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虎头山无头尸-《左眼见飘心中喜貳》

  暴雨连下三天后,虎头山的雾气浓得能拧出水来。清晨五点,采药人老烟枪踩着湿滑的石阶往山顶爬,竹篓里刚装了半筐柴胡,脚下突然踢到个软物。他弯腰拨开齐膝的茅草,一声惨叫在山谷里炸开——一截穿着蓝布衫的躯干蜷缩在岩石后,脖颈处是参差不齐的断面,暗红色血痂早已被雨水泡得发乌,唯独少了头颅。

  “山神爷显灵收了人头咯!”老烟枪连滚带爬往山下跑,草鞋跑丢了一只也浑然不觉。消息像长了翅膀,不到半小时就传遍了山脚下的虎头村。村支书王建国揣着速效救心丸赶到现场时,警戒线已经拉了起来,穿雨衣的刑警正用塑料布盖住那具骇人的尸体。

  “李队,您可来了!”王建国看见警车顶灯在雾里闪烁,急忙迎上去。被称作李队的男人掀开警帽,露出额前一道浅疤,正是县刑侦大队队长李伟。他蹲下身掀开塑料布,眉头瞬间拧紧:“尸体僵硬程度判断死亡时间在48小时左右,颈部切口粗糙,像是被钝器反复砍击造成的。”

  法医小陈戴着橡胶手套检查尸身,突然“咦”了一声:“李队,你看这里。”她指着尸体手腕,一道淡青色的绳痕绕了两圈,“死者生前被捆绑过,而且衣物上沾着些不属于虎头山的细沙。”

  李伟站起身,目光扫过周围的环境。虎头山海拔不足八百米,半山腰以上全是密林,唯有这条采药人踩出的小路能通山顶。“王支书,最近村里有没有外来人员?或者谁失踪了?”

  王建国抹了把脸上的雨水:“这几天雨大,除了老烟枪没人上山。失踪的话……哦对了,上周来了个城里女人,说要找什么旧址,住在村东头的民宿里,这两天没见着人。”

  村东头的“望山居”民宿是间青砖瓦房,老板娘赵兰正蹲在门口摘菜,见警察过来,手里的豆角“啪嗒”掉在地上。“警察同志,你们找苏小姐啊?她前天傍晚说去山上看日落,就没回来。”

  李伟走进苏小姐住的房间,空气中还飘着淡淡的香水味。床头柜上放着本翻开的笔记本,扉页写着“苏晴”两个字,里面夹着张泛黄的老照片——穿军装的男人抱着襁褓中的婴儿,背景是虎头山山顶的瞭望塔。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着文字,最新一页写着:“1943年,虎头山战役,三排全员牺牲,唯独排长陈明远失踪……瞭望塔地基下,藏着秘密?”

  “这瞭望塔在哪儿?”李伟指着照片问。赵兰想了想:“山顶过去有座老塔,几十年前塌了,就剩堆石头。”她突然压低声音,“李队,您说那尸体……会不会是苏小姐?她穿的就是蓝布衫,跟尸体上的一模一样。”

  小陈在衣柜里发现了重大线索:一件沾着泥土的外套口袋里,装着半张残缺的地图,上面用红笔圈出瞭望塔的位置,还标注着“血债”两个字。“看来死者确实在调查历史,”李伟将地图收好,“马上联系苏晴的家人,做DNA比对。另外,组织人手搜查瞭望塔遗址。”

  傍晚时分,搜查队在瞭望塔废墟下挖出了个生锈的铁皮盒。打开的瞬间,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里面装着颗风干的人头,眼眶空洞地盯着天空,牙齿上还挂着块蓝色衣料,与无头尸身上的衣物材质完全一致。

  DNA鉴定结果出来了,无头尸和铁皮盒里的人头均属于苏晴,死亡时间确定为三天前的雨夜。更令人震惊的是,铁皮盒里还藏着一本泛黄的战地日记,扉页写着“陈明远”三个字,正是苏晴笔记本里提到的那位失踪排长。

  日记里的字迹从工整逐渐变得潦草。1943年10月15日那页写着:“兄弟们都死了,日本人的炮弹炸塌了瞭望塔,我躲在地基下才活下来。他们抢走了军火库的黄金,还杀了送饭的村民小翠……我要报仇。”最后一页的日期是1945年8月,只有一句话:“黄金埋在虎头崖,血债要用血来还。”

  “难道苏晴是来寻找黄金的?”年轻警员小张疑惑道。李伟摇头:“她笔记本里写着‘为外公讨回清白’,或许陈明远是她外公。当年有人说陈明远投敌,所以她才来调查真相。”

  此时,村里的老会计赵德山突然来到派出所,颤巍巍地掏出个木盒:“李队,我得说实话。那黄金……当年被我爹和另外三个村民挖走了。”他打开盒子,里面是四枚刻着名字的铜钱,“我爹说,1945年他们发现陈明远的尸体,从他身上找到藏宝图,分了黄金后,就把他的头砍下来藏在瞭望塔下,伪装成山神发怒。”

  “那苏晴的死呢?”李伟追问。赵德山脸色惨白:“前几天我儿子赵磊偷听到苏晴打听黄金的事,怕她把秘密抖出去,就……”

  警方立刻对赵磊展开抓捕,却发现他早已不见踪影。根据赵德山的交代,赵磊很可能躲在虎头崖的山洞里——那里正是当年藏黄金的地方。

  李伟带着队员冒雨赶往虎头崖,山路湿滑难行,小张不小心摔了一跤,手电筒滚到悬崖边,照亮了崖壁上的一个山洞。“里面有人!”队员们立刻举枪戒备,山洞里传来赵磊的嘶吼:“别过来!这黄金是我们赵家的!”

  李伟放缓脚步,轻声说道:“赵磊,苏晴只是想还她外公清白,并没有要抢黄金。你杀了她,现在还要一错再错吗?”山洞里沉默了片刻,突然传来石块滚落的声音。赵磊抱着个沉甸甸的布包冲了出来,想往悬崖下跳,却被早有准备的警员扑倒在地。

  布包摔在地上,金条滚落出来,在雨水中泛着冷光。赵磊被按在地上,泪水混着雨水往下流:“我爹说这黄金能让我娶媳妇、盖新房,我不想一辈子待在山里……”

  就在这时,小陈突然喊道:“李队,不对!苏晴的笔记本里写着陈明远是失踪,不是死亡,而且赵德山说的杀人时间和日记里的日期对不上!”

  李伟心头一震,重新审视起那本战地日记。突然,他发现最后一页的墨迹比前面深很多,用指甲刮了刮,表层字迹脱落,下面露出一行新的字:“1983年,发现陈明远后人,黄金应归其所有——赵德山记。”

  “赵德山在撒谎!”李伟立刻下令返回村里。当警方赶到赵德山家时,只见他正烧毁一本账本,地上还放着个药瓶——正是苏晴房间里失踪的安眠药。

  “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了。”赵德山瘫坐在椅子上,缓缓道出真相。1983年,他偶然发现了陈明远的日记,得知黄金藏处后,便联合另外三个村民杀死了当年知情的老村长,伪装成意外。后来苏晴来调查,他认出苏晴是陈明远的外孙女,怕黄金被夺走,就先让儿子赵磊跟踪苏晴,趁她在瞭望塔附近调查时,用钝器将其杀害,砍下头颅藏在铁皮盒里,再把无头尸拖到小路旁,伪造山神作案的假象。

  “那本日记最后一页是我改的,就是为了让你们以为我爹是凶手,保住我和儿子。”赵德山苦笑道,“可我没想到,苏晴早就把调查结果发给了她的律师,现在律师也该到县城了。”

  雨声渐渐小了,雾气散开,阳光透过云层照在虎头山上。赵德山和赵磊被带上警车时,村里的广播突然响起,播放着苏晴生前录下的声音:“我外公陈明远没有投敌,他是为了保护黄金不被日本人抢走,才躲在山里,最后却被自己人杀害……我希望真相大白的那天,能让他魂归故里。”

  一周后,苏晴的葬礼在虎头村举行。她的律师带来了苏晴的遗嘱,将黄金全部捐赠给村里,用于修建学校和养老院。村民们自发来到葬礼现场,手里捧着白色的野花,默默送别这位为真相而来的姑娘。

  李伟站在瞭望塔遗址前,看着施工队清理废墟,准备重建瞭望塔,作为抗战纪念馆。小陈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热茶:“李队,赵德山交代的另外三个村民也全部落网了,黄金也都追回来了。”

  “嗯。”李伟点点头,目光望向远方,“有时候,人心比深山的雾气更难看透。但只要有像苏晴这样追寻真相的人,再深的黑暗也会被照亮。”

  夕阳西下,虎头山被染成金色,新建的瞭望塔地基下,工人们埋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铭记历史,敬畏生命——献给所有为真相献身的人。”

  瞭望塔重建工程开工半个月后,虎头山又被浓雾笼罩。清晨七点,施工队队长老周挥着铁锹铲地基,铁铲突然“哐当”撞在硬物上。他蹲下身拨开泥土,一截泛着黄白的骨头露了出来,顺着往下挖,整具遗骸蜷缩在坑底,手指骨紧紧攥着半块刻着“狼”字的金属牌,脊椎处有明显的刀痕。

  “又、又出人命了?”年轻工人吓得扔了铁锹,往山下跑。消息传到派出所时,李伟刚结束通宵值班,眼里还带着红血丝。他抓起警帽往外走,小陈已经拿着法医工具箱赶了过来:“李队,这次遗骸看着年头不短,不像新案。”

  赶到现场时,遗骸已被小心抬到塑料布上。小陈戴上手套检查,指尖拂过金属牌时顿了顿:“这是抗战时期日军‘狼青队’的标识牌,怎么会在中国人遗骸上?”她掰开遗骸的手指,金属牌背面刻着个“陈”字,“而且这具遗骸的死亡时间,至少有八十年了。”

  施工队里突然有人喊了一声:“这不是当年‘幽灵小队’的人吗?我爷爷说过,抗战时虎头山有支神秘小队,专杀日本人,后来突然消失了!”说话的是村民赵小海,他爷爷正是前篇中提到的、参与分黄金的村民之一,去年刚去世。

  李伟心头一沉,拿出手机翻出陈明远的战地日记照片——日记里曾提过“狼青队抢走军火库图纸,需派人追回”。难道这具遗骸,就是当年追图纸的小队成员?

  遗骸的发现让虎头村再次陷入恐慌。更诡异的是,当晚村西头的山神庙就出了事——供桌上的猪头被砍成两半,鲜血顺着桌腿流到地上,墙上用红漆写着“血债未清”四个大字。

  村支书王建国一大早敲开李伟的门,手里攥着张泛黄的纸:“李队,这是我在山神庙门口捡的,像是份名单。”纸上用毛笔写着十个名字,第一个就是“陈明远”,最后一个是“赵守业”——正是赵小海爷爷的名字,名单末尾还画着个诡异的狼头图案。

  “这名单是什么意思?”李伟盯着狼头图案,突然想起遗骸上的金属牌,“难道当年参与分黄金的人,都在这名单上?”王建国脸色发白:“赵守业、钱老三、孙满仓、周铁根,这四个就是当年分黄金的人,现在只剩钱老三还活着,住在村北头。”

  两人立刻赶往钱老三家,却发现房门虚掩着,屋里一片狼藉。钱老三倒在地上,额头淌着血,手里紧紧攥着个铁皮盒。“有人问我要‘狼青队的图纸’,我说不知道,他就打我……”钱老三缓过劲来,声音颤抖,“那人戴着口罩,说话像外地人,还提到了‘幽灵小队的秘密’。”

  小陈在铁皮盒里发现了张旧照片——十个穿着军装的年轻人站在瞭望塔前,每个人胸前都别着和遗骸上类似的金属牌,只是上面的字各不相同。照片背面写着:“幽灵小队,1943.10.20,誓守虎头山。”

  就在警方追查神秘外来者时,一个穿着风衣的女人走进了派出所。“我叫林墨,是抗战史研究员,专门来调查虎头山‘幽灵小队’。”女人递过名片,眼神里带着急切,“我看到新闻说这里发现了小队成员的遗骸,能带我去看看吗?”

  李伟打量着林墨,注意到她脖子上挂着枚和照片里一样的金属牌,只是上面刻着“林”字。“你和幽灵小队有什么关系?”李伟问。林墨沉默片刻,从包里拿出本日记:“这是我爷爷林锐的日记,他是幽灵小队的队长。当年小队接到任务,护送军火库图纸下山,却在虎头山遭到伏击,之后队员就陆续失踪了。”

  日记里详细记录了伏击经过:1943年10月22日,小队在瞭望塔附近遭遇“狼青队”,双方激战中,队员陈明远带着图纸突围,从此失联。“我爷爷临终前说,陈明远没投敌,他是为了保护图纸,故意引开敌人。”林墨翻到日记最后一页,上面画着张简易地图,标注着“图纸藏于虎头崖暗格”。

  李伟立刻带着林墨和队员赶往虎头崖。在林墨的指引下,他们在崖壁上找到个隐蔽的暗格,里面藏着个生锈的铁盒。打开铁盒,一张泛黄的图纸露了出来——正是当年军火库的分布图,图纸背面写着:“狼青队有内鬼,切勿信本地人——陈明远。”

  “内鬼?难道当年伏击小队的,不止日本人?”小张疑惑道。林墨摇头:“我爷爷日记里提到,当时村里有个叫‘赵老栓’的人,经常给日本人送情报,后来就失踪了。”

  “赵老栓是赵德山的爹!”王建国突然开口,“我小时候听我爹说,赵老栓抗战时帮日本人做事,后来不知去向,村里人都以为他死了。”

  警方立刻找来钱老三核实。面对图纸和名单,钱老三终于松口:“其实当年分黄金的时候,赵老栓也在。他说陈明远带着图纸跑了,要我们帮他找,找到后就分我们黄金。后来我们发现陈明远躲在山洞里,赵老栓就亲手杀了他,还把他的尸体埋在瞭望塔下……”

  “那幽灵小队的其他成员呢?”李伟追问。钱老三低下头:“赵老栓怕他们泄密,就谎称日本人来了,把他们骗到山谷里,用炸药全炸死了……那具遗骸,应该就是小队里的人。”

  就在这时,派出所传来消息——有人在山神庙后的山洞里发现了一具新尸体,死者是个外地男人,手里攥着张纸条,上面写着“图纸是假的”。

  李伟赶到山洞时,法医已经开始检查尸体。死者穿着黑色外套,口袋里装着张身份证,名叫“张强”,是邻市的古董商人。“死者是被勒死的,死亡时间不超过十二小时,身上有被捆绑的痕迹。”小陈指着死者的手腕,“和苏晴当年的绳痕很像。”

  林墨拿起死者手里的纸条,眉头紧锁:“难道我们找到的图纸是假的?可这是我爷爷日记里标注的位置,不可能错。”她突然想起什么,翻出爷爷的日记,“这里写着‘图纸分真假,真图藏于血祭之地’,‘血祭之地’是什么地方?”

  王建国突然脸色大变:“是虎头山的‘血祭台’!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村里人都会去那里祭祀山神,传说那里是当年日军屠杀村民的地方。”

  众人立刻赶往血祭台。血祭台在虎头山深处,由几块巨石搭建而成,石缝里还残留着暗红色的痕迹。林墨在一块巨石下发现了个暗格,里面藏着个木盒,打开后,一张泛黄的真图纸掉了出来,旁边还有封信——是陈明远写给林锐的:“老林,真图我藏在血祭台,假图引开内鬼,若我牺牲,帮我把真相告诉后人。”

  “原来张强是为了真图纸来的!”小张恍然大悟,“他肯定是知道了图纸的秘密,被凶手灭口。”李伟却觉得不对劲:“凶手怎么知道张强会去山洞?而且他为什么要杀张强,不直接抢图纸?”

  就在这时,小陈收到法医的消息:“李队,死者张强的指甲缝里,有微量的朱砂粉,村里只有赵小海家卖朱砂,他是做年画的。”

  李伟立刻带人赶往赵小海家。赵小海不在家,屋里却弥漫着淡淡的朱砂味。在里屋的柜子里,警方发现了件黑色外套——和张强身上的一样,还有根麻绳,上面沾着血迹。

  “赵小海跑不了多远,他肯定去了血祭台!”李伟下令封锁血祭台周边。当队员们赶到时,赵小海正拿着真图纸,准备往悬崖下扔。“别过来!这图纸能卖几百万,我不想一辈子待在山里!”赵小海嘶吼着,眼神疯狂。

  “你爷爷当年参与杀害幽灵小队成员,你现在又为了钱杀人,你和你爷爷一样自私!”林墨怒喝。赵小海愣了一下,手里的图纸掉在地上。李伟趁机冲上去,将他按在地上。

  赵小海瘫在地上,哭着说:“是张强找到我,说只要我帮他找到图纸,就给我十万块。我带他去了山洞,发现图纸是假的,他就逼我带他去血祭台。找到真图纸后,他要杀我灭口,我就先勒死了他……”

  赵小海被带回派出所后,林墨拿着真图纸和陈明远的信,泪水夺眶而出:“我终于为爷爷和小队成员正名了!”她将图纸交给李伟:“这张图纸对研究抗战史很重要,我希望能捐给博物馆,让更多人知道幽灵小队的故事。”

  钱老三看着图纸,突然老泪纵横:“当年我对不起陈明远,对不起幽灵小队,我愿意出庭作证,把所有事都说出来。”在钱老三的指证下,当年参与杀害幽灵小队成员的村民后代,也纷纷站出来承认错误。

  一周后,幽灵小队纪念馆在瞭望塔旁建成。开馆那天,阳光明媚,林墨带着爷爷的照片,站在纪念馆前:“爷爷,您和兄弟们的故事,终于被人记住了。”李伟看着纪念馆里的展品——战地日记、金属牌、真图纸,心里百感交集。

  突然,小陈跑过来,手里拿着份文件:“李队,我们在陈明远的遗骸旁,发现了个小盒子,里面有封信,是写给苏晴的!”信上写着:“吾之外孙女苏晴,若你看到此信,可知外公从未投敌,黄金是国家财产,望你归还国家,告慰战友在天之灵。”

  原来,苏晴当年调查时,就已经找到陈明远的遗骸,只是还没来得及公开,就被赵德山杀害。而那盒黄金,正如信中所说,是当年军火库的军费,陈明远一直想归还给国家。

  黄金最终被捐赠给国家博物馆,用于抗战史研究。赵小海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钱老三等参与当时邢事的村民,因过了追诉时效,被免于刑事处罚,但需在纪念馆做义工,忏悔自己的过错。

  虎头村渐渐恢复了平静,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们开起了民宿、卖起了土特产,日子越过越好。王建国站在瞭望塔上,看着村里的变化,笑着说:“苏晴和幽灵小队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李伟和小陈离开虎头村那天,林墨来送行。“李队,谢谢你们,帮我揭开了爷爷的秘密。”林墨递过一本厚厚的书,“这是我写的《虎头山幽灵小队传》,希望能让更多人记住这段历史。”

  车子驶离虎头山,李伟看着窗外的风景,心里默念:“苏晴、陈明远、林锐……所有为真相和正义献身的人,都不会被忘记。”阳光洒在虎头山上,纪念馆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尘封的历史,和永不磨灭的正义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