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棋手-《山里韵事》

  这期间,万雁鸣借着为林达品牌拍摄秋冬专题的机会,两次飞赴广州。

  短暂的相聚自然珍贵,机场的拥抱,酒店里的温存,都带着久别重逢的欣喜。

  然而,无论万雁鸣还是石榴,心底都隐隐觉得,这两次广州的相聚,似乎少了点北京那次的圆满。

  原因无他,工作本身附带的压力和目的性,像一层无形的隔膜。

  最主要的是,石榴越来越不愿意拍摄了。

  镜头前的灯光和瞩目,成了越来越沉重的负担。

  她本就不是为镜头而生的人,当初答应拍摄,纯粹是心疼二姐创业艰难,想为捉襟见肘的预算省下一笔模特费用。

  她缺乏专业的镜头感,不懂得如何精准地管理表情和摆出流畅的姿势。

  初期拍摄量不大,经验丰富的摄影师还能耐心捕捉她偶尔流露的自然瞬间,但这也意味着后期海量的选片工作,效率低下。

  如今,随着林达品牌初露锋芒,工作量激增。

  品牌模特除了平面拍摄,还要参与一些简单的站台和商演活动。

  镁光灯下,面对陌生人群的注视和主持人的提问,石榴感到的不是兴奋,而是如芒在背的窘迫和无所适从的恐慌。

  毕竟,艺人和素人还是有差别的,

  万雁鸣可以全身心投入,甚至能在镜头前切换自如。

  而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繁重的课业已经占据了她大部分精力,实在无法再分心去扮演一个不属于自己的角色。

  何况,石榴骨子里那份安静和内敛,与这种需要强烈表现力的工作格格不入。

  疲惫感和抗拒感日益累积,像不断增加的砝码,压得她喘不过气。

  每一次面对镜头,都像是一场煎熬。

  她实在有些疲于应对。

  镁光灯的炙烤、反复调整的姿势、强挤出来的笑容,都像一层无形的枷锁,让她透不过气。

  于她而言,那些精心布置的场景和华美的服饰,远不如一份数据详实的市场报告,或一个绝妙的推广点子来得有吸引力。

  其实她更喜欢沉浸在幕后,参与制定那些环环相扣的推广方案,享受那些新奇独特的创意从脑海中迸发、最终落地的成就感,也迷恋那种运筹帷幄、悄然影响市场的掌控感。

  如果说营建“林达”品牌是一盘精妙的大棋,石榴更渴望成为那个审时度势、落子无悔的棋手,而非一枚被摆放、被观赏的棋子。

  终于,在一次拍摄长间隙,她看着化妆镜里那个倦怠的自己,最后一丝犹豫消失了。

  她必须结束这种消耗。

  她找到二姐,坦诚地说出了积压已久的想法和困境。

  “二姐,咱们…请个专业模特吧?”

  二姐正核对拍摄清单,闻言诧异地抬头:

  “怎么了?拍得不是挺好的吗?尤其你和大雁,感觉特别对。”

  “我实在不是这块料,撑不下去了。”

  石榴摇头,笑容里带着疲惫,

  “我觉得挺好的呀,”二姐试图鼓励,

  “就是最近你学校忙,进度有点慢了……”

  “好什么啊,进度慢就会耽误整个推广计划的节点,影响后续所有安排,这代价太大了。而且,我真的不能再频繁请假了,学业真的耽误不起了……”

  “可你们两个搭档的效果是独一无二的,品牌的初期调性就是靠你俩打出来的,突然换人……”

  “大雁不用变动啊,”石榴早已想好对策,

  “给他找一个和我风格、气质相近的专业搭档就好了。品牌初期的风格基调已经确立,后面只需要沿着这个方向深化。有专业模特在,表现力更强,效率更高,只会更好,不会更差。”

  二姐仔细看着石榴,这才注意到妹妹比前段时间清瘦了不少,眉眼间带着难以抹去的倦色。

  她心头一软,创业初期的艰辛和焦灼让她一度忽略了妹妹默默承受的压力。

  品牌固然重要,但妹妹的身心健康和无可替代的学业前途,无疑更重要。

  她叹了口气,伸手疼爱地揉了揉石榴的头发,语气里满是心疼与妥协:

  “行吧,不想拍就不拍了,学业要紧。姐看你确实不喜欢这个,强扭的瓜不甜……就是白瞎了你这上镜的好模样了。”

  “我这模样,还没二姐你一半好看呢……”

  石榴松了口气,语气也轻快起来。

  “我这不是气质不对味儿么,要不这出风头的事还轮得到你?”

  “行了,二姐,专业的事情给专业的人干,准没错。’

  “行,姐信你。只要你开心,姐就支持。”

  就这样,石榴在坚持拍完当年秋冬新品的专题画册后,正式退出了“林达”品牌的拍摄工作。

  对此,万雁鸣心中难免有些遗憾。

  于公,石榴的形象与品牌初期的调性浑然天成;

  于私,他更渴望那个在镜头前与他眼神交汇、指尖相触、并肩而立的身影,是林石榴。

  对他而言,参与“林达”的拍摄,早已超越了一份兼职工作,它成了两人之间一种独特而珍贵的联结方式,更是他能频繁南下、光明正大去见她的最正当理由。

  但他更深切地理解石榴。

  他比谁都清楚,石榴骨子里的沉静与疏离,她习惯性地在人群和热闹中缩成一个不起眼的影子,而非焦点。

  强行将她置于聚光灯下,暴露在无数审视的目光中,于她而言无异于一种精神上的酷刑。

  所以,尽管不舍,他依然毫无保留地支持她的决定。

  新请来的模特确实非常专业,镜头感极佳,表情管理到位,肢体动作流畅优美,合作起来效率极高。

  但万雁鸣总觉得镜头内外隔着一层无形的壁垒。

  当镜头对准他们时,他能调动全部专业素养,精准地完成每一个指令,表现出需要的情绪。

  可一旦导演喊“卡”,镜头移开,他便会下意识地收敛所有情绪,礼貌而疏离地与对方保持距离。

  那份只有在石榴面前才会自然流露的松弛、默契,乃至眼底藏不住的笑意,再也无法复刻。

  拍摄对他而言,彻底变成了一项需要高效完成的的工作任务。

  唯一的慰藉,是台下总有石榴等着他。

  工作结束后,在他离开广州前的有限时间里,两人会贪婪地抓住每一分每一秒。

  看一场电影,在陌生的街头漫无目的地闲逛,分享一碗热气腾腾的街边小吃,在人来人往中紧紧拥抱,在夜色掩护下交换缠绵的吻,以及无数低语与呢喃……

  这些片段成了枯燥工作中的一点甜,支撑着他熬过再一次离别和相思……

  喜欢山里韵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