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燕京西山大院家属区那间临时的书房成了风暴眼。窗帘隔绝了外界的光阴流转,白板上写满了数学符号、物理模型和生物化学等的复杂路径,地上散落着写满草稿的纸张。
陈羽墨居中而坐,身边是华科院各专业领域的院士以及几位从顶尖高校紧急抽调来的、以思维严苛和命题刁钻着称的教授。
讨论声时而激烈,时而陷入长久的沉思。
“这道拓扑学与流体力学结合的题目,对空间想象和建模能力要求极高,能筛掉只会套公式的。”秦院士指着白板上一组复杂的图示。
“还不够,”陈羽墨摇头,拿起笔在旁边添加了一个变量,
“加入这个非稳态扰动因子,逼他们跳出既有框架,真正理解动态系统的本质。”
“妙!”钱老眼睛一亮,“这样区分度就出来了!”
“生物这边,”李院士推了推眼镜,
“我建议用这个基因编辑脱靶效应的案例题,考核逻辑链条的严密性和对复杂生物系统的全局观,死记硬背cRISpR原理的绝对答不上来。”
“同意。但题干表述要更精炼,陷阱设在逻辑推理的转折处,而非知识盲区。”陈羽墨快速在另一块白板上勾勒出题干的精简版本。
……
时间在高度专注的脑力激荡中飞速流逝。一份份凝结着顶尖智慧、旨在甄别真正天才的试题雏形被反复打磨、争论、优化,最终敲定。
核心考纲也同步成型:逻辑、空间、复杂问题解决、基础学科深度理解——四大能力维度,如同四把标尺。
每当夜幕低垂,燕京的灯火次第亮起,才是陈羽墨一天中稍得喘息的时候。书桌上的电脑被合上,取而代之的是客厅的平板。
屏幕点亮,映入眼帘的往往是田夕薇那张带着些许疲惫却依旧明艳的小脸。她通常靠在汤臣一品客厅那张宽大舒适的沙发上,背景是璀璨的黄浦江夜景。
乌黑的长发有时随意地披散着,有时用一根笔随意挽起,露出光洁的额头和标志性的小梨涡。康康毛茸茸身躯十有八九会占据她旁边的位置,或者干脆霸占她的腿,琥珀色的大眼睛半眯着,慵懒地甩着尾巴。
“墨墨!今天又被导演‘折磨’了!”
视频一接通,田夕薇的声音带着点撒娇的抱怨,清澈的大眼睛望着镜头。
“航天局的顾问老师好严格啊,一个微重力环境下递接工具的手势细节,让我反复练了二十几遍!论文导师那边又催开题报告的修改意见了……”
她举起手边厚厚一叠《星耀苍穹》的剧本和几本摊开的专业书籍,还有亮着屏幕的笔记本电脑,小脸皱成一团,“感觉脑子要炸了!”
陈羽墨靠在椅背上,看着屏幕里女孩生动的表情,一整天的疲惫似乎都消散了不少,眼底漾开温柔的笑意:
“辛苦我们田大科学家了。顾问严格是好事,细节真实才能打动人。论文别急,思路理顺了再动笔。”
“说得轻松!”田夕薇嘟囔了一句,随即又想起什么,大眼睛忽闪忽闪,带着期待。
“你那边呢?考题的‘魔鬼训练营’结束没?什么时候能回魔都啊?康康都想你了!”
她说着,把镜头转向旁边正舔着爪子的康康,大猫敷衍地“喵”了一声,算是打招呼。
“快了,”陈羽墨的声音带着安抚人心的沉稳。
“考纲和样题框架基本敲定,剩下的是细化和保密流程。二月底,正月二十四之前,我一定回魔都。”
“真的?”田夕薇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落入了星辰,小梨涡深深绽放,之前的疲惫一扫而空。
“说话算话!拉钩!”她孩子气地对着屏幕伸出小拇指。
“拉钩。”陈羽墨笑着,也隔着屏幕,虚虚地勾了勾手指。暖意透过冰冷的屏幕传递。
正月二十四,清晨。一则由教育部、科技部、华科院、江南科学院四部门联合署名的重磅公告,如同一声惊雷,准时炸响在华夏所有学子的头顶:
【“菁英计划”考核实施方案及第一轮笔试大纲正式发布】
公告详细说明了考核采用两轮制:
第一轮:全国统一命题笔试。
时间:2019年11月16日(星期六)。
考核目标: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基础学科深度理解能力。
形式:闭卷,时长3.5小时。
第二轮:综合能力评估。
时间:2020年3月14日(星期六)。
考核目标:创新思维、批判精神、抗压能力、沟通协作、科研潜质。
报名资格: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在读优秀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青年教师。
报名时间:2019年8月1日 - 8月31日(线上系统)。
公告后附上了长达数十页的《第一轮笔试能力考核大纲及样题示例(部分)》。
如果说之前的教材改革通知是春雷,那这份考纲就是一道精准劈下的闪电!
网络上瞬间沸腾:
“看到了吗?逻辑、空间、解决复杂问题、基础深度!四大‘死刑’宣判词啊!”
“卧槽!样题示例里那个结合拓扑学和量子力学基础推演粒子轨迹的题是人做的?!我连题目都没读懂![裂开]”
“那个用生物化学路径逆推基因编辑最优解的案例题…我直接给跪了!这真的只是第一轮筛选题?”
“深度理解…原来我理解的深度和江南科学院理解的深度,是马里亚纳海沟和地上水洼的区别![哭晕]”
“虽然但是…报名!必须报名!就算被虐成渣也要见识一下传说中的‘天才试金石’!”
“楼上 1!不为别的,就为看看自己和顶尖天才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冲了!”
“图书馆走起!咖啡馆包月卡已办!从今天起,我的命是逻辑题和物理模型给的!”
哀嚎与热血奇异地交织在一起。各大高校的bbS、学习群瞬间被考纲分析和样题讨论刷屏。书店里,与逻辑思维、空间几何、复杂问题解决相关的书籍被抢购一空。自习室、图书馆的座位一夜之间变得炙手可热,需要提前几天预约。
清晨的校园小径上,捧着书边走边看的身影明显增多;深夜的宿舍楼,亮灯的窗口比例陡增;连校外的咖啡馆、24小时书店的安静角落,也坐满了眉头紧锁、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的学生。
一股前所未有的、带着悲壮与亢奋的学习浪潮,以考纲为号角,席卷了全国的高等学府。江南科学院“菁英计划”的考纲,如同一块投入湖中的巨石,激起的不仅是水花,更是无数年轻心灵深处对知识巅峰的渴望与挑战欲。
正月二十四傍晚,燕京国际机场。
陈羽墨拎着简单的行李,登上了飞往魔都的航班。舷窗外,燕京城的灯火在暮色中渐次亮起,如同地上的星河。
他闭上眼,脑海中闪过白板上那些艰深的题目,闪过网络上学子们或哀嚎或斗志昂扬的留言,闪过钱老、李老他们疲惫却兴奋的脸……更清晰的,是视频里田夕薇听到他归期时那双瞬间亮起的、盛满星辰的眼睛。
引擎轰鸣,飞机拔地而起,刺破云层,朝着东南方向那片温暖璀璨的灯火飞去。
两个多小时后,飞机平稳降落在虹桥机场。陈羽墨走出到达口,目光在接机的人群中迅速扫过。
几乎是瞬间,他就捕捉到了那个身影。
她站在稍显靠后的位置,穿着一件暖杏色的羊绒大衣,衬得肌肤胜雪。乌黑的长发柔顺地披在肩头,168的身高在人群中亭亭玉立。
她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急切地张望,只是安静地站着,清澈的大眼睛像探照灯一样精准地锁定了他出现的方向。当四目相对的刹那,那双漂亮的眼睛里瞬间漾开了比黄浦江两岸灯火还要璀璨的笑意,小梨涡深深地陷下去,仿佛盛满了全世界的甜。
没有呼喊,没有奔跑。她只是微微歪了歪头,对着他,露出了一个无声却足以融化整个寒冬的笑容。
陈羽墨穿过人群,大步走到她面前,所有的疲惫与喧嚣仿佛都在这一刻远去。他自然地伸出手,将她微凉的手包裹进自己温热的手掌里。
“我回来了。”
“嗯!欢迎回家!”田夕薇的声音清脆悦耳,带着毫不掩饰的欢喜,用力回握着他的手。
魔都冬末的夜风带着湿冷的寒意,但相握的手心传递的温度,和女孩眼中毫不掩饰的星光,足以驱散一切。考纲掀起的惊涛骇浪暂时被抛在身后,此刻,只有归途终点这束温暖的光。
陈羽墨居中而坐,身边是华科院各专业领域的院士以及几位从顶尖高校紧急抽调来的、以思维严苛和命题刁钻着称的教授。
讨论声时而激烈,时而陷入长久的沉思。
“这道拓扑学与流体力学结合的题目,对空间想象和建模能力要求极高,能筛掉只会套公式的。”秦院士指着白板上一组复杂的图示。
“还不够,”陈羽墨摇头,拿起笔在旁边添加了一个变量,
“加入这个非稳态扰动因子,逼他们跳出既有框架,真正理解动态系统的本质。”
“妙!”钱老眼睛一亮,“这样区分度就出来了!”
“生物这边,”李院士推了推眼镜,
“我建议用这个基因编辑脱靶效应的案例题,考核逻辑链条的严密性和对复杂生物系统的全局观,死记硬背cRISpR原理的绝对答不上来。”
“同意。但题干表述要更精炼,陷阱设在逻辑推理的转折处,而非知识盲区。”陈羽墨快速在另一块白板上勾勒出题干的精简版本。
……
时间在高度专注的脑力激荡中飞速流逝。一份份凝结着顶尖智慧、旨在甄别真正天才的试题雏形被反复打磨、争论、优化,最终敲定。
核心考纲也同步成型:逻辑、空间、复杂问题解决、基础学科深度理解——四大能力维度,如同四把标尺。
每当夜幕低垂,燕京的灯火次第亮起,才是陈羽墨一天中稍得喘息的时候。书桌上的电脑被合上,取而代之的是客厅的平板。
屏幕点亮,映入眼帘的往往是田夕薇那张带着些许疲惫却依旧明艳的小脸。她通常靠在汤臣一品客厅那张宽大舒适的沙发上,背景是璀璨的黄浦江夜景。
乌黑的长发有时随意地披散着,有时用一根笔随意挽起,露出光洁的额头和标志性的小梨涡。康康毛茸茸身躯十有八九会占据她旁边的位置,或者干脆霸占她的腿,琥珀色的大眼睛半眯着,慵懒地甩着尾巴。
“墨墨!今天又被导演‘折磨’了!”
视频一接通,田夕薇的声音带着点撒娇的抱怨,清澈的大眼睛望着镜头。
“航天局的顾问老师好严格啊,一个微重力环境下递接工具的手势细节,让我反复练了二十几遍!论文导师那边又催开题报告的修改意见了……”
她举起手边厚厚一叠《星耀苍穹》的剧本和几本摊开的专业书籍,还有亮着屏幕的笔记本电脑,小脸皱成一团,“感觉脑子要炸了!”
陈羽墨靠在椅背上,看着屏幕里女孩生动的表情,一整天的疲惫似乎都消散了不少,眼底漾开温柔的笑意:
“辛苦我们田大科学家了。顾问严格是好事,细节真实才能打动人。论文别急,思路理顺了再动笔。”
“说得轻松!”田夕薇嘟囔了一句,随即又想起什么,大眼睛忽闪忽闪,带着期待。
“你那边呢?考题的‘魔鬼训练营’结束没?什么时候能回魔都啊?康康都想你了!”
她说着,把镜头转向旁边正舔着爪子的康康,大猫敷衍地“喵”了一声,算是打招呼。
“快了,”陈羽墨的声音带着安抚人心的沉稳。
“考纲和样题框架基本敲定,剩下的是细化和保密流程。二月底,正月二十四之前,我一定回魔都。”
“真的?”田夕薇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落入了星辰,小梨涡深深绽放,之前的疲惫一扫而空。
“说话算话!拉钩!”她孩子气地对着屏幕伸出小拇指。
“拉钩。”陈羽墨笑着,也隔着屏幕,虚虚地勾了勾手指。暖意透过冰冷的屏幕传递。
正月二十四,清晨。一则由教育部、科技部、华科院、江南科学院四部门联合署名的重磅公告,如同一声惊雷,准时炸响在华夏所有学子的头顶:
【“菁英计划”考核实施方案及第一轮笔试大纲正式发布】
公告详细说明了考核采用两轮制:
第一轮:全国统一命题笔试。
时间:2019年11月16日(星期六)。
考核目标: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基础学科深度理解能力。
形式:闭卷,时长3.5小时。
第二轮:综合能力评估。
时间:2020年3月14日(星期六)。
考核目标:创新思维、批判精神、抗压能力、沟通协作、科研潜质。
报名资格: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在读优秀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青年教师。
报名时间:2019年8月1日 - 8月31日(线上系统)。
公告后附上了长达数十页的《第一轮笔试能力考核大纲及样题示例(部分)》。
如果说之前的教材改革通知是春雷,那这份考纲就是一道精准劈下的闪电!
网络上瞬间沸腾:
“看到了吗?逻辑、空间、解决复杂问题、基础深度!四大‘死刑’宣判词啊!”
“卧槽!样题示例里那个结合拓扑学和量子力学基础推演粒子轨迹的题是人做的?!我连题目都没读懂![裂开]”
“那个用生物化学路径逆推基因编辑最优解的案例题…我直接给跪了!这真的只是第一轮筛选题?”
“深度理解…原来我理解的深度和江南科学院理解的深度,是马里亚纳海沟和地上水洼的区别![哭晕]”
“虽然但是…报名!必须报名!就算被虐成渣也要见识一下传说中的‘天才试金石’!”
“楼上 1!不为别的,就为看看自己和顶尖天才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冲了!”
“图书馆走起!咖啡馆包月卡已办!从今天起,我的命是逻辑题和物理模型给的!”
哀嚎与热血奇异地交织在一起。各大高校的bbS、学习群瞬间被考纲分析和样题讨论刷屏。书店里,与逻辑思维、空间几何、复杂问题解决相关的书籍被抢购一空。自习室、图书馆的座位一夜之间变得炙手可热,需要提前几天预约。
清晨的校园小径上,捧着书边走边看的身影明显增多;深夜的宿舍楼,亮灯的窗口比例陡增;连校外的咖啡馆、24小时书店的安静角落,也坐满了眉头紧锁、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的学生。
一股前所未有的、带着悲壮与亢奋的学习浪潮,以考纲为号角,席卷了全国的高等学府。江南科学院“菁英计划”的考纲,如同一块投入湖中的巨石,激起的不仅是水花,更是无数年轻心灵深处对知识巅峰的渴望与挑战欲。
正月二十四傍晚,燕京国际机场。
陈羽墨拎着简单的行李,登上了飞往魔都的航班。舷窗外,燕京城的灯火在暮色中渐次亮起,如同地上的星河。
他闭上眼,脑海中闪过白板上那些艰深的题目,闪过网络上学子们或哀嚎或斗志昂扬的留言,闪过钱老、李老他们疲惫却兴奋的脸……更清晰的,是视频里田夕薇听到他归期时那双瞬间亮起的、盛满星辰的眼睛。
引擎轰鸣,飞机拔地而起,刺破云层,朝着东南方向那片温暖璀璨的灯火飞去。
两个多小时后,飞机平稳降落在虹桥机场。陈羽墨走出到达口,目光在接机的人群中迅速扫过。
几乎是瞬间,他就捕捉到了那个身影。
她站在稍显靠后的位置,穿着一件暖杏色的羊绒大衣,衬得肌肤胜雪。乌黑的长发柔顺地披在肩头,168的身高在人群中亭亭玉立。
她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急切地张望,只是安静地站着,清澈的大眼睛像探照灯一样精准地锁定了他出现的方向。当四目相对的刹那,那双漂亮的眼睛里瞬间漾开了比黄浦江两岸灯火还要璀璨的笑意,小梨涡深深地陷下去,仿佛盛满了全世界的甜。
没有呼喊,没有奔跑。她只是微微歪了歪头,对着他,露出了一个无声却足以融化整个寒冬的笑容。
陈羽墨穿过人群,大步走到她面前,所有的疲惫与喧嚣仿佛都在这一刻远去。他自然地伸出手,将她微凉的手包裹进自己温热的手掌里。
“我回来了。”
“嗯!欢迎回家!”田夕薇的声音清脆悦耳,带着毫不掩饰的欢喜,用力回握着他的手。
魔都冬末的夜风带着湿冷的寒意,但相握的手心传递的温度,和女孩眼中毫不掩饰的星光,足以驱散一切。考纲掀起的惊涛骇浪暂时被抛在身后,此刻,只有归途终点这束温暖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