院三司会审,重审裴恒河州一案,务必查个水落石出,若真有奸佞残害忠臣……”
燕寒顿了顿,带着些悲悯扫过谢晨决,一字一句道:“朕,绝不姑息!”
“至于谢晨决,在案情未明前,停职待参,禁足家中,听候三司发落。谢府由禁军看守,兵部负责,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
劫后余生,真正的劫后余生——对裴川,对同样不希望他就此丧命的燕彻执和赵明成来说。
但赵明成心中并无太多喜悦。
前路漫漫。
谢晨决虽倒,但元凶依旧高坐龙椅。
高耸的盘龙柱在殿中屹立,两边的琉璃瓦折射着冬季的晨光。
肃立在台下的文武百官很有眼力见的都发现,今日龙椅上的燕寒面色阴沉得能滴下水来。
他沉默地扫过殿下众臣,带着股无形的压力与威压。
昨夜裴逸麟重伤回京,以及林必安抗旨的消息,如同巨石,沉甸甸地堵在他心头。
人群中,赵明成沉默地站在文官队列内,眼观鼻鼻观心,面色虽然平静如常,但袖袍下的手却紧握成拳,连指尖都已经微微泛白。
今日这腥风血雨,是躲不掉了。
他抬头看了看文官队列最前端的裴川——他腰背挺得笔直,官袍整洁得没有一丝褶皱。
终于……
“陛下,”裴川苍老而如同洪钟般的声音,带着破釜沉舟的穿透力,在金銮殿中回响,压下了所有细微的杂音,“老臣裴川,有冤情、要奏,还请陛下一听!”
他深吸一口气就做好了赴死的准备,猛地一步踏出了队列。
燕寒瞳孔微缩。他当然无比清楚裴川此奏为何,如今他在此刻将生死置之度外,除了裴恒,还有什么事情?
“哦?”燕寒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既然是裴太师的冤情,那朕必然要准奏。说吧,朕必定为裴家做主。”
燕彻执和赵明成都在心中为燕寒的无耻而感到鄙夷。
裴川当然也是,他抬头看了一眼龙椅上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这副令人作呕的模样,抬高声音:
“老臣之子、裴家第十五代孙裴恒,承蒙陛下赏识隆恩而官拜丞相。他一生忠君爱国,殚精竭虑!”这声音带着刻骨的悲哀与愤然,在殿中每个角落回荡,“然,丰顺二年河州灾患,臣之子裴恒亲赴灾地赈灾,可天灾未平,人祸又起——裴恒峰值押粮,却因流言挑起的暴乱而遭截杀,他身死异乡。”
“朝廷定论,是裴恒失察贪污、徇私枉法在先,是暴民作乱,遂臣未让他尸骨还乡,未进祖祠且族谱除名。”
他声音猛然拔高,浑浊的老眼死死盯住龙椅上的燕寒:
“可此乃弥天大谎,是有人刻意为之而构陷忠良!裴恒之死,非天灾、非暴乱,而是谋杀、诬陷,是谢晨决散布谣言挑动民变,更是陛下……”
“够了!”燕寒甚至不敢让裴川将真相说完,他瞬间脸色更阴沉了几分,随后变成骇人的铁青,“此事当年早有决断……不必再言!”
“陛下且慢。”赵明成瞅准时机,一步踏出官列,沉稳有力的声音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裴太师当年在裴恒案发后的大义之举,朝中上下人人皆知,但如今却发现是痛失爱子且此案的确有疑点——臣有本奏!”
赵明成高举笏板,朗声而言:“臣有河州暴乱亲历者,佃农刘卞的亲口证词,当年刘卞受裴相恩情,后又与幸存的裴相属下陈大石相遇,得知其惨死真相乃是幕后黑手谢晨决所为!”
“血口喷人!赵明成,你与裴家勾结,一起诬陷本相!”谢晨决立刻厉声反驳,涨红了脖颈,“一个佃农,一个死人,他们的疯话如何作数?当年裴恒贪污可是证据确凿!”
谢晨决转身跪下:“陛下,此乃裴家余孽,心有不甘而意图翻案,这等扰乱朝纲之举,还请陛下明鉴!”
“诬陷?余孽?”裴川冷眼相看谢晨决,说出这句话时几乎要冷笑出声。
他不再看谢晨决这副胡乱撕咬的模样,而是死死盯着燕寒:“陛下,您最清楚,裴恒到底是查到了什么,挡了谁的路,所以不得不死;谢家又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家族一步青云,跟着拜相的谢晨决一举成为新贵家族!”
事到如今,赵明成开口句句不提燕寒的罪过,裴川也基本知道他们的意图,那便不必以最惨烈的方式自毁。
点到即止,别人听不懂,但燕寒一定懂。
“住口!”燕寒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猛兽,额头的青筋暴跳,“裴川,你不要仗着朕对裴家的信任就满口胡言乱语!”
“陛下,老臣所言句句泣血,绝无虚言!”
“陛下,您勿要听裴川血口喷人!他们那所谓的证据和证词都不足为信!”
“不足为信?”赵明成向前一步,语音沉稳却带着千钧的力量,“裴相一生清正,为国为民皆无愧于大燕,膝下独子却遭如此构陷,落得个含冤而死的下场。今天,裴太师几乎是背水一战,三朝元老冒死陈情,只为替子昭雪,若此等忠良蒙冤之事不能彻查,若此等构陷忠良之奸佞不能伏法,我大燕律法尊严何在?天理何在?公道何在!”
殿内一片死寂。
赵明成铿锵有力的话一字不落地落进在场所有人的耳中,如同重锤打在同样嫉恶如仇的官员身上。
许多目光,或明或暗,都投向了龙椅中高高在上的君父。
燕寒面色铁青。
他死死地盯住裴川,又扫过赵明成,最后落在面无人色的谢晨决身上。
他当然清楚裴恒查到了什么,当然清楚谢家为什么可以以迅雷之势发展至今——
弃车保帅,谢晨决留不得了!否则天下悠悠众口,史官工笔该如何评说?
“河州旧案,如此一说的确疑点重重。裴太师与赵尚书所言,虽言辞激烈,但……不可不察。”燕寒的声音冰冷,“为示公允,即日起,由刑部、决狱司、督察院三司会审,重审裴恒河州一案,务必查个水落石出,若真有奸佞残害忠臣……”
燕寒顿了顿,带着些悲悯扫过谢晨决,一字一句道:“朕,绝不姑息!”
“至于谢晨决,在案情未明前,停职待参,禁足家中,听候三司发落。谢府由禁军看守,兵部负责,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
劫后余生,真正的劫后余生——对裴川,对同样不希望他就此丧命的燕彻执和赵明成来说。
但赵明成心中并无太多喜悦。
前路漫漫。
谢晨决虽倒,但元凶依旧高坐龙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