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月17日(二)-《新加坡的日子》

  第46章 12月17日(二)

  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第二十章12月17日(2)

  “天下至大,万机至众,诚非一明所照遍。”跟那些大事比起来,这里发生的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之所以有人把很多事都放在心上,是太在意自己的存在感。人手少的时候,傅铭宇跟工人并肩在一起,凭着自己的经验监督指导工人避免工作中出现各种隐患。有他带头工人们的干劲更高了。梁大发、牛梦富回去了,手里的活暂时由他接了过来。虽说个子不高,略有肥胖的体格似乎浑身充满了力气,白皙的脸庞被这里阳光灼晒有点微红,脸上挂着几许汗珠,银灰色的工作服后背被汗水洇湿一大片,说话一字一板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铿锵有力正式向工人们宣布,“我虽说读书不多,但行事尽力做到事尽其理,理尽其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这里,我们要拿出真本事,处处维护自己的声誉,相信经过我们双手打造出来的工程是最优质的,无可挑剔的。这不是一句空话,是要我们每个人每个环节都要干得细心。人员紧张只是暂时的,很快就有大量的人员陆续到来。”谁都相信这不是一句虚言,谁都相信这样大的工程不可能由这么少的人来完成。

  世界哪里都一样,有谁没谁都不影响任何角落的发展和进步。类似的话几乎成了经典,有过类似的事发生,人们总拿类似的话来做评语。一切好像从未发生过一样,所有的人都按部就班的工作着。银行卡的事也无声无息的过去了,工人们尽管在名单上签了自己的名字,但谁也不愿去履行情不所愿的义务,第一个月工资刚开到银行卡,人们纷纷取光银行卡里面钱,给家里寄了回去,家里正急等着钱用,谁愿意为一张毫不领情的银行卡,白白去存储五百新币的底金。尽管事情不能全部归罪在那两个人身上,但工程紧迫,即使偶尔休息一天都很是奢侈,决不能任其让他们闹下去,遇事不决,会影响大事的。在事情没有任何眉目的时候,需要一种力量来支撑。像这样经过周密计划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重大工程,任何一点责任不是某个人简单说句承担就能承担得了的。面对这样的大工程,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渺小,需要把所有人的力量都动员起来,集中起来干大事。众志成城,无坚不摧;凝心聚力,攻无不克。正如古人称,廊庙之材,非一木之枝。相同道理,为国大业,非一人之略。

  这些人是跟着北星公司出来的,傅铭宇代表北星公司做事不是拿来给别人看,本该尽心尽力的善待所有的工人。那两个人在回国前把感到愧疚的话传到每个人的心里,工人们比以前的干劲更足了。没想到以仁义的方式感化犯错的人,远比惩罚收到的效果更好。在那段紧张忙碌的过程里,人们经历了酷热的煎熬,离别的孤独,辛勤的汗水。激情的力量,复杂的生活里不失团结的骄傲,胜利的喜悦。

  ***

  大汉以草莽之民,乌合之众,仁爱之心取天下,国祚四百年之久,几经衰败,以致盛唐,威名万国。大汉民族生生不息,历经坎坷,延续不绝。文经礼制,科举进士,重贤选能。封建末路,外侵内腐,民怨涛涛。而至于今,国家大政“人民即是江山,江山即是人民”,民心所向。安不忘危,存不忘亡,纵使天下多变,屹如磐石之固。

  在这片人种肤色混杂的天地里,人们最不能忘记有这样的一群人,头发黑黑,肤色淡黄,人为汉人,语为汉语,字为汉字。有着压不倒打不垮倔强不屈的性格,永远不能否认这是一个充满优秀品质的民族。大汉民族最大的长处除了有灵活的头脑,再就是从骨子里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性格。他们有的是生存的能力,只要生命健在,哪怕是没有居住的屋子,没有吃饭的粮食,挖个地窨子,吃草根树皮也照样顽强地活下去。这样的民族无论到哪里都是难不倒的,一旦活了下来,绝不甘心贫穷下去,哪怕是他们自己睡不起席子,也要把编出的席子卖掉,目的就是让自己以后有席子可睡。在别人的眼里哪怕是一个废弃的桃核,经过他们心灵手巧的雕琢也能变成价格不菲的艺术品。任何时候都不要低估大汉民族的能力。

  舟船交通,郑和七次远下西洋,大海不再是阻隔人们去路的障碍。《桃花源记》不过是陶渊明借托躲避秦时乱写下的理想世界。历经千年之久,南粤、闽浙人远海渔猎,无论是避风、休养,补给早已踏勘遍远近各处的岛屿。明清时的战乱时代,迫于生存,家不再是热恋的故土,似乎哪里给与生存的净土哪里就是理想家的所在。远渡南洋不过是一次冒着风浪的海上远行罢了。这也许是唯一解释第一批华裔人来南洋最恰当的理由。第一批华裔人在蓬蒿叠生,蛇毒出没的岛屿垦出赖以生存的土地,随着南洋人的增多,这里逐渐形成了一股不可撼动的力量。

  半个月后,装修后的北星公司在SK营地的住宿条件是最优越的。

  “吴爱民、苏方达,SK的房间已经收拾好了,你们两个从岛外的五星营地搬过去吧,那里休息的时间比起岛外要长些。刚好有一个房间里面只住了四个人,我跟他们说好了,让他们四个住两张上下铺,给你们留出两个下铺。”受到傅铭宇特殊的关照,两个人除了感激没有不应承的道理。

  SK营地的房间经过整修装好空调以后,吴爱民和苏方达从岛外五星营地搬到了岛内SK,他们俩算是得到傅铭宇赏识而特殊待遇的,他们是凭着实实在在的干劲赢得傅铭宇的好感,开始的时候傅铭宇并不看好他们。事实证明他看好的梁大发和牛梦富在工程刚开始就干出了任谁都接受不了的事。吴爱民和苏方达技术不是最好的,但是他们干的是最实在最专心的。至于办银行卡的事傅铭宇已经听说了,他们俩从一开始就要签字办理,被他们给阻止了。

  “傅经理让咱们过来的时候可是让咱们住在下铺的,要我说咱们就去找傅经理说说理去。”吴爱民和苏方达搬着行李走进事先安排好的房间的时候,看到房间里的四个人都躺在床上,根本没有按着傅铭宇说的给他们倒出两个下铺来,各自手里拿着手机眼睛看都没看他们,就像从来没有人走进房间一样,没有改变一点表情和动作。苏方达心里愤愤不平地说。

  “兄弟,不就是一个住宿吗?在哪不一样,咱们又不是没住过上铺,既然人家不给咱们让出地方来,咱们就住到上铺去吧。”吴爱民实在不想因为这点事闹得相互都不愉快,“咱们出来干的是活,又不是来挑剔住宿条件的好坏。”

  “尽管我的年龄是最小的,如果因为我的年龄小让我住到上铺去我可不干,娶媳妇进门还有先后呢,先进门的做大房,后进门的做二房。”听到苏方达说要去找傅铭宇,躺在床上的黑小子张鲁艺第一个说话了。其实谁也没让黑小子搬到上铺去,不过他这样一说,即使别人有这个想法也不愿再讨这个烦恼去了。

  “我从小就睡惯了火炕,从来没睡过上下铺的床,让我睡在上面,一个劲的担心翻身会掉下去,夜里睡不着觉的。”黑小子说完,少白头罗昌福接着说。

  “哼!”躺在床上的赵西海原本头朝外躺着看手机,听到他们两个说完,只是哼了一声就转过身去,头朝里面,假装睡觉了。那种轻蔑的意思,你认为你是什么样的人物,想让我挪动简直痴心妄想。

  四个人只有那个年龄较大的,三十多岁梳着分头的张天云一句话没有说,尽管他一句话都没说,但意思已经明确的告诉了新来的两个人,他们是不会给他俩让出地方的,我是他们的大哥,他们都听我的,我也一样不会做出违背他们心愿的事来。

  “只有狗在一起才相互依仗变得凶恶起来。”苏方达可没有吴爱民那样好的性情,嘴里不大不小骂出了一句。

  “你说谁是狗?”那个长相白净把脸转过朝着墙的赵西海,尽管他假装在睡觉,但是他的耳朵一点也没有因为躺着而休息,像狗一样努力捕捉着出现的一点点动向。当苏方达骂出那句狗的时候,他一下子就坐了起来,好像终于找到了理由和把柄,甚至如果他再接着骂一句,他们都会站起来跟他干一架。

  “都是我这个兄弟不好,不会说话,看在我的面子不要跟他一般计较。”吴爱民赶紧过来说软话。

  “要不是看在你的面子,我们可是不让的。”少白头接过吴爱民的话说。

  “说的是,我们在任何地方还没受过别人这样的欺负呢?”另外两个人都说话了,黑小子觉得自己不说两句就不能证明他们是一伙的。

  “倒是好好的说说,到底是谁欺负谁,明明说好让你们给我们倒出两个床位的,你们却动也不动,为这点事儿去找领导,显得咱们有多矫情。”苏方达没有说出是傅铭宇让他们搬进岛内的,明摆的事谁还不知道。

  “再不要为这点小事儿争吵了,还要在一个宿舍里好好地相处呢。”吴爱民实在不愿意把这点小事闹大,那样显得多没有教养。

  事实上傅铭宇的这种殊荣并没有让吴爱民感到一点舒心的感受。相反倒是让他尝到了不小的苦头。

  喜欢新加坡的日子