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帝后问询-《红楼:黛玉手握主神空间》

  黛玉原本以为只是皇后召见自己,谁知到了坤宁宫一看,穿着常服的皇帝竟然也在。

  皇帝刚刚退朝,看上去心情还算不错,想来今天朝堂上并没有什么事情让他烦忧。

  跟黛玉说话的主要还是皇后,皇帝悠闲的坐在旁边听着,偶尔随口插上几句,语气也相当轻松随意,倒是多了几分家常气氛。

  主要也是由于皇帝早就已经知道了黛玉身怀绝技,并且背后还有疑似有神鬼之能的贾敏的魂魄庇佑,因此并不想摆什么皇帝的架子,反而想用自己的平易近人来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毕竟三皇子跟着黛玉一起修炼之后,效果相当显着,虽然不过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在天生神神力的基础上,武力值却又有了相当大的增长,如今单打独斗,宫里竟然已经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由此可见,黛玉所传授的修炼法门还是有着可取之处的。

  皇帝日理万机,自然没有三皇子那么多的闲暇时间,从头开始学习一门修炼法门。

  但黛玉既然能拿出真正可供修炼的功法,说不准手里还有其他的好东西呢,只要能够跟她打好关系,日后或许还能有其他的收获。

  就像黛玉之前突发奇想举办的七夕游园会,以及在这种新模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鹊桥会,不也轻轻松松的成功举办了两次活动吗?

  总而言之,皇帝对于有用的人,态度还是相当和蔼的,毕竟他现在的确缺少完全忠于自己的心腹。

  满朝文武数量看上去虽多,但有的至今仍然只忠于太上皇,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有的更是首尾两端,只考虑自己小团体的利益,置家国大义于不顾。

  而林海却是早就已经效忠了皇帝的,就连黛玉也接二连三的替皇帝解决了不少难题,因此皇帝也乐于给他们父女几分脸面。

  皇帝的态度,让皇后心里也不由得有些暗暗惊奇,在同黛玉说话的时候,也变得更越发的和颜悦色起来。

  不过在得知黛玉想要替京中有才华的贵女们出版一本诗文集的时候,皇后还是忍不住规劝了她几句,担心这件事要是被天下的读书人知道,黛玉和那些替诗文集供稿的贵女们恐怕都会遭到口诛笔伐,到时候弄得颜面尽失,岂不是收不了场?

  黛玉却理直气壮的表示,既然是有真才实学,又何必甘于籍籍无名?自己所认识的那些贵女们,有不少才学甚至不下于学富五车的翰林,替她们宣扬才名,也可以彰显大夏朝的人杰地灵、钟灵毓秀,无论男女都才华横溢,至少在文学这一方面,可以让四夷心悦诚服。

  听了这话,皇后倒是有些被说动了。

  毕竟她在嫁入宫中之前,也是京城中有名的才女,可惜嫁给皇帝之后,所需要做的就只剩下了主持中馈、相夫教子,整日里忙着维持自己贤妻良母的人设,世人也早就忘了她的才华。

  如今回想起来,皇后心里也不禁感到有些遗憾。

  若是在年轻的时候,能够有人替自己出版一本诗文集,即便无法传扬天下,留下几十本,或自娱自乐,或赠送给亲朋好友,也算是留下了自己的一段人生印记,岂不是相当美好?

  皇后这边心思微动,皇帝听了却笑着说黛玉等人简直是在胡闹,大夏朝地大物博、人才济济,无论是文学还是武功,自然有众多的男子顶在前头,又哪里需要靠她们这些闺阁女子来彰显国力?

  这事要是传了出去,那些读书人说不定还会觉得自己受到了轻视和侮辱,到时候聚集起来找黛玉和贵女们的麻烦,那就得不偿失了。

  黛玉听了之后也没有急着替天下间的女子分辩,只微笑着反问了皇帝一句,大夏的人才真的已经足够多了吗?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倒让皇帝突然变得沉默了。

  大夏朝的人才多吗?

  当然多。

  每三年一次的科举,至少能为朝廷输送近百名优秀的人才,更别说还有许多只差一步没能成为进士的举人,虽然潜力有限、距离高官厚禄遥远了些,但放到地方上做个县令之类的,却还是绰绰有余的。

  但这些人才,却未必全都能够为皇帝所用。

  读书人之间,免不了要攀附门生故旧的关系,到了官场上之后更是讲究人情,以至于许多当初看着还好的人才,慢慢的就变了质,直接成了某个小利益团体的成员,蝇营狗苟的只考虑自己的私利,却把国家和百姓忘在了脑后。

  这样的所谓人才,皇帝不敢用,也不屑用。

  然而,进入了官场这个大染缸之后,能够自始至终坚守原则的人实在太少。

  所以别看朝堂和地方上有数之不尽的官员,但其中真正能让皇帝用着放心的,也不过是寥寥数人而已。

  所以听了黛玉的问话之后,皇帝立马就想到了自己所面对的困境,心头一时间涌上了几分苦涩。

  但他毕竟是皇帝,很快就收拾好了自己的情绪,微笑着向黛玉承认,如今大夏朝真正可用的人才的确不是太多,但这与黛玉想做的事情又有何关系?

  结果黛玉紧接着石破天惊的说出了一番话,顿时惊的皇帝和皇后脸上都变了颜色。

  “既然皇上觉得可用的人才还不算多,那为何不能想办法让天下间的人才都尽入手中呢?无论男女,唯才是举,只要有真才实学,能够做出利国利民的事情,就大胆的提拔上来。如此一来,只要假以时日,大夏朝必然人才济济,皇上也不会觉得无人可用了。”

  皇后忍不住训斥道:“休要胡闹!女子应该安于后院、相夫教子,哪有随便置喙国家大事的道理?何况出来做事,必然要抛头露面,甚至与男子共处一室,却又将圣人之言、礼义廉耻置于何地?”

  皇帝的反应倒没有皇后这般激烈。

  毕竟皇后刚才的那番话,也有几分向皇帝表明心志的意思,她可没有后宫干政的野心,即便有也不能让皇帝察觉,自然要第一时间撇清干系。

  喜欢红楼:黛玉手握主神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